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这本书我感觉到一种心灵的震撼。这种震撼是来自哈桑,哈桑为了阿米尔可以去做任何事。而阿米尔却眼睁睁看着哈桑受辱最后跑开,隐瞒了一切就这样背负着这个秘密一生。
阿米尔其实很自私,为了单独得到爸爸的爱,在爸爸要带哈桑一起出去玩的时候拒绝,在爸爸要给哈桑礼物的时候嫉妒,在爸爸拍哈桑肩膀的时候羡慕。或许是因为他总得不到爸爸的.赞赏,希望爸爸能够正眼看自己一眼。可是对于哈桑,真的很不公平。他与阿米尔同父异母。如果早知道这一点或许阿米尔就不会那么对待哈桑。或许只是一个身份就可以改变阿米尔的态度。
“为你,千千万万遍。”哈桑把阿米尔当作朋友,忠诚从不说谎。最后却是很无奈的说谎,离开,消失在阿米尔的世界里。一切又都是为了阿米尔。“为你,千千万万遍。”的声音没有消散,街巷角的一幕一遍遍重演。不能说出的话,不能道出的悲哀,阿米尔只能承受他所应承受的。
“那里有再次成为好人的路。”拉辛汗这样说。
拉辛汗喜欢他写的故事,喜欢亲切的叫他“亲爱的阿米尔”,对他总是很和蔼。而爸爸那时没有过。
追风筝的人,追的是自己心中的信仰。哈桑知道风筝就在那里,从不用抬头看风筝的方向。他的方向在心中,无所畏惧。
《朝花夕拾》以清新、平易、深情、舒缓的笔调记述了鲁迅童年、少年、青年时代的生活片断,展现了家乡的风土人情,抒发了对亲朋师友的挚诚怀念,寄予了对现实的思考。期望大家多多去看《朝花夕拾》。
在阅读《追风筝的人》时,当阿米尔决定踏上赎罪的道路,回到战乱的阿富汗寻找哈桑时,我还在期盼,在阿米尔推开门的刹那,出现的是年迈的哈桑仍在等待着阿米尔来寻他,哈桑将以久违的拥抱来宽恕他,可是,结局却是哈桑已经与世长辞,时间的流失无限的延长了阿米尔自我救赎的道路。
悲剧存在的意义在于什么?
鲁迅曾说过:“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是什么?可以是爱,正义,忠诚,责任,也可以是感恩、拼搏、梦想……其实,使人生有价值的东西从来就是难以一一罗列的,他们默默地潜伏于人们的心中,通过各种方式外化于形,从而让他人有所体会与触动。悲剧的作用就在于引起读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引起读者对美好事物遭到毁灭的痛心与叹息,同时引导读者对悲剧发生的原因进行反思与共勉。
《追风筝的人》这本书给我最大的体会是,构成人生挫折或酿成人生悲剧的原因是多样的,除去无法违背的客观现实外,人性的弱点是不可否认和回避的重要原因之一,作者在书中对种种苦难和暴行毫不讳言,对阿米尔的懦弱、自私、软弱、逃避心理进行了毫不掩饰的描述,昭示了人性存在的弱点。
最后,还是引用书中一句话,作为正能量的结尾:所有的一切都有可能成为我们那时心中的风筝,我们奔跑着,一直向前,眼中心里想的都是它。
在上世纪战火纷飞的阿富汗,曾有着两个情似手足的男孩在一起度过了短暂的快乐时光。当一切事情发生之前的那段时...
查看更多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课件,课件的基本模式有练习型、指导型、咨询型、模拟型、游戏型、问题求解型、发现学习型等。那么你有了解过课件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课件,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
2、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感受人们对鲁迅的怀念以及鲁迅同情关心劳动人民的品质。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板书:“鲁迅” 指名学生用简洁的话介绍一下鲁迅。
师课件出示以作小结。
2、补上“先生”,然后齐读,说说你怎么理解“先生”。
4、补全课题:“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从这个课题中你可以了解到什么?(“伯父”点明了作者和鲁迅的特殊亲属关系。“先生”则是全社会对鲁迅的敬称。这两者并列,使之既是具对亲属怀念,又是对鲁迅崇敬的感情。)
5、介绍作者。
周晔,鲁迅先生的侄女。本文是周晔在鲁迅先生逝世九周年也就是1945年写的回忆文章,记录了鲁迅晚年的几件事。
二、逐段阅读课文,讲讲每段的段意,并加小标题。
“深切的怀念” 第一段:鲁迅先生逝世后,人们沉痛地悼念他。
“谈论《水浒传》” 第二段:鲁迅先生教育“我”认真读书。
“笑谈“碰壁”” 第三段:鲁迅先生以“碰壁”为比喻抨击旧社会。
“救助车夫” 第四段:鲁迅先生热情救护和帮助车夫。
“关心女佣” 第五段:鲁迅先生关心女佣阿三。
三、读第一段,思考并讨论。
从课文的哪一部分可以看出人们对鲁迅先生的尊敬?(课文的第一部分)
1、人民群众崇敬和爱戴鲁迅先生表现在哪些方面?
