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海瑞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发布时间:2020-07-31
1 历史上的海瑞是一个怎么样的人?他这一生竟然喜爱换妻
明朝
海瑞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历史上的海瑞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海瑞留给我们的影响是刚正不阿的正面形象,但是历史上的海瑞真的毫无瑕疵吗?从许多的记载中不难看出,海瑞绝不是尽如史书上记载的那样,毫无所缺。就在海瑞死去的时候,有百姓痛苦流涕,也有人为此毫不掩饰内心高兴。许多人暗自庆祝这个“偏执”、“爱管闲事”的“疯癫”之人逝去。

但是,在这些不喜欢他的人中也不泛有人佩服于他的,当时与他作对的大地主何良俊,虽不忿海瑞与他争锋相对,但也不得不佩服海瑞是个铮铮铁汉。

如果单以海瑞为官来说,他的确可以称得上是个清官。但如果你综观史料,不难发现海瑞那些不为人知事情。

性喜换妻,对家人冷酷的海瑞

海瑞的一生是换过不少的妻子,这也就成了政治对手攻击他的一个话题。单单在海瑞被罢官在家的十几年时间里,海瑞就有九次娶妻经历,并且这几次换妻中,有的正妻直到被休还不知道自己所犯何错。海瑞的不近人情是造就他频繁换妻的最大原因,往往因为一件小事或者是一句不知所云的错话,更甚者是和他的一言不合,这都成了他休妻的理由。

据说,在海瑞六十多岁的时候还纳了两个貌美如花的小妾,这样的作为引起了其他妻妾的不满,闹至最后造成了两人因此而自缢的悲剧。这些闹剧都被士人们所诟病,批评他为“此老大概好异,做事多不近人情。”

据说海瑞不光对妻妾无情,甚至对自己的幼女也是残忍冷酷到极点。海瑞五岁大小的女儿由于肚子饿吃了仆人送来的食品,此事被海瑞知晓之后,将女儿痛斥一顿,说她辱没了自己的身份地位。为了证明自己地位的高贵,责令女儿饿死。幼小的女儿大概是被父亲的举动吓到了,七天之中竟然真的不敢吃任何人送来的食物,而海瑞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女儿被饿死。在一个五岁大小的孩子眼中,家中的仆人无疑就是自己的家人,而接受家人给的食物,何至于被上纲上线到了身份地位的高度上了?幼小的她哪里会明白大人那些所谓的伦理纲常?为人父母的人都明白,看着自己的骨肉手如此痛苦,那将是多么残忍的事情,而海瑞竟然能做到无动于衷。

难怪有人认为,海瑞娶的妻妾那么多,最后却没有留下一子一女,这也许是上天为了惩罚海瑞的冷酷无情吧。用农村的话说,也许是缺德事做多了,老天才惩罚他老来孤苦伶仃,死的时候也没有人“送终”。

过于迂腐刻板的海瑞

海瑞口头上是极力反对铺张浪费,但是自己出门时的排场只怕是比他反对的那些人还要奢华,又喜欢别人抬举、奉承他,所以就极讨人厌。他在审案时的刚愎自用,虽说有时的确是可以帮到处于弱势的普通老百姓,但更多的是被那些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造成负面的影响。

不得不承认海瑞在审案上有一手,但是有时的迂腐却是非常惹人厌的。据说何一尚在任户部司农之时曾为海瑞鸣过不平,因此两人遂成至交好友。但是就在海瑞复出就职于南京吏部,何一尚以下属身份去拜见海瑞之时,海瑞却端起来上司的架子,对何不理不睬。由此而闹出的不愉快终使双方不欢而散。大家可以试想一下,得意之时的海瑞这样对待曾经帮助他于危难之时的人,加入以后海瑞再...

