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飞将军称号由来你知道吗?李广可是被称为飞将军的传奇大将,作为一个传奇,被匈奴称为“汉之飞将军”,他的存在曾让匈奴人闻风丧胆,长期不敢来犯。就连汉文帝都曾经感叹李广的生不逢时,文帝说:“如果飞将军生在高帝的年代,封个万户侯又算得了什么呢?”
但就是这样一位骁勇善战的大将,竟然是被逼自杀。到底是谁逼的?就是汉武帝。甚至可以说,李广就是被汉武帝给害死的。当初漠北之战,大将军卫青和大将军霍去病共同率兵攻打匈奴,李广被任命为前将军。这时候的李广已经六十多岁了,他是英勇的,即使死也是要死在战场上。
但是出征的时候,李广却接到了一个匪夷所思的命令:走东路去和大部队会合。为什么会有这样安排呢?原来,在临行前汉武帝曾私下里告诉卫青,他说李广的命数不好,所以不可以让李广去打头阵。这句话正合了卫青的意,他正想着怎么把头功留给自己人,听武帝这么一说,就放心了。汉武帝迷信的一句话,就断送了李广的前途。
由于东路很难走,李广又没有向导,很快就迷失了方向,所以没能及时赶到,误了大事,因此李广必须接收惩处。卫青心中有愧,他极力为李广说情,但李广不肯配合,说:“我戎马一生,好不容易有了与单于面对面交战的机会,却被卫青排挤,自己又迷了路,这难道不是天意吗?我已六十多岁,怎么说也是老将,如今怎可受这些小辈的折辱!”说完就拔刀自尽,消息传出,震惊一时,全军皆哭。
有人肯不能理解李广为什么要自杀,他明明可以全身而退的。但是古代的刑罚是我们难以想象的严苛。当年西汉的一个将领从监狱放出来的时候,就说:“我领兵百万,位极人臣,今日才知道原来狱吏是这样威风的!”而且那时的律法也很严,当初的魏尚战功赫赫,却因为上报的杀敌数量和上交的敌人首级差了六个,就被下狱了。更何况魏尚时期的皇帝是宽厚的文帝,更何况现在是武帝时代了。
所以,即便李广不自杀,也会百般受辱。但士可杀不可辱,李广不愿苟且,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死。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生不逢时的李广威风凛凛,勇猛异常,但却没有将帅之才,这大概就是后人说“李广难封”的原因吧。
查看更多与“李广飞将军称号由来你知道吗 他最后却因为卫青的做法选择了自杀”相关的文章
李广,西汉名将,身怀绝技,武功超常。李广出身于一个戍边的武将世家,乃是秦国统一天下的大功臣——战国名将李信之后。
北方多战事,李广自幼习武,弓马娴熟,长大后身高臂长,力大无穷。据《·李将军列传》记载,李广将军夜间看到草里的石头,误将石头当做老虎,引弓射之,竟然一箭射入石头里拔不出来了。这段细节,经由诗人那首著名的《塞下曲》中传神的描述成为怀念李广的诗词中的经典之作。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武功盖世,这是李广在后世诗词中被传颂的最响亮的原因之一。此类诗句还有龄的《出塞》:汉时关,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我国古人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大多要求德才兼备,且德大于才。所以有能力有品行的人多会被追捧。
虽然李广战绩与他同时代的卫青,霍去病相比,都不算厉害。但一句“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对李广的一生做了盖棺定论式的最高的评价,也是后世诗人称颂他的另一个原因。人们传说,他不仅英勇善战,战功赫赫,而且对部下非常谦虚和蔼。《史记·李将军列传》中记载了一个小片段:当时李广和一个叫程不识的将军齐名,但两人带兵的方法差别很大。
程不识带兵纪律很严明,每天操练不说,一旦出征安营扎寨,必力求稳妥。但李广不一样,他出征后很少约束部下,安营扎寨也没有一定之规。
住下来之后,士兵们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因此,士兵们都很爱戴他。这样的带兵方式,上级那儿当然不会讨喜,因为会让别的将军不好带兵,但李将军在士兵中的口碑肯定是好的很。
诗人的《燕歌行》正是反映了后世诗人对李广的这种称颂。《燕歌行》是首叙事诗,前面用简洁的语言描述了一场战役的过程。最后四句,是全诗: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意思是说,将军为功名利禄而来,骄横轻敌乃至战败。小兵卒们战场厮杀,何曾是为了个人功勋?沙场征战自古是苦,什么时候才能遇到指挥有方,爱护士兵的“飞将军”李广那样的好将领呢?
