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9年的襄樊之战关羽之所以败亡,除了孙权偷袭荆州导致关羽匆忙回师,其实还有一个因素就是关羽水淹七军迫降于禁后迟迟拿不下樊城,那么如果关羽在徐晃第二路援军到来之前攻破樊城的话,天下大势将会如何?曹操迁都或将不可避免。
第一,荆州仍然会落入孙权之手。孙权对袭取荆州早已蓄谋已久,只不过之前关羽一直留在荆州,孙权无计可施,现在关羽提兵北上这给了孙权千载难逢的机会,在关羽水淹七军、曹操局势异常严峻的情形下,孙权抓住机会主动向曹操称臣,趁关羽主力在襄樊前线之际偷袭了荆州。
无论关羽是否拿下樊城,在荆州后防空虚、东吴主力尽出的情形下,荆州是一定守不住的。
第二,在关羽得知荆州落入东吴之手后,因为樊城未能攻克关羽只能撤军回师荆州,现在如果攻克樊城的话,襄阳的吕常也一定守不住襄阳,如此一来在荆州北部拥有两个至关重要的据点襄阳和樊城情形下,关羽将会作出何种选择?
可以肯定的是,关羽既不会放弃原有的荆州三郡,也不会放弃襄阳和樊城,但是关羽的兵力不足以双线作战,所以最稳妥的解决方法就是原有荆州三郡的问题交给刘备和诸葛亮以及法正等人处理(法正死于220年,当时法正还在),同时得到刘备授权可以节制东三郡的刘封和孟达。
赤壁之战后荆州一分为三,曹操在其占据的荆州北部设立了襄阳郡、南乡郡和南阳郡,关羽水淹七军后,曹魏荆州刺史胡修和南乡太守傅方都投降了关羽,所以襄阳和樊城其实已经是两座孤城,如果关羽攻破樊城和襄阳的话,那就意味着整个荆州北部除了南阳郡之外,襄阳郡和南乡郡都落入关羽之手。
东三郡恰好和襄阳郡、南乡郡接壤,所以关羽一拿下樊城和襄阳两座孤城,东三郡就可以和襄阳、南乡两郡连成一片,这对曹操的打击和威胁将是空前的巨大,关键点还在于此时曹操虽然调兵遣将,但是一则时间上来不及,二则在于禁七军全军覆没后,曹操在南线只剩下驻守南阳宛城的徐晃和江夏的文聘。
除了留下部分兵力策应刘备在荆州三郡可能的军事行动,关羽自己的重心将放在襄阳和樊城以及攻略南阳上,有了刘封和孟达的协助,关羽在曹操援军到来之前两路出兵击退徐晃拿下南阳难度不会太大,或许有人说关羽未必是徐晃对手(因为襄樊之战击败关羽的正是徐晃),但是此一时彼一时,在关羽攻破樊城曹操只剩下南阳一郡,而且关羽又得刘封孟达协助的情形下,徐晃再想击败关羽可能性不大。
包括南阳在内的整个荆州北部如果落入关羽之手会有什么后果呢?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和南阳距离不远的许都和洛阳都将处于关羽的兵锋之下,所以曹操在得知关羽水淹七军围困曹仁之后,大惊失色之下想要迁都至邺城其实并非是说说而已,因为曹操担心的是如果曹仁守不住樊城,那么上述提到的局面就有可能一一实现,那时曹操除了迁都别无选择。
所以襄樊之战中樊城的得失在当时是左右局势的关键,如果曹仁失守樊城将会如何?除了曹操被迫迁都之外,荆州将一分为二:孙权到嘴的肥肉不可能吐出来,刘备想要夺回原有的荆州三郡那是难上加难,孙权将据有荆州南部。
对...
