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曹操墓葬在哪里

发布时间:2020-06-04
1 曹操墓究竟葬在哪里?为什么曹操有七十二座疑冢
三国
曹操墓
曹操墓葬在哪里

魏武帝曹操在历史上是个颇有争议的人物,死后他的高陵位置也成了大家讨论不休的话题。建安二十五年正月,曹操病逝于洛阳,终年66岁。二月,其长子魏文帝曹丕遵照曹操生前遗嘱,将其遗体运回邺地安葬。自宋朝以来,曹操的墓不见了踪影,之后一种又一种说法出现了。

曹操是东汉末年至三国前期的杰出政治家和军事家,是一位集奸诈狡猾和大智大勇于一身的乱世奸雄。不过这位一代枭雄却是薄葬的忠实提倡者。

建安十年(205),曹操平定冀州后,突然颁布禁止厚葬的命令。建安二十三年,曹操提出古人葬所一般是挑选十分瘠薄的地方,他为自己选定了寿陵,考虑的主要因素是“因高为基,不封不树”。他还确定了自己下葬时的一些原则,说只要送终衣服四筐,“题识其上,春秋冬夏,日有不讳,随时以敛”。

又说金珥珠玉铜铁之物,一件也不要。曹操死前,还遗令天下在其葬毕后,全部脱下丧服,大家还是各司其职,不要离开自己原来工作的场所,该干什么还是干什么,坟墓里也不要埋藏金玉珍宝。魏文帝曹丕听从了他的嘱咐,全部照办。

曹操提出薄葬的原因,有人认为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天下尚未安定,未得遵古也”大概是主要的。如果天下安定,国富民实,想必他也不会主动提倡薄葬的。不过对厚葬的悲剧,即陵墓被盗的恐惧大概是薄葬的一个最重要原因。

建安二十五年(220)正月,曹操病逝于洛阳,一个月后,魏文帝曹丕遵嘱将遗体运回邺地安葬。曹操被葬到哪里去了?《魏书·武帝纪》记载,曹操在其生前就已筹建陵墓了,其位置大约在西门豹祠的西面,周围有公卿大臣的陪葬墓。不过邺地西门豹祠实在太多,周围几州都有西门豹祠,要想找到确切的曹操墓显然是有困难的。

后世有人依据晋朝陆机《吊魏武帝文》引的曹操“遗令”“葬于邺之西岗上,与西门豹祠相近”一语,认为曹操墓就在今临漳县西面的丰乐镇西门豹祠一带。而事实上丰乐镇的西门豹祠建于北齐天保年间,陆机指的肯定不是这里,说不定当时就在附近不远处还有一所西门豹祠。也有人认为陆机引的“遗令”有可能是假的,并不可信。

由于找不到曹操的墓,人们提出了一些猜想,各种各样的猜测冒了出来。后代《舆图备考》、《方舆纪要》等认为,曹操死后害怕后人发掘其陵墓,设立72疑冢,使人真伪难辨,疑冢从临漳县的讲武城起,直至磁州为止,一座座如小山布列。

他们强调72座墓中,必有一座埋葬着曹操的尸体。有关专家认为,这种说法的出现大概是从宋代开始的。因为自唐之后,曹操墓园逐渐荒废,陵上没有任何标志,人们只见农田一片,而不知陵墓的真实位置。宋代以后,曹操在人们心目中渐渐成了奸臣的形象,大家都想到了他狡诈的一面,遂有了72疑冢的说法。范成大、俞应符、京镗等人都写有“疑冢诗”。

如范成大说疑冢在讲武城外,“一棺何用冢如林,谁复如公负此心。闻说群胡为封土,世间随事有知音”。俞应符说:“生前欺天绝汉统,死后欺人设疑冢。人生用智死即休,何用余机到丘垄。”丑化曹操的倾向愈浓烈,72疑冢就更成了他奸诈欺世的...

查看更多
2 曹操墓葬在哪里?关于曹操墓地的说法最广泛的是哪一种
三国
曹操墓
曹操墓葬在哪里

曹操,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曹操去世后被葬于高陵。曹魏建立后,曹操被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史称魏武帝。那么曹操死后,他的墓穴又在哪里呢?

关于曹操墓所在地,1000多年来说法众多,诸如许昌城外说,漳河水底说,铜雀台下说,河北彭城说,最著名的莫过于七十二疑冢之说——曹操临死前害怕坟墓遭到盗掘,吩咐死后将72座棺木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抬出邺城,埋葬在漳河旁72个不同的方位,布下迷局。众多的传说中,哪些更为可靠?真相如何?曹操墓究竟在何地?