可见,李广爱护士兵。在那种白刃相接,血肉相搏,动辄断肢掉头的冷兵器时代,爱护士兵的好将军毕竟少之又少。
对李广的命运表示叹惋的诗句比较有名的当属的《老将行》,“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在《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里面感叹的:“易老,李广难封”。《老将行》描述了一位老将军,一生东征西战,功勋卓著,老来却落个“无功”被弃的下场。揭露了统治者的赏罚蒙昧,冷酷无情。王维创作这首诗于公元737年开元年间,当时他被降职监察御史,奉命出塞,得以深入士兵中,看到了很多不合理的现象,顺便借着写诗,吐槽一下对时政的不满。而王勃的感叹,则是因为“檄英王鸡”得罪了而被放逐。他到交趾探望父亲,路经洪州,恰逢,洪州都督闫伯屿大宴宾客。王勃在席上即兴作《秋日登洪福滕王阁饯别序》感慨自己:“时运不济,命运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中国文人,自古以来仕途坎坷,怀才不遇者众多。而李广,一身绝技,戎马一生,到头来,非...
查看更多与“飞将军李广的地位为什么高于卫青?看看这几点就知道了”相关的文章
汉朝名将卫青和霍去病为例,他们有很多相同的遭遇也有很多相同之处,他们均属同一个时代,且都是私生子,且根据史籍记载,汉武帝、卫青、霍去病是亲戚关系,卫青的姐姐卫子夫是汉武帝的嫔妃,深得汉武帝宠爱。霍去病是卫青的外甥,也可以算是汉武帝的外甥了,因为二人既是汉武帝的姻亲,同时也都具有非常卓越的军事才华,所以都深受汉武帝宠幸。
大将军卫青的母亲卫媪,本是平阳侯的妾,和平阳侯育有君孺、卫子夫和卫少儿三位女儿,但又暗地里与给平阳侯工作的县吏郑季私通生了卫青。少年时,卫青跟随父亲郑季,郑季叫他去放羊。因偶然机会,卫青去了一次甘泉宫,宫中一个铁匠见了他,说他将来官能封侯。卫青笑着说:“能不天天挨打受气,我就很满足了,哪里敢去想封侯。”
卫青成年之后,成为平阳侯的家兵,跟随平阳公主。卫青的姐姐卫子夫因跟随平阳公主而深得汉武帝宠爱,当时的皇后很是妒忌,派人捉住卫青,想杀他以泄私愤。卫青的好友公孙敖与几位壮士救出卫青。汉武帝知道后,认为卫青有奇才,召为侍中,从此青云直上。后随大军出征匈奴,同时代的李广等名将击匈奴有得有失,独卫青有功无过,大家由此佩服汉武帝的识人之能。
卫青官至大将军,为人谦恭有礼,以仁治军,平和柔韧,不张声势,爱恤士卒,不擅权功,士卒都乐于为其效命。右将军苏建兵败,只身逃回军中。部将均认为苏建弃军独回,当斩首以严军法。卫青说:“我与大家情同手足,虽苏建失军当斩,但我们都是臣子,等呈报天子,让天子裁决。”如此明理通达,卫青一直深受将士钦佩。
元朔五年春,大将军卫青领三万骑兵出高阙,卫尉苏建为游击将军,左内史李沮为强弩将军,太仆公孙贺为骑将军,代相李蔡为轻车将军,皆领所属车骑将军,全部出朔方。匈奴右贤王轻认卫青找不到他,于是放松警惕,没想汉军夜里突袭而至,俘虏右贤裨王十余人,众男女一万五千余人,畜数百十万,引兵大胜而还。汉武帝本预封赏卫青,卫青说:“此功不是我一人的,大家都有份。”汉武帝得之后,更是赞赏有加。
霍去病是卫青的另一个姐姐卫少儿与平阳县吏霍仲儒私通而生,18岁随卫青出征匈奴。他与卫青的柔韧平和不一样,为人直言仗义,敢说敢做。初期霍去病敢独领八百骑兵深入匈奴领地,俘虏二千余人,斩单于大父,捕季父罗姑比,被封冠军侯。汉武帝叫他学习《孙子兵法》,霍去病说:“打仗主要看方略如何,不必多学古人兵法。”汉武帝又为他修建了一座院落,他说:“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这与当初卫青听人说他将来会封侯时的话语截然不同。霍去病行军打仗不大体恤士卒,士卒缺粮,他仍然意气风发地追击匈奴。这与卫青以仁治军也不相同。
