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美德,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精神文明的积累。美德使人更美好;美德使社会更和谐;美德使生活更丰富。美德为人与人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一个鼓励的眼神是一种美德,一声亲切的问候是一种美德,一次静悄悄的关怀是一种美德,一杯热腾腾的咖啡也是一种美德……
《孔融让梨》的故事讲述了孔融四岁的时候,在全家吃梨时,他没有像其他兄弟姐妹一样抢大的,而是拿了一个最小的梨子,爷爷问他为什么拿最小的,他天真却认真地说:“我比弟弟妹妹大,我应该让着他们,我应该吃小的!”
而我们现在,自私的人越来越多,总是先考虑自己,其实我们应当像孔融一样,学会谦让,学会爱护幼小。
富有爱心、乐于助人、爱护幼小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二,也是我们新时代的年轻人应具备的品德,做一个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
快乐是人生中最美丽的彩虹,我们时常可以在助人为乐的同时得到快乐。
前年暑假,我同往常一样到徐奶奶家窜门,我看到徐奶奶正拿着窗帘从椅子上迈下来。徐奶奶对我说:“窗帘太脏了,拆下来洗洗。”“好吧,我来帮你!”徐奶奶的手脚不利索,眼睛也已经有些模糊,帮她也是应该的。
我把窗帘从徐奶奶手中接过,放在盆里浸泡了一会儿,然后拿起挤掉一点水,涂上肥皂,用柔软的毛刷轻轻地由上到下刷去上面的灰尘。最后,我打开水龙头,小心翼翼地将窗帘搓洗干净,灰尘、污垢就全部清除掉了。顿时,眼前一亮,窗帘洁净如新。虽然我热得汗流浃背,但看着焕然一新的窗帘与徐奶奶慈祥的笑脸,我心里像吃了蜜似的欣喜,心里的烦恼与杂念早已抛到了九霄云外。
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我们必须如孔融一样谦虚礼让、爱护幼小。让美德之花,在心灵深处绽放!
我的小姨在虎年生了个小宝宝,是个女生。两年过去,已经长成一个可爱的小孩了,叫涵涵。今年,她在南京上小小班。十一长假,她和小姨回到了扬中。今天有些事,于是就去了她家。 刚进涵涵家门口,涵涵就从房间里跑出来,一边嘴里还喊着“露露姐姐”,一边一路小跑到我跟前。她的手上拿着一本小人书,是《孔融让梨》。她含糊不清地说:“姐姐…讲、讲给涵、涵涵听…”妈妈和小姨笑着让到房间里,我拉着她肉嘟嘟的小手,坐在沙发上一个字、一个字地读了起来:“孔、融、四、岁、时,邻、居、送、来、一、筐、梨……” 故事讲了一半,涵涵就喊“妈妈”,小步跑进卧室,只听见房间一阵笑声。我窝在沙发上,继续轻声读者这个还未讲完的故事。 孔融四岁时就懂得尊重兄长,知道一筐梨,大的梨留给兄长,小的梨留给自己。在我刚开始的初中生活中,学校中午就餐,饭盒、汤、汤碗这些在家里哼着小曲走个十分钟都可以轻易得到的'东西,在学校餐厅却都要挤来挤去,像强盗一样抢,有什么谦让可言?不能就因为我们只是同在一个学校,不是家人朋友就不互相谦让啊! 这时,小姨蒸了一碗蛋,让涵涵吃。涵涵小手拿着把大勺子,一大口一大口地磨着。我看着她因为蛋太烫而面部“狰狞”的表情,觉得好笑...
