侯字开头的组词更多
-
1、侯社:诸侯为己所立的祀社神之所。
-
2、侯圻:侯畿。指王畿而外,方五百里的区域。圻,通"畿"。
-
3、侯家:犹侯门。指显贵人家。
-
4、侯畿:九畿之一。王畿之外,方五百里的区域为侯畿。
-
5、侯鲭:精美的荤菜。鲭,鱼和肉合烹而成的食物。
-
6、侯牏:1.亦作"侯头"。2.古代一种近身穿的小袖衫。
-
7、侯籍:诸侯名册。
-
8、侯波:阳侯之波。犹言大波。阳侯,传说中的水神,能兴波作浪。
-
9、侯门:诸侯之门。指显贵人家。
-
10、侯氏:指诸侯个人。泛指诸侯。
-
11、侯甸:侯服与甸服。古代王畿外围千里以内的区域。
-
12、侯印:侯爵之印信。
-
13、侯卫:1.自侯服至卫服之地。2.借指侯服至卫服之间的诸侯。
-
14、侯爵:1. 古时封建五等爵位的第二等。 2. 欧洲和日本贵族的世袭身分。尤指英国第二级贵族的成员,位于公爵之下和伯爵之上。
-
15、侯史:复姓。
-
16、侯度:为君之法度。
-
17、侯牧:方伯,一方诸侯之长。
-
18、侯者:封侯之人。
-
19、侯冈:亦作'侯刚'。 复姓。
-
20、侯禳:古代迎祥除灾的祭礼。侯,通"候"。迎。《周礼.春官.小祝》:"小祝掌小祭祀,将事侯禳祷祠之祝号,以祈福祥,顺丰年,逆时雨,宁风旱,弥灾兵,远罪疾。"郑玄注:"侯之言候也,候嘉庆祈福祥之属。禳,禳却凶咎﹑宁风旱之属。"一说侯禳者,候四时恶气禳去之。见《周礼.夏官.小子》"凡沈辜侯禳,饰其牲"郑玄注引郑司农说。
-
21、侯伯:侯爵与伯爵。 泛指诸侯。 诸侯之长。
-
22、侯刚:亦作'侯刚'。 复姓。
-
23、侯龟:汉·王莽时龟贝之一,是当时发行的一种货币。
-
24、侯不:何不。
-
25、侯白:隋魏郡人,字君素,好学有捷才,性滑稽,善巧辩,好为诽谐杂说,着《旌异记》十五卷﹑《启颜录》十卷。见《隋书.侯白传》﹑《新唐书.艺文志三》。后因以为伶人善戏谑者之称。
-
26、侯道:箭靶与射者间的距离。
-
27、侯头:1.亦作"侯头"。2.古代一种近身穿的小袖衫。
-
28、侯王:泛指诸侯。
-
29、侯服:1.古代王城外围,按距离远近划分的区域之一。(1)夏制称离王城一千里的地方。《书.禹贡》:"五百里甸服……五百里侯服。"孔传:"甸服外之五百里。侯,候也,斥候而服事。"(2)周制称王城周围方千里以外的方五百里的地区。《周礼.夏官.职方氏》:"乃辨九服之邦国,方千里曰王畿,其外方五百里曰侯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甸服。"郑玄注:"服,服事天子也。"旧说以《书.禹贡》所记为夏制,《周礼.夏官.职方氏》所记为周制。参见"五服"﹑"九服"。2.服王侯之衣。
-
30、侯封:封侯。
-
31、侯弓:古代较射时用以射侯之弓。侯,箭靶。
-
32、侯国:侯爵的封地。 指侯爵。
-
33、侯吕陵:复姓。北周有侯吕陵始。见《周书.杨干运传》。一说,"侯吕陵"当作"俟吕陵"。见姚薇元《北朝胡姓考.吕氏》。
-
34、侯伏侯:复姓。北周有侯伏侯龙恩。见《周书.武帝纪上》。
-
35、侯莫陈:复姓。北周有侯莫陈崇。见《周书.侯莫陈崇传》。
-
