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军事能力

发布时间:2020-06-03
1 历史上的魏延有多厉害?从军事能力和执政能力可以看出
三国
历史上的魏延有多厉害
魏延厉害吗

熟读汉末三国历史,魏延这位武将,一直饱受争议,无论是黑他的人,还是为他感到惋惜的人,都大有人在。因为魏延的出现,确实是蜀汉政治生涯之中,一个非常难以摆脱的话题。他是蜀汉名将,中流砥柱,却被诬陷谋反之名,死于内斗之中,让人唏嘘不已。那么魏延到底有厉害,能力处于什么水平?看完这两点,你不得不惊讶。

大家都知道,蜀汉是一个比较人才比较薄弱的国家,初期可以说名将辈出,但是到了中后期厉害的角色差不多都死了,而魏延却非常幸运了接了蜀汉初期名将的班,成为蜀汉中期为数不多的大将。那么魏延到底有多厉害呢?

说魏延的军事能力

魏延是从刘备部曲身份参与军事作战的,因为在入川之战中,表现突然,数有战功,而升为牙门将军。在古代,牙门将军属于冲锋陷阵的勇将,才可以担任,由此可见,魏延的勇武过人,不会太差。刘备成为汉中王之后,迁回成都,要决定重地汉中的守将,大家都认为张飞会担任此职,张飞自己也认为是自己镇守汉中之职,但是没有想到刘备却提拔魏延为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全军震动。

《三国志》记载:“先主为汉中王,迁治成都……乃拔延为督汉中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一军尽惊。”

魏延就这样莫名其妙的成为坐镇一方的大将,从他镇守汉中近十年,汉中一直平安无事就能证明,他的军事能力不简单。随着蜀汉人才的凋零,魏延无疑成为诸葛亮最器重的大将,在数次北伐之中,担任先锋大将,表现如何。历史上也有记载:“五年领丞相司马,凉州刺史。八年,大破郭淮,费瑶,后迁为前军事,征西大将军,假节。” 就这样,魏延从一个汉中太守,逐渐变成军事的一把手,征西大将军。抛开魏延的子午谷奇谋,魏延的军事才能,可以说是勇中有谋,武艺高强,深得领导信任。

魏延的执政能力

魏延虽然是刘备的心腹,但是从牙门将军直接提拔到蜀汉第二梯队担任镇远将军,还都督汉中,这是破格提拔,对于年轻的魏延而已,无疑是莫大的惊喜,或者说是莫大的重视。但是汉中真的是那么有价值吗?

汉中,魏延镇守了十年,具体干了什么呢,历史记载不详,但是却在魏延接手汉中之前,有这一个大体的概括。汉中是蜀地的“咽喉”,无汉中则无蜀国,这是地理位置的优势,然而刘备拿下的汉中却是一个满目疮痍,堪称“无人区”的汉中。

这是为什么呢?当初曹操击败张鲁拿下汉中的时候,就只做了2件事情,第一件:“公军入南郑,尽得鲁府库珍宝。”,将汉中所有的钱财洗劫一空,让汉中从一个汉末颇为富庶的乐土变成了一个贫困省。第二件事,“拔汉中民数万户以实长安及三辅。”“绥怀开导,百姓自乐出徙洛、邺者八万余口。” 抢完钱,还将汉中的人口全部转移到邺城、长安等地,可以说此时的汉中俨然成为了“不毛之地”。

由此可见,魏延坐镇这样的一个无人地区,长达10年。虽然刘备留魏延的主要目的是构建一个汉中军事防线,但将士要吃饭的啊,他的家人也要在当地生活的啊,那么仅靠当地老百姓就肯定不行了,必须要靠军屯来实现,大家可以想象到魏延指挥大家,一边种地,一...

查看更多
2 三国张辽关羽军事能力哪个厉害一点?从进攻防守方面来分析
三国
张辽关羽
张辽关羽哪个厉害

关羽和张辽都是汉末三国名将,两个人都生活在同一时代,只是所处的阵营不同,关羽在刘备阵营,是刘备手下首屈一指的大将,镇守荆州,独当一面。而张辽是曹操手下五子良将之一,负责曹操东部战线,镇守合肥,战绩不俗。

关羽和张辽都位列武庙六十四名将,如果说关羽是三国第一名将,张辽会服气吗?那么,两个人究竟谁更厉害一些呢?