查看更多提到孔融让梨,基本所有人都会想到这是作为谦让美德来教育小孩子的典故。
孔融把梨子让给年长的兄弟, 自己却拿最小的梨子,孔融虽小,却懂得谦让礼貌,所以孔融让梨的故事一直被人们流传至今,奉为美谈。
小时候,但凡家里有几个小孩子的,孔融让梨的故事就会被搬出来作为教材!甚至,家里只有一个小孩的,有亲戚朋友带孩子来,也会抓住这不可多得的机会,紧急实行一番孔融让梨的教育。于是,从小朋友到教育他们的成年人,都知道孔融让梨代表着谦让这一美德。
但是,让梨的结果,却往往是让来让去!既然你让了我,那我没理由直接拿来吃啊,这岂不是显得我不谦吗?所以我必然要反过来让让你!于是,在双方“争执不休”之下,梨子最后往往是给了最先让梨的那个孩子,以表彰他“最先的谦让”。
如此一来,有人就想到了不好的,甚至反作用的效果。我看过这样一个故事,用来证明“孔融让梨”的反作用~
一个心理学家到一个监狱中采访一个罪犯,想洞悉其犯罪的心理。这个罪犯讲了这么一个故事:小时候,有一回他的母亲买回一些水果,有大有小,有青有红,他的弟弟毫不犹豫地拿起了一个大的。妈妈教育弟弟“人要懂得谦让,不要只想着自己”。于是,他对妈妈说“妈妈,我吃小的,把大的给弟弟吃吧”。妈妈夸了他,并把大的给了他作为奖励。后来,他就学会了撒谎!尤其是到了社会上,只要能达到目的,谎言和欺骗都成了他谋事的手段。最终,当谎言成为习惯,他也成了罪犯。
这些解读,前面的非常符合普世价值观,却强行过度解读,流于表面;后面的虽然另辟蹊径,却对孔融让梨做了误读,并没有探究到其真正的本质。
那什么是孔融让梨的本质呢?
对于“孔融让梨”的出处,很多人都信口传说是《后汉书》里的孔融传,但其实翻看《后汉书》,根本没有这个说法。而史学家翻看古书,发现最早的记载是在唐朝李贤为《后汉书》做的注当中:
李贤注"《融家传》曰:'年四岁时,与诸兄共食梨,融辄引小者。'大人问其故,答曰:'我小儿,法当取小者。'由是宗族奇之。"
至于这个《融家传》为何时、何人所写,我们不得而知。我们权当这是当时的人为孔融做的传记吧。从字里行间可见,关于为什么吃小的梨子,孔融自己的解释是:“我是小孩,理所应当吃小的。”于是家人们都很惊奇!
家人们为什么惊奇呢?是因为孔融这么小就懂得谦让吗?不是的!我前面说了,孔融的谦让,是儒家过度解读出来的!家人们真正惊奇的,是这么小的一个孩子,就懂得“按需分配”的道理。
一个成年人一餐能吃两碗饭,那是因为他需要两碗饭的能量去维持自己的新陈代谢;一个小孩一餐吃一小碗,是因为小孩子只需要这么多能量。孔融是几个兄弟当中最小的,在梨子数量一定的情况下,按照“按需分配”的原则,大的孩子吃大的,小的孩子吃小的,这是最公平的选择。
为什么这样最公平呢?最公平的不是每人相同重量的梨子么?
打个比方,假如吃相同重量的梨子,小孩可以10分饱,而大一点的孩子...
查看更多与“孔融让梨的故事你了解多少?孔融让梨的本质是什么”相关的文章
小时候,我们学习三字经的时候就知道“融四岁,能让梨”这个典故,现在很多人认为让一个4岁的孩子让梨,是违背人性的,也是教会孩子不诚实的一种表现。
我们不妨来看看孔融的真实经历,发现孔融 “让梨”的真谛。
让梨的前因
在三国时期的某一天,孔融和家人一起其乐融融的享受下午茶,一边吃东西,一边聊着天。这时候父亲让孔融把篮子里的梨分给家人,年仅四岁的孔融把大个的梨给了父母、兄弟,自己留了最小的。
多年后,又一件“让梨”的事情发生了,孔融哥哥孔褒有个好友叫孔俭,得罪权贵后走投无路,投奔孔褒。当时孔褒不在,遇到了仅有16岁的孔融,孔融知他是哥哥好友,就自作主张收留下了。后来东窗事发后,孔融说是自己擅自收留,应该承担罪责。哥哥说好友投奔的是自己,自己才是主犯。孔融母亲说自己是一家之长,自然自己才是主犯。
看到孔融的两件事,我们不难发现孔融4岁让梨,16岁替哥哥担责两件事体现的是一家人超越生死,相亲相爱的故事。
就是这么一个关于爱的故事,抽象成为一个道德问题,一个人生准则,显然是不合适的。在我看来,如果孩子心中有爱,谁吃大梨,谁吃小梨并不重要。如果孩子心中没有对家人的爱,天天让梨,又有什么作用呢?