(①参加追悼念的人多;②送来的花圈挽联多;③送花圈挽联的有各种各样的人。)
2、区分理解“追悼”和“吊唁”、 “爱戴”和“爱抚”
3、指导朗读。
4、什么事使“我”惊异?
(出示:那时侯我有点惊异了,为什么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爱戴?)
“那时侯”指什么时候?那么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作者还有这个疑问吗?你可以从课文的哪一句话中看出来,并把它划下来。
(出示:的确,伯父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为自己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这个“别人”联系一下课文,你觉得可能会是哪些人?(亲友、佣人、陌生的穷苦劳动人民……)
5、看着这么多人为伯父送行,想到自己再也见不到伯父了,作者的眼泪就一滴一滴地掉了下来。齐读第一段的最后一句话。
四、学习第三段
1、 默读这一段
1)、想一想这一段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划出不理解的词句。
3)、从这件事中你体会出伯父是一个怎样的伯父?
2、交流讨论:
出示图片,这是“我”回忆的哪件事?(救护车夫)。
b)从这件事中可以看出伯父是个怎样的人?(同情人民)
c) 你从哪里可以看出伯父是一位同情关心劳动人民的人?
重点学习:他们把那个拉车的扶上车子,一个蹲着,一个半跪着,爸爸拿镊子给那个拉车的夹出碎玻璃片,伯父拿硼酸水给他洗干净。他们又给他敷上药,扎好绷带。
① 老师请一位同学把它读一遍。
② 想想这段话是从哪方面来进行描写的?(...
查看更多与“鲁迅课件”相关的文章
作为一名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回忆鲁迅先生优秀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学习目标:
1、了解课文背景,整体感知课文,体会伟人鲁迅日常生活中平易温和的一面。
2、学习本文从撷取生活琐事中去展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3、学习鲁迅先生克己待人待客、关爱亲人、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精神。
学习过程:
一、明确目标(自读目标,明确本节课的方向,课堂上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二、课前热身(充分利用提前学习学案的`时间,对课文进行预习,感知。)
(一)背景说明及人物介绍
1、创作背景
2、关于萧红
3、关于鲁迅
我们曾经学过鲁迅的文章xxx和xxx,请说说自己对鲁迅本人及他的作品的了解。
(二)自读课文,做好预习批注。
1、标明本文的18个小节。(每小节以自然段之间所空一行为标志)
2、标出读不准的字音和不理解的词语。(通过查工具书解决并掌握,默写在下面)
三、课堂探究
(一)自主学习(先自主学习以下问题,疑难问题在题号上做出标记。)
(二)合作研讨(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赶快参加吧!)
小组长组织组员研讨自主学习时解决不了的问题。
(三)展示讲解(机会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抓住机会,亮出风采!)