其一,个人进攻能力

解白马之围时,张辽和关羽一同前去,关羽策马冲入万马军中,斩杀袁绍大将颜良,也是当时的敌军主将,袁绍大将无人能抵挡住关羽的进攻。

《三国志 关羽传》:绍遣大将颜良攻东郡太守刘延於白马,曹公使张辽及羽为先锋击之。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於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

此战,关羽表现突出,张辽表现平平,史书都没记载其战绩,因此,在这一局中,关羽胜出。

当然,也不否定张辽的进攻能力,在征柳城时,曹操授予张辽主帅旗子,张辽冲入敌阵,斩杀单于蹋顿。

《三国志 张辽传》:从征袁尚於柳城,卒与虏遇,辽劝太祖战,气甚奋,太祖壮之,自以所持麾授辽。遂击,大破之,斩单于蹋顿。

但和关羽在一起出战时,表现平平,因此,还是关羽略胜一筹。

其二,防守能力

刘备取益州受阻时,诸葛亮和张飞、赵云等人入川,留下关羽镇守荆州八年,无论是曹操还是孙权,都不敢进攻荆州,因此,关羽能独当一面,其防守能力毫无疑问。

《三国志 关羽传》:先主西定益州,拜羽董督荆州事。

张辽镇守合肥时,孙权率十万大军来攻,当时和张辽一起镇守合肥的还有乐进和李典,守军只有七千人,最终,三将合力击败了孙权。

《三国志 张辽传》:太祖既征孙权还,使辽与乐进、李典等将七千馀人屯合肥。

虽然张辽取胜,但是,这一局还是关羽胜出,因为,此战还有乐进和李典两位名将,并不是张辽一个人的功劳。而关羽镇守荆州,并无其他名将相助,曹操和孙权都不敢来进攻。

其三,最佳军事战绩

关羽的最佳战绩是水淹七军,威震华夏。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秋,关羽率军北攻樊城,樊城守将曹仁不敌关羽,坚守不战,曹操派于禁督七军救援,结果遇到秋雨,汉水暴涨,关羽率军乘船进攻于禁,于禁七军全军覆没,其本人被擒,庞德被杀。关羽取得辉煌胜利,威震华夏,曹操吓得要迁都,以避开关羽的锋芒。

《三国志 关羽传》:二十四年,先主为汉中王,拜羽为前将军,假节钺。是岁,羽率众攻曹仁於樊。曹公遣于禁助仁。秋,大霖雨,汉水汎溢,禁所督七军皆没。禁降羽,羽又斩将军庞德。梁、郏、陆浑群盗或遥受羽印号,为之支党,羽威震华夏。曹公议徙许都以避其锐。

张辽的最佳战绩是威震逍遥津,差点活捉孙权。

孙权率十万大军进攻合肥,被张辽、乐进、李典以七千人击败,张辽率八百人的敢死队冲进孙权军阵,横冲直撞,孙权吓得跑到一座土山上,不敢下来,退军时,张辽等人率军追击,差点活捉孙权,孙权马跃断桥,才得以逃生。张辽威震逍遥津,吓得江南小孩听到张辽的名字,晚上都不敢哭。

《三国志 张辽传》:辽复还突围,拔出馀...

查看更多
3 关于诸葛亮的负面评价有哪些?诸葛亮军事能力上史书上多有怀疑之声
三国
对诸葛亮的评价
评价诸葛亮
诸葛亮的评价

要说三国中最有智谋、最为忠义的谋臣,肯定是诸葛亮莫属。司马懿虽然智谋过人,但是忠义比不上诸葛亮;郭嘉倒是既有智谋又对曹操忠心,奈何寿命太短;东吴也有周瑜、鲁肃,不过在罗贯中的演义中都不如诸葛亮。不管正史还是野史,诸葛亮都是以正面形象示人,后人也常以“武侯”尊称,但是为何历史上还是有不少关于诸葛亮的负面评价呢?尤其是在军事能力上,史书上多有怀疑之声。

我们先来看《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是怎么评价诸葛亮的。陈寿是著名的历史学家,他写的《三国志》是对后汉历史的真实记载,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也是以《三国志》为基础进行改编的。陈寿曾这样评价诸葛亮:“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意思是连续多年兴师动众进行北伐,最后也没有成功,大概是因为诸葛亮在军事策略上随机应变的能力较弱,不是他所擅长的吧!