查看更多与“樊城之战如果关羽赢了,为什么曹操除了迁都别无选择?”相关的文章
明成祖朱棣死后,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八月,朱棣的长子朱高炽继位,朱高炽是朱棣和皇后徐氏(徐达长女)的长子,就是明仁宗,年号洪熙,朱高炽是明朝的第四位皇帝。
众所周知,明朝最开始都城是在南京,朱棣靖难之役后,登基为帝,将都城从南京迁回了北京。值得注意的是,朱高炽继位为帝后,曾一度想将都城再迁回南京,这在当时无疑是一件大事,但是,后来为什么又没有迁都成功呢?朱高炽作为朱棣的长子,生性沉稳安静,喜欢读书,也许是因为久坐读书,导致缺乏运动,朱高炽身体非常肥胖,而且,体质也比较弱,导致行走不便,经常需要两个人搀扶着行走。所以,这位胖皇帝,继位不到一年,在洪熙元年(1425年)五月,皇帝宝座还没焐热,就去世了,可能就和他的身体素质有关,朱高炽死时只有四十七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有点可惜。
回到正题,据说,在朱高炽死前的一个月,他曾想把都城从北京再迁回到南京,毕竟,南京是开国皇帝朱元璋选定的地方,经历了朱元璋、朱允炆两任皇帝,南京作为都城,还是有很坚实的基础的。当然,迁都这个念头,不是朱高炽突发奇想,一拍大腿就想到的,而是从他一开始登基时,就想到了迁都南京,当时,他已经设置了南京守备,并派了亲信去指挥。
朱高炽之所以想迁都回南京,和他的性格有关,朱高炽不喜欢他爹朱棣的北征,他一点兴趣都没有,他不喜欢他爹的打打杀杀,毕竟他是喜欢读书的,因此,他也不喜欢北京,最重要的是,朱高炽曾在南京当过监国,对南京的情况非常熟悉,可以说是了如指掌,加上南京风景秀美,朱高炽非常喜欢南京,觉得那里更舒适,心里非常倾向于南京。
洪熙元年(1425年)四月十六日,朱高炽定北京所有部门为行在。过了半个月后,朱高炽派皇太子朱瞻基到南京代表自己去拜谒他爷爷朱元璋的皇陵,并留在那里负责。
同时,他也着手准备着迁都计划,然而,计划没有变化快,就在朱高炽准备实施这一计划时,他突然病死了。
朱高炽死后,他的儿子朱瞻基继位,也就是明宣宗,朱瞻基当了皇帝后,并未实施他爹朱高炽迁都南京的计划,因为,朱瞻基与他的爷爷朱棣更为亲近,而且,他对北方不那么讨厌,再加上,他也不想大兴土木,再折腾,所以,仍然把北京定为都城,而南京则成了辅助性的都城。
如果朱高炽不死那么快,多活那么几年,也许,他迁都回南京的计划会成功。
查看更多与“朱高炽要迁都回南京,这是为什么?”相关的文章
公元581年杨坚建立了隋朝,史称隋文帝,他却无法忍受破落的汉长安城。
首先,汉长安城建造时采用深井排污水,结果几百年后排水不畅,污水逐渐渗透到土中,导致生活用水多受污染,水质咸卤,难以饮用,城里还经常散发着臭味。
其次,汉长安城北临渭水,都城有被水淹的危险。
据《隋唐嘉话》记载:“隋文帝梦洪水没城,意恶之,乃移都大兴。”
大兴城的规划仿照汉魏洛阳城,故其规模尺度、城市轮廓、布局形式、坊市布置都和汉魏洛阳城很相似。大兴城后来经过扩建,成为唐朝的长安城。
隋朝统一天下,伴随“开皇之治”国家富足了,人口增加,但是关中的供养能力却有限。
当时的都城近百万人丁,粮食不能完全由八百里秦川供应。
受地理环境制约,全国的物资沿黄河到了洛阳附近,再往上游就很难漕运。
开皇四年和十四年关中荒欠,隋文帝两次带领官民逃荒到东都洛阳解决吃饭问题。
隋炀帝杨广(569年-618年4月11日),隋文帝杨坚与文献皇后独孤伽罗次子。
在位期间开创科举制度,修隋唐大运河,营建东都、迁都洛阳,对后世颇有影响。
杨广即位当年亲自来到洛阳,登上邙山,察看地形。他认为邙山之南,伊阙之北,瀍水之西,涧河之东是绝好的军事要地,他决定在此营建东都城。
公元605年3月,他命尚书杨素为营建东都太监,纳言杨达为副监、宇文恺为将作大匠,每月“役丁二百万”人展开了大规模的营建东都洛阳的工程。第二年的正月东都建成,洛阳遂成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的中心,人口过百万,富商数万家,城西的西苑是全国最大最美的花园。