由已经掌握的学生或老师在黑板前进行必要的讲解,其他学生补充质疑。
四、巩固提升(真金不怕火炼,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必做题:xxx
选做题:xxx
五、课堂反思(有反省才能有发展,有思考才会有提高)
萧红是一位多产型的作家,她短暂的一生创作了许多优秀的散文作品,《回忆鲁迅先生》便是当中最具代表性最具研读价值的一篇,这篇文章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完整的清新的独特的鲁迅形象:即平凡的普通长者、伟大的文坛尊者及鲁迅对青年人的深沉的爱,从这些形象的塑造中显现出萧红细腻的女性视角和独特魅力。
教学目标:
1.体会伟人鲁迅日常生活中平易温和的一面。
2.学习本文善于从撷取生活琐事中去展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伟人鲁迅丰富而细腻的感情世界。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纪念刘和珍君》及同学们对鲁迅的传统印象引入。
提起鲁迅,总会想起很多词语:深邃、沉重、严厉、倔强、勇毅、果敢……浓黑的一字须,根根向上的头发,吸着烟斗、面目严肃冷峻,这是鲁迅通常留给我们的印象,他似乎“对一切人都怀有忧虑和敌意”,但那却不是他的全部,他活着的时候,周围有许多文学青年愿意“亲近”他,萧红就是其中的一个。
(二)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
萧红,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一个地主家庭。1930年为了反抗父母包办的婚姻离家出走。1932年认识萧军并与之结为志同道合的伴侣。1934年在鲁迅的帮助下和萧军一起来到上海。抗战爆发后,上海沦陷,萧红到了香港,1942年病逝于香港九龙。主要作品:《生死场》、《马伯乐》、《呼兰河传》、《小城三月》。
鲁...
查看更多一.教学目标
1.积累课文生字词,了解鲁迅的生平和代表作,
2.品味两幅不同的雪景,理解其中所蕴涵的深意和作者的思想。
3.深入体会作者作为思想斗士的性格,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不畏艰难,拼搏进取的人生态度。
4.学习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通过关键词句整体感知、理清思路,深入理解作者对“暖国的雨”、“江南的雪”、“朔方的雪的不同态度及原因。
2.联系具体语境解读疑难句段。
3.品味两幅不同的雪景,理解其中所蕴涵的深意和作者的思想。
三、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一想到雪,你们会怎么来形容它,自古以来,有许多的文人墨客也歌咏过白雪,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初中阶段所学的咏雪的诗.
(二)研习课文
(1)积累生字词
(a)粘:粘结nián;粘连zhānb.旋转xuán;旋风xuànc.褪:褪色tuì;褪下袖子tùn脂粉奁(iian2)
(b)解释下列词语。
博识:见识广博。凛冽:刺骨的寒冷。
天宇:这里指天空。宇,上下四方。
精魂:精灵,魂灵。消释:消溶。
升腾:(火焰、气体等)向上升起。
(2)全班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几个地方的雪?找出表示转折关系的词(江南的雪和北方的雪)
(3)分别是那几个自然段?
引导:“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用了什么手法(对比)(暖国的)
雨雪
质地温暖冰冷
气质柔润坚硬
—→南国无雪
(3作者是如何描绘江南的雪,
特征:滋润、美艳(引导:润和艳都有“水”)
比喻:青春的消息;处子的皮肤;(写出了江南的雪富有生命力,孕育着生命)
—→“……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蜡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
(4)提问:上面这句话中共包含了哪几种颜色?
血红、白、青、深黄、冷绿展现出一幅五彩缤纷的美丽的雪景
(5)再往下看,作者展开了有关蜜蜂的想象“蜜蜂们忙碌地飞”,“嗡嗡地闹”
提问:蜜蜂忙碌的是什么季节,你看到这句话是什么感受?
归纳得出:这是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描绘出一幅充满生机的雪景图。
(6)面对如此美丽的雪景,最吸引谁?你们会怎么做?接下来是写“雪罗汉”,给大家两分钟的时间再仔细阅读这一段,读的过程中思考一下作者为什么要写雪罗汉。你们可以从作者对雪罗汉的描述出发,也可以从堆雪罗汉的人的角度来思考问题。
师:对雪罗汉描绘的角度——作者是怎样描绘堆好了的雪罗汉的,找到句子来“很洁白,很明艳,以自身的滋润相粘结,整个地闪闪地生光”(引导:渗透了水)“他也就目光灼灼地嘴唇通红地坐在雪地里”(明艳至极,也可爱至极)从孩子们在雪地里快乐的游戏,也衬托出江南的雪的美好。
(7)提问:但是,“雪罗汉”的命运最终怎样?用原文回答。
生:“但他终于独自坐着了。晴天又来消释他的皮肤,寒夜又使他结一层冰,化作不适明的水晶模样;边续的晴天又使他成为不知道算什么,而嘴上的胭脂也褪尽了。”
师:引导——“独坐了”“消释了”“冻结了”“冰化了”——风采褪...
