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好工具
>
组词
>
已组词

已的组词

反馈
已字开头的组词更多
  • 1、已经:(1)业已经过
  • 2、已然:(1)已经如此;已经成为事实
  • 3、已此:已是。
  • 4、已矣:1. 语气词连用,加强语,表示事物的发展变化,可译成“啦” 2. “已”为动词,止,完结。“矣”为语气词“了”。“已矣”可译成“完了”,“算了”
  • 5、已而:(1)不久;后来 (2)罢了;算了 (3)时而(叠用)
  • 6、已已:已,休止。迭用以加重语气。
  • 7、已否:1.亦作"已不"。2.与否。
  • 8、已甚:(1)过分;过甚
  • 9、已定:既定。 一定。
  • 10、已来:(1)同“以来”
  • 11、已降:犹以来。
  • 12、已还:以后;以来。
  • 13、已事:往事。
  • 14、已去:(1)表示从现在起到将来的时间。“已”同“以”。可译成“以后”
  • 15、已乃:(1)副词。旋即,不久
  • 16、已就:1.已成。2.已经如此,既成事实。
  • 17、已业:已经。表示事情完成或时间过去。
  • 18、已若:1.亦作"已若"。2.许与不许;许或不许。
  • 19、已經:(1)业已经过
  • 20、已后:(1)同“以后”
  • 21、已乎:算了。
  • 22、已夫:罢了。
  • 23、已不:1.亦作"已不"。2.与否。
  • 24、已尔:罢了。
  • 25、已诺:1.亦作"已若"。2.许与不许;许或不许。
  • 26、已往:(1)在过去
  • 27、已故:已经去世的长辈或者他人。
  • 28、已之:已之,是一个汉语词语,引申为罢免。
  • 29、已婚:已经结婚。
  • 30、已知数:(1)已经知道的数
  • 31、已决犯: 经法院判决定了罪的犯人。
  • 32、已妥投: 已经妥善投递。
已字中间的组词更多
  • 1、久已后:谓将来。
  • 2、三已心:不以一再罢官为意的情怀。
  • 3、戊已圆: 一款药物,主治脾受湿气,泄利不止,米谷迟化,脐腹刺痛。
  • 4、年已蹉跎:(1)年龄已经太大。蹉跎,这里是过时的意思
  • 5、米已成炊:比喻事已做出,无可挽回。
  • 6、年事已高:指一个人的岁数已经很大了。
  • 7、终已不顾:(1)始终不曾回头。已,终止,到最后。顾,回头
  • 8、阔别已久:指分开很久,通常用来形容人对家乡的思念或对亲人的思念。阔别:指远别;久别。
  • 9、上帝已死:“上帝已死”是德国哲学家尼采最常被误解的名言之一。它在尼采《快乐的科学》一书中出现了三次,后来又在其名作《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出现,成为名句。
  • 10、斯人已逝: 是中文里委婉的修辞手法用于表示一个人已经死掉了。
  • 11、垂涎已久: 指因为想吃而流口水很久。比喻看到别人的好东西总想得到,已经很长时间。
  • 12、此生已矣:这辈子完了。
  • 13、尘缘已尽:谓去世。
  • 14、凛冬已至: 寒冷冬天已到。
  • 15、事已至此: 事情已经这样了。
  • 16、人事已非: 人和事都已经不是从前的样子了。
  • 17、春红已谢:春天的花朵。指落花。
  • 18、心意已决:下定决心。
  • 19、觊觎已久:指有非分的想法或企图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很久了。
  • 20、习已为然:已经把习惯当成了自然。
  • 21、仰慕已久: 对某一事物或人欣赏了很久,就是崇拜已经很长时间了,还有敬畏的意思。
  • 22、推已及人: 是处理人和人的关系,待人处事的最一般、最根本原则。
  • 23、木已成灰:比喻时光也随黄河的干涸而逝。
  • 24、蓝已青矣: "大意是蓝色已经褪去,现在正是青色的凸现得时候。"。
  • 25、功已倍之: 功已倍之语出《孟子·公孙丑上》,形容人得时遇势易建功业。
  • 26、红日已高:红日已高又称三跳空,跳空即两条K线之间不互相接触,中问有空格的意思。
  • 27、大已寒圆:一种药名,主治治久寒积冷,脏腑虚弱,心腹广痛,胁肋胀满,泄泻肠鸣,自利自汗,米谷不化;阳气暴衰,阴气独胜,手足厥冷;伤寒阴盛,神昏脉短,四肢怠惰,并宜服之。
  • 28、斯人已矣:那个人啊,他已经走了。
  • 29、春秋已高:春秋时代没有正义的战争。也泛指非正义战争。
  • 30、一已之力:一己,是自身个人的意思。一己之力,就是自身,或者个人的力量的意思。
  • 31、睽违已久:由来:从发生到现在。事情从发生到现在已经过了很长时间了。
  • 32、事已境迁:事情已经过去,情况也变了。
  • 33、为时已晚:时间太晚,挽回不了或很难挽回
  • 34、梦寐已久: 已经想得到某样东西很长时间。
  • 35、知已知彼:对敌我双方的优劣短长均能透彻了解。
  • 36、业已形成:已经发展成为一定的成就规模。
  • 37、克尽已任:竭尽;尽到。
  • 38、情已至此:指感情或者情谊已经付出到这个地步或者已经走到这个地步,指不能再多加付出,不能再继续。
  • 39、俗缘已尽:好像是说七情六欲已经“丧失”,不再有俗世的七情六欲了。
  • 40、以已度人:拿自己做标准衡量别人。
  • 41、话已至此: 意思是事情已到了这一步。
  • 42、余音已过: 故人的声音已经远去。
  • 43、克已奉公:暂无解释
  • 44、神往已久:形容一心向往。
  • 45、未阖已滞:还没有闭上便停止了。形容人困意十足。
  • 46、期盼已久: 盼望了很长时间。
  • 47、固执已见: 顽固地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肯改变。
已字结尾的组词更多
  • 1、而已:(1)用在陈述句末,表示限止语气,相当于“罢了”,常跟“只”、“不过”、“仅仅”等连用,对句意起冲淡作用
  • 2、辍已:停止。
  • 3、但已:仅此而已。谓不复深究或就此了事。
  • 4、久已:(1)早已;早就
  • 5、业已:(1)业经;已经
  • 6、自已:(动)抑制或约束自己:不能~。
  • 7、病已:病愈。
  • 8、也已:语气助词。表肯定。语气助词。表感叹。
  • 9、解已:1.休止。
  • 10、然已:1.犹而已。
  • 11、无已:(1)没有休止;不止 (2)不得已
  • 12、蚤已:早就;很早已经。蚤﹐通"早"。
  • 13、诺已:1.罢了。失望的叹词。 2.承诺与否。
  • 14、竟已:终止。
  • 15、已已:已,休止。迭用以加重语气。
  • 16、何已:1.为什么。2.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已﹑无尽。
  • 17、勿已:1.犹无已。不得已;不能止。
  • 18、如已:1.而已。
  • 19、罔已:1.犹不尽。
  • 20、讫已:完毕。
  • 21、未已:不止;未毕。
  • 22、休已:犹言停止。
  • 23、云已:1.犹言而已,罢了。2.犹言完了,休止。
  • 24、极已:穷尽;终止。
  • 25、毋已:1.不得;不能。2.不休止。
  • 26、穷已:1.穷尽;终了。
  • 27、得已:谓得以了结。 谓出于自己的意愿。
  • 28、三已:谓三度或多次罢官。语出《论语.公冶长》:"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
  • 29、亡已:无已。没完没了。
  • 30、不已:(1)不停止
  • 31、所已:(1)表示因果关系,常与“因为”连用 (2)指实在的情由或适当举动 (3)所用;用来 (4)原因;缘故
  • 32、既已:1.已经。 2.已经过去;已经完结。 3.既然已经。
  • 33、早已:(1)很早就;事情完成很久或时间过去很久 (2)〈方〉早前;从前
  • 34、良已:1.痊愈。
  • 35、亦已:意思是又太。
  • 36、防已:一般指防己,中药名。为防己科植物粉防己的干燥根。
  • 37、则已:便罢了。
  • 38、异已:志趣、见解与己不同,以至敌对。亦指与己见不同或敌对的人。
  • 39、不获已:不得已。
  • 40、未渠已:未能立即止歇。
  • 41、不得已:(1)无可奈何;不能不如此
组词大全为您提供已组词,已的组词,已字怎么组词,已字能组哪些词语,找到用已字组词的组词,其中已字在开头的组词有32个,已字在中间的组词有47个,已字在结尾的组词有41个。
拼音 注音 ㄧˇ,
笔划 3 繁体
五笔 NNNN 五行