一门三将军,一个抱恨而死,一个被鹿撞死,一个投降匈奴而终李广的儿子李敢因李广随卫青攻击匈奴误期自刭的事而怨恨卫青,伏在路边打伤卫青。卫青隐匿了此事。骠骑将军霍去病知道后,借李敢随汉武帝到甘泉宫打猎的机会射杀李敢。汉武帝问起此事,霍去病说李敢是追猎时与鹿相撞而死的。。
查看更多与“卫青霍去病关系是什么?他们在治军方面有什么不同”相关的文章
汉武帝到了晚年的时候脑袋瓜子是非常不清醒的,经常做出一些疑神疑鬼的事情。但是在这一连串疑神疑鬼的事情中,有一件事情并不算做错,或者说并不算是白怀疑的,而这件事情就是防止外戚专权。众所周知,中国古代老丈人家篡权,做出不忠不义事情的情况还真不少,所以汉武帝的担忧并不是没有道理,相反非常ok,食君之禄、凭啥还要让你干那么多不靠谱的事情?所以汉武帝后来为了防止钩弋夫人惹出外戚专权的问题,直接去母留子,残忍霸道,却又在情理之中。
汉武帝因为特别担心外戚,所以等到卫青厉害到一定程度时候,就开始忌惮了。因为这个时候的卫青已经不仅仅是当朝的大将军,是卫子夫的亲弟弟,平阳公主的丈夫,更令汉武帝有所在意的是,他是未来太子的亲舅舅。汉武帝最担心的就是如果自己不在了,太子顺利即位的话,卫士家族岂不是要如日中天?
你所不知道的故事但是说良心话,汉武帝也知道卫青对大汉朝有多大的功劳,无论是卫青本人、还是卫氏家族,都没有做什么过分的、不靠谱的事情,否则他们但凡是干出一点,汉武帝就可以直接问罪了,也就不用太发愁了。就是因为没有错误、却担心膨胀最让人坐立不安,所以汉武帝一直渴望有另外一个强大的实力,可以用来牵制卫氏——然而在汉武帝这一朝能打仗的真的就只有卫家这些人,李广将军当初很牛逼,但是到了卫青正值壮年的时候,情况早就不一样了。汉武帝所目睹的朝廷中,很长一段时间就是被卫氏家族给“一家独大”了。
所以等霍去病出现以后,汉武帝简直是遇到了救星,因为终于有一个非常出色的人物帮助自己压制卫青了。有的人或许有些疑惑,卫青不是霍去病的舅舅吗?获取并不是卫青的外甥吗,这明明就是一家人,何来牵制不牵制,外甥和舅舅之间到底谁发达、谁落魄,有区别吗?
汉武帝能不用卫青就不用卫青,各种大肆奉赏跟霍去病打仗的士兵——这样就造成了一种效果,很多人都觉得跟随霍去病有前途,跟随卫青反而什么都捞不到,时间一长就等于把卫青给孤立了。
就算这两个人有血缘关系,但是本质上一个姓卫、一个姓霍,属于两个不同的家族,而且更明显的是,霍去病并不属于以卫青、卫子夫、卫太子为代表的卫氏利益集团,他比较的独立,属于自己的单独一套系统。
汉武帝的算盘打得特别精,寻思如果卫青被孤立了,就不会在皇太子即位以后出现统治朝堂这样的事情了。因为他知道一旦自己不在了,卫太子很有可能依仗母亲的家族,虽然母亲的家族的确比较安分,没有做出什么超纲的事儿,但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事情谁能说的准呢?所以就算要对人家舅舅和外甥进行挑拨离间这样的操作,也必须进行到底。
不过比较庆幸的是,卫青并不是仗着自己有点能耐就居功自傲的人,所以他知道皇帝担心外戚专权的事情,也尽可能地避免让这种事情在主观上变成事实。所以他根本不像汉武帝自己的那群舅舅一样,又是蓄养门客、又是结交大臣,就尽可能地低调、低调再低调,就算汉武帝一百二十万个重用霍去病,自己也不去在意,因为他太了解汉武帝到底是怎么想的了。...
