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好工具
>
组词
>
乡组词

乡的组词

反馈
乡字开头的组词更多
  • 1、乡村:(1)针对城市来说,以从事农业为主要生活来源人口较分散的地方
  • 2、乡愁:(1)思念家乡的忧愁心情
  • 3、乡喆:乡里的贤哲。喆,同“哲”。
  • 4、乡邻:(1)同住在一个乡镇的人 (2)又
  • 5、乡贤:(1)品德,才学为乡人推崇敬重的人
  • 6、乡中:同乡。
  • 7、乡宾:唐代由州县推荐应科举的士子。因乡贡的士子参加乡饮酒礼,故称。
  • 8、乡吏:乡中官吏;乡中吏员。
  • 9、乡达:指同乡显达的官吏。
  • 10、乡故:1.故乡。2.家乡故实。
  • 11、乡城:指乡村和城镇。
  • 12、乡绅:(1)乡里的官吏或读书人
  • 13、乡用:谓为当时所重。乡,通"向"。切合时用。
  • 14、乡愿:指乡中貌似谨厚,而实与流俗合污的伪善者。
  • 15、乡元:金代科举乡试第一名称"乡元"。
  • 16、乡问:来自家乡的书信。
  • 17、乡稍:1.周制,王城外百里郊内分乡,二百里至三百里为稍。后因以"乡稍"泛指都城以外的地区。
  • 18、乡贡:唐代不经学馆考试而由州县推荐应科举的士子。 指由州县选送。 指乡试。
  • 19、乡祀:明清时,乡里中德行优异者死后由乡人公举,请准祭祀于乡贤祠,谓之"乡祀"。
  • 20、乡関:(1)故乡
  • 21、乡僻:乡村。因其地处偏僻,故云。
  • 22、乡傩:语本《论语.乡党》:"乡人傩,朝服而立于阼阶。"何晏集解:"傩,驱逐疫鬼。"后世指迎神驱鬼的民俗。
  • 23、乡礼:乡间的礼仪﹑礼节。
  • 24、乡宴:乡里的宴会。指乡饮酒礼。
  • 25、乡物:指家乡物产。
  • 26、乡塾:(1)古代乡间学堂
  • 27、乡族:家乡氏族。
  • 28、乡术:犹乡遂。指都城郊外地区。术,通"遂"。
  • 29、乡客:指一起客居在外的同乡。
  • 30、乡信:家乡人或家人的信。
  • 31、乡邦:家乡。 指同乡的人。
  • 32、乡望:1.指乡里中有名望的人。2.指家乡门第。
  • 33、乡籍:1.籍贯。
  • 34、乡服:指朝服。
  • 35、乡评:乡里公众的评论。古代选拔人才的重要依据。
  • 36、乡祠:乡贤祠。
  • 37、乡闱:科举时代士人应乡试的地方。亦代指乡试。
  • 38、乡壮:乡里的壮丁。
  • 39、乡戚:同乡亲戚。
  • 40、乡落:乡村;村落。
  • 41、乡道:乡,通,'向'。谓趋向道义。
  • 42、乡行:在家乡的德行。
  • 43、乡伍:犹乡里。
  • 44、乡试:(1)明清两代在省城举行每三年一次的考试,考中的称举人
  • 45、乡坝:方言。乡村。
  • 46、乡举:1.由乡里选拔人才。2.乡贡﹑乡试中式。
  • 47、乡路:1.指还乡之路。
  • 48、乡壤:乡土;家乡。 指地方。
  • 49、乡聚:1.乡村;村落。
  • 50、乡属:1.古指五乡的属吏。
  • 51、乡原:(1)即“乡愿”。指乡里中言行不一、伪善欺世的人。引申为见识浅陋、胆小无能之人,今多作“伪君子”之代称。“原”(愿),谨慎,善良
  • 52、乡曲:(1)乡里,亦指穷乡僻壤。形容识见寡陋
  • 53、乡魂:1.思乡的心。
  • 54、乡胥:乡吏。
  • 55、乡楼:1.乡间楼屋。
  • 56、乡会:1.旧时在京同乡官吏及文人的集会。2.乡试与会试的并称。
  • 57、乡基:家乡或成就大业的初始之地。
  • 58、乡丈:对同乡老年男子的敬称。
  • 59、乡荐:唐宋应试进士,由州县荐举,称'乡荐'