我们中国是礼仪之邦,礼仪是一个词,由两个字组成的。礼是指我们对人、社会、自然的尊重、敬畏、祈求等,是发自内心的。仪,是指仪容、仪表、仪式,讲的约定俗成规矩和形式。如果不是发自内心的尊重,再多仪式也只是做做样子,有仪而无礼,也是让100次梨也没有用的道理。
家长要根据孩子不同的选择,给予不同的教育和引导,孩子才能茁壮成长。
不同选择背后,孩子的真实想法是什么?
1、不让梨
孩子选择不让梨,自然是诚实的表现,毕竟我们孩子不是孔融,不会做出孔融的惊人之举。孩子选择不让梨,我们首先要肯定孩子的诚实是对的,同时告诉孩子尊老爱幼、分享的重要性。
2、让梨
对于一个上小学的孩子而言,选择让梨是多么难得的一件事,父母必须对孩子这个选择予以肯定。除此之外,我们应该告诉孩子尊老爱幼固然重要,但活出自我,根据自己本心做出选择也很重要。
3、孔融懂礼,并不聪明
父亲问孔融:“为什么这么做?”孔融说:“哥哥年龄大,应该吃大的;弟弟年龄小,应该让着弟弟,也该吃大的。”
从上面的回答我们看出,孔融的答案存在自相矛盾的地方。他这么做虽然为自己获得了尊老爱幼的美名,却陷兄弟与不义。我们应该告诉孩子,你可以把梨切块,这样大家都会得到同样多的梨。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引导,帮助孩子多一种看待事物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最后,我想给老师说,孩子给出“不让梨”的答案,不能打一个叉了之。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让孩子知道错,还要知道为什么错。教育孩子,本着教会孩子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过程,对于一件事,父母和老师应该做到举一反三,自然事半功倍。
查看更多与“历史上孔融让梨是真实的吗?孔融 “让梨”的真谛是什么”相关的文章
“孔融让梨”的故事,我们是耳熟能详的。因为这个故事是选入教材的,说的是孔融四岁的时候,有人给孔融家里拿来了一筐梨。孔融的父亲让孩子们分吃。孔融先拿,但是他拿的时候,却选择了小的。他的父亲觉得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要拿小的。他说,因为他小,因此应该吃小的,大的应该给哥哥们吃。
这个故事对我们的孩子进行了很好的教育,也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人。因为这个故事讲到了一个最重要的核心价值观,就是“礼让”。
我们知道,人都是有贪欲的,这是人的本性。越是本真的人,越容易自私。尤其是小孩,由于受到的教育很少,因此,自私几乎是他们的天性。必须要受过礼仪教化以后,孩子才会懂得谦让。
从这个角度来说,孔融在很小的时候,就懂得谦让,这显然是非常了不起的。所以,古人才把孔融的故事,收进《三字经》里,教育一代又一代人。直到现在,仍然是对我们的孩子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教材。孔融让梨长大之后,孔融是一个怎样的人?