基本释义

〈动〉(象形。象蛇形。一说原与“子”同字。本义:停止)同本义鸡鸣不已。——《诗·郑风·风雨》。传:“已,止也。”德音不已。——《诗·小雅·南山有台》。传:“已,止也。”以故事得已。——《史记·项羽本纪》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列子·汤问》是亦不可以已乎?——《孟子·告子上》累寸不已,遂成丈匹。——《后汉书·列女传》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清·袁枚《黄生借书说》又如:不已完成,完毕已,成也。——《广雅》已事遄往。——《易·损》。注:“竟也。”且曰吾已。——《左传·昭公十三年》。注:’犹决竟也。”有司已于事而竣。——《国语·齐语》。注:“毕也。”又如:已矣(完了,逝去)治愈已大风、挛踠、瘘疠治愈大风、挛踠、瘘、疠(等重病)。大风,麻风病。挛踠,手脚弯曲不能伸展。瘘,脖子肿。疠,恶疮]。——唐·柳宗元《捕蛇者说》〈副〉已经——表示动作变化达到的程度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明·归有光《项脊轩志》如:已装不卸(喻已成定局,无法改变)以前。如:已先(从前;先前);已事(往事)罢了,算了。如:已乎(算了)太——表示程度无已大康,职思其居。——《诗·唐风》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明·张溥《五人墓碑记》又——表示行为的频率周子居常云:“吾时月不见黄叔度,则鄙吝之心已复生矣。”——《世说新语》最终,终归其所以贯理焉,虽亿万已不足以浃万物之变。——《荀子》已而,然后庭中始为篱,已为墙。——明·归有光《项脊轩志》

back_img
功能直达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