其实严格来说,这句话算不上负面评价,只是相对客观的评价,后世有“亮黑”断章取义,拿这句话黑诸葛亮,但是这句话前面还有很多正面褒扬诸葛亮的话,概述了他一生的政绩,尤其是政治方面的建树。此外,陈寿还说了一句:“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把诸葛亮比作管仲、萧何这样的人才,只可惜生在乱世,未能实现抱负,才有了刚才那句转折“然连年动众……”,可能更多的是对于诸葛亮之才能的惋惜吧!

再来看一下曹操的孙子曹叡是如何评价诸葛亮的。《魏略》当中记载,曹叡说诸葛亮:“诸葛亮弃父母之国,阿残贼之党,神人被毒,恶积身灭。亮外慕立孤之名,而内贪专擅之实。”曹叡是直接在骂诸葛亮了,说诸葛亮是贼党,贪慕虚荣,贪污擅权。曹叡有这样的态度不难理解,连他爷爷曹操都害怕诸葛亮,更何况曹叡!面对诸葛亮的北伐,曹叡是恐惧和害怕的,尤其是诸葛亮还多次打败魏军,“亮也小子,震惊朕师”。由于曹叡和诸葛亮是对手,曹叡又自觉正统,所以对诸葛亮有如此负面评价也不难理解。

东晋著名史学家习凿齿评价诸葛亮。习凿齿的代表作是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汉晋春秋》,在书中他这样评价诸葛亮:“知之大过,则违明主之诫,裁之失中,即杀有益之人,难乎其可与言智者也。”在这里,习凿齿评价的是诸葛亮用马谡的失误。习凿齿批评诸葛亮不听从先主的训诫,明明刘备告诉诸葛亮马谡不堪大用,当个参谋可以,但是统兵打仗、镇守关隘这种活干不来。但是诸葛亮自作聪明,让马谡去守战略要地街亭,最终街亭失守,导致北伐失败,也算不上什么智者。对于这一点不得不承认,因为这是诸葛亮在用人方面的一个“硬伤”,所以说这个负面评价也是不得不承认的。

毛主席对诸葛亮用兵的评价。在《党的文献》一书中,毛主席对诸葛亮的《隆中对》做出了中肯的评价:“其始误于隆中对,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其终则关羽、刘备、诸葛三分兵力,安得不败。”意思是说蜀汉本身就实力不济,然而却三分兵力——一个守荆州,一个守益州,一个守白帝城,而这三个地方又相距千里,根本没法遥相呼应。玩过三国群英传游戏的人都知道,就算再重要的战...

查看更多
4 诸葛亮的儿子军事能力不足战败身死,诸葛亮的两个儿子简介
三国
诸葛亮的儿子
诸葛亮的儿子简介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其“多智近乎妖”,不管是军事、政治还是文学上都是一把好手,还是个发明家,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改造连弩,成了后世小说推崇备至的人物,刘备临终托孤,诸葛亮尽心尽力辅佐刘禅,将蜀汉治理的井井有条,改善了蜀汉民生,蜀汉老百姓对诸葛亮感恩戴德,在诸葛亮死后为诸葛亮戴孝,四川很多地方的居民到现在还有头戴白布的习惯,据说就是为诸葛亮戴孝流传下来的风俗。诸葛亮有几个儿子?他的儿子是否像他一样厉害?

