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校长:(1)中小学的领导者 (2)大学的主要负责人
-
2、校对:(1)对照原稿校准 (2)专门从事校对工作的人
-
3、校园:(1)大学、学院或学校园中的各种景物及其建筑
-
4、校准:(1)校对机器,仪器等应具有的功能,使其符合标准
-
5、校正:(1)进行校对,加以改正
-
6、校验:(1)校正并测试检验
-
7、校训:(1)综合体现学校办学宗旨、学风的词语,对学生有指导意义
-
8、校本:校雠者取某书一善本作底本,与各种不同本子和有关资料相核对,发现有讹误衍脱,则加以注明,这个核对校勘后的本子称“校本”。
-
9、校雠:亦作“校仇2”。一人独校为校,二人对校为雠。谓考订书籍,纠正讹误。比试;比较。
-
10、校历:谓考定历法。
-
11、校服:(1)学校规定的统一样式的学生服装
-
12、校藜:1.《三辅黄图.阁》:"刘向于成帝之末,校书天禄阁,专精覃思。夜有老人着黄衣,植青藜杖,叩阁而进。见向暗中独坐诵书,老父乃吹杖端,烟然,因以见向,授《五行洪范》之文。"后因以"校藜"谓精心校勘书籍。
-
13、校场:(1)旧时操练、演习或比武的场地
-
14、校勘:(1)搜集某书的不同版本,并综合有关资料,互相比较、核对,别其同异,定其正误
-
15、校风:(名)学校的风气:以正~。
-
16、校徽:(1)标明校名的徽章
-
17、校书:校勘书籍。古代掌校理典籍的官员。唐·胡曾《赠薛涛》诗:“万里桥边女校书,枇杷花下闭门居。”
-
18、校计:1.计算,核算。2.犹计较。
-
19、校览:检阅。
-
20、校队:1.古代军队的编排。 2.将队伍排列。 3.代表学校参加体育运动会或文艺表演会等活动的团体。
-
21、校量:衡量;考查。 较量,计较。
-
22、校注:(1)把书籍或文件中的错误校订后再进行注释
-
23、校椅:(1)一种可折叠的轻便坐具。又称“交椅”、“胡床”
-
24、校役:旧时对学校中工友的称呼。
-
25、校人:1.马官之长。2.管理池沼的小吏。
-
26、校规:(1)学校所定的学生必须遵守的规则
-
27、校核:(1)核查;校对
-
28、校补:考订并补正。
-
29、校序:古代称学校。
-
30、校战:1.阅兵校武。2.犹交战。
-
31、校铭:考释铭文。
-
32、校样:(1)未出版的书、报等的样张,供校对用
-
33、校花:(1)旧指全学校中最漂亮的女学生(多指大学生)
-
34、校刊:订正后雕版印刷。
-
35、校试:1.考较试验。2.考选;考试。
-
36、校辑:1.校录辑补。即对一书或一文的不同版本及散失于各书的佚文进行考释﹑整理﹑编辑。
-
37、校垒:营垒。
-
38、校歌:(1)学校规定的代表本校的歌曲
-
39、校對:(1)对照原稿校准 (2)专门从事校对工作的人
-
40、校次:(1)书稿、文章在出版前校对的次数
-
41、校猎:遮拦禽兽以猎取之。亦泛指打猎。
-
42、校讲:审理调解。
-
43、校叙:校理补叙。
-
44、校訓:(1)综合体现学校办学宗旨、学风的词语,对学生有指导意义
-
45、校園:(1)大学、学院或学校园中的各种景物及其建筑
-
46、校阅:(1)审阅校订 (2)检查;查核 (3)检阅
-
47、校缗:核计用费。
-
48、校笺:1.校订和笺注。如徐震堮有《世说新语校笺》。
-
49、校籍:1.考订典籍。
-
50、校肄:检阅,操演。
-
51、校诠:校勘诠释。
-