据说许昌有两座曹操墓

今年夏天,在许昌采访三国文化遗迹时,曾听到曹操墓在许昌之说,这勾起我们探访曹操墓的兴趣。

我们的寻访首先从许昌开始。在许昌,据说有两处曹操墓:一处在今魏都区大十字街原土特产门市部的后院,这里传说在日军侵占许昌时,曾遭到日军一个连队的盗挖;上个世纪50年代,遗迹尚存,但已经没有文物可做佐证了;我们今日探访,已经看无可看。

另一处在许昌清潩河中。说曹操墓在此河中,来源于蒲松龄《聊斋志异》中的《曹操冢》一文:“许城外有河水汹涌,近崖深黯。盛夏时,有人入浴,忽然若被刀斧,尸断浮出。后一人亦如之。转相惊怪。邑宰闻之,遣多人闸断上流,遏其水。见崖下有深洞,中置转轮,轮上排利刃如霜。去轮攻入,中有小碑,字皆汉篆。细视之,则曹孟德墓也。破棺散骨,所殉金宝尽取之。”

在该文的最后,蒲松龄还曾感叹地说:“后贤诗云:‘尽掘七十二疑冢,必有一家藏君尸。’宁知竟在七十二疑冢之外乎?奸哉瞒也!”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多采自民间志怪传奇,但这篇似乎言之凿凿,成为曹操墓所在地众多说法中的一种。

许昌市文物部门的一位工作人员说,由于缺乏实物佐证,曹操墓在许昌之说不足为凭。而真正的曹操墓很可能在漳河两岸的安阳与河北临漳境内。

曹操七十二疑冢说最流行

在关于曹操墓地的说法中,流传广泛、影响深远的莫过于“七十二疑冢”了。曹操做过盗墓贼,挖掘过黄巾军将领张角的坟墓,而其生性多疑且又奸诈的性格,使很多人相信:他完全有可能临死设下“七十二疑冢”。

罗贯中在《三国演义》第七十八回特别写道:“(曹操)又遗命于彰德府讲武城外设立疑冢七十二:‘勿令后人知吾葬处,恐为人所发掘故也。’”

安阳市原地名办主任许作民介绍,曹操七十二疑冢的说法最早产生于宋代,正如《三国演义》所说,曹操是怕后人盗挖才设下的。古代写曹操疑冢的诗词很多,如北宋王安石《疑冢》诗云:“青山如浪入漳州,铜雀台西八九丘。蝼蚁往还空陇亩,麒麟埋没几春秋。”这里所说的“八九丘”即指七十二疑冢。

在南宋诗人范成大《拦辔录》中,写他出使金国途中经过相州时看到“(讲武)城外有(曹)操疑冢七十二,散在数里间。传云操冢在古寺中”。古寺即好事者所建的曹公庙,在七十二疑冢中。

元代纳新的《河朔访古记》中也曾提到“(讲武)城外高丘七十二所,参错布置,垒然相望,世云曹操疑冢。初,操之葬为惑后人,不致发掘故也。冢间有曹...

查看更多
3 曹操墓葬在哪里?关于曹操墓的传说到底是真是假
三国
曹操墓
曹操墓葬在哪里

魏武帝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本名吉利,字孟德,小名阿瞒,谥号武皇帝(魏武帝),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 。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曹魏政权的奠基人。

曹操墓即安阳高陵,位于河南安阳市安丰乡西高穴村,在曹操王都邺北城(位于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西12公里处。据《三国志》等史料记载,公元220年曹操卒于洛阳,灵柩运到邺城(今河北省临漳县邺北城),葬在邺城的西门豹祠以西丘陵中,2009年12月27日,河南省文物局公布,高陵经考古发掘得到确认,其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安丰乡西高穴村南,得到国家文物局认定就是曹操墓。根据国家文物局和财政部批准的《大遗址保护“十二五”专项规划》河北省邺城遗址含河南安阳高陵。

曹操墓基本简介

从现存史料和考古发现来看,曹操并没有秘葬,更未设疑冢,只不过是主张丧葬从简,没想到这"简办"了的丧事反而给历史平添了不少繁杂。据《三国志》等史料记载,公元220年曹操卒于洛阳,灵柩运到邺城(今河北省临漳县邺北城,距河南安阳市中心18公里),葬在邺城的西门豹祠以西丘陵中,没有封土建陵,没有随葬金玉器物,也没有建设高大坚固的祭殿。数百年后,墓葬简单的曹操墓就湮没在历史的陈迹之中了。宋代以后曹操被视为奸雄,其墓址不详也成了他奸诈的一个证明,七十二疑冢等说法在民间传说和文学作品中广为传布,不少人信以为真。