查看更多
2 海瑞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其实他只有清廉这一个评价
明朝
海瑞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海瑞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

我们谈起海瑞,第一个出现在我们的心中的形容词就是:清廉。这对于一个官员来说,是一个很好的评价,但是如果仅仅只有一个这样的评价,那就未必是很好了。因为对于一个官员来说,需要的不仅仅是他人对于自己品德行为的肯定,更加需要的是对于自己政治成绩的肯定,但是,海瑞明显没有得到这样的评价。

在中明,皇帝交接的并不是很迅速,所以那些我们十分熟悉的人物之间其实并没有隔阂,比如说张居正和严嵩,其实是同朝为官的,而海瑞,就是这些政治家中的一个。当然,我们也可以说他应该算是最特殊的那一个,因为他的出身实在是有些拿不出手。对比于严张二人二十上下中进士,三十几岁就当上庶吉士,海瑞的“学历”只有一个举人,那个举人还是考了几次以后得到的。但是,海瑞似乎也不是很在乎自己是否能够加官进阁,他所看重的,是自己是否能够对天下的百姓有这么一点贡献。他原本可以选择继续考试,一直到考中进士为止,借此来改变自己的命运,但是他没有,他选择了不再继续浪费时间在科举上,到地方去做一个能为百姓做好事的官员。

由于他的学历不高,所以他一直没有很大的升迁,直到他四十五岁了,才坐上了一个七品的官员,但是他的廉洁以及在民间的重大声望使得吏部开始重视他,最终还是把它调入了中央,本来他的人生应该是要迎来转机了,但是他却很死心眼,一定要弹劾嘉靖皇帝。当时的众多言官,弹劾严嵩的不少,但是始终没有人敢于正面指责嘉靖,海瑞所上奏的那一封书信,直指嘉靖的痛处,一点情面都没有给他留,嘉靖被骂的是狗血淋头,所以他看到这封奏疏之后十分的生气,本来他是想要立马处死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但是转而他又不再考虑了这个念头。

因为他觉得,如果自己现在贸然杀死了海瑞,那么自己势必会有一个不好的名声,这倒是无所谓,重要的是海瑞就会给后人留下一个忠良并且敢于直谏的印象,他才不要成全海瑞做这样的人呢。于是他就派人把海瑞关了起来,什么都不干。

这件事情发生十个月后,嘉靖皇帝去世了,在牢中的海瑞得知这件事情之后,失声痛哭并且吐出了本来已经咽下的食物,可以说是非常的悲伤了。此后隆庆继位,他为海瑞平反,并且由于海瑞反对当时的严嵩以及胡宗宪,所以他被认为是一个有血性的官员,吏部却给了他一个不是很要干实事的职位。为什么?因为他们很清楚,海瑞是一个过于严肃认真的人,这样的性格就会引起京城中的混乱。

后来海瑞上书给吏部压力,吏部才没有办法,派他去治理几个沿海的城市,海瑞要寻访的消息一下子传遍了江南地区,所有的商人都逐渐的降低自己的排场,并且,海瑞还规定了许多鸡毛蒜皮的小规矩,以求所有人和他一样达到稳定。但是在大的方面,他却用错了方法,主要就是他强行收购地主的土地,并未不是很成功,甚至得罪了之前救过他一命的前任首辅徐阶。

看到这里我们就可以发现,其实海瑞并非一个如何有能力,如何聪明的人物,他所能做到的在当时,不仅是他可以完成的,无论是高拱徐阶还是张居正其实将他...

查看更多
3 海瑞是一个怎么样的人?他也是一位能办事、懂办事的官员
明朝
海瑞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海瑞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海瑞的南直隶巡抚,苏州、应天、松江、镇江、常州、徽州、宁国、池州、太平、安庆十府,另外海瑞还负责总督杭州、嘉兴、湖州三省赋税。南直隶号称全国最富庶的地方,是明王朝财赋最多的,可是号称一省养全国。当时南直隶的土地兼并很严重,而士绅不缴税,就是说大部分的田地不纳税。那么只要大部分士绅的免税田退给平民,南直隶的田税就要增加几倍甚至更多。

海瑞要求士绅退田不仅出于对小农的公平正义,主要是经济原因。这些田是士绅的就免税,小农的就纳税啊。

土地兼并,士绅不纳税是明王朝危机的主要原因。能解决并敢于解决的明末只海瑞一人而已。

须如海刚峰之悯世,方可真扶世人也。

海瑞几个礼拜审几万个退田案,并不是昏庸,而是精明到极致啊。“事在争产业,与其屈小民,宁屈乡宦,以救弊也。”海瑞非常清醒的注意到关键,以这种“素疾大户兼并,力摧豪强,贫民田入于富室者,率夺还之”的表面方式,实现抑制土地兼并,解决士绅纳税的真正目的啊。