  • 60、乡镇:(1)乡村和镇 (2)比较小的市镇。介于农村和城镇之间
  • 61、乡梦:1.亦作"乡梦"。2.思乡之梦。
  • 62、乡间:(1)远离文化中心或与它没有什么接触的农村地区
  • 63、乡屯:1.指乡兵驻扎之处。2.乡团,乡兵。
  • 64、乡导:1.向导,带路的人。乡,通"向"。
  • 65、乡调:指家乡话的语调。
  • 66、乡帅:春秋齐军官名。
  • 67、乡榜:1.科举乡试的录取名单。2.代指乡试中式者,即举人。
  • 68、乡侄:同乡晩辈的谦称。
  • 69、乡男:爵号名。
  • 70、乡野:乡土,故乡。 乡村野外。
  • 71、乡俚:乡野俚俗。
  • 72、乡豪:1.指乡里的豪富或横行乡里的人。2.官名。
  • 73、乡家:1.家乡。2.农家。
  • 74、乡巴:方言。乡下;乡间。
  • 75、乡慕:向往思慕。乡,通"向"。
  • 76、乡郡:指家乡所在之郡。
  • 77、乡隅:乡村偏僻之处。
  • 78、乡歌:村歌;民歌。
  • 79、乡长:周代指乡大夫。 隋唐以后,乡长为农村基层行政人员。
  • 80、乡账:1.放给农民的高利贷。
  • 81、乡尊:1.对同乡长辈的敬称。
  • 82、乡养:1.古代官府给予在乡老人的优待。
  • 83、乡末:在同乡前辈前谦称自己。
  • 84、乡君:古代妇女的封号。始于晋武帝封羊祜妻为万岁乡君。唐代外命妇之制,勋官四品母或妻为乡君。宋废。明惟宗室女有此称。清亦惟入八分镇国公﹑辅国公女格格及贝勒侧室之女称'乡君'。
  • 85、乡时:往时,昔时。乡,通'向'。
  • 86、乡谒:1.谓回乡拜见父老长辈。
  • 87、乡遂:周制,王畿郊内置六乡,郊外置六遂。诸侯各国亦有乡﹑遂,其数因国之大小而有不同。后亦泛指都城之外的地区。 指乡大夫。
  • 88、乡农:乡下农民。
  • 89、乡讪:在乡里中处处讪谤别人﹑抬高自己的人。
  • 90、乡愚:1.旧时对乡村老百姓的蔑称。
  • 91、乡部:乡官部吏;下级官吏。
  • 92、乡地:1.故乡,家乡。2.乡约与地保的并称。清代一乡之中,乡董或乡长以下设庄头﹑乡约﹑地保各一人,分管乡里杂务,皆为无俸役职。
  • 93、乡赋:犹乡贡。
  • 94、乡兵:古代地方武装。始于西魏﹑北周,由大都督或仪同统领,居于本乡。其后历代有之。
  • 95、乡荣:1.谓有荣于乡里。
  • 96、乡耆:乡里中年高德劭的人。
  • 97、乡葬:古代谓每乡建一大墓,以葬弃尸。
  • 98、乡下:(1)乡里,广大农村
  • 99、乡翁:对同乡老人的敬称。
  • 100、乡域:地区,处所。
乡字中间的组词更多
  • 1、邛乡蒟:古代西南邛都地区以产蒟酱著名,故有此称。
  • 2、领乡荐:谓乡试中举。
  • 3、南乡子: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以咏南中风物为题,故名。有单调双调两体。单调始自后蜀·欧阳炯词,双调始自南唐·冯延己词。单调二十七字或二十八字、三十字,先用两平韵,后转为三仄韵;双调五十六字或五十四字、五十八字,平韵。曲牌名。属北曲越调。字数格律与词的双调五十六字体半阕相同。用在套曲中。
  • 4、望乡堆:犹望乡台。
  • 5、赶乡邻:1.方言。串门。
  • 6、鲈乡亭:亭名。在江苏省·吴江市东长桥上,亭旁曾有春秋·越·范蠡、晋·张翰、唐·陆龟蒙画像。
  • 7、石乡侯:游戏文章中对石砚的戏称。
  • 8、阜乡舄:指仙人的鞋子。
  • 9、望乡台:(1)旧指可眺望家乡的高地或人工修筑的高台 (2)迷信的人所说阴间的一座台,新死的人的灵魂在上面能看见阳间家中情况