查看更多与“卫青霍去病身为舅舅和外甥,竟然是相互利用和压制的关系?”相关的文章
卫青霍去病关系是什么?从官职上两人是平起平坐的同僚关系。也有有人说这没有什么意义,爷俩都是在汉武帝的麾下,当然是同僚关系了,不过还是要说一说,因为卫青出道比霍去病要早的多,但是最后两人去平起平坐,从中可以看出来刘彻对霍去病的宠爱,和让两人相互制衡。
漠北之战之后,汉武帝为表彰卫青、霍去病的战功,特加封他们为大司马,得以管理日常的军事行政事务,以代太尉之职,三公的太尉已经不存在了,大司马取代太尉,但是却有两位大司马,卫青和霍去病,其实按照资格霍去病虽然功劳大,却也没有办法和舅舅平起平坐,但是刘彻就这样做了,帝王之心真的是不是普通人能够揣测的,估计就是为了制衡吧,将性格不同的爷俩放在一起,未尝不是为了平衡,但是不管怎么说此时爷俩确实是平起平坐的同僚关系。
汉武帝刘彻、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这三人都是中国历史上鼎鼎大名的人物,他们的功绩在历史上绝对值得大书一笔,历史教科书、各种影视剧对这三人也多有涉及。这三人互相之间都有亲戚关系。但与一般的亲戚关系相比,他们之间的关系又有点复杂,主要因为卫青和霍去病都是私生子。
汉武帝
首先,汉武帝和卫青的关系之间的纽带就是汉武帝的第二个皇后卫子夫。卫子夫和卫青的母亲叫卫媪(卫媪的姓是父姓还是夫姓还存在存在争议),在平阳侯家当仆人,她与丈夫生有一男三女:大儿子即卫长子,大女儿卫孺、二女儿卫少儿、三女儿卫子夫。后来这个卫媪与来平阳侯家中做事的县吏郑季私通,生了私生子就是卫青(她还有另外两个私生子,不知道父亲是谁,都跟她姓卫)。因生活艰苦,卫青被送到亲生父亲郑季家里。但郑季对这个私生子并不喜欢,让卫青放羊,卫青那些同父异母的兄弟也不把卫青看成兄弟,当成奴仆一样虐待。卫青长大一点后,不愿再受郑家的奴役,便回到母亲身边。再后来卫青同母异父的三姐卫子夫得到汉武帝宠幸,生了武帝长子,地位也越来越高,最终做到了皇宫的位置。卫青也跟着三姐平步青云,加上他战功显赫,一路高升,做到了大司马大将军的职位,封长平侯。最后还娶了汉武帝的姐姐平阳公主。
所以,卫青本来不应该姓卫,因为他同母异父的姐姐荣耀家族,所以才跟了母姓。用现在的话说,他与汉武帝有两层亲戚关系:1、他是汉武帝的二舅子,汉武帝是他的三姐夫。2、同时,他是汉武帝的大姐夫,汉武帝是他的二舅子。(有点乱)总之,他们互为对方的姐夫。
卫青和霍去病的亲戚关系。霍去病是卫青同母异父二姐的儿子,也是个私生子。上面说到卫青的母亲有大女儿卫孺、二女儿卫少儿、三女儿卫子夫,这个二女儿卫少儿与平阳县衙役霍仲孺私通而怀了孕,但霍仲孺不愿做胎中孩子的父亲,逃跑后另外娶妻生子。卫少儿生下霍去病后自己抚养,后因妹妹卫子夫得宠,她日子也过得不错,嫁给了汉初功臣陈平的曾孙陈掌。所以,卫青是霍去病的二舅,霍去病是卫青的外甥,只是卫青和霍去病的母亲是同母不同父。
汉武帝和霍去病的亲戚关系。如上所述,无论霍去病是不是私生子,倒是一点不影响汉...