查看更多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名言吧,名言作为一种引导、激活、推动教学的手段,具有释疑解惑、点拨诱导、强化联系、深化认识的功能。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名言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鲁迅经典名言名句110句,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你们所多的是生力,遇见深林,可以辟成平地的,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的。
2、凡做领导的人,一须勇猛,而我看事情太仔细,一仔细,即多疑虑,不易勇往直前,二须不惜用牺牲,而我最不愿使别人做牺牲(这其实还是革命以前的种种事情的刺激的结果),也就不能有大局面。所以,其结果,终于不外乎用空论来发牢骚,印一通书籍杂志。
3、唯独革命家,无论他生或死,都能给大家以幸福。
4、贪安稳就没有自由,要自由就要历些危险。只有这两条路。 (鲁迅)
5、和朋友谈心,不必留心,但和敌人对面,却必须刻刻防备。
6、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 (鲁迅)
7、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
8、赛跑,至少总得有两个人,如果不许有第二人人场,则先在的一个永远是第一名,无论他怎样蹩脚。
9、激烈得快的,也平和的快,甚至于也颓废的快。
10、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鲁迅
11、宁可与敌人明打,不欲受同人暗算。
12、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
13、中国自古以来,就在埋头苦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就有为民请命的人,就有舍身求法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
14、有地方特色,倒容易成为世界的。即为被别国所注意。——鲁迅名言
15、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了工作上了。
16、哈儿狗往往比它的主人更严厉。
17、时间,每天得到的都是二十四小时,可是一天的时间给勤勉的人带来智慧和力量,给懒散的人只留下一片悔恨。
18、伟大的`成绩和辛勤的劳动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自此创造出来。
19、我一向是相信进化论的,总以为将来必胜于过去,青年必胜于老人,对于青年,我敬重之不暇,往往给我十刀,我只还他一箭。然而后来我明白我倒是错了。……我在广东,就目睹了同是青年,而分成两大阵营,或则投书告密,或则助官捕人的事实!我的思路因此轰毁,后来便时常用了怀疑的眼光去看青年,不再无条件的敬畏了。
20、不满是向上的车轮,能够载着不自满的人前进。
21、生命是以时间为单位的,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谋财害命;浪费自己的时间,等于慢性自杀。
22、与名流者谈,对于他之所讲,当装作偶有不懂之处。太不懂被看轻,太懂了被厌恶。偶有不懂之处,彼此最为合宜。
23、假使做事要面面顾到,那就什么事都不能做了。 (鲁迅)
24、搞鬼有术,也有效,然而有限,所以以此成大事者,古来无有。
25、做一件事,无论大小,倘无恒心,是很不好的。
26、愈艰难,就愈要做。改革,是向来没有一帆风顺的。
27、节省时间就是使一个人...
查看更多1、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
2、为了防后方,我就得横站,不能正对敌人,而且瞻前顾后,格外费力。
3、在人人说假话的年代讲真话;在人人麻木的年代拥有充实的心灵。
4、这就像地上的路。事实上,地上没有路。
5、要进步或不:退步;总须时时自出新裁,至少也必取材异域,倘若各种顾忌,各种小心,各种唠叨,这么做即违了祖宗,那么做又像了夷狄,终生惴惴如在薄冰上,发抖尚且来不及,怎么会做出好东西来。——鲁迅
6、中国青年之至死不屈者,亦常有之。
7、宁可与敌人明打,不欲受同人暗算。
8、搞鬼有术,也有效,然而有限,所以以此成大事者,古来无有。
9、不满是向上的车轮,能够载着不自满的人前进。
10、唯有民族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11、咀嚼一己小小的悲欢,并视之为大世界。——鲁迅
12、只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做做会朽的腐草。
13、墨写的谎说,决掩不住血写的事实。
14、一碗酸辣汤,耳闻口讲的,总不如亲自呷一口的明白。
15、不能革新的人种,也不能保古的。
16、曾经阔气的要复古,正在阔气的要保持现状,未曾阔气的要革新,大抵如此,大抵!