但是,我们知道,《后汉书》记载,孔融最终是被曹操给杀死的。孔融之所以被曹操杀死,《后汉书》记载,是因为他说了一句话。他说:“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寄物缶中,出则离矣。”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父母对子女还说,算不得什么亲人,也不必对他们报什么恩。因为子女之所以产生,不过是因为父亲一次情欲的副产品而已。而母亲,也不过是装这个副产品的一个容器罢了。
因为孔融说了这句话,曹操认为孔融有损于“礼教”。古代是礼治社会,“礼教”当然是古代社会的头等大事。如果某人在古代做了有损于“礼教”的事情,自然是应该受到严厉处罚的。再加上孔融本身是孔子的后代。作为孔子的后代,自然是道德标杆,而他竟然做出有损于“礼教”的事情,所以必须得杀,因此,孔融就被曹操杀掉了。
孔融在四岁的时候,就因为懂得“礼让”,也就是维护“礼教”,被后世立为学习的榜样。但是他最终却因为违反“礼教”,而被曹操杀掉。这件事实在是太诡异了。那么,如果我们是老师,我们在课堂上教孩子的时候,怎么来给孩子们讲孔融这个结局的故事呢?或者说,就算我们装含糊不讲,如果有孩子问到这一点的时候,我们又如何给孩子们解释呢?
当然了,我们知道,孔融被曹操杀害,是因为曹操想要篡夺汉朝的江山,因而在朝廷之中飞扬跋扈。孔融对曹操这种飞扬跋扈的行为很不满,因此多次出言讽刺曹操。
有一次,曹操在打败袁绍以后,曹丕就直接把袁熙的妻子,也是当时大美女的甄宓夺为己有。孔融就对曹操说,周武王伐纣成功后,把妲己赏赐给了周公。当时曹操还信以为真,问孔融,真有这么回事呀?孔融笑着说,我是根据今天发生的情况,推测出来了。曹操才知道他在讽刺自己。
还有一次,曹操率大军亲征乌桓,孔融又说话讽刺他,说他穷兵黩武。后来曹操提倡禁酒,孔融又反对,又说话讽刺曹操。
几次三番,让曹操非常生气。但是因为孔融在当时非常有名,因此曹操也不敢轻易杀他。于是就悄悄派人收集孔融说过的话,在听到孔...
查看更多与“历史上孔融让梨的故事你知道吗?孔融最后因说错一句话被杀”相关的文章
《三字经》中“融四岁,能让梨”,说的是东汉末年一个家喻户晓的道德典范故事。
这个故事就是流传千年的孔融让梨,主角是一个叫孔融的4岁孩子。
《后汉书·孔融传》这样记载孔融让梨的故事:“年四岁时,与诸兄共食梨,融辄引小者。大人问其故,答曰:‘我小儿,法当取小者。’由是宗族奇之。”
孔融让梨的故事传诵千古而不衰,其核心价值就在于它弘扬了一种先人后己、心底无私的仁厚谦让美德。
我们不禁会问,一个四岁的孩子,按说应该是在父母怀里撒娇的年纪,为啥孔融就那么懂事明理,而且把这种谦让美德付诸日常行动呢?仔细分析,答案在于孔门家风的耳濡目染。
人之初,性本善。人的成长就是社会化的过程。小孩子就像一张白纸,他的美好德行和价值观的养成,首先来源于家庭教育,也就是父母的言传身教和良好家风的熏染。从这个角度来看4岁孔融的行为,就觉得十分合理了。
1 孔门之后,优良家风是写入灵魂的家族文化基因
孔融家族是孔子后裔,孔融是孔子二十世孙。孔子被尊为圣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儒家学说就成了汉以来历朝历代的社会正统思想,“仁义礼智信”“修齐治平”等不仅是儒家提倡的做人治国标准,更是孔门历代传承的优良家风。
那么孔融的父母是怎样传承良好家风、教育孔融的呢?从孔融让梨这个故事,我们可以得到许多启示。
一是从生活小事中发现闪光点,循循善诱。
三国时刘备给刘禅留下了一句传颂千古的话,“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可见,只要是从善念出发,再小的事,也值得褒扬。