36、侯总体: 候总体是几年前电视直销的一种社会事件。形容非常有节奏、声嘶力竭。
-
37、侯孝贤:侯孝贤,1947年4月8日出生于广东省梅州市,华语电影导演、编剧、演员、制片人。
-
38、侯德榜:侯德榜(1890-1974)化学家。字致本,福建闽侯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曾任塘沽永利碱厂和南京永利硫酸铵厂总工程师兼厂长、永利化学工业公司总经理。建国后,任中国化工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协副主席、化学工业部副部长等职。中科院学部委员。1939年提出新的联合制碱法。著有《碱的制造》、《制碱》和《制碱工学》。
-
39、侯方域:侯方域(1618年4月—1655年1月),字朝宗,明朝归德府(今河南商丘)人,明末清初散文家,散文三大家之一、明末“四公子”之一、复社领袖。
侯字中间的组词更多
-
1、蔡侯纸:东汉蔡伦封龙亭侯。因其首先用树皮﹑弊布﹑破网等作原料造纸,后遂称以其法造的纸为'蔡侯纸'。
-
2、邵侯瓜:即邵平瓜。
-
3、邺侯架:1.唐韩愈《送诸葛觉往随州读书》诗:"邺侯家多书,插架三万轴。"邺侯,即李泌。后因以"邺侯架"比喻藏书处。
-
4、邺侯书:1.宋王应麟《困学纪闻.考史》:"﹝邺侯﹞李泌父承休,聚书二万余卷,戒子孙不许出门,有求读者,别院供馔。邺侯家多书,有自来矣。"后以"邺侯书"为藏书甚多的典实。
-
5、韩侯蔌:《诗.大雅.韩奕》:"韩侯出祖,出宿于屠。显父饯之,清酒百壶。其殽维何?炰鳖鲜鱼。其蔌维何?维笋及蒲。"毛传:"蔌,菜殽也。笋,竹也。蒲,蒲蒻也。"后因以"韩侯蔌"指竹和蒲蒻。
-
6、魔侯罗:即魔合罗。
-
7、诸侯长:1.诸侯中的领袖。
-
8、摩侯罗:梵语muhūrtu的音译。极短暂的时间,相当于一昼夜的三十分之一,意译为须臾。亦作“摩?罗”、“摩侯罗”、“摩诃罗”。
-
9、秦侯瓜:秦东陵侯召平所种的瓜。 泛指甜美之瓜。
-
10、隐侯体:即永明体。
-
11、王侯孙:泛指贵族子弟。
-
12、坎侯漆:涂棺用漆的一种。汉丧制,中二千石以下,棺用"坎侯漆"。
-
13、故侯瓜:即东陵瓜。语出《史记•萧相国世家》:“召平者,故秦·东陵侯。
-
14、婆侯伎:1.见"婆猴伎"。
-
15、王侯腊:旧时阴历十二月初八日,民间有煮果粥祀神、聚食及馈送亲邻的风俗,称“王侯腊”。
-
16、武侯祠:西晋末年李雄为纪念蜀汉丞相忠武侯·诸葛亮而建。在四川省·成都市南郊。祠内古柏苍郁参天,殿宇高大华美。现存有唐·裴度撰文、柳公权书写的“蜀丞相诸葛武侯祠堂碑”。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7、张侯论:《论语》第一次的改订本。共二十篇。
-
18、诸侯王:汉代皇子被封为王者。
-
19、五侯第:泛指权贵豪门之家。
-
20、武侯吟:指《梁甫吟》。乐府楚调曲名。相传为诸葛亮作,以抒发未能实现其抱负的悲愤心情。
-
21、封侯骨:封侯的骨相。
-
22、五侯鲭:指汉代娄护合王氏五侯家珍膳而烹饪的杂烩。五侯,汉·成帝母舅王谭、王根、王立、王商、王逢时同日封侯,号五侯。鲭,肉和鱼的杂烩。