昔日的邺城在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南一带,曹操墓引发了当地一些文物、文史工作者的极大兴趣。近人邓之诚《骨董琐记全编》中记载,1922年河北磁县农民崔老荣发现过一个古墓,其刻石所叙为曹操,刻石由县署保存。邯郸市的考古工作者对这一线索进行了专门的核实,结果没有找到可靠的依据。2009年12月27日,河南省文物局公布,高陵经考古发掘得到确认河南省安阳市安丰乡西高穴村南,最终得到确实就是曹操墓。之后,国家文物局认定河南安阳东汉大墓墓主为曹操。

曹操陵墓特色

曹操的丧葬比较简单,却在历史上留下很深的痕迹。因为简单,使之在以厚葬为主的中国帝王丧葬史上“另起一段”。

中国帝王厚葬源远流长,秦始皇陵出土的兵马俑震惊世界,汉武帝以天下贡赋的三分之一为之修陵,唐太宗昭陵“宫室制度宏丽,不异人间”。就是最后一个帝陵光绪崇陵,虽然墓主生前很郁闷,但陵墓还是颇壮观。薄葬古已有之,但在帝王薄葬中,曹操是开先河者,不建封土堆、不植树、不随葬金玉器物。汉代一个诸侯王刘胜死后都穿着2498块玉片、1100克金丝构成的金缕玉衣,号为武帝的曹操却只穿补过的衣服入殓。曹魏以至两晋帝王都有薄葬者,但唐代以后,帝王厚葬又成了传统,最后一个帝陵修到1915年,这已是民国的第四个年头了。

自古以来厚葬是主流,这有深厚的社会文化基础。“孝莫重乎丧”“以孝治天下”的统治者重视丧葬,也不全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物质占有欲望。曹操虽然引领几位帝王,书写帝王丧葬史上薄葬的一段,但终不能产生更...

查看更多
4 曹操墓究竟葬在哪里?曹操墓在乱世中被毁坏了吗
三国
曹操墓
曹操墓葬在哪里

曹操作为三国时期最强大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对自己死了之后的墓葬肯定也是有安排的,毕竟古人相信入土为安。史料上有记载,曹操墓是曹操生前就选好位置的而且是在一个比较荒凉的地方,土壤贫瘠,不适合种地的地方,而且他说了,一定不能奢侈,要借鉴,要薄葬,他要求薄葬的原因我想首先就是他想要留下节俭的传统,也算是一个好名声,还有就是他不希望墓葬搞得太豪华套奢侈的话被盗墓贼惦记上,他自己本省就是个盗墓贼,被盗开的墓葬是什么惨样子他自己是清楚的,所以他不希望自己也这样。曹操享年66岁,他死之后就被运到了之前选好的地方。曹操墓究竟葬在哪里?

就埋在他当时自己已经选好的邺城城西的一个小山岗上,当时这个地方被叫做高陵,不过后来因为这个地方实在邺城的西方向,所以大多数又被成为西陵。曹操的几个儿子都有给曹操写的祭文,从这些祭文里面我们可以看出的是,这些儿子也还算孝顺,基本上都是严格按照曹操的要求来办的,并没有设立墓碑,也没有什么标示物,应该只有他们自己知道曹操真正的墓穴在哪里的,不过用来纪念曹操的建筑应该是有的,用作平时后人们过去祭祀。后来到了唐朝的时候,唐太宗李世民御驾亲征高丽我们都知道,根据历史记载这个时候李世民是去祭拜了曹操的,还亲自写了一篇文章《祭魏武帝文》来纪念曹操,所以我们能知道最起码在唐朝的时候曹操墓还是有迹可循的。

到了唐朝后期的时候仍然有文献记载曹操墓的具体位置,说是在邺城往西走三十里的地方就是了,但是到了宋朝的时候,就再也没有过文献中有对曹操墓的蛛丝马迹了,据专家猜测应该是五代十国的时候曹操墓没有幸免于战火,在乱世中被毁坏了。曹操这个人在历史上是非常有争议的一个人,当时的人们评价他的时候都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这是带着些褒义的,唐太宗也非常的佩服他并且将他和霍光相提并论,而且有意思的是,孙权称帝了,汉室后裔刘备也称帝了,但是曹操始终是没有称帝的,所以严格的来说曹操是三人当中唯一一个汉臣,即使这个汉臣挟天子以令诸侯,但是他毕竟没有直接令诸侯。