故事里,4岁的小孔融把大梨让给哥哥,自己取小的吃。这本是家中极其细小寻常的一幕,但孔融的父母没有漠然置之,而是非常重视这件小事的教育作用,他们及时询问小孔融为什么这样做?引导孔融对自己的行为作出理性思考,通过思考进一步强化了谦让友爱美德,让践行这种美德成为孔融的自觉追求。
二是言传身教、春风化雨,正向激励。
《三字经》云:“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父母家人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进一步分析让梨的故事,我们就会发现,孔融心中谦让友爱的理念和让梨的行为的源头活水,来自于孔门世代传承的优良家风,而这优良家风的载体,无疑就是父母祖辈渗透着优良家风的言传身教。在日常的家庭生活中,父母家人之间的举案齐眉、孝老爱亲、知书达理、谦让知礼等等美好的言行,从小就成为孔融模仿学习的榜样。因此,4岁孔融做出让梨的举动,一点也不奇怪,而是其父母家人一点一滴、日积月累的美德懿范化育的结果。
由此可见,对于个体的人来说,除姓氏、血缘外,一个家族的家风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家风是一种直抵人心的强大精神力量,它通过老辈人的言传身教,浸透到下一代人的习惯与本能中,成为一个家族绵延不断的精神印记。
三是放大精神激励,内化于心,知行合一。
在孔融让梨的故事中,父母及时肯定孔融让梨的行为,并循循善诱,引导孔融得出“我小儿,法当取小者。”的理性认识。父母对孔融行为的肯定与赞赏,让...
查看更多与“孔融让梨的故事:从孔融让梨来看父母的言传身教和良好家风”相关的文章
《菜根谭》中有一句名言:"处事让一步为高。"在我们国人的心中,谦让不仅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美德。孔融让梨,折射出尊长敬兄的修养操守;鲍叔牙让利管仲,彰显出宽容大度的人格魅力;张英"让他三尺又何妨"成就了"六尺巷"的千古美谈。
为人懂得谦让,不斤斤计较,不锋芒毕露,内心定会云淡风轻,生活也定会安宁幸福,这是我们国人心中的普适幸福观与人生观。
不过由于中外文化的差异,许多观念有时也会发生冲突。例如"孔融让梨"在我国的历史发展中,一直是作为传统美德而流传下来的,但在西方人眼中却不以为然,甚至将其作为反面教材,这是为什么呢?
小故事中的大智慧
孔融是东汉末年建安七子之一,年少成名,当他四岁时便因为"让梨"而成为美谈。据说孔融小时候聪明好学,四岁时就已经可以背诵许多诗词歌赋,并且十分懂礼,巧言善答。
据传有一日孔融父亲的朋友前来拜访,并带来了一盘梨子,父亲让孔融分给兄弟们吃,孔融毫不犹豫,从盘子中挑了一个最小的梨子给自己,其余的都按照长幼顺序分给了哥哥和弟弟们,孔融说:"我年纪小,应该吃小梨,大的留给哥哥们。"
父亲闻言十分赞许,并接着问:"那弟弟比你小,为什么分到的梨却也比你大呢?"孔融随即回答:"因为弟弟比我小,所以我更应该让着他。"
笔者起初听到这个故事时,还是在小学阶段,当时的老师用"孔融让梨"的故事来教导我们做人要懂得谦让,尊敬兄长,爱护晚辈,这样将来长大之后才会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会被别人喜爱。
当时的许多小朋友就这样默默地记下了,并一直按照这个准则来行动,但肯定也会有许多的小朋友提出疑问:为什么孔融的父亲要让四岁的孔融来分这些大小不一的梨呢?万一分不公平怎么办?孔融为什么要对哥哥和弟弟实行前后矛盾,截然相反的标准呢?他难道没有固定的处理事情的原则吗?