  • 10、都乡侯:东汉所封侯国名,在列侯之下,关内侯之上。
  • 11、还乡团: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组织的地主武装。
  • 12、乞乡郡:旧时官吏请调往故乡任职。
  • 13、还乡队: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逃亡地主﹑恶霸所组织的反动武装。
  • 14、尸乡翁:指祝鸡翁。
  • 15、东乡族: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甘肃。
  • 16、返乡团:还乡团。
  • 17、清乡团: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国民党用于镇压农村革命力量和人民群众的反革命武装。
  • 18、远乡牌:旧时客乡人的墓牌,牌上写明死者姓名履历,以备其家人前来认领。
  • 19、同乡会:中国近代,在通都大邑,同籍贯的人为互相联络而成立的一种组织。
  • 20、望乡馆:古馆名。
  • 21、醉乡春:1.词牌名。调见宋秦观《淮海词》。因词中有"春色又添多少"及"醉乡广大人间小"句,故名。又名《添春色》。参阅《词谱》七。2.曲牌名。
  • 22、三乡诗:三乡,地名。在今何地不详。唐会昌时若耶溪有女子随夫西入函关。夫殁,东还,邈然无依,一日过三乡驿,感慨题诗曰:"昔逐良人西入关,良人身殁妾空还。谢娘卫女不相待,为雨为云归旧山。"后和之者多至十人。见宋计有功《唐诗纪事.王祝》。
  • 23、离乡聚:1.离城较远的市集。《后汉书.刘玄传》﹕"于是诸亡命马武﹑王常﹑成丹等往从之﹔共攻离乡聚﹐臧于緑林中﹐数月闲至七八千人。"李贤`﹕"离乡聚谓诸乡聚离散﹐去城郭远者。大曰乡﹐小曰聚。"一说地名。中华书局点校本校勘记﹕"离乡聚。按﹕殿本《考证》万承苍谓离乡聚地名﹐章怀注非。"
  • 24、武乡试:明·清两代各省每三年举行一次的武科考试。
  • 25、湘乡派:清曾国藩的文章自成一派,因曾是湖南省湘乡人,故称"湘乡派"。是桐城派的别支。
  • 26、打乡谈:谓说家乡土语。
  • 27、醉乡侯:戏称嗜酒者。
  • 28、学乡谈:1.宋元时期杂艺的一种,以模仿各地方音俗语娱悦观众。
  • 29、东乡姓: 出自子姓,东乡为人之后,以邑名为氏。
  • 30、萍乡市:在江西省西部,邻接湖南省,浙赣铁路横贯。1949年始设市。人口145.2万(1995年)。以产煤著名。安源煤矿是中国工人运动发源地之一,建有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名胜古迹有文庙、杨岐寺、孽龙洞。
  • 31、贵乡县: 据《五代志》记载:十六国前燕建熙时,从元城县分出一部分组建了贵乡县。县治设在孔思集寺。
  • 32、南乡姓: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晋国南乡邑,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 33、背乡离井:(1)背:离开;井:古制八家为井,引申为家宅;乡里。常指被迫远离家乡到外地谋生 (2)也说“离乡背井”“背乡离井”
  • 34、不可乡迩:不可接近。同“不可向迩”。
  • 35、心乡往之:对某人或某些事物心里很仰慕。
  • 36、题名乡会:1.宋代进士及第,各集同乡于佛寺,列书姓名,以资纪念,谓之题名乡会。
  • 37、离乡调远:1.远离家乡。