17、社会上崇敬名人,于是以为名人的话就是名言,却忘记了他所以得名是那一种学问和事业。
18、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19、人必须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
20、群众,特别是中国群众,总是看戏的。
21、即使目下还有点逆水行舟,也只好拉纤。——鲁迅
22、浪费时间等于是慢性自杀——鲁迅
23、人固然应该生存,但为的是进化;也不妨受苦,但为的是解除将来的一切苦;更应该战斗,但为的是改革。——鲁迅
24、所谓中国的文明者,其实不过是安排给阔人享用的人肉的筵宴;所谓中国者,其实不过是安排这人肉筵宴的厨房。
25、世界虽然不小,但彷徨的人种,是终究寻不出位置的。
26、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27、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
28、我心里想着两个人,一个是他,另一个还是他。
29、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30、那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
31、我好象是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牛奶。——鲁迅
32、我以一丛野草,在明与暗,生与死,过去与未来之际,献于友与仇,人与兽,爱者与不爱者之前作证。——鲁迅
33、千言万语教人求真,千言万语学做人。
34、诚然,"无毒不丈夫",形诸笔墨,却还不过是小毒。的轻蔑是无言,而且连眼珠也不转过去。
35、时间对于我来说是很宝贵的,用经济学的眼光看是一种财富。
36、朋友乃五常之名,交道是人间的美德,当然也好得很。不过骗子有屏风,屠夫有帮手,在他们自己之间,却也叫作“朋友”的。——鲁迅
37、希望是附丽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有光明。
38、自称盗贼的毋庸防,得其反倒是好人;自称正派人物的必须防,得其反则是响马。——鲁迅
39、叛逆的猛...
查看更多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名言吧,名言作为一种引导、激活、推动教学的手段,具有释疑解惑、点拨诱导、强化联系、深化认识的功能。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名言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鲁迅经典名言名句90句,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2、有些人一生追求的东西是有些人与生俱来的。在生命的尽头,一些人得到了他们一生都在寻找的东西,而另一些人失去了他们与生俱来的东西。
3、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我想这鞭子总要来,好坏是别一问题,然而总要打到的。但是从那里来,怎么地来,我也是不能确切地知道。
4、适者生存:关键不在于适应,而在于与时俱进。
5、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了工作上了。
6、只要从来如此,便是宝贝。
7、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鲁迅名句
8、这世界上原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
9、时间就是性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
10、说到幸福,一个人必须回顾过去,或者展望未来。在未来,除了坟墓,没有任何希望。
11、如果我的孩子还活着,他们应该和你一样大。
12、小的时候,不把他当人,大了以后也做不了人。
13、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
14、人说,讽刺和冷嘲只隔一张纸,我以为有趣和肉麻也一样。
15、悲剧就是对美的毁灭,越美的东西被毁,其悲剧性就越强。
16、实地经验总比看,听,空想确凿。
17、人生最苦痛的是梦醒了无路可走。
18、人类总不会寂寞,以为生命是进步的,是天生的。
19、物质文明,日益敷衍,人情亦因日趋于肤浅,今以此优美而崇大之,则高洁之情独存,邪秽之念不作。——鲁迅
20、智识太多,不是心活,就是心软。心活就会胡思乱想,心软就不肯下辣子手……所以智识非铲除不可。
21、希望是依附于存在的,有希望,就有希望,就有光明。
22、不满是向上的车轮,能够载着不自满的人前进。
23、死者倘不埋在活人心中,那就真的死掉了。
24、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25、人必须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
26、我曾经尝得,失望无论大小,是一种苦味。——鲁迅
27、金子做了骨髓,也还是站不直。
28、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来工作的
29、无论爱什么,——饭,异性,国,民族,人类等等,——只有纠缠如毒蛇,执着如怨鬼,二六时中,没有已时者有望。
30、踏上人生的旅途。未来是非常遥远和黑暗的。但不要害怕。不怕路前面的人。
31、事实是毫无情面的东西,它能将空言打得粉碎。
32、生命是以时间为单位的,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谋财害命;浪费自己的时间,等于慢性自杀。
33、我只是一个影子,离开你,沉入黑暗。然而黑暗要吞灭我,光明却使我归于无有。
34、失掉了现在就等于没有了未来。——鲁迅
35、教...
查看更多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整体感知课文,体会伟人鲁迅日常生活中平易温和的一面。
过程与方法:
2.学习本文用撷取生活细节去展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培养学生对杰出人物的爱戴与敬仰之情。
重、难点
重点:学习本文用生活细节表现人物的方法,
难点:伟人鲁迅平和的一面的体会。
教学准备
教师:搜集鲁迅先生平易温和的生活轶事;制作ppt课件。
学生:合作学习与自主阅读感知文中叙事与人物品质的表现。
课时安排
1课时
一、导入新课
1.问:你对鲁迅先生有哪些了解?