但是到了宋代情况就发生了变化,曹操从这个时候变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混蛋,一个奸臣,大坏蛋,已经被妖魔化了,随着曹操的名声变得越来越坏,关羽曹操的传说也就越来越多了,其中最让人津津乐道的就是曹操墓和七十二疑冢了。那时候的人们都说曹操在邺城那边有七十二个坟墓,谁也不知道哪个是真的哪个是真的哪个是假的,甚至还说有在河底的,说是漳河河底有机关,还有说什么在许昌,在铜雀台的,反正众说纷纭,尤其是在曹操的老家亳州传说最多。最早有文字上说曹操的七十二疑冢的应该就王安石的诗了,《将次相州》里面有一句是铜雀台西八九丘,说的就是曹操墓,八九也就是七十二。

到了南宋还有人写的打油诗说曹操的疑冢,但是有些谩骂贬低的味道,我就不放出来了,还有范成大也曾经写过关于曹操墓的,诗名就叫《七十二冢》。自从曹操的风评变坏之后,曹操墓就一直是曹操这个人奸诈多疑的佐证,所以这...

查看更多
5 历史上真正的曹操墓是什么样的?
曹操墓是什么样的
曹操墓葬在哪里
曹操的墓什么时候被发现的

曹操墓即安阳高陵,位于河南安阳市安丰乡西高穴村,在曹操王都邺北城(位于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西12公里处。据《三国志》等史料记载,公元220年曹操卒于洛阳,灵柩运到邺城(今河北省临漳县邺北城),葬在邺城的西门豹祠以西丘陵中,2009年12月27日,河南省文物局公布,高陵经考古发掘得到确认,其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安丰乡西高穴村南,得到国家文物局认定就是曹操墓。根据国家文物局和财政部批准的《大遗址保护“十二五”专项规划》河北省邺城遗址含河南安阳高陵。

一、基本简介

从现存史料和考古发现来看,曹操并没有秘葬,更未设疑冢,只不过是主张丧葬从简,没想到这"简办"了的丧事反而给历史平添了不少繁杂。据《三国志》等史料记载,公元220年曹操卒于洛阳,灵柩运到邺城(今河北省临漳县邺北城,距河南安阳市中心18公里),葬在邺城的西门豹祠以西丘陵中,没有封土建陵,没有随葬金玉器物,也没有建设高大坚固的祭殿。数百年后,墓葬简单的曹操墓就湮没在历史的陈迹之中了。宋代以后曹操被视为奸雄,其墓址不详也成了他奸诈的一个证明,七十二疑冢等说法在民间传说和文学作品中广为传布,不少人信以为真。

昔日的邺城在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南一带,曹操墓引发了当地一些文物、文史工作者的极大兴趣。近人邓之诚《骨董琐记全编》中记载,1922年河北磁县农民崔老荣发现过一个古墓,其刻石所叙为曹操,刻石由县署保存。邯郸市的考古工作者对这一线索进行了专门的核实,结果没有找到可靠的依据。

安阳曹操墓

2009年12月27日,河南省文物局公布,高陵经考古发掘得到确认河南省安阳市安丰乡西高穴村南,最终得到确实就是曹操墓。之后,国家文物局认定河南安阳东汉大墓墓主为曹操。

二、陵墓特色

曹操的丧葬比较简单,却在历史上留下很深的痕迹。因为简单,使之在以厚葬为主的中国帝王丧葬史上“另起一段”。

中国帝王厚葬源远流长,秦始皇陵出土的兵马俑震惊世界,汉武帝以天下贡赋的三分之一为之修陵,唐太宗昭陵“宫室制度宏丽,不异人间”。就是最后一个帝陵光绪崇陵,虽然墓主生前很郁闷,但陵墓还是颇壮观。薄葬古已有之,但在帝王薄葬中,曹操是开先河者,不建封土堆、不植树、不随葬金玉器物。汉代一个诸侯王刘胜死后都穿着2498块玉片、1100克金丝构成的金缕玉衣,号为武帝的曹操却只穿补过的衣服入殓。曹魏以至两晋帝王都有薄葬者,但唐代以后,帝王厚葬又成了传统,最后一个帝陵修到1915年,这已是民国的第四个年头了。

自古以来厚葬是主流,这有深厚的社会文化基础。“孝莫重乎丧”“以孝治天下”的统治者重视丧葬,也不全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物质占有欲望。曹操虽然引领几位帝王,书写帝王丧葬史上薄葬的一段,但终不能产生更多影响。而且在厚葬为主的氛围中,薄葬者不被理解和支持也是难免,曹操墓之所以成谜,或也与此有关。许多人不相信,贵如曹操会简单地打发自己。魏晋的薄葬,与汉末战乱,许多厚葬之墓被盗掘有...

查看更多
推荐栏目
back_img
功能直达
热门应用
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