厘字开头的组词更多
-
1、厘米:(1)公制长度单位,一厘米等于一米的百分之一。也叫“公分”
-
2、厘定:(1)修改订立
-
3、厘正:(1)改正;订正。后也用作请人评定诗文书画的敬辞
-
4、厘毫:亦作“釐豪”。毫厘。形容极小。
-
5、厘剔:1.清理剔除;革除。2.指甄别﹑辨别。3.整理修订。
-
6、厘孳:1.双生子。俗称双胞胎。
-
7、厘妇:1.寡妇。厘,通"嫠"。
-
8、厘事:旧指帝王祈福或祷雨的祭祀。《汉书.文帝纪》所谓"祠官祝厘"者即指此。宋以后多由道士行之。
-
9、厘捐:即厘税。
-
10、厘析:条分缕析。谓分析细密而有条理。
-
11、厘比:分辨;审察。
-
12、厘金:即厘税。参见:厘金
-
13、厘局:旧时管理征收厘金的机关。局下设卡,卡又有分卡﹑巡卡。
-
14、厘盐:谓治理盐务。
-
15、厘税:晩清起实行的一种商业税。分坐厘﹑行厘两种,前者征货物交易税,后者征货物通过税。因税率按货值抽若干厘,故名'厘税'。又叫'厘捐'﹑'厘金'。咸丰三年 年 起征,至 年裁撤。
-
16、厘豪:1.见"厘毫"。
-
17、厘祀:谓改革祭神制度,废除淫祠。
-
18、厘任:谓就任治理。
-
19、厘治:犹治理。
-
20、厘谢:1.谓以胙肉作为酬报。
-
21、厘革:改革。
-
22、厘理:犹治理。
-
23、厘麰:麦。厘,通"来"。
-
24、厘整:1.治理整顿。2.谓整理修订书籍。
-
25、厘降:本谓尧女嫁舜事。《书.尧典》:"厘降二女于妫汭,嫔于虞。"孔传:"降,下嫔妇也,舜为匹夫,能以义理下帝女之心。"段玉裁撰异:"厘,整治之意;降,下也,整治下二女于妫汭。"一说,厘谓治迹。见《汉书.外戚传上序》颜师古注。后多用以指王女下嫁。
-
26、厘秩:整理编次。
-
27、厘卡:旧时征收厘金的机构。一般于通商要道设置正卡,下设分卡﹑巡卡等。分卡下再设置查验分卡和收厘分卡。前者专司查验和缉私;后者专管征收。
-
28、厘订:1.整理订正。2.制订。
-
29、厘和:治理协和。
-
30、厘补:1.改革和补救。
-
31、厘睫:1.良犬名。
-
32、厘替:1.改变,更动。
-
33、厘次:整理编次。
-
34、厘举:1.整顿举用;整治兴办。
-
35、厘务:管理政事。 厘捐。
-
36、厘分:整理分类。
-
37、厘然:形容有条理。
-
38、厘运:1.福运。
-
39、厘品:区分并加以评定。
-
40、厘奸:谓整治邪恶。
-
41、厘福:幸福;福气。
-
42、厘改:改革;改正。
-
43、厘弊:1.整治弊端。
-
44、厘抉:整顿剔除。
-
45、厘损:1.整治裁减。
-
46、厘嫂:寡妇。厘通嫠。
-
47、厘饬:1.治理整顿。
-
48、厘振:1.治理整顿。2.谓整理修订书籍。
-
49、厘清:1.厘是极小的数量,清是清楚,两者合起来表示从最细小的方面都搞得条条有序清清楚楚了。因此可以引申出整理清楚的意思。 2.“厘”作动词用,有“整理、治理”的意思,该词带有文言文色彩,如“厘清、厘正”。
-
50、厘码:一般来形容中小型物品。
-
51、厘金局:亦称“厘捐局”。
-
52、厘捐局:见“厘金局”。
厘字中间的组词更多
-
1、无厘头:无厘头源于是粤方言,本应写作“无来头”,因粤方言“来”字与“厘”字读音相近,故写作“无厘头”。通常用于指一个人的言行脱离常态,莫名其妙。