52、校庆:(1)学校建校的纪念日
-
53、校德:衡量德行。
-
54、校缀:考订编辑。
-
55、校勇:较量勇力。
-
56、校轸:缠绕,纠缠。校,通"绞"。轸,通"紾"。
-
57、校登:调查确定。
-
58、校员:校对工作者。
-
59、校察:察考;侦察。
-
60、校语:校勘者的话。
-
61、校体:1.犹装扮自己。
-
62、校尉:军职名。据《史记》,秦末起义军中已有此职。
-
63、校定:考核订正。
-
64、校修:校订修正。
-
65、校改:(1)在校样上标出与手稿或上次清样不一致的地方
-
66、校饬:(1)校核整理
-
67、校石:校勘石刻文字。
-
68、校覈:(1)核查;校对
-
69、校覆:1.犹评论。2.复查。
-
70、校课:考试。
-
71、校士:1.考评士子。
-
72、校选:考试选拔。
-
73、校数:1.数计。
-
74、校务:1.学校教育事务。2.泛指学校事务。
-
75、校友:(1)学校的师生称在本校毕业的人,有时也包括曾在本校任教职员的人
-
76、校稿:付印前供校对用的样稿。
-
77、校读:审阅校订。
-
78、校具:装饰的物品。
-
79、校風:1.一个学校的风气。
-
80、校理:1.校勘整理。2.论理,讲理。3.审察治理。4.古代官名。执掌校勘整理宫廷藏书。唐置集贤殿校理,宋因之。元﹑明废。清置文渊阁校理,掌注册点验。
-
81、校抡:考核选择。
-
82、校贯:核点经费。
-
83、校走:迅跑。
-
84、校迹:考察故实。
-
85、校梓:校勘并付印。
-
86、校埒:1.比武场。
-
87、校巡:巡视考察。
-
88、校考:1.核实考察。2.唐代官名。属吏部,主管考核官员功过。
-
89、校军:检阅军队。
-
90、校判:考查,裁决。
-
91、校録:订正着录。
-
92、校兵:交战。
-
93、校簿:1.审阅文簿。
-
94、校曹:即校事。
-
95、校饰:装饰。
-
96、校能:1.比试才艺。2.考核才能。
-
97、校订:(1)对照正确的资料修改另一份资料中的错误
-
98、校释:校勘注释。
-
99、校练:1.犹考核。
-
100、校习:考校练习;考查学习。
-
1、郑校人:《孟子.万章上》:"昔者有馈生鱼于郑子产,子产使校人畜之池。校人烹之,反命曰:'始舍之,圉圉焉;少则洋洋焉,攸然而逝。'子产曰:'得其所哉!得其所哉!'"赵岐注:"校人,主池沼小吏也。"后以"郑校人"喻指对贤者进行欺骗的人。
-
2、村校书:1.乡村的儒生。
-
3、女校书:唐成都名妓薛涛有文才,时人呼为女校书。唐王建《寄蜀中薛涛校书》诗:'万里桥边女校书,枇杷花里闭门居。'后世因以称妓女而能文者。 喻女才子。
-
4、离校生:(1)新离校的(中小学)学生,常指未毕业的
-
5、择校考: 小学生选择升入重点初中的简称。
-
6、女校长:(1)学校教职员的女领导人
-
7、在校生: 超细磨机属于粉料加工设备,适合矿山、水泥、化工、建材等粉料加工业使用。
-
8、留校族:每年暑假,都有不少大学生放弃回家与亲人团聚的机会,选择留在学校,他们被称为“留校族”。
-
9、左校尉: 东汉灵帝时,在京都洛阳,设立西园八校尉,即上军校尉、中军校尉、下军校尉、典军校尉、左校尉、助军左校尉、右校尉、助军右校尉。
-
10、分校生: 学校外地分校的学生。
-
11、戊己校尉:汉代官名。掌管西域屯田事务。
-