查看更多与“卫青霍去病的亲戚关系你知道吗?关系比一般的亲戚复杂”相关的文章
卫青和霍去病都是效忠于汉武帝,是汉武帝身边的双子星,缺一不可,可以窥见他俩在朝中的地位。霍去病和卫青的出身都很卑微,但是为人处事的态度又不同。
卫青(?-前106)西汉名将。字仲卿,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原为平阳公主家奴,因姊子夫立为皇后,得汉武帝重用。官至大将军,爵长平侯。元朔二年(前127年)率军大败匈奴,控制了河套地区;元狩四年(前119年)与霍去病共败匈奴主力。他先后7次击退匈奴进犯。使“匈奴远遁,而漠南无王廷”,为西汉扫除边患,扩疆开土,促进中国多民族的形成建立了功绩。
霍去病(前140-前117)西汉名将。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卫青姐少儿之子。因以票姚校尉从卫青击匈奴,故也称为霍票姚。官至骠骑将军,封冠军侯。一生以击杀匈奴建功立业。其中元狩二年(前121年)曾两次击败匈奴控制河西,打通西域通道。元狩四年(前119年)与卫青共灭匈奴主力,封狼居胥山,使得匈奴不敢再于漠南建立王廷。曾壮言“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以此说绝汉武帝为他在长安建造府地。死后武帝为他立冢似祁连山。
卫青、霍去病是西汉时期最重要的两大军事将领,其历史地位可谓不分伯仲。汉对匈奴的战争就不会取得如此辉煌的战绩。霍去病是卫青同母异父姐姐的儿子,即霍去病是卫青的外甥,卫青是霍去病的舅舅。由此引申,霍去病也是卫子夫的外甥,进而也是汉武帝的外甥,他们两人同为外戚,同样出身低微,同样凭自己的才能而得到皇帝的重用,同样位高权重。这两人身上的共同点实在太多了,然而后人往往更尊崇霍去病,对卫青却争议颇多。
霍去病的个人品质优于卫青。司马迁对两人的品行为人做了简单概括:骠骑将军为人少言不泄,有气敢任。大将军为人仁善退让,以和柔自媚于上,然天下未有称也。少言不泄就是说话少,能够保守秘密,这在任何时代都是一种受人欢迎的好品质;有气敢任就是有气魄,敢于担当重任,这也是一个令人尊重的优点。反观卫青,仁善退让固然是一种美德,问题就在于“以和揉自媚于上”,和柔无可厚非,以和柔讨好皇上就有拍马屁的嫌疑了,这可是个很不叫人喜欢的缺点。
很多人都认为卫青七击匈奴,杀匈奴五万多人,霍去病六击匈奴(其中两次随卫青出征,自己为将四次)杀匈奴11万人,霍去病军功比卫青大的多。效率比卫青高的多。甚至有人认为卫青勇不如李广,功不如霍去病,嘲笑卫青作战大量缴获匈奴畜群,物质.认为卫青战功不值一提.所以有的小说家写汉武打匈奴只谈李广,霍去病,根本不谈卫青。
卫青与霍去病同为不世出的一代名将。他们两的战术方法都是深入敌境,出奇制胜,远程奔袭,迂回包围的闪电战。卫青为此种战法的开创者。霍去病将之发扬光大。但两人作战方法细节上略有区别。从战争的结果对全局的影响来看,卫青比霍去病高出一头。.
霍去病军功比卫青大的多。效率比卫青高的多。甚至有人认为卫青勇不如李广,功不如霍去病,嘲笑卫青作战大量缴获匈奴畜群,物质,认为卫青战功不值一提,所以有的...
查看更多与“卫青霍去病谁更厉害?为什么世人皆谈霍去病不提卫青”相关的文章
卫青、霍去病、霍光这三个人,都是西汉时期很有名的人物,卫青和霍去病都是大将,霍光是大权臣,而他们三个人之间还都是一家人,霍去病是卫青的外甥,而霍光和霍去病又是亲兄弟。看起来一家人应该是其乐融融的,又都是汉朝的栋梁,但是实际上,他们之间的关系远没有人们想象中那么美好,这是怎么一回事?