隋炀帝迁都洛阳主要有以下原因:
1、加强帝国南北联系,增进帝国对于南北的控制
而京师长安则地处帝国的西北一隅,“关河悬远,兵不赴急”。一旦迁都洛阳,则“控以三河,固以四塞,水陆通,贡赋等”,不但在政治上意义重大,而且对促进南北地区的经济和文化交融也有深远的作用和影响。
2、削弱北方世家的影响,制约世家的发展及影响。
3、南粮北运,不再像隋文帝时期那样出现粮荒。
迁都同时,隋炀帝修建了大运河。通过大运河,北边涿郡(北京),南边杭州的物资都可以运到洛阳。洛阳附近一口气修建了很多大粮仓,再也不担心吃饭问题了。
隋炀帝给洛阳带来了两样东西:
第一是牡丹,据王应麟《海山记》记载:“隋帝辟地二百为西苑,诏天下进花卉。易州(今河北省易县)进二十箱牡丹,有赤页红、革呈红、飞来红、袁家红、醉颜红、云红、天外红、一拂黄、延安黄、先春红、颤凤矫等名贵品种。”这是说隋炀帝为洛阳引进多个品种的牡丹,全部进入西苑。
隋炀帝给洛阳带来了两样东西:
第一是牡丹,据王应麟《海山记》记载:“隋帝辟地二百为西苑,诏天下进花卉。易州(今河北省易县)进二十箱牡丹,有赤页红、革呈红、飞来红、袁家红、醉颜红、云红、天外红、一拂黄、延安黄、先春红、颤凤矫等名贵品种。”这是说隋炀帝为洛阳引进多个品种的牡丹,全部进入西苑。
第二是给伊阙起了个气派的名字——龙门。伊河冲出伊川后,两岸远望如门阙,故称“伊阙...
查看更多与“隋炀帝迁都洛阳的原因是什么?都是汉长安城排水问题惹的祸”相关的文章
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李世民以右领军大都督的身份,带领大军攻下洛阳,击败王世充、窦建德联军,为大唐统一天下立下大功,于是唐高祖封李世民为天策上将,并且允许他开府洛阳,自此奠定了他最终登上皇位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的基础,故而李世民对洛阳有份特别的感情,登基之后立刻把洛阳定为行宫。
太宗死后,高宗在位期间,正式将洛阳定位东都,并且前后共七次把整个朝廷搬迁到洛阳,在洛阳处理整个帝国的政务,虽然他曾经有过正式迁都的念头,但在大臣的反对之下取消了。不过,规模巨大的宫廷,机构臃肿的政府机构,各级官员的亲眷扈从,数量庞大的护卫部队,共同构成一个浩浩荡荡的队伍,所到之处如同蝗虫过境,将沿途的州、县给吃得一干二净,虽然这些地方能够得到免缴一两年赋税的补偿,但基本上都是得不偿失的,故而民间颇有怨言。
高宗死后,武则天临朝称制,改洛阳“东都”为“神都”,实际上已经变成了都城,等到公元690年改元“武周”,至此洛阳变成了名副其实的王朝都城。
显而易见,武则天从被立为皇后之后就特别属意洛阳,厌弃西都长安,最终在她手中完成了迁都的工作,那么,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
从相关的史书中可以总结出如下几个方面的原因:政治、经济、心理。
首先来看政治方面的。
长安地处西北,故而从传统意义上来讲,属于从北朝到隋、唐初占据帝国权力中枢的关陇集团根据地,而这个集团中的大多数勋贵,在武则天崛起的过程中,基本上都是持反对乃至敌视态度的。武则天为了反制和制衡,只能通过科举和举荐等办法,从帝国的其他地区,尤其是关东地区的中下层士族选拔人才,安插到朝廷内部,但是,长安的位置决定了京城周边的地方政权仍然在关陇集团的掌握之中,最好的解决办法只能是脱离此处。
不过,由于武则天从登上皇后位子到最终临朝称制,关陇集团的挑战虽然有,但都属于麻烦层次的,故而政治方面的考虑占比并不高。
再来看看经济方面的原因。
从隋朝到唐初,洛阳所处的黄河中下游平原地带得到有效的开发,土地肥沃人口众多,再加上在隋炀帝手上建造了复杂的运河系统,能够把东南地区的物资有效的输送过来,从而增加对京畿的有效供给,减轻周遭地区的百姓负担。
此外,在高宗在位期间,关中地区发生天灾的次数较多,中原地区则相对较少,更容易的征集到足够的税赋和粮食来供养京师内规模庞大的朝廷。
最后,心理方面的因素!