12、干校六记:散文集。杨绛作。1981年出版。收《下放记别》、《凿井记劳》、《学圃记闲》、《“小趋”记情》、《冒险记幸》、《误传记妄》六篇。从衣食住行、同志之谊、夫妻之情等琐事中反映知识分子于“文化大革命”中在干校的劳动生活。文笔淡雅细腻,语言诙谐幽默,具有“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的格调。
-
13、元邱校尉:狐的别称。
-
14、甘盘校尉:乌贼的别名。
-
15、油蒸校尉:对鳝鱼的戏谑称呼。
-
16、玄丘校尉:狐的别名。
-
17、材官校尉:1.主工匠﹑土木之事的校尉。
-
18、鸾手校尉:五代时称吴越国专画相貌的画工。
-
19、菁菁校园: 形容草木繁茂。
-
20、雷人校规: 某些学校制定出出人意料且令人格外震惊、无语的规章制度。
-
21、奇偶校验:奇偶校验(ParityCheck)是一种校验代码传输正确性的方法。
-
22、勘误校正: 改正印刷品不正确的内容。
-
23、芭乐校园: 芭乐校园以拍摄“终极一班”而闻名有大批学生想进这学校里读书也要让学生感到学校里的温暖。
-
24、地形校正:1.布格校正、重力均衡校正的一个组成部分。
-
1、学校:(1)教授某一项或一些专门技术的地方
-
2、部校:1.古代称军队之一部。2.指部队将校。
-
3、雠校:(1)校雠;校对文字
-
4、干校:(1)干部学校。也特指“文革”中按照“五·七”指示精神建立起来的、接收干部和知识分子劳动改造的农场,亦称五·七干校
-
5、何校:犹戴枷。校,枷械。
-
6、编校:编辑和校订。
-
7、屦校:谓戴上脚镣。
-
8、格校:校正。
-
9、句校:查考校核。
-
10、考校:1.考核、考试。 2.考察比较。 3.考订,校对。 4.考查比较。 5.校核;研究。 6.考课。 7.拷囚讯罪。
-
11、列校:东汉时守卫京师的屯卫兵分作五营,称北军五校,每校首领称校尉,统称列校。唐五代时地方军队亦设列校。
-
12、分校:(1)学院、学校或大学的一个部分,在教职员和物质设施方面成一整体,但在同一校长和行政机构下
-
13、互校:相互校正。
-
14、钞校:抄录校正。
-
15、覆校:1.复查;校对。
-
16、审校:(1)审查校对并加以改正
-
17、黉校:学校。
-
18、伯校:将校。
-
19、荷校:1.以肩荷枷。即颈上带枷。校,枷。
-
20、检校:(1)审查核对;核实
-
21、民校:(1)成人业余文化学校 (2)民办(大、中、小)学校
-
22、钧校:考核校正。
-
23、憣校:变乱交错。憣,通"翻"。校,亦作"交"。交错。
-
24、将校:(1)将官和校官,泛指高级军官
-
25、二校:指书刊报纸等印刷品在排校中的第二次校对。
-
26、财校:1.财经或财会学校。
-
27、料校:计数校核。
-
28、踦校:1.一只脚;残缺。喻指残缺不全的器物。校,通"骹",器物的脚。
-
29、大校:(1)军衔的一级,为校官的最高级 (2)古代军队中次于将军的将领
-
30、点校:犹点勘。
-
31、详校:审察校订。
-
32、党校:(1)中国共产党培养、训练党的干部的学校
-
33、老校:旧称年老或任职已久的下级军官。
-
34、披校:批校。
-
35、案校:1.审查核定。
-
36、柸校:占卜用具。卜时以两蚌壳投空掷地,观其俯仰,以断休咎。后亦用竹或木,削如蛤形,中分为二代之。
-
37、阐校:阐扬教化。
-
38、刊校:修改校正。
-
39、钩校:亦作'钩校'。 查对﹔查考。 搜求﹐查找。
-
40、鸿校:广大的官兵。
-
41、辑校:辑录和校勘。
-
42、捡校:亦作'捡校'。 查看﹐查视。