诸葛亮有两个儿子,一个是养子诸葛乔,一个是亲子诸葛瞻,诸葛乔是诸葛瑾的次子,诸葛亮因为年龄很大了还没有生子,就向兄长诸葛瑾请求让诸葛乔做养子,诸葛瑾是吴国重臣,为这事还特意禀告了孙权,诸葛亮将诸葛乔视为亲生儿子,深恐其成为庸人,管教甚严,让诸葛乔跟着士兵一起吃苦,可惜诸葛乔英年早逝,在建兴元年(223年)就过世了,时年二十五岁。

诸葛瞻生于建兴五年(227年),当时诸葛亮已经46岁,绝对的是老年得子,不过诸葛亮也没有溺爱诸葛瞻,也是严格要求诸葛瞻,后世的人觉得诸葛瞻是个庸才,或许是因为他在绵竹之战中的失策表现,让邓艾军可以长驱直入,最终在汉魏最后一战中失败,兵败被杀,绵竹失守后刘禅开城投降,蜀国灭亡。

当时邓艾军奇袭阴平,从景谷道攻入,诸葛瞻临危受命,带着张飞的孙子张遵、黄权的儿子黄崇、李恢的侄子李球率军前往抵抗,当时黄崇劝他要迅速抢占险要地势,不让敌军进入平原,诸葛章却犹豫不决,没有采纳他的意见,错失良机,邓艾军长驱直入到达绵竹后,诸葛瞻在绵竹摆好阵势,不过最终也没有能力挽回危局,被邓艾军打败,不过诸葛瞻却是死战不降,以死报国,展现了完美品德。

如果以其军事才能来跟诸葛亮对比,难免有一种庸才的感觉,毕竟是因为他的错误让敌人深入,还打不过邓艾军,以至蜀国被灭,都说虎父无犬子,诸葛瞻严格来说并非庸才,他也是十分聪明的人,而且记忆力超强、才思敏捷,精通书法绘画,不过诸葛亮对这个儿子却是颇为担忧,诸葛亮老年得子,在诸葛瞻8岁的时候,诸葛亮写信给他的哥哥诸葛瑾,说:“瞻今已八岁,聪慧可爱,嫌其早成,恐不为重器耳。”诸葛亮对这个儿子的评价是聪明可爱,只是过早成熟,将来怕是成不了大器。

就在这一年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在临终前作《诫子书》给诸葛瞻,诸葛亮一生为了蜀汉国家事业日夜操劳,顾不上亲自教育儿子,在他逝世的时候诸葛瞻才8岁,诸葛瞻虽然有诸葛亮这个神人老爸,却是无缘得到他亲自教育,再说遗传基因这种事也是神奇的很,并不是说老爸多厉害儿子也是如此。

诸葛瞻虽然也是聪明之人,只是还算不上“天才”,又得不到诸葛亮的指导,因此在军事才能上并不是很擅长,只是诸葛瞻是诸葛亮的儿子,老百姓感念诸葛亮,对诸葛瞻也是爱屋及乌,因而诸葛瞻的美名受到过分渲染,有些名过其实,所谓期望越大失望越大,诸葛瞻在临危受命却因失策最终战败身死,因此落了个庸才的名声,却也不能说诸葛瞻是“如此庸才”,毕竟跟诸葛亮...

查看更多
5 刘备徐州之战为何失败?除了军事能力不足还有政治原因
三国
刘备几夺徐州
刘备占领徐州
刘备徐州之战

公元199年,在袁绍统一河北后,集结十万大军,意欲南下,进攻许都。此时,刘备却背叛曹操,在徐州起事。为了避免腹背受敌,曹操必须要先解决刘备的问题,于是便派遣刘岱、王忠领兵攻击刘备,但他们显然不是刘备的对手。《献帝春秋》记载,刘备曾对刘岱说“使汝百人来,其无如我何;曹公自来,未可知耳!”显然,曹魏阵营中,只有曹操亲自领兵才有可能击败刘备,而刘备也有自信能和曹操掰掰手腕。但是,当半年后,曹操亲自领兵进攻刘备时,刘备却以山崩之势溃败,那么刘备徐州之战为何会失败的如此彻底呢?