小孩子的好奇心总是无止境的,他们总是可以从很多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同一件事情,并总能提出一些很有价值的看法。不过这些疑问在当时并没有得到老师的解答,他们总是会用那套固有的、全国通行的价值观来引导孩子,或者说是在搪塞这些好奇的心灵。
他们总是会说,等到你们长大了,你们就会明白的。不过现在想想,这些话也无可厚非,毕竟每个人看待问题的方式与角度都不同,在我们的传统印象中,"孔融让梨"确实是一种美德的体现,但在西方人眼中或许情况就会有所不同。
小视角下的文化差异
在一些西方国家,"孔融让梨"经常被当作反面教材来教育他们的学生。例如著名的哈佛商学院就曾使用过这个案例。一位德高望重的教授在进行心理教育时曾援引这个案例,让同学们谈谈自己的看法。
而出乎我们意料的是,大部分的学生都认为"孔融让梨"根本不是一个讲...
查看更多与“孔融让梨的故事为何成为反面教材?孔融让梨真的值得大家学习吗”相关的文章
在教育孩子尊老爱幼,懂得分享时,我们都会用到孔融让梨的故事。孔融是我国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也是孔子的第二十世孙,因为让梨的事迹,让他的名字在历史上流传下来。家里买了梨,小孔融会把大的送给哥哥,小的留给自己,小小年纪便知礼节、懂谦让,无论在古代父母还是现代父母的眼里都是教育孩子的榜样。于是“融四岁,能让梨”成为教育脍炙人口的教育格言。
很多父母甚至认为“三岁看小,七岁看老”,一个人一生有什么样的作为和品格,从小时候的行为中就能看出来。实际情况真是这样吗,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至少从孔融本人的人生发展轨迹看,这句话是值得质疑的。那么孔融长大后究竟成了什么样的人?他又经历了什么?总之,剧情反转得有点让人难以置信。
长大后的孔融仍然才华横溢,满腹诗论,他的作品曾得到曹丕的高度赞许,不过随着才气的外露,身上的那股清高劲儿也愈发明显。小时候因为让梨给哥哥名声外扬,其实后来还有一次也是为了保护哥哥更加赢得了人们的称颂。
当时有个名士叫张俭,是孔融哥哥孔褒的朋友,这人因为受到高官中常侍侯览的嫉妒,遭侯览的暗害追杀。慌乱中,张俭找到孔融家找孔融的哥哥孔褒相助,但当天孔褒却不在家中,讲义气的孔融二话没说收留了张俭。
事后,孔家两兄弟也因此受到牵连被捕入狱,狱卒对他们进行审讯,孔融一个劲替哥哥开罪,把罪责往自己身上揽,而哥哥也一直替弟弟开罪,主动承担。最后虽然还是哥哥承担了罪责,但孔家人关键时候保护家人的义举被奉为佳话广为流传,孔融自是美名更加远扬。他整个人也更加膨胀起来。据说当时有郡县官员盛情邀请他作客,他都懒得理。
汉献帝时,孔融官至北北军中侯、北海相、青州刺史等官职,身上的清高之气从自傲变成了自负。孔融在官场上无所顾忌,他任意揭发自己看不惯的腐败现象,特别是对于特权阶层宦官群体,毫不手软,自然得罪的人不在少数。
孔融引火自焚的直接原因是他得罪了权臣曹操。历史上有很多识时务者为俊杰的人,可孔融不是,汉室没落人际皆知,但他却仍然坚守对大汉的热爱,不把曹操放在眼里。
孔融多次轻慢曹操,使曹操如鲠在喉。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大军征伐乌桓,不料却遭到孔融的讽刺:“大将军这么厉害攻打乌桓,怎么不把拒绝上供弓箭的肃慎人,偷盗苏武牛羊的丁零人一起收拾了呢”。后来,打仗军粮紧缺,曹操颁布禁酒令,不想孔融又出来“捣乱”,他多次给曹操写信反对禁酒令的实施,言语之中多有傲慢。
孔融作为社会公众人物,他的一言一行必然会对当时的社会舆论产生导向作用。可以想象曹操有多厌恶他,而这种厌恶让曹操身边善于察言观色的大臣郗虑察觉到了, 他开始一个劲在朝堂之上搬弄是非,诬陷孔融诽谤朝廷。
随即,对孔融的大规模攻击正式展开,在曹操的授意下,丞相军祭酒路粹上书大肆捏造孔融的罪行。说他在北海期间,“招合聚众,欲谋不轨”,又说他曾和孙权有过于密切的交往,最令人大跌眼镜的是说他“孝行有亏”,无视纲常伦理。汉代起,儒家伦理思想奉为官方哲...