-
23、僰侯国: 在昭通历史上有与夜郎并称的“僰侯国”。
-
24、龙侯山: 传说中的山名。
-
25、卤侯国: 高后五年(公元前183年)去世,儿子张胜立。
-
26、量侯簋: 量侯簋,拼音为liánghóuguǐ,意思是颈饰圆涡纹。
-
27、夏侯妓衣:帘的异称。
-
28、公侯万代:旧时感激他人恩德的祝颂之辞。言子孙万代皆为公侯。
-
29、王侯将相:王、侯、将、相:古代社会的高级官职。泛指位尊权大的高官。
-
30、三侯之章:指汉高祖所作的《大风歌》。
-
31、阳侯之变:1.指水灾。
-
32、淮阴侯庙:淮阴侯庙注释1.皇祐五年过淮阴时所作。2.“岂能料”两句:非凡的人一旦腾飞,藏在泥中的蚯蚓岂能预料得到。“龙蛇之蛰以存身也”,比喻韩信是非常之人,能屈能伸。
-
33、摩侯罗伽:梵名Mahoraga。
-
34、封侯拜相:形容一个人功成名就,位极高官。
-
35、鲁侯养鸟:鲁侯养鸟是则寓言,反映了一段历史故事。寓言讽刺了那些不以正确的养鸟的方法养鸟,而用供养自己的方法养鸟的国君。向人们揭示了这样的道理:好的愿望必须符合事实,如果只有主观愿望而违背客观实际,好事便会变成坏事。
-
36、乌落侯国:俗称绳发,皮衣
-
37、南曲侯国:西汉清河纲王子刘迁,昭帝始元六年五月封南曲侯,南曲侯国国都在今河北邱县北。
-
38、重庆侯氏: 系上谷侯氏之分支,现大部居柏杨坪,追根寻源侯氏宗族乃是以爵为姓,系周朝晋国君晋侯缗之后。
-
39、气侯宜人:气候最适宜人生活和居住。
-
40、公侯勋卫:公侯勋卫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gōnghóuxúnwèi。
-
41、蒲缥侯氏: 蒲缥塘子沟的侯氏家族,是南迁而来的平遥后裔。
-
42、公侯干城:指为公侯抵御外侮的武将
侯字结尾的组词更多
-
1、薃侯:1.草名。也称莎草。
-
2、鞠侯:1.猿猴的别称。
-
3、诸侯:(1)古时帝王所辖各小国的王侯
-
4、进侯:进升侯爵。
-
5、阿侯:1.相传为古代美女莫愁的女儿。2.泛指美女。
-
6、夏侯:(1)复姓
-
7、酂侯:亦作“鄼侯”,爵名。最初为汉高祖刘邦封给功臣萧何的爵号。
-
8、弛侯:1.废射侯。
-
9、邺侯:唐李泌。累封邺县(今河南安阳)侯,时人呼其“邺侯”。
-
10、彻侯:爵位名。秦统一后所建立的二十级军功爵中的最高级。汉初因袭之,多授予有功的异姓大臣,受爵者还能以县立国。后避武帝讳,改称通侯或列侯。新莽时废。后用以泛指侯伯高官。
-
11、孟侯:1.诸侯之长。
-
12、列侯:1.爵位名。秦制爵分二十级,彻侯位最高。汉承秦制,为避汉武帝刘彻讳,改彻侯为通侯,或称"列侯"。2.泛指诸侯。
-
13、王侯:(1)王爵和侯爵,也泛指显赫的爵位
-
14、邵侯:即邵平。秦时封东陵侯,因称。
-
15、封侯:封拜侯爵。泛指显赫功名。
-
16、空侯:古乐器名。即箜篌。
-
17、关侯:1.即三国蜀关羽。生前曾封汉寿亭侯,故称。
-
18、皮侯:1.古代以兽皮为饰的箭靶。
-