-
2、巴厘岛:印度尼西亚岛屿。面积约5500平方千米。岛上有十余座火山锥,最高峰阿贡活火山海拔3142米。以庙宇建筑、自然风光以及雕刻、音乐和舞蹈闻名于世。是东南亚旅游中心。
-
3、克厘米:(1) (2)
-
4、陟厘纸:纸名。用陟厘制成。即苔纸﹐也称侧理纸。
-
5、分厘卡:见〖百分尺〗。
-
6、季厘国: 原文有襄山。
-
7、安厘王:(1)名圉(yù),魏国第六君,在位三十四年(公元前276—前243)。釐,xī,同“僖”
-
8、白冠厘缨:用兽尾作缨的白帽。古代大夫触犯五刑﹐则戴之﹐表示自己有罪。
-
9、盐厘总局:1.旧时管理盐税的官署。
-
10、立方厘米: 容量计量单位,符号为cm?。
-
11、毫厘不差: 一分一毫都没误差,比喻做事认真。
厘字结尾的组词更多
-
1、密厘:法语millimètre的音译。即毫米。
-
2、分厘:亦作“分厘”。划分整理。一分一厘。形容数量很少。亦作“分厘”。分量,重量。见“分釐”。
-
3、蕃厘:洪福。
-
4、季厘:1.古代传说中的国名。
-
5、保厘:治理百姓,保护扶持使之安定。
-
6、抽厘:抽取厘金。
-
7、皴厘:皮肤粗裂貌。
-
8、福厘:幸福。
-
9、鸿厘:洪福。
-
10、木厘:清代专向木商征税的局卡。
-
11、毛厘:1.犹毫厘。形容极微小。
-
12、庞厘:犹言大福。
-
13、祝厘:祈求福佑,祝福。
-
14、酒厘:1.对酒类征收的厘金。
-
15、板厘:指定例的捐税。
-
16、豪厘:一毫一厘。形容很少的数量。豪,通"毫"。
-
17、降厘:赐福。
-
18、清厘:清查;清理。
-
19、祠厘:1.祭神求福。
-
20、毫厘:(1)两个很小的计量单位,极言数量之小
-
21、茕厘:寡妇。
-
22、陟厘:一种蕨类植物。生池泽阴湿岩石上﹐一名石发。可入药﹐又可造纸。 指陟厘纸。
-
23、嵫厘:高峻貌。
-
24、榷厘:1.征收厘金税。
-
25、受厘:汉制祭天地五畤,皇帝派人祭祀或郡国祭祀后,皆以祭馀之肉归致皇帝,以示受福,叫受厘。
-
26、逆厘:迎福;受福。
-
27、丕厘:谓大受福运;大福。
-
28、公厘:亦称'毫米'。 公制长度单位。一千公厘等于一米。
-
29、训厘:1.训教治理。
-
30、整厘:整顿改革。
-
31、综厘:治理。
-
32、地厘:谓大地之道。
-
33、允厘:1.谓治理得当。2.谓办理妥当。
-
34、盐厘:1.旧时对盐所征的厘金。清咸丰三年设此税收,大都属于盐的附加税性质。1914年并入盐的正税。
-
35、延厘:旧时祝颂语,谓迎来福祥。厘,通"禧"。
-
36、辅厘:辅助厘正。
-
37、市厘:1.市制长度单位,一市厘等于千分之一市尺。通称厘。2.市制重量单位,一市厘等于万分之一市斤,旧制等于一万六千分之一市斤。通称厘。
-
38、肉厘:指旧中国政府对肉类征收的厘金。
-
39、税厘:晩清起实行的一种商业税。分坐厘﹑行厘两种,前者征货物交易税,后者征货物通过税。因税率按货值抽若干厘,故名'厘税'。又叫'厘捐'﹑'厘金'。咸丰三年 年 起征,至 年裁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