其实海瑞做的非常好,数量庞大的退田得到执行。实际他已经成功了。

如果不免他的职务,让他多做几任,那么南直隶的赋税增加,民生改善啊。如再将海瑞调任江西、湖广,那么这些财赋大省土地兼并,士绅不纳税就能够治理啊。全国的财政和民生就能得到改善啊。

海瑞的其它政策:

1、复屯盐本色以裕边储。如果说海瑞的士绅退田政策能解决土地兼并,士绅不纳税。那么复屯盐本色以裕边储可以解决大明王朝的主要军事危机。这个政策的核心是给边防军队送实物物资,恢复开中法。洪武三年,政府募商人输粮换取盐引,凭引领盐运销于指定地区,称为开中法。即商人将粮食运送给边军后换取盐引,边疆地区很多盐商组织的民屯。如果了解明末历史,那么你知道这个政策可以完美的解决明末军事危机。这么完美的政策怎么不用呢?从黄河文明到一带一路(9-4)叶淇变法:政商结盟与“开中法”的废弃_李晓鹏1982_新浪博客

那么恢复开中法这一利国利民的办法,难度在哪?必须废除现在的制度,那么要面对几百个权贵利益既得者的阻挠。而海瑞能够做到这些,毕竟难度远比士绅退田要小啊。如巡抚任后,改任户部尚书或侍郎,主持恢复开中法,那么明末军事危机能很好的解决啊。

2、均田赋丁差以苏困敝。这并不是指一条鞭法,而是指均平赋役。取消士绅的免税役特权,按照田亩多寡来分配赋役。即田多税多,田少税少,无田无税。“度田定税”,解决“有田者无税,无田者反当重差”,“苦乐不均,民穷为甚”的现象,以使“赋役均平、民得安生”。其实就是要官绅纳税,按田亩数量纳税。

3、江南数省设民壮,用西洋枪械。海瑞主张每县设立民壮,州县大者千名,次六七百,小者五百。根据里甲人户的等则,按丁粮多寡编派。每个民壮服役一年,平时在军营训练,负责县城守御。嘉靖41年,海瑞为兴国县令,他从广东雇来造枪技师,精造了鸟铳100把、购买了佛朗机20门,装备守城的民壮。民壮其实就是民兵,短期服役后成为平民,这样每县有千...

查看更多
4 生活在明朝时期的海瑞是一个怎么样的人?他这一生都为民
明朝
海瑞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海瑞,明朝时期著名的清官,在他在位期间,他一直尽心尽力的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替百姓们申冤做主,从而在民间拥有极高的名誉,也被百姓们称为海青天。

在他的一生中,经历了正德、嘉靖、隆庆、万历四个朝代,所以他也拥有着十分丰厚的人生阅历。在他参加乡试成为了举人之后,就正式开始了他的为官之路。在他担任浙江某个地方的知县之后,他对原本所实行的赋税制度十分的不满,于是便自己创新,推行了清丈、平赋税,而这种赋税制度也得到了朝廷的认可,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百姓与朝廷之间的矛盾。

在这期间,他还惩治一大批贪官污吏,使当地的官场气氛也得到一定的改变,减少官员们奴隶百姓的现象。慢慢的,由于他政绩突出,官职不断升高,手中的权力也在不断的变大 。而在受到皇帝的重用之后,大便开始打击贵族势力,上周皇帝新建水利工程,并且还推行了一条编法,使社会秩序得到了改变。

《剑桥中国明代史》曾经这样评价海瑞:海瑞,是严峻守法的官员,热心保护老百姓,制止绅士的非法行为。

生活在明朝时期的海瑞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生活艰难,生性正直

海瑞出生在一个举人世家,他的舅舅曾经中过举人,但是只有他的父亲无所作为,仅仅只是一个享受政府补助的生员。所以他的家境十分困苦,但是没有想到的是,在他四岁的时候,他的父亲也因为生病而去世了,给这个本来就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他只能和柔弱的母亲相依为命,凭借着祖先留下来的田产,勉强的维持生活。

尽管生活的十分艰难,但是海瑞的母亲却对他要求十分严格,从小便监督他学习儒家经典名作。在母亲的影响之下,海瑞从小便立志成为一名真正对百姓有用的好官,而他当正不阿,正直豁达的性格也得到了家乡人的认可。而在这海瑞读书学习的时候,正是阳明先生王守仁心学盛行的时期,王阳明十分提倡知行合一与致良,还提倡“立诚”,极力反对伪君子。或许正是受到了王阳明心学的影响,海瑞立志成为一名真君子。