大家都知道卫青是霍去病的舅舅,甥舅俩人因出击匈奴有功、再加上朝中有人,一个官至大司马骠骑将军、冠军侯,一个是大司马大将军、长平候,司马迁《史记》、班固《汉书》都是将两人放在一起列传,两人不仅是亲戚更是军事盟友。
俩人在西汉的崛起自身的军事才能不可忽视,但究其原因,跟卫子夫进宫得宠有很大关系。
班固《汉书》记载:“卫青字仲卿。其父郑季,河东平阳人也,以县吏给事侯家。平阳侯曹寿尚武帝姊阳信长公主。季与主家僮卫媪通,生青。青有同母兄卫长君及姊子夫,子夫自平阳公主家得幸武帝,故青冒姓为卫氏。卫媪长女君孺,次女少儿,次女则子夫。子夫男弟步广,皆冒卫氏。”
司马迁《史记》记载:“大将军卫青者,平阳人也。其父郑季,为吏,给事平阳侯家,与侯妾卫媪通,生青。青同母兄卫长子,而姊卫子夫自平阳公主家得幸天子,故冒姓为卫氏。字仲卿。长子更字长君。长君母号为卫媪。媪长女卫孺,次女少儿,次女即子夫。后子夫男弟步、广皆冒卫氏。”
《史记》和《汉书》对卫青的记载基本一样,卫青的母亲卫媪与来平阳侯家当小吏的郑季私通,生下了卫青。包括卫青在内,卫步、卫广都是冒充的卫姓,他们三人与卫长君、卫君孺、卫少儿、卫子夫都是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
《史记》和《汉书》只是在卫媪的身份上有出入(史记记载为平阳候小妾、汉书记载为平阳候家奴仆),“媪”就是老妇人的意思,卫媪就是卫家的老太太,他的丈夫卫姓男子史书没有记载已不可考。
后来的卫少儿先是与霍仲孺私通生下霍去病,后来霍仲孺和她断绝关系,又与西汉开国功臣、曲逆侯陈平之后陈掌私通,这时候卫子夫正得汉武帝恩宠,汉武帝招陈掌进宫担任詹事一职,掌卫皇后、卫太子家事。霍去病成了他的继子。
或许是汉代社会风气如此、又或者是家庭环境影响,卫少儿与卫媪所做之事何其相似。
有人认为李广军事才能比不上卫青霍去病,混了一辈子也就是个骁骑将军,我认为史书对俩人的评价还是比较中肯的,两人身逢汉武帝兴功之时,又因是外戚,年少为将,加之个人才干,英勇善战,取得了大胜匈奴的武功,成了汉代抗击匈奴最有代表性的英雄人物,但两人高升不无裙带关系的因素,待士不如李广那样体恤,装备比其他将领要好很多,战报很有可能报功多而报失少。
说到这里,又想起来某天看过的文章留言,有人说霍光是卫青的二外甥,说的信誓旦旦。
深究下来,卫青与卫少儿同母异父,霍去病与卫青血缘关系并没有那么近(有部分人认为霍去病的死和他危及到卫青的地位有关),霍去病与霍光同父异母,而且后来卫少儿嫁给了陈掌,霍光与卫青没有一丁点血缘关系,只是因为霍去病念及亲情将其带到长安照顾,才有了...
查看更多与“卫青霍去病有血缘关系吗?原来他们是汉朝最大的外戚之家”相关的文章
西汉名将卫青和霍去病是什么关系呢,为什么汉武帝会重用十几岁的霍去病,还封其为将军?是谁都可以有这样的机会吗?霍光又是谁?他们有着怎样的牵连,下面我们就来理一理。
卫青者西汉人,其母亲与不知名的姓卫男子生下一男三女,一男即为卫青,长女卫君孺、次女卫少儿、三女卫子夫。公元前 139年,卫青的二姐卫子夫被选入宫中,深得汉武帝刘彻喜爱,进宫不久就有了身孕,不久,汉武帝封卫子夫为夫人,爱屋及乌,卫青真算是沾了姐姐卫子夫的光了,被汉武帝直接重用为建章宫监、侍中,随后提升为太中大夫,一时风华正茂。
卫青的二姐卫少儿跟随母亲在平阳公主府上做女仆,但不守规矩与平阳县小吏霍仲孺两人私通,且生了一个男孩子霍去病,这位小吏不敢承认自己跟公主的女仆私通,所以霍去病一出生就是私生子,父亲留给他的就只有一个姓氏。卫青只能肩负起这个担子了,这样的话二姐和这个小吏就都会平安无事,所以霍去病从一出生就由他的舅舅卫青暗中抚养,直到他十七岁。