  • 38、穷乡僻壤:(1)偏僻的地方,冷僻的角落 (2)荒芜凄凉的地区或地方;特指人为地造成贫脊或荒凉的地方 (3)荒凉偏僻的地方;特指非洲南部的偏僻的乡村地段
  • 39、物离乡贵:指物品离开原产地越远就变得越珍贵。
  • 40、蛇乡虎落:1.谓野兽出没的地方。
  • 41、偏乡僻壤:荒凉偏僻的地方。
  • 42、斐然乡风:形容人们景仰对方的德政或良好的风尚。
  • 43、鱼肉乡里:是比喻用暴力欺凌,任意残害无辜的人们。
  • 44、山乡巨变:长篇小说。周立波作。1958-1960年发表。1955年,团县委副书记、共产党员邓秀梅奉命来到偏僻山村清溪乡和农民一起建立合作社,但一些私心较重的老农却不肯入社。邓秀梅对他们进行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并挫败了阶级敌人的破坏活动,合作社赢得了秋季丰收。作品善于运用方言土语,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 45、杖乡之年:迟暮:黄昏,比喻晚年。指人至老年。
  • 46、回乡偶书:诗篇名。唐代贺知章作。共二首。作者八十六岁辞官回乡时所作,当时他离家乡已有五十余年。前一首写回乡时儿童已不认识他,故“笑问客从何处来”,将久离故乡的悲哀巧妙地藏匿于欢快场景中。后一首用家乡风景依旧来反衬人事变化之多,感慨深沉。
  • 47、思乡情深: 非常的想念自己的家乡。
  • 48、异乡求学:去别的地方求学。
  • 49、他乡故事:发生在家乡以外的旧事,旧业,先例,典故,花样,事件等等。
  • 50、三乡濑粉:广东中山三乡镇的传统名吃。
  • 51、饿乡纪程:《饿乡纪程》拨开了国内外反动派所散布的“重障”,真实地报道了十月革命胜利之后的苏俄现实。
  • 52、北邙乡女:《红楼梦》第九十七回
  • 53、内乡方言: 属河南方言小片数种方言中的一种,其或以形象,或以意会,皆不失字之原义者,如“开始”曰“压根”,“脏”曰“埋迹”等,虽为俗语而实有意义可寻者,此为方言的一大特色。
  • 54、城乡体验:城乡体验。
  • 55、移乡避仇:指古代的一种法律规定:将犯人移配他乡,以避免其与受害者子孙结为仇人。
  • 56、西乡隆盛:西乡隆盛(1828-1877)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政治家。下级武士出身。1866年参与建立倒幕联盟。1868年参与策划推翻幕府统治、建立维新政权的政变,并在鸟羽、伏见战役中率军打败幕府军。明治政府成立后,为政府主要成员。1877年领导反政府叛乱,兵败自杀。
乡字结尾的组词更多
  • 1、梦乡:(1)指熟睡时梦境中虚幻的地方
  • 2、水乡:(1)河多、湖多的地方
  • 3、同乡:(1)同一乡里。引申同一地方 (2)籍贯相同的人(在外地时说)
  • 4、雪乡:多雪的地区。
  • 5、外乡:(1)本地以外的地方
  • 6、还乡:返回乡里。
  • 7、老乡:(1)对不知姓名的农民的称呼;又指笨拙、粗俗、朴实的庄稼人 (2)同乡
  • 8、独乡:独自向慕。乡,通“向”。
  • 9、故乡:(1)家乡,自己出生的地方
  • 10、魅乡:指荒凉的边远地区。
  • 11、邦乡:1.乡邦,家乡。
  • 12、鸟乡:宋时鄂州崇阳县雷家洞﹑石门洞民所居住的乡村。
  • 13、阜乡:指仙乡。
  • 14、鲈乡:产鲈鱼之乡。泛指江南水乡。
  • 15、饿乡:1.飢火中烧的境地。 2.缺乏食物的贫困去处。
  • 16、声乡:1.犹声势。乡﹐通"响"。
  • 17、道乡:1.修道之地;仙境。
  • 18、回乡:(1)返回家乡
  • 19、南乡:南方。