是刘备兵微将寡吗?非也!徐州之战时,曹操最大的敌人是袁绍,虽然郭嘉认为袁绍多疑,还总是慢半拍,不会趁机南下,但曹操也不可能贸然倾巢而出,进攻刘备。而刘备有多少兵马呢?据《三国志》记载“东海昌霸反,郡县多叛曹公为先主,众数万人”,可见,刘备重新占据徐州后,拥有了几万人马。而曹操拥有的全部兵力不超过10万,以最后官渡之战曹操投入总兵力在2~3万之间而言,曹操进攻徐州的兵力应该也不过1~2万人马。因此刘备在徐州的局部,兵力并不处于劣势,如果,限定在小沛范围内,刘备的兵力至少不会是处于巨大劣势之下的。

那么是什么原因,让刘备脆败于曹操呢?其实,在郭嘉劝说曹操进攻刘备的谏言中已经道破其中的玄机“备新起,众心未附,急击之,必败。”郭嘉认为,刘备刚刚在徐州起事,人心未附,因此立即进攻刘备,刘备必败无疑。然而,刘备从公元194年入徐州援助陶谦开始,已经过了6年时间,为何还没能聚拢人心呢?刘备失去徐州的原因你知道吗?大致有五点原因。

第一、刘备没能在徐州的核心地区长期经营

刘备初入徐州时,囤聚于小沛,而陶谦表刘备为豫州刺史,而小沛正位于徐州与豫州的交界处。刺史一职由皇帝钦命,主要替皇帝监察所在州的太守。因此刘备驻扎于小沛行使豫州刺史的职责是名正言顺的。

不久后,陶谦病逝,将刘备任命为接班人,刘备则向东进入徐州政治核心区域。但刘备在这一区域并没能停留很久。因为荀彧的“驱狼吞虎”之计,使刘备在袁术吕布的夹击之下,丢掉了徐州这块地盘,随后就又驻扎在了小沛地区了。而此时,刘备在徐州地区不过经营了半年多而已。后来刘备二次进入徐州时,也没能长期盘踞,便被击败了。因此,刘备虽然来徐州的时间早,但真正在徐州地区停留的时间却很短,从时间上而言,是不充分的。

第二、刘备对于徐州的管辖始终名不正、言不顺

陶谦在任命刘备做继承人后,并没有向朝廷提交转任的申请,这或许是由于没来得及提交,也或许是提交了但朝廷没有批准。因此,刘备第一次接管徐州,实际上是以豫州刺史的身份去管理徐州的,除了陶谦的心腹(以糜竺为代表),在陶谦的授意下服从刘备,其他人的心中,并不一定都是服从的。当时,刘备在小沛做豫州刺史时所征召的陈群,就曾建议刘备不要离开豫州前去徐州。其中,除了考虑袁术的威胁,恐怕也有名不正、言不顺的隐情吧。

至于,刘备第二次入主徐州,就更加师出无名了。这一次,...

查看更多
6 五代十国皇帝能力有多强?看看五代各位开国皇帝的军事能力
五代十国
五代十国皇帝
五代十国皇帝列表
五代十国皇帝简介

在唐宋之间,有过一段非常混乱的时期。在这个时期藩镇割据,在这几十年里军阀一个接一个,你方唱罢我登场。短短几十年时间内,中原地区出现了五个交替政权,南方也先后出现了十个小国家。后世称这段时期为五代十国。

其中五代指的是梁唐晋汉周,十国是吴、前蜀、吴越、闽、南汉、荆南、楚、后蜀、南唐、北汉。

大致来说,盘踞在北方的五代,承袭的是唐的衣钵,可以算作正统,国力比南方诸国强盛,只要自己不乱,便有一统天下的希望。可惜五代更迭的速度实在太快,这五个朝代少的只存续了4年,多的也不过20几年。和平发展是不可能的,想要自己的政权存活的长一点,必须具备强大的武力。

一起来盘点下五代的诸位开国帝王的武力,五代十国皇帝能力有多强?