(学生自由回答)
2.出示鲁迅先生的《自嘲》和《自题小像》两首诗,导入教学。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自嘲》(鲁迅)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自题小像》(鲁迅)
人们把这些诗句看作是鲁迅先生自己品质的真实写照。这些诗充分体现了他对待敌人永不妥协的斗争意志,对进步青年和人民大众的热爱,对国家和民族的献身精神。
提起鲁迅,人们总会想起很多词语:深邃、沉重、严厉、倔强、勇毅、果敢……浓黑的一字须,根根向上的头发,吸着烟、面目严肃冷峻。这是鲁迅通常留给我们的印象,他似乎“对一切人都怀有忧虑和敌意”。因此,在一些人的心目中,鲁迅是严厉的、尖锐的,甚至是可怕的。其实,这是人们对他的误解。这只是鲁迅先生性格特征的一个方面,即“横眉冷对千夫指”这一方面,但这不是他的全部。鲁迅先生在世的时候,十分关心、爱护进步青年,著名的“左联”五烈士,还有文学家唐弢等都受到他的帮助。因此,他的周围有许多文学青年愿意亲近他,萧红就是其中的一个。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萧红写的《回忆鲁迅先生》中的一部分。让我们一起走近鲁迅,感受鲁迅。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速读课文,概括内容
1.了解作者以及鲁迅。
(课前搜集相关资料,组内交流,自主了解相关内容)
(1)鲁迅生平简介。
鲁迅(1881—1936),中国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
(2)作者生平简介。
萧红,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一个地主家庭。1930年为了反抗父母包办的婚姻离家出走。1932年认识萧军并与之结为志同道合的伴侣。1934年和萧军一起来到上海。抗战爆发后,上海沦陷,萧红到了香港,1942年病逝于香港九龙。主要作品:《生死场》《马伯乐》《呼兰河传》《小城三月》。
(3)写作背景。
1934年11月,萧红、萧军与作家张梅林离开青岛抵达上海。在上海,萧红、萧军经常到鲁迅家做客,向鲁迅请教。鲁迅特意将两人介绍给茅盾、聂绀弩、叶紫、胡风等左翼作家。这些人后来都成为萧红的好朋友,对她的创作和生活...
查看更多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
1、自学本课生字,读准多音字“正、冠、挨、扎、号、更”。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囫囵吞枣、张冠李戴、一帆风顺”等词语的意思。积累本课成语。
2、能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文章中的三件事。
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抓住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结合课外资料的补充,感受鲁迅“为自身想得少,为他人想得多”的高尚品质。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解读课题
1、板书课题: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提示“迅”的笔顺。
2、师:关于鲁迅,你们知道多少呢?师简介鲁迅。
(由于在课前要求同学收集相关鲁迅的资料,因此该环节的设计目的:一是再现其预习的内容,对学习本课起到铺垫的作用;二是旨在培养同学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在一次次的预习中,要同学明白能在众多信息中挑选出和本课学习有关的内容是十分重要的,不泛泛,不空洞,“学为所用”的道理)
3、师:带着对课题的理解,再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了解葬礼,提出问题:
⑴师:1936年的10月19日,鲁迅先生的遗体躺在当时位于上海胶洲路的万国殡仪馆里,前来吊唁的人很多,作者看到这一切,感到十分惊异,她惊异什么呢?
ppt出示,指名读第一节,注意正音。
(在教师的引语中,涉和到了关于鲁迅先生追悼会的时间和地址,作为课外资料的补充,给同学一个感性的认识。“大殓出殡”图片的出示目的也在此)
生质疑:为什么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敬爱?
⑵师:这么多人是指哪些人?