公元前123年,匈奴犯我大汉边境,国家正是用人之际。霍去病已经是一位十七岁的少年,于是舅舅卫青就向汉武帝推荐了自己的外甥霍去病(姨妈是皇后),汉武帝当时非常重用卫青,立即就答应了,并且封霍去病为骠姚校尉,随卫青击匈奴于漠南,歼敌4万余人,凯旋而回,汉朝控制了河西地区。
公元前119年,在卫青、霍去病彻底击垮匈奴后,汉武帝设置大司马位,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皆加官为大司马(统领天下兵马,掌管全国军事行政事务)。在霍去病取得如此成就后,他四处探到了自己的生父霍仲孺的下落,并为生父置田产、建宅院、设奴婢,还将生父家中的一个弟弟(与自己同父异母)霍光带进了国都长安城,常随自己身边加以培养,不幸的是霍去病英年早逝,但后来霍光却在霍去病和卫青的影子下取得了朝中要职,而且汉武帝临终之时明确指定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以致后来霍光权倾朝野,甚至废立皇帝。
言归正传,原来皇后卫子夫的弟弟是卫青,卫青的外甥是霍去病,霍去病的弟弟是霍光,看来霍去病十七岁当将军也是有背景的,不是谁都能年少有为的,你以为呢?
与“霍去病是卫青抚养长大的?难怪两人关系这么好”相关的文章
卫青霍去病是什么关系?
说到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要先知道卫子夫。卫子夫(?-前90年),名不详,字子夫。是中国汉代平阳(今山西临汾)人,汉武帝的第二任皇后。卫子夫原是平阳侯曹寿和平阳公主的讴者,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歌姬,后汉武帝到访平阳公主家时临幸了她,在平阳公主的奏请下,把她带入宫中。初封为夫人(夫人是仅次皇后的嫔妃,被封之时,窦太后尚在世),元朔元年(前128年)生下刘据,被立为皇后,元狩元年(前122年)刘据被立为太子。征和三年(前90年),江充等人制造的巫蛊案牵连到太子,太子刘据被迫起兵反抗,兵败自杀,卫子夫因牵扯在内、不能自明而自杀。这就是卫子夫的一生。做了38年的皇后,也是中国历史上最长时间的皇后。
接下来,我们必须知道卫子夫的母亲,也就是卫青的母亲,实际上他们的共同的母亲是卫媪。'媪'是老妇的意思。'卫媪'就是卫家老太太的意思。她是平阳侯府的仆人,姓名史书不载,因为嫁了个不知名的卫姓男子,所以称为卫媪,就象今天称呼张夫人李家老太一样。
卫媪与卫姓男子生有一男三女:长子卫长君,长女卫君孺(《汉书》作卫君孺,《史记》作卫孺)、次女卫少儿、三女卫子夫。卫子夫就是所谓的汉武帝的第二个皇后,卫嫁给汉武帝之后,卫家就开始了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路程。等丈夫死后,卫媪仍在平阳侯家中帮佣,不过这个时候,与同在平阳侯家中做事的县吏郑季私通,生了卫青。实际上还生了两个儿子卫步卫广,因为在历史上都是无足轻重的人物,所以司马迁没有提到卫步卫广的生父是谁。
我们从上文可以看出,卫子夫与卫青的关系:两人是同母异父的姐弟。接下来我们再看看卫青、卫子夫与霍去病之间的关系。
先说说霍去病之父霍仲孺,霍仲孺是平阳县的衙役,与平阳公主的奴婢卫少儿(为卫子夫、卫青的姐姐)有染,据说霍仲孺在平阳公主家上厕所更衣时和卫子夫的姐姐卫少儿私通,生下了霍去病。所以霍去病是卫青、卫子夫的外甥。
说到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来,卫青和霍去病同样都是私生子,得不到生父关爱,不过话说回来,两人由于出生的时间不同,人生的境遇还是有很多的不同的。
例如,霍去病幼年时他的姨姨卫子夫已经得宠,卫氏富贵,卫少儿嫁与陈平后人陈掌,生活富足,相比舅舅卫青幼年时期,霍去病当然要幸福多了。不过霍去病去世的早,也是十分遗憾的事情!