一、后梁朱温

朱温是后梁的开国皇帝,本来是唐的一员大将。唐帝国自安史之乱后国力日渐衰弱,地方割据政权十分严重,唐的倒数第二位皇帝唐昭宗即位后有励精图治之心。组建10万中央军分兵两处,一支向南征讨藩镇,一方向东征讨李克用。朱温便是这支征讨西北军的统帅。南征的部队一去不回,反而在南方扎根,建立了十国第一个国家,前蜀。

东征的这支部队折损大半,可李克用也元气大伤。这场战斗将唐王朝最后的一口气打没了。在征讨李克用的过程中,充当炮灰的全是唐王朝的中央军,他自己的嫡系部队丝毫未损。朱温反而成为了这场战争唯一的胜利者。数年后,朱温篡位亲手拉下了的辉煌的唐帝国的帷幕。也建立了五代第一个国家——后梁。

后梁最大的对手就是李克用的晋。朱温、李克用自唐末时就开始打,打到后梁都建立了,谁也没奈何谁。可以说,朱温的军事能力和李克用半斤八两,属于中档偏上的。

二、后晋李存勖

李存勖可以说是整个五代史中最耀眼的将星。相传,李克用临终时,曾交给李存勖三枝箭,并对他道:“梁贼朱温是我晋国不共戴天之仇。燕王刘仁恭是我所立,契丹耶律阿保机与我约为兄弟,但都背叛了我,投靠朱温。我未能灭此三贼,死有余恨。我给你三枝箭,你将来一定要消灭这三个敌人,以告慰我在天之灵。”

此后,李存勖在征战的十五年间,一矢讨刘仁恭,一矢击退契丹,一矢灭朱温。可惜李存勖是一名优秀的军事奇才,却不会治国。后期时刚愎自用,耽于享乐,任用伶人,最终导致其兵变被杀。

三、后晋石敬瑭

石敬瑭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儿皇帝。后唐在李存勖死后就一直处在分崩离析的边缘,但实力仍在。石敬瑭起兵后被后唐军队围困,无力反攻,于是便计划向契丹皇帝耶律德光求救,许诺:割让幽云十六州给契丹,以儿国自称。刘知远(即后汉高祖)认为条件太屈辱,不认同他的做法,但石敬瑭在桑维瀚的支持下一意孤行。

在契丹的帮助下,石敬瑭灭掉了后唐,建立了后晋,并将幽云十六州拱手相送。此后契丹的疆域向南扩张到了长城沿线,宋朝几百年间一直计划想收回此地,可惜终未实现。

四.后汉刘知远

石敬瑭死后,契丹趁机南下,想侵占中原一地。可是契丹杀戮过多,民心尽失,无力经营,只好撤走,刘知远趁中原空虚,建立后汉。但刘知远即位后...

查看更多
7 刘裕北伐中是怎么利用军事能力打败魏军的?
刘裕
刘裕北伐

东晋自偏安以来,时时面临着北方的威胁。祖逖、庾亮、殷浩、桓温都曾先后北伐,但无一成功。为了国家的强大,刘裕决定兴师北上。

义熙五年(409),南燕主慕容德死,其侄慕容超袭位,纵兵肆虐淮北,掳去晋两郡太守,驱掠百姓千余家。刘裕因此上表北伐。三月,他统领晋军向北挺进。

南燕大将公孙五楼见晋师威猛,向慕容超建议扼据大岘(今山东沂县),坚壁清野,但被拒绝。刘裕看准时机,冒险越过大岘山隘,一举攻克临胊(今山东掖县),夺得大量辎重。接着,晋军将士在刘裕的亲自鼓动下迅速进击,直逼燕都广固(今山东益都)。慕容超遁入城中坚守不出。双方进入相持阶段。晋军一方面高垒重堑,将广固团团围住,以燕人之粮充实军用;一方面招降纳降,采取分化瓦解之策。南燕大将桓遵兄弟及徐州刺史段宏相继归附,尤其是尚书郎张纲被俘,对刘裕十分有利,最后正是利用他所设计的攻城器械拿下燕都,活捉了慕容超。刘裕以广固久守不降为由,入城后,尽杀王公以下三千人以泄愤。

齐境克服,刘裕本想停镇下邳,荡凊河洛,但孙恩妹夫卢循复集孙恩残部,败晋军于豫章(今江西南昌)。刘裕不得不班师回朝。回京后,先后督师镇压卢循、剿灭割据长江中上游的刘毅、谯纵势力,逼走司马休之,使南方出现了百年来从未有过的一统局面。

