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汉荥阳相持自汉二年六月至汉四年九月,历时两年零三个月。这个时候的天下大势是:
刘邦占领了秦始皇治下的河西的上郡、北地郡、九原郡、陇西郡、秦内史,河东的雁门郡、太原郡、河东郡、代郡、恒山郡、上党郡、河内郡、巨鹿郡、邯郸郡,河南的颍川郡、南阳郡、陈郡、东郡、砀郡、泗水郡、薛郡、济北郡、临淄郡、胶东郡、琅琊郡、东海郡,淮南的蜀郡、巴郡、汉中郡、南郡、九江郡,以及三川郡的部分地区,共辖地31个整郡,1个半郡,并已占领了项羽的都城彭城,俘虏了项羽的妻妾,和楚柱国项佗。(关于此时已占领彭城,后有详论)
项羽此时只有长江以南的会稽郡、鄣郡两个小郡还在手里。再就是三川郡荥阳成皋很小的一块地盘,十几万楚军处在刘邦的四面包围之下,随时有被围歼的危险。
天下大势如此,刘邦不怕持久战,早已胜券在握。而项羽则不能久留,得赶紧南逃。好在项羽手中有个王牌,那就是刘邦的夫人吕后,还有他自以为是刘邦亲爹的刘太公夫妻。于是,项羽向刘邦提出了议和,开出的条件是:送还吕后和刘太公,再向东退让,让出荥阳和成皋,再退到鸿沟以东,以鸿沟为界,各自罢兵。
刘邦答应了项羽的要求,以此换回了被项羽羁押了两年多的吕后,还有刘太公夫妻。双方罢兵,刘邦网开一面,允许项羽从成皋、荥阳撤军。跟着项羽率军南逃,刘邦追击。
不对呀,《史记》里可不是这么说的呀!
笔者知道,读过《史记》的人,都会对上述文字提出反对。许多讲《史记》的专家也会如此。因为《史记》中说的是刘邦向项羽求和,而且第一次还被项羽拒绝了。这就是你怎么读书,是一股脑相信书中的文学描写和作者的结论,还是注重考查时间地点。不同的方法,便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不错,在《史记•项羽本纪》中,儿子司马迁的确是这样描写的:
“这时候,汉军士卒气盛,粮草充足,项羽士卒疲惫,粮食告绝(注,又祭出食绝的神器。前番把章邯打得狼狈逃窜,因食绝议和,如今把刘邦打得狼狈逃窜,又因食绝议和。呵呵呵。刘邦派陆贾去劝说项羽,要求放回太公,项羽不答应。刘邦又派侯公去劝说项羽,项羽才同意跟刘邦定约,平分天下,鸿沟以西的地方划归汉,鸿沟以东的地方划归楚。项羽同意了这个条件之后,立即放回了刘邦的家属。汉军官兵都呼喊万岁。刘邦于是封侯公为平国君,让他隐匿起来,不肯再跟他见面。说:‘这个人是天下的善辩之士,他呆在哪国,就会使哪国倾覆,所以给他个称号叫平国君。’(注,侯公这能耐的人物,就成了无名无姓,死无对证。
“项羽订约后,就带上队伍罢兵东归了。(注,时间地点显示,项羽并没有东归,而是南逃。
“刘邦也想撤兵西归,张良、陈平劝他说:‘汉已据天下的大半,诸侯又都归附于汉。而楚军已兵疲粮尽,这正是上天亡楚之时。不如索性趁此机会把它消灭。如果现在放走项羽而不打他,这就是所谓的养虎给自己留下祸患。’
“刘邦听从了他们的建议,率军追击。”
读上述这段文字,读者自然会得出两个印象:
第一,求和的是刘邦,如若不是侯公嘴皮子厉害,刘邦根本不可能得...
查看更多与“鸿沟协议中急于求和的是项羽而不是刘邦”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