  • 20、侨乡:(1)即归侨、侨眷聚居的地区
  • 21、热乡:气候炎热之地。指南方。
  • 22、客乡:他乡;外地。
  • 23、都乡:1.犹坊厢。泛指市街。 2.古代城治区划名。
  • 24、泮乡:指学宫。
  • 25、避乡:谓市民为逃难而避居乡下。
  • 26、淮乡:指淮河流域。
  • 27、景乡:见“景响”。
  • 28、瘴乡:1.指南方有瘴气的地方。
  • 29、趣乡:亦作'趣乡'。亦作'趣乡'。亦作'趣乡'。 志趣;志向。 好尚;兴味。
  • 30、归乡:回乡。归心向往。
  • 31、乐乡:乐于接近。
  • 32、内乡:谓向往中原或向慕中央政权。乡,向。
  • 33、望乡:望见故乡;遥望故乡。亦借指思乡。
  • 34、村乡:1.乡村。
  • 35、当乡:本乡;同乡。
  • 36、背乡:1.背向。反对与支持。
  • 37、郑乡:1.同"郑公乡"。2.用以美称人的乡里。
  • 38、边乡:边地,边境。
  • 39、福乡:指神仙所居﹑福德所集的地方。
  • 40、计乡:指浙江绍兴。绍兴即古之会稽﹐相传禹会诸侯计功于此﹐故名。
  • 41、儒乡:谓儒学发源之地。
  • 42、寒乡:1.寒冷的地方。2.贫穷荒僻的地方。
  • 43、六乡:1.周制:王城之外百里以内﹐分为六乡﹐每乡设乡大夫管理政务。2.王莽时仿周制﹐于长安西都置六乡。
  • 44、盘乡:指在乡间巡游卖手艺。
  • 45、州乡:泛指乡里。
  • 46、八乡:八方。 指八方之神。
  • 47、龙乡:古地名。在今河南省开封市。产鸣鸡。《文选.谢庄》﹕'律谷罢暖﹐龙乡辍晓。'李善注﹕'《陈留风俗传》曰﹕允吾县者﹐宋﹑陈﹑楚地﹐故梁国宁陵种龙乡也﹐出鸣鸡。'后因以指鸡。 指边塞之地。
  • 48、蚕乡:养蚕之乡。
  • 49、趋乡:1.前往;前行。
  • 50、阿乡:对农民的污蔑性称呼。亦用为对孤陋寡闻者的戏称。
  • 51、城乡:(1)城镇和乡村
  • 52、旧乡:1.故乡。2.指仙乡。
  • 53、西乡:亦作'西向'。 面向西方。
  • 54、冥乡:指阴间。
  • 55、贫乡:1.贫穷的地区。
  • 56、家乡:(1)自己的家庭祖祖辈辈的居住地;故乡
  • 57、泉乡:犹泉下。
  • 58、迷乡:1.令人迷惑的境界。
  • 59、帝乡:(1)传说中天帝住的地方
  • 60、云乡:白云乡﹐白云聚集之所。指深山中道士修炼或高士隐居之所。
  • 61、北乡:亦作'北乡'。
  • 62、达乡:1.相对而畅达的窗户。
  • 63、钓乡:渔村。亦指家乡。
  • 64、东乡:面向东方。
  • 65、负乡:1.背离家乡。
  • 66、清乡:(1)旧时指政府清查乡村,肃清变乱
  • 67、习乡:1.行乡饮酒礼。
  • 68、远乡:犹远方。 指偏远乡村。
  • 69、越乡:远离故乡。
  • 70、愁乡:愁苦的境界。
  • 71、怀乡:思念故乡。
  • 72、神乡:1.犹神州。指帝都或京畿地区。2.神仙所居处。犹言仙国。
  • 73、士乡:春秋齐管仲辅佐齐桓公时,划分地方行政区域,使士﹑农﹑工﹑商四民分别聚居。士民聚居的地区称"士乡"。
  • 74、诗乡:诗的境界。
  • 75、四乡:(1)城镇四周的农村 (2)泛指四方
  • 76、祸乡:指死地。
  • 77、顺乡:随从乡俗。
  • 78、仙乡:(1)敬辞,用于问对方的籍贯
  • 79、甜乡:指梦境。
  • 80、危乡:不安于本土。
  • 81、狭乡:隋·唐实行均田制时称公地多、人口少的地方为宽乡,人口多、公地少的地方为狭乡。后世习惯上称地广人稀的地方为宽乡,地狭人稠的地方为狭乡。
  • 82、梓乡:故乡。
  • 83、监乡:蚩尤冢所在地。