义熙十二年(公元416)一月,后秦主姚兴死,姚泓继位,内部叛乱迭起,政权不稳。刘裕认为这是灭亡后秦的良机。时刘裕图以晋室名声安抚北方人民,故想奉司马德文之名北伐,司马德文因而上书出兵,以修谒晋室山陵,最终刘裕就与司马德文一同率兵出发。八月,刘裕以刘穆之任尚书左仆射,内总朝政,外供军粮,自己率大军分四路北伐。九月,刘裕扺达彭城。龙骧将军王镇恶、冠军将军檀道济领兵由淮、淝转向许、洛,后秦诸屯守皆望风降附,晋军进展神速。十月,王镇恶军占领洛阳。

次年正月,刘裕留其子刘义隆镇守彭城,自率大军北上。此时北魏派十万重兵驻守河北,并以游骑骚扰晋军。刘裕在行军中,虽常设奇阵或用大弩强槊击败魏军,但进军速度缓慢。王镇恶军由洛阳进抵潼关后,为秦主力守险以阻,檀道济军的粮道也为秦将姚绍截断。晋军一时处于危境。王、檀向刘裕求援,而刘裕却为北魏军牵制,自顾不暇。幸得当地百姓的帮助,潼关晋军才转危为安。七月,刘裕摆脱魏军,进至陕城;前锋沈田子攻入武关,进屯青泥(今陕西蓝田)。八月,刘裕至潼关,与诸部会合。

秦主姚泓为缓解两面受敌的危局,谋划先消灭沈田子军,再抵御刘裕,于是率步骑数万急趋青泥。沈田子军本为疑军,不过千余人,但各自为战,骁勇异常,数次出击竟使姚泓败还长安。此时,王镇恶突破潼关防线,率师直进,一举攻陷长安城,姚泓率群臣投降。

查看更多
8 历史上的李建成并不无能,军事能力不输李世民
军事能力
李世民
李建成

皇帝,作为古代的九五之尊,拥有无限的权利和数不尽的荣华富贵,所以那个时候不管是臣子,还是皇帝的儿子,想要坐上皇位的心都是很重的,所以历史上谋权篡位的事件真的不在少数,其中最值得一说的就是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

正如我们所知道的一样,李渊能够打下江山,少不了的就是儿子李建成和李世民的功劳,只是后来李渊坐上皇位,将李建成立为太子,李世民内心还是很不满的,但还是默默的接受了,继续边塞打仗,帮助父亲李渊稳定江山,立了不少战功。

在朝内的李建成,因此有了危机感,所以不仅有杀了李世民的心,而且还了乐忠于各种在李渊面前挑李世民的刺,所以受李建成的洗脑,李渊对李世民好感也是越来越低,甚至还有疏远的心。

后来,李世民也是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和李建成的关系越来越差。为了能够保命,不得已就想到了发动玄武门之变,期间不仅杀死了李建成和李元吉,而且还逼李渊让自己成为了太子,只为坐上皇位。

其实别看李世民的兵变如此顺利,其实这真的是一场豪赌,毕竟和电视剧中不一样,历史上的李建成并不是无能混混,反而是相当有能力的,毕竟当初看李世民战功太多的李建成,感觉自己的地位受到威胁后,申请讨伐刘黑闼也不过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可见军事能力一点都不比李世民差,只是打仗比较少罢了。

还有你们想,李渊定都长安后,立马立了李建成为太子,如果不能服众,怎么稳定江山呢?可以看出在打江山的时候,李建成的表现真的很优秀。

不仅仅如此,一直在前线打仗的李世民,在朝中肯定是没有什么追随的人,但是太子李建成一直在朝中,拉拢的人不少,所以相较李世民,李建成不论是军事能力还是政务能力都是挺强的,只可惜没有躲过李世民的算计,死于非命,手足残杀也真的挺恐怖的。

不过,不谈其他,李世民确实是个好皇帝,毕竟贞观之治就是他所成就的。

查看更多
推荐栏目
back_img
功能直达
热门应用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