19、细侯:《后汉书.郭汲传》:"郭伋字细侯……始至行部,到西河美稷,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伋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后以"细侯"称颂受人欢迎的到任官吏。
-
20、柏侯:复姓。汉有柏侯奋。见《通志.氏族五》。
-
21、彭侯:传说中的木精之名。
-
22、酇侯:汉萧何的爵号。何在楚汉相争中,佐高祖,守关中,转漕给军,兵不乏食,因以致胜。高祖即位,论功行赏,评为第一,封酇侯。
-
23、绛侯:后用为受遗诏辅国之典。
-
24、重侯:1.亦作"重矦"。2.指古代五等爵位中的子﹑男两爵。《楚辞.大招》:"三圭重侯,听类神只。"王逸注:"重侯,谓子﹑男也。子﹑男共一爵,故言重侯也。"一说,指射礼所用"熊侯"﹑"豻侯"。参阅清王夫之《楚辞通释》。3.谓世代显贵。
-
25、大侯:1.古代的一种箭靶。2.大的诸侯国。
-
26、坎侯:乐器名。即箜篌。也称空侯。
-
27、豻侯:古代士人射仪的箭靶。以豻皮为靶心,两边并饰以豻皮。
-
28、邦侯:指地方长官。
-
29、贵侯:贵人公侯。
-
30、莫侯:1.复姓。
-
31、小侯:古代用以称小国。谓四夷之君。指高官显贵。旧时称功臣子孙或外戚子弟之封侯者。以其非列侯,故称。
-
32、郡侯:1.爵名。晋武帝封羊祜为南城侯,置相,与郡公同,为郡侯之始。历代因之。金之郡侯位在郡王﹑国公﹑郡公之下。元与金同,明以后废。参阅《通典.职官十三》。2.一郡之长,知府。唐王贞白逸句:"改贯永留乡党额,减租重感郡侯恩。"
-
33、武侯:三国·蜀·诸葛亮死后谥为忠武侯,后世称之为武侯。
-
34、木侯:沐猴。即猕猴。
-
35、明侯:对王侯或地方官长的敬称。
-
36、藩侯:藩王。
-
37、康侯:即周武王弟姬封,初封于康,故称。
-
38、计侯:1.汉张苍以列侯主计﹐故称"计侯"。后以称三司使。
-
39、三侯:以熊﹑虎﹑豹皮为饰的三种射靶。 指《三侯之章》。 南朝宋之沈攸之﹑谭金﹑童泰壹三人的合称。
-
40、甸侯:1.封于甸服之内的诸侯。2.指京畿之内的州县长官。
-
41、粉侯:三国魏何晏面如傅粉,娶魏公主,赐爵为列侯,后因称驸马为'粉侯'。
-
42、守侯:州刺史的别称。
-
43、偏侯:边远之地的诸侯。
-
44、兽侯:画有兽形的射靶。
-
45、干侯:用豻皮装饰的箭靶。干,通'豻'。
-
46、九侯:商纣时的诸侯之一。九服的诸侯。
-
47、通侯:(1)秦汉时代侯爵的最高一等,又称彻侯、列侯。
-
48、悬侯:1.挂着的箭靶。
-
49、布侯:布制的箭靶。
-
50、方侯:1.古指邦国之君。亦借指地方长官。
-
51、丰侯:1.传说中的古代因喝酒而亡国的诸侯。乡射礼图其形于罚爵上,作为酒戒之用。
-
52、翖侯:1.古代西域诸国官号之一。2.泛指外族首领。
-
53、故侯:指西汉召平。 泛指曾任长官的人。
-
54、射侯:1.用箭射靶。侯﹐用兽皮或布做成的靶子。2.指箭靶。3.古代天子的大射礼。
-
55、屑侯:杂有姜桂碎末的干粮。
-
56、元侯:1.诸侯之长。2.指重臣大吏。
-
57、豹侯:箭靶的一种,因画豹为饰,故名。
-
58、条侯:西汉·周亚夫的封号。