生:……
2、了解事件,概括标题:
⑴师:这些职业、年龄、社会地位不同的人为何都这么敬爱我的伯父呢?当时我还小不明白,但是作者在回忆往事的点滴中,慢慢找到了答案。请快速默读课文,考虑:作者回忆了伯父生前的哪三件事情?能否试着给每个故事列个小标题。
生:……
⑵师:引导并概括板书:教我读书,救治车夫,关心女佣。
(首先,在阅读与交流中让同学初步感知内容并对文章的'结构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其次,在已往的课程中,同学已经对小标题的特点有了初步的认识,又鉴于本文的特点,在此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文中的三件事情具有可操作性)
三、抓住言行,体会品质
1、讲读“教我读书”,感受伯父的“爱抚”:
小组读读第一个故事。
师:小时侯的我看书时总是囫囵吞枣,所以经常张冠李戴,伯父因此而批评我。请小组间合作读一读,说一说,试着把它说得更具体些。
ppt出示:
我看书时总是囫囵吞枣______________,所以经常张冠李戴______________,伯父因此而批评我______________。最后还送了我两本书______________。以此教育我______________。
生:……
(首先,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引导同学在自学中运用已学过的方法──...
查看更多当观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从中我们收获新的思想,何不写13篇观后感记录下呢?在写观后感之前,可以先参考范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鲁迅故居观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周日,我带着对鲁迅先生的好奇心,与语文课本一起来到绍兴鲁迅故里。
还未进入大门,我便看到两个孩子的铜像,仿佛正在聊些什么。走近一看,这不就是闰土吗?跟课文中同样的银项圈、同样的小毡帽、同样的紫圆脸。那么,另一边穿着大少爷服装的,一定就是儿时的鲁迅先生吧!那他们聊的应该就是看瓜、刺猹、捕鸟……我也真想听听!
走进大门,我便进入鲁迅祖居,这院子可真大!不仅有卧室、厨房、浴室这些必要的房间,还有琴房、大客厅、小客厅、仓库……看都看不过来,他们家可真富有呀!
在语文课本中,闰土与鲁迅先生是在厨房相识的,但并不是祖居的厨房,而是新台门——现在的故居里的厨房。带着好奇心,我们跨进鲁迅故居的'大门。故居就没有祖居那么大,但还是有一种大户人家的气派。在那儿,我找到章运水与鲁迅先生相识的厨房。可想而知,章运水其实就是鲁迅笔下的闰土。
来到后花园——百草园,在那儿,我仿佛看到儿时的鲁迅先生与章运水在一起玩耍嬉戏,一起在井沿上跳来跳去,一起坐在石头上谈那些乡村趣事。
走一个下午,我们还参观鲁迅先生与兄弟们小时候的学堂——寿镜吾先生的三味书屋,还有鲁迅纪念馆。我仿佛与鲁迅先生一起经历他不平凡的一生。他是真正地用他的武器——笔,战斗一生。
鲁迅——是中国一名伟大的作家,书法家。出过无数的作品。
而这次,我有幸来到绍兴鲁迅的家。
鲁迅的家从外表上与当时其他房子没什么区别–白墙黑瓦。但进去后就大不相同了。
鲁迅的故居有很多房间,而鲁迅自己的.卧室是最吸引我的。里面有一张床,桌子,桌上还有毛笔和纸。好像鲁迅正准备创造出又一篇小说呢。而且,鲁迅的家还有个大院子—-百草园。妈妈跟我说里面有很多珍贵的药材。我去一看,那又什么珍惜的药,连山药都没有,只有一片接一片的大白菜。
妈妈还说:“鲁迅的房子比现在的都好。”我看也是,这里可以说是是应有尽有了。
对了,这里还有一个表演节目的舞台,建在一个水塘上。水塘里还有许多鲤鱼,还有人再给鲤鱼喂食呢!而台上,有一个人在唱歌,台下的群众都连声叫好。
鲁迅的故乡就是这样,你们都去看看吧!
踏着青砖,顺着小巷,看着乌篷船在河道中穿梭,我来到了鲁迅的故乡-绍兴。
跨入门槛,眼前是大厅,两边的壁上均匀地挂着画,空气中隐隐有一丝淡木的清香,多少也有几分清闲的气息。但整齐的椅子,高高在上的牌匾又让人感到严肃几分。鲁迅就是在这个封建又拘束的家庭中出生的。
走进亭院,多多少少都会植上几棵树,现在看到平淡无常,枯燥透顶,却是鲁迅先生儿时的伙伴。但时间一久,却也死板了!正如他在“故乡”一文中写到的:“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其中,院子中最大的就要数百草园了!记得鲁迅在矮...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