笔者认为,这才是武则天迁都洛阳最根本、最重要的原因。
武则天被正式立为皇后之后没多久,就用异常残忍的手段将曾经的竞争对手萧淑妃和王皇后处死,并且仿照西汉的吕后,将两人制成了“人彘”。对于武则天来说,算是酣畅淋漓的实现了报复的欲望,但是两人死前的惨状和怨毒的诅咒:“阿武妖猾,乃至于此!愿他生我为猫,阿武为鼠,生生扼其喉!”还是在其精神上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据史书记载,武则天经常在睡梦中见到二人面目狰狞的样子。
众所周知,武则天与喜欢道教的高宗不同,是个极度虔诚的佛教徒,而佛教教义偏偏格外的强调因果报...
查看更多与“武则天为什么冒天下之大不韪迁都?其原因是什么?”相关的文章
明成祖朱棣死后,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八月,朱棣的长子朱高炽继位,朱高炽是朱棣和皇后徐氏(徐达长女)的长子,就是明仁宗,年号洪熙,朱高炽是明朝的第四位皇帝。
众所周知,明朝最开始都城是在南京,朱棣靖难之役后,登基为帝,将都城从南京迁回了北京。
值得注意的是,朱高炽继位为帝后,曾一度想将都城再迁回南京,这在当时无疑是一件大事,但是,后来为什么又没有迁都成功呢?
朱高炽作为朱棣的长子,生性沉稳安静,喜欢读书,也许是因为久坐读书,导致缺乏运动,朱高炽身体非常肥胖,而且,体质也比较弱,导致行走不便,经常需要两个人搀扶着行走。
所以,这位胖皇帝,继位不到一年,在洪熙元年(1425年)五月,皇帝宝座还没焐热,就去世了,可能就和他的身体素质有关,朱高炽死时只有四十七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有点可惜。
回到正题,据说,在朱高炽死前的一个月,他曾想把都城从北京再迁回到南京,毕竟,南京是开国皇帝朱元璋选定的地方,经历了朱元璋、朱允炆两任皇帝,南京作为都城,还是有很坚实的基础的。
当然,迁都这个念头,不是朱高炽突发奇想,一拍大腿就想到的,而是从他一开始登基时,就想到了迁都南京,当时,他已经设置了南京守备,并派了亲信去指挥。
朱高炽之所以想迁都回南京,和他的性格有关,朱高炽不喜欢他爹朱棣的北征,他一点兴趣都没有,他不喜欢他爹的打打杀杀,毕竟他是喜欢读书的,因此,他也不喜欢北京,最重要的是,朱高炽曾在南京当过监国,对南京的情况非常熟悉,可以说是了如指掌,加上南京风景秀美,朱高炽非常喜欢南京,觉得那里更舒适,心里非常倾向于南京。
洪熙元年(1425年)四月十六日,朱高炽定北京所有部门为行在。过了半个月后,朱高炽派皇太子朱瞻基到南京代表自己去拜谒他爷爷朱元璋的皇陵,并留在那里负责。
同时,他也着手准备着迁都计划,然而,计划没有变化快,就在朱高炽准备实施这一计划时,他突然病死了。
朱高炽死后,他的儿子朱瞻基继位,也就是明宣宗,朱瞻基当了皇帝后,并未实施他爹朱高炽迁都南京的计划,因为,朱瞻基与他的爷爷朱棣更为亲近,而且,他对北方不那么讨厌,再加上,他也不想大兴土木,再折腾,所以,仍然把北京定为都城,而南京则成了辅助性的都城。
如果朱高炽不死那么快,多活那么几年,也许,他迁都回南京的计划会成功。