查看更多与“孔融让梨的真相是什么?孔融长大后反转得令人吃惊”相关的文章
孔融让梨的故事之所以能成为历代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经典故事之一,关键就是在这个故事的可信度。孔融让梨的故事你了解多少?
孔融让梨的故事出自《 世说新语笺疏》,原文是这样的:
续汉书曰:“孔融,字文举,鲁国人,孔子二十世孙也。高祖父尚,钜鹿太守。父宙,泰山 都尉。”融别传曰:融四岁,与兄食梨,辄引小者。人问其故。答曰:“小儿,法当取小者。”
这段话的意思我就不一一翻译成白话文了,只说让犁这一段:孔融只有四岁时,他和哥哥们一起吃梨,总是拿小的吃,有大人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回答说:“我年龄小,按道理应该拿小的”。
对于中国的古典故事,现在有人,特别是一些有“学问”人,他们喜欢带着一种怀疑一切的眼光,或者用一种功利性的眼光去解读。在解读的时候又爱标新立异,唯恐自己的观点落入前人或者是大众的“窠臼”,怕人说自己没有“独特”的见解。说什么孔融让梨是出于一种无奈,不值得提倡,是过时的传统、是伪道德,今天我让了犁,明天我让车子、房子等,总是强调怎么做才有利益,才符合人类的“本性”。如此以来,中国的很多优秀传统文化都让一些歪嘴和尚把经给念歪了。这些歪嘴和尚在一段时期内甚嚣尘上,中国道德滑坡的帮凶。
孔融让梨看“让”的环境。其一,孔融让的对象是他的哥哥。其二,孔融的让是他也有一份的情况下的一种谦让,要小的,大的让给哥哥。
孔融当时四岁,正是一个人从一张白纸开始描绘自己人生的行为轨迹。我们家乡有一句教育小孩的俗语:“禾苗好不好看秧,崽女好不好看娘。”又有一句:“花鸡婆养的是花鸡崽。”《增广贤文》也有一句:“孝顺还生孝顺子,忤逆还生忤逆儿。不信但看檐前水,点点滴滴旧窝池。”这些话说的都是一个家风家教的问题。四岁让犁,是有样学样,说明孔融的家风家教很好,是父母平时一点一滴的行为濡染了家里的小孩。
现在上了五十岁的人对过去的生活都有深刻的印象,在那个物质缺乏的年代,家里兄弟姐妹又多,大多很贫困。父母弄回来一些好吃的东西挺不容易的,他们总是找借口说不喜欢吃,其实是让给小孩吃,除了父母,兄弟姐妹居长者也总是让着给小的吃,小的也心知肚明,他们一般估计一下东西的数量,只拿属于自己的一份。最典型的就是八月十五分月饼,一个月饼要切成若干块,家有几个子女就切成几块,父母一般不把自己计算在内。做子女的看到没有父母的一份,哪敢动手去拿,一家人都在谦让,最后懂事的孩子们每人从属自己一份里捏一小块放到父母嘴里,才放心地吃。
孔融让梨看“让”的心态。孔融让梨主要是出自内心,是一种自觉行为,孝悌的外化,品德引导下的行为。
记得中国清代还有一个“让”的故事很著名。清代开国状元傅以渐,在京城为秘书院大学士,家中因为宅基纠纷,修书一封,希望他能为家中撑腰。收到家人来书,遂修一纸家书:“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看后,自感惭愧,主动让出三尺,邻居知道后,也深感惭愧,让出三尺来,于是就形成了今...