卫青属于西汉名将,军事家。在汉武帝在位时官至大司马大将军,封长平侯。霍去病也是西汉名将、军事家,官至大司马骠骑将军,封冠军侯。
卫青霍去病均为抗击匈奴的英雄,由此也可知道,英雄不问出处!岳飞对于卫青与霍去病的评价如下:卫青,霍去病将之典范,吾当效之。毛泽东对于卫青与霍去病两个人的评价很经典:作战在我不在敌,关键不拘于泥,昔汉将卫青、霍去病勇于革新战法,远渡绝漠,运动于敌之软肋,出敌不意,攻敌无备,故百战百胜。
说到这里,我顺便说一下,由于卫子夫的显贵,以至于卫家一门显贵的传奇经历,连东瀛都有人为之...
查看更多与“卫青霍去病关系如何?两人竟然都是私生子,人生遭遇大不同”相关的文章
在我国古代,人才辈出,在抵御外来侵略上更是英雄辈出。其中在我国的西汉历史上曾经出过这么两个有勇有谋的将军,一个是霍去病另一个就是卫青。说到霍去病大家都不陌生,他是击退匈奴的年轻将士,从小就开始带兵打仗,经验十足。同样,对于卫青大家也特别熟悉,他是卫子夫的弟弟,也是抵抗匈奴的大将。那么霍去病和卫青的关系是什么呢?
霍去病和卫青的关系其实并不复杂,就是我们常说的外甥和舅舅的关系,除此之外卫青还是我国西汉时期的著名将军,小时候一直生活在父亲家里,没有得到很好的照顾,回到母亲怀抱之后才华开始被发掘出来。
霍去病的母亲是卫青的姐姐,她的名字叫做卫少儿,霍去病就是他和一个小官吏所生的。卫青当年在战场上是千军万马无人能敌,而霍去病带兵打仗的时候更是勇猛无敌,两人的为人非常相似,在战场上的作风也颇为相似。因为霍去病和卫青是外甥和舅舅的关系,所以卫青在某些方面还是非常照顾霍去病的。
霍去病在卫青的影响下对于行兵打仗也是非常的感兴趣,而且他从小生活简朴,和皇宫里的那些小公子哥们是完全不一样的。他不屑于待在温室里享乐,他希望自己能够像舅舅一样为国家建功立业,早日击退匈奴一家团圆,于是在他的再三请求之下卫青决定带他上战场。从这一层面上看,霍去病和卫青的关系俩除了是外甥和舅舅之外还有上下级之间的关系。
霍去病的身世说起来颇有些传奇。他的外祖母卫媪是个女奴,所以霍去病的母亲卫少儿也是个女奴。卫少儿与一个霍姓小吏私通生下霍去病,霍家觉得卫少儿身份低微因此不承认这个孩子,所以要说这个时候的霍去病是谁,只能说是一个不被生父家族承认的私生子。
后来卫少儿的姐姐卫子夫得宠为后。入住未央宫。卫少儿的哥哥卫青也因为屡立军功被封为大将军,后来还娶了从前的女主人平阳公主为妻。一下子卫家成为当时长安城里最炙手可热的人家,正值少年的霍去病也不再被人提及私生子身份,成了长安城里赫赫有名的贵人。所以要问这时的霍去病是谁,大家都说,霍去病是长安街上鲜衣怒马的贵族少年。
因为皇后姨母的缘故,霍去病得以入宫接受和皇子们一样的教育,还常常到皇后居住的未央宫探视。所以常遇到来看望皇后的汉武帝,经过问话,汉武帝发现霍去病在军事方面很有见地,于是渐渐地汉武帝越来越喜欢这个孩子。开始让他参与对匈奴战争的准备工作。元朔六年也就是公元前123年,汉武帝命十七岁的霍去病跟随舅舅大将军卫青远征匈奴。此战霍去病大获全胜,凯旋后被封为冠军侯。此时的霍去病一战成名成为汉武帝钟爱的战将。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骠骑将军霍去病出兵河西地区大获全胜。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霍去病与卫青再次一同挥师北进,一举拿下象征匈奴王庭的狼居胥山。这时候的霍去病已经是与舅舅卫青齐名的少年将军。但是天妒英才,短短两年后,霍去病就因病去世了。
与“卫青霍去病原来是这种关系,霍去病的身世令人惊讶”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