-
59、公侯:1.公爵与侯爵。2.泛指有爵位的贵族和官高位显的人。
-
60、贯侯:中靶。
-
61、伦侯:秦爵名。与列侯相类而无封邑。
-
62、欧侯:复姓。汉有欧侯氏。见《汉书.外戚传上.孝宣许皇后》。
-
63、鬼侯:殷诸侯名。
-
64、醉侯:对好酒善饮者的美称。
-
65、麋侯:用麋皮制成的箭靶。
-
66、屈侯:复姓。战国魏有屈侯鲋。见《尸子.劝学》。
-
67、昌侯:鲳鱼的别名。又名鲳鯸﹑昌鼠。昌,美。以味美故名。见明彭大翼《山堂肆考.鲳鱼》。
-
68、散侯:1.古代无职守或封邑的侯爵。
-
69、亭侯:爵位名。汉代食禄于乡﹑亭的列侯。
-
70、熊侯:古代饰以熊皮的箭靶。
-
71、留侯:秦末,张良运筹帷幄,佐刘邦平定天下,以功封留侯。诗文中常用为称颂功臣之典。
-
72、乡侯:汉制列侯爵号名。次于县侯,高于亭侯。
-
73、阳侯:1.古代传说中的波涛之神。2.借指波涛。
-
74、尊侯:1.对人之父的敬称。
-
75、长侯:1.诸侯之长。2.指镇守一方的长官。3.官名。千总的别称。
-
76、负侯:1.靠着箭靶。2.指靠着箭靶的人,即负责报告箭是否射中箭靶的人。
-
77、虎侯:边缘以虎皮为饰的箭靶。周代供王大射时用。
-
78、君侯:秦汉时称列侯而为丞相者。 汉以后,用为对达官贵人的敬称。
-
79、采侯:1.指彩绘的箭靶。2.宋宋祁的别称。
-
80、翕侯:汉时乌孙﹑月氏﹑康居等部官名。
-
81、蜀侯:1.相传帝喾之子封于蜀﹐为蜀侯。古蜀国后为秦惠王所灭。
-
82、素侯:虽无爵禄封邑而生活享受可比王侯的人。
-
83、隐侯:南朝梁沈约的谥号。沈约字休文﹐善诗文﹐高祖受禅﹐为尚书仆射﹐封建昌县侯﹐邑千户。卒谥"隐侯"。
-
84、地侯:填星的别名。即土星。
-
85、河侯:传说中的河神。
-
86、五侯:公、侯、伯、子、男五等诸侯。参见“五侯九伯”。指同时封侯的五人。泛指权贵豪门。指同时封侯的五人。指同时封侯的五人。
-
87、前侯:车辕的颈部。参见“前疾”。
-
88、宁侯:1.谓顺王命的诸侯。
-
89、祭侯:1.古代将举行大射礼时,先祭射的,谓之"祭侯"。
-
90、贤侯:对有德位者的敬称。
-
91、邑侯:1.县令。
-
92、史侯:后汉少帝刘辩的初称。
-
93、白侯:1.复姓。汉有白侯携。见《通志.氏族五》。
-
94、建侯:封立诸侯;封侯建国;立功封侯。
-
95、袭侯:因世袭得来的侯爵。即侯爵的继承人。
-
96、眼侯:1.掷骰子游戏时,掷得一点,叫"眼侯"。
-
97、伍侯:谓编民为伍,相为侯望。
-
98、县侯:1.爵名。汉制,列侯大者食县,小者食乡﹑亭。三国魏定制:凡国,王﹑公﹑侯﹑伯﹑子﹑男六等,次县侯,次乡侯,次亭侯,次关内侯。晋亦有县侯。南朝陈置开国县侯。至宋始废。
-
99、桓侯:桓侯,是有地位的人死后所加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之一
-
100、甫侯:周穆王大臣加强刑法,这些刑罚贵族均可用钱赎罪。因这五刑是他建议制订的,故名曰《甫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