查看更多与“孔融让梨大家要学习吗?孔融让梨的故事你了解多少”相关的文章
“孔融让梨”是一则历史故事。内容如下:孔子的20世孙孔融4岁时,与兄长共食梨。孔融拿了最小的那个,人们问他原因,孔融答:“我是小儿,应该拿最小的。”
这则故事经改编后收录小学教材,意在培养小孩子的谦让精神。寓意不错,但这则故事的真实性令人怀疑。如果把真、善、美建立在一个可疑甚至虚假的故事上,它的说服力要大打折扣。比如华盛顿的“落樱神斧”、爱迪生的“镜子无影灯”,都曾收入教材,但它们都成了笑话。“孔融让梨”会不会也是一碗“假鸡汤”?孔融让梨的故事是真的吗?
必须要说明,“孔融让梨”的故事并不存于正史。唐朝高宗之子李贤为《后汉书》作注,引用了《融家传》的一则故事,也就是“孔融让梨”。《融家传》是本什么书,何人所作、何时成书,现在无人知晓。只从这名字看,是孔家后人所修的家传。这种家传,没有权威性。那么从孔融的事迹看他有没有可能让梨呢?
有文才却做不成事
孔融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志大才疏、不通事务。《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舌战群儒所说的一番话正是为他量身订做:“坐议立谈,无人可及;临机应变,百无一能”、“笔下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简而言之,是个腐儒。
志大才疏
孔融志大才疏并非我说的,而是《后汉书》的作者范晔所说。原文是:“融负有高气,志在靖难,而才疏意广,迄无成功。"这里的才,自然不是文才,而是处理事务的能力。孔融为北汉郡太守。孔融在北海郡“收合士民,起兵讲武”,好像要大干一场的样子。但是黄巾军从冀州至北海郡,孔融带人截击,被黄巾军击败,收拾残兵退守朱虚县。
不久后,黄巾军又来,孔融屯兵都昌。黄巾军把都昌困,孔融束手无策,只能派太史慈去请刘备。刘备派三千人过来击退黄巾军。这可以看出孔融带兵打仗的能力实在就是个渣。
不通事务
刘备离开之后,袁绍的儿子袁谭又来进攻。激战之后,孔融的部下只剩下数百人。袁军箭矢如同雨点射来,将士在浴血拼杀。而此时,孔融在做什么?在读书谈笑。半夜,袁军破城,孔融逃走,妻子儿女都被袁军俘获。
大敌当前,谈笑自若,不是胸有成竹,就是没心没肺。孔融显然是后者。如果把事务安排的井井有条,闲暇时间读书谈笑,那叫领袖气度;可是明明束手无策,将士前方拼命,自己后方读书谈笑,只能说做作(装x)且冷血。
腐儒
志大才疏、不通事务,不就是腐儒的标志吗?自以为只要读通“圣人经典”就无所不能,看不起实际做事的人。就似后世的东林党,看似大义凛然其实误国害民。这些腐儒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非常非常在意“圣人所言“、”经典所书“,而不知变通。这种性格的养成和家庭环境有很大关系,他小时候父母必然教他学习”圣人经典“。孝悌,正是圣人所推崇;《孝经》是儒家十三经之一。从这点看,孔融在父母的教育下4岁让梨倒是很有可能。我们再从孔融的家庭看是否如此。
一门争死
孔融15岁时,他哥哥孔褒的朋友张俭得罪宦官侯览,又被乡人诬告,遭到通缉。张俭来到孔融家中躲避,正好孔褒不在家。张俭因为孔融年幼不告诉他实情,孔融...
查看更多与“孔融让梨是真的吗?孔融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