  • 84、倾乡:人们的阶级观点和政治思想在言行上的具体体现。文艺作品的倾乡性是作家、艺术家的政治思想和审美情感在作品中的体现,并反映他们对现实的认识和评价。
  • 85、转乡:1.见"转向"。
  • 86、楚乡:楚地。
  • 87、尸乡:古地名。又名西亳。在今河南·偃师县西南之新蔡镇。
  • 88、柔乡:谓女色迷人之境。
  • 89、失乡:犹言无家可归。
  • 90、桐乡:地名。位于今安徽省桐城县北。春秋时为桐国地,汉时称为「桐乡」。
  • 91、异乡:(1)外乡,外地他乡
  • 92、杖乡:《礼记.王制》:'六十杖于乡。'谓六十岁可拄杖行于乡里。南朝梁沈约《让仆射表》:'养老杖乡,抑推前典。'后作为六十岁的代称。 代指六旬老人。
  • 93、贵乡:1.富贵之地。2.敬称对方所居乡里。
  • 94、下乡:(1)到农村去
  • 95、醉乡:(1)饮酒沉醉之后,似乎进入了另一番乡境,飘飘然别有滋味
  • 96、酒乡:犹醉乡。唐皮日休有《酒中十咏.酒乡》诗。
  • 97、志乡:指关于立身行事的意图和决心。参见:志乡
  • 98、飘乡:在乡间往来。
  • 99、祖乡:1.犹故乡。指原产地。
  • 100、宽乡:人少田多的地区。
组词大全为您提供乡组词,乡的组词,乡字怎么组词,乡字能组哪些词语,找到用乡字组词的组词,其中乡字在开头的组词有100个,乡字在中间的组词有56个,乡字在结尾的组词有100个。
拼音 xiāng 注音 ㄒㄧㄤ,
笔划 3 繁体
五笔 XTE 五行

基本释义

〈名〉(会意。据甲骨文,像二人对食形。“‘鄉’和‘饗’原本是一字…整个字像两个人相向对坐,共食一簋的情状。本义是用酒食款待别人,是“饗”的古字)“乡”假借为行政区域名乡,国离邑民所封乡也。啬夫别治封圻之内六乡六卿治之。——《说文》五州为乡。——《周礼·大司徒》。注:“万二千五百家。”十邑为乡,是三千六百家为一乡。——《广雅》习乡尚齿。——《礼记·王制》行比一乡。——《庄子·逍遥游》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左传·庄公十年》唐、宋至今指县以下的行政区划。所辖规模历代不同。又如:乡荐(唐宋时由地方官推荐应进士考试的人);乡科(乡试);乡贡(由州县选拔出应科举的士子)乡村,城市外的区域传一乡秀才。——宋·王安石《伤仲永》遍捉乡民。——《广东军务记》各乡逆夷又如:乡里迓鼓(泛指民间音乐);乡曲之誉(乡里的声望);乡先生(辞官居乡或在乡执教的长者);乡瓜子(见识少的乡下人)家乡,故乡。在客地称原籍为乡国者,乡之本也。——《管子·权修》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范仲淹《岳阳楼记》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乡音无改。——唐·贺知章《回乡偶书》采吾乡。——唐·柳宗元《捕蛇者说》扣其乡。——明·魏禧《大铁椎传》又如:乡心(思念故乡的心情);乡味(家乡饮食的风味);乡信(家乡亲友寄来的书信)地方;处所三世居是乡。——唐·柳宗元《捕蛇者说》又如:他乡;外乡;异乡;侨乡;帝乡(京城)某种超现实的境界。如:梦乡;醉乡同一籍贯的人(在外地时说)。如:乡中(同乡);老乡;同乡用作动词,读xiàng。通“向”。面对着东乡坐。——《史记·田单列传》乡师而哭。——《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姓

back_img
功能直达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