与“明仁宗朱高炽为何执着于迁都南京?”相关的文章
作为一个开国之君,赵匡胤对燕云十六州的重要性是有清醒认识的。他说,“天下视幽蓟为北门,无幽蓟则天下时常不安”。
而早在平定南唐时,他还说过一句更加著名的话:“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如果说,南唐、后蜀、吴越这些小国是睡在卧榻之侧的“他人”,那么,辽国这个庞然大物,简直就是睡在卧榻之侧的一头狼。
怎么看待这头狼,对这头狼采取什么样的应对措施,赵匡胤是有着自己的思考的。
首先,中原大地饱经五代乱世,处处疮痍,国内急需一段休养生息的时间。
在没有必胜把握的前提下,赵匡胤的打算是存活北汉,以充当辽宋之间的缓冲。
而为收复十六州,他广积钱粮,设立“封桩库”,打算积蓄好三五十万两白银,如果能向辽人赎买就赎买,如果不能赎买,就“散滞财,募勇士,俾图攻取耳!”将这笔钱充当军费,强行收取幽云十六州。他说,辽兵多次侵扰我边境,若我用二十匹绢的价格收购一名辽兵的脑袋,辽国精兵也就十万人,只要花费我二百万匹绢,就可以将他们悉数消灭。
汴梁所处,自古为四战之地,一代纵横家张仪就说:“魏之地势,固战场也。”周围没有山岭险阻,建都于此,即置身于辽国的兵锋之下。为了解决辽国骑兵对北宋都城汴梁的威胁,他毅然决然地提出:“吾欲西迁,据山河之胜,以去冗兵,循周汉故事,以安天下也。”打算先迁都洛阳,可能的话,再迁都长安。洛阳位居“天下之中”“东压江淮,西挟关陇,北通幽燕,南系荆襄”,四面群山环绕、雄关林立,临洛水,负邙山,望伊阙,据成皋,控崤函,有“八关都邑”“山河拱戴,形势甲于天下”之称。秦以后宋以前有东汉、曹魏、西晋等王朝建都于此,为“九朝古都”。可是,这一提议遭到了一些人的反对。
起居郎李符给出的理由是,洛阳穷,太穷了,经济凋敝。而且,饱经战火,建筑遭到严重破坏,不适合皇家居住。
所谓穷、破烂,都是偷懒鬼的借口,不能成为理由。
铁骑左右厢都指挥使李怀忠的另一番话,却不能不引起赵匡胤的沉思。
李怀忠说:“东京有汴渠之漕,岁致江淮米数百万斛,都下兵数十万人,咸仰给焉。”又说:“且府库重兵,皆在大梁,根本安固已久,不可动摇。一旦遽欲迁徙,臣实未见其利。”他认为汴梁已得运河漕运之利,京师地位根基已固,不能动摇,如执意要迁都,百害无一利。
的确,自后梁建都汴梁以降,几代统治者都不断开挖运河,以通漕运。赵匡胤本人建立大宋王朝后,从建隆二年(961年)开始,就着手在汴梁周围开展大规模的水利建设,挖蔡河以达许镇,又从新郑引闵水与蔡河汇合而经陈州、颍州直达寿春,更在汴梁城北开挖五丈河和金水河。时至开宝年间,以汴梁为中心的运河体系已经构建完善,江南的米粟由长江入淮河,经汴水入京师;陕西的米粟从三门峡转入黄河,入汴水达京师;陕蔡的米粟则由惠民河转蔡河,入汴水达京师;京东的米粟由齐鲁地区入五丈河达京师。
一句话,交通发达,粮运便利,建都在汴梁,可取天下米粟以养京师。这是建都洛阳或长安所不可比拟的。
但,这既是汴梁作为京师的优点,同时也是它...
查看更多与“赵匡胤执意迁都,为何赵光义会反对,居然隐藏了巨大的政治阴谋?”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