-
43、少校:(1)军衔,校官的一级,低于中校
-
44、谪校:被贬谪的军校。
-
45、宾校:宾客和将校。
-
46、幢校:指所属的部队。
-
47、宝校:1.亦作"宝校"。2.精美的装具;装饰。
-
48、秘校:1.古官职名。原指秘书省校书郎。后沿用指新擢第者。
-
49、勾校:查考校核。
-
50、科校:1.犹稽核。
-
51、旗校:1.旗军的校官。
-
52、學校:(1)教授某一项或一些专门技术的地方
-
53、隐校:审订校勘。
-
54、住校:(1)在学校住宿
-
55、综校:整理订正。
-
56、八校:汉所置八种校尉的合称。
-
57、践校:到现场实地考核。
-
58、戎校:将帅。
-
59、按校:查验。
-
60、衡校:谓品评考核。
-
61、退校:犹退学。
-
62、争校:1.争竞,计较。
-
63、番校:指捕役。
-
64、计校:见"计较"。
-
65、课校:1.亦作"课较"。2.计算校核。
-
66、排校:排字和校对。
-
67、偏校:指地位不高的武官。
-
68、推校:1.亦作"推校"。2.推求考校。
-
69、五校:汉时对步兵、屯骑、长水、越骑、射声五校尉的合称。西汉末高扈率领的农民起义军称号。见《后汉书•光武帝纪上》。
-
70、译校:翻译并校勘。
-
71、官校:泛指低级文武官吏。
-
72、量校:谓以量器测定校核。
-
73、程校:1.见"程较"。
-
74、讲校:讲究考校。
-
75、农校:农业专科学校的简称。
-
76、铨校:审核﹔审查。
-
77、体校:(1)从事体育教育和训练的学校
-
78、相校:两相比较。
-
79、虎校:谓勇武的将士。
-
80、小校:1.低级武官名。2.犹小卒。
-
81、比校:考核;考校。比较、辨别两种以上同类事物的异同或高下。考订校正。比试;较量。
-
82、估校:1.亦作"估校"。2.谓官府评定物价。3.评议;评价。
-
83、护校:保护学校。 护士学校的简称。
-
84、对校:1.亦作"对较"。古代校书﹐两人对坐﹐一持原本诵读﹐一持副本核对有无讹误﹐因称"对校"。后泛指用两种不同的版本互相校勘。2.对照比较。
-
85、简校:1.亦作"简校"。2.查核;察看。
-
86、末校:1.即清样。最后一次校正付印的校样。2.指最后一次的校对。
-
87、亲校:贴身校尉。
-
88、玄校:指墨绿色的衣服。
-
89、缇校:指明代锦衣卫校尉。
-
90、乡校:古代地方学校。周代特指六乡州党的学校。
-
91、优校:宋代太学分外舍﹑内舍﹑上舍三等。内舍生考校成绩获得优等,称优校。优校生经舍试即可任官。
-
92、四校:1.天子射猎时的四支扈从部队。2.谓四面的军队,形容军队众多。
-
93、诸校:1.古时指军队各部。2.众军校。
-
94、评校:评论校订。
-
95、七校:指汉代中垒﹑屯骑﹑步兵﹑越骑﹑长水﹑射声﹑虎贲七校尉。《汉书.刑法志》:"至武帝平百粤,内增七校。"颜师古注引晋灼曰:"《百官表》中垒﹑屯骑﹑步兵﹑越骑﹑长水﹑胡骑﹑射声﹑虎贲,凡八校尉。胡骑不常置,故此言七也。"一说中垒校尉掌北军垒门,不领兵,不在七校之列。见清沈钦韩《汉书疏证》。后泛称各军将领。
-
96、擿校:犹核对。
-
97、参校:(1)参与校订 (2)参照同名的另一种版本校订某一部书
-
98、衙校:低级的武官。
-
99、研校:仔细校勘。
-
100、缮校:(1)修改、校改、订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