初入朝堂,认真处理百姓事务

等海瑞渐渐长大之后,他便参加乡试,想要试一试自己的能力。在考试中他写了一篇《治黎策》,而这篇文章主要介绍的是海瑞对海南内部战乱不断的分析,并且还提出解决的办法。由此可知,在那时他就已经拥有了治国的能力。也正是因为这篇文章海瑞成功地成为了举人,有前往京城参加会试的机会。

在会试中,他再一次向朝廷呈上这篇文章,重新向朝廷阐述了他的建议,但是在当时,一个小小举人的建议自然没有引起朝廷的重视,他也因此落榜,回到了家乡担任一个小小的教员。在成为了教员之后,他细心地教导学生们学问,并且教育他们不得向权贵势力低头,哪怕之后有高官来考察,他也不主动起身跪拜。在他看来,作为先生在学堂中本不该对人行跪拜之礼,而他的这种观念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后来受到旁人的推荐,海瑞又成功地进入官场担任淳安的县令。在他上任之后,他就开始着手清算淳安的土地数量,并且重新制定了赋税制度,这样一来,减轻了农民们的负担,使许多逃亡在外的百姓又回到了故乡。而...

查看更多
5 海瑞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其实官场容不下海瑞这样的人
明朝
海瑞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海瑞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海瑞之所以出名,在于他曾给嘉靖的一份奏疏,名为《治安疏》。奏折中痛斥嘉靖的种种不作为、沉迷修道、官员贪腐等问题,随即天下为止震惊,海瑞也成了名人。嘉靖看到奏疏后气得暴跳如雷,之后则沉思良久,最终在嘉靖的宽容和反思下,海瑞得以存活,并成为廉洁的标杆。

隆庆年间,海瑞最高级别做到右佥都御史并巡抚应天,隆庆皇帝对海瑞还是很重视的。就算海瑞干不出什么太大的政绩,但对打击贪腐、安抚民心也是有帮助的。海瑞到哪里,哪里的官员就会倒霉,哪怕民众再拥戴,当然,海瑞也会被弹劾下任。

到了万历朝,海瑞则一直没有受到重用,那究竟为何海瑞为官清廉、百姓爱戴,却得不到重用呢?

一、海瑞只认是非、不顾人情

嘉靖四十一年,海瑞任福建淳安知县,在他任职期间就得罪过浙直总督胡宗宪。一次胡宗宪的儿子到淳安游玩,胡公子喜欢铺张,也仗着老爹的权势在地方胡作非为。海瑞则只按照普通招待标准,接待胡公子。

这下惹恼了胡公子,在公馆大吵大闹。海瑞的做法不是安抚和劝慰,而是命人把胡公子吊起来,胖揍了一顿。这还没有结束,海瑞还没收胡公子几千两银子,充了国库。胡宗宪可是封疆大吏,比海瑞的级别高出太多。

史料记载:

“宗宪子过淳安,怒驿吏,倒悬之。”

假如胡宗宪真的想要除掉海瑞,之后海瑞海大人的事迹就统统不会再有了。以胡宗宪的能力和地位,只需一个小纸条,就可以废掉海瑞的官职。好在胡总督是个深明大义之人,这才没有和海瑞一般计较,放了他一马。

海瑞的做法很对,面对无法无天的官宦子弟,理应该训教。事实上,这样做的后果也可能非常严重,甚至会连累到他的家人。而海瑞则不管不顾,只是一心为了对错、为了道义,得罪了高官。

在海瑞任职应天巡抚之时,他做了另一件惊掉下巴的事。原本首辅徐阶很欣赏海瑞,把海瑞提拔到了很高的位置,而海瑞则对徐阶占用田地问题抓住不放,哪怕徐阶已经做了表态,海瑞依旧不依不饶,坚决要求徐阶归还占用的田地。

经常有人拿戚继光和海瑞做对比,戚继光同样有经济问题,但戚继光却能平定沿海倭寇,救了当地无数百姓的性命,以功绩来论,戚继光比海瑞强很多。海瑞是一身正气,而他却无法做出戚继光的功绩,这就是其中的差距。

二、海瑞只能处理细节,无法办大事

我们现代的人才系统中,最难得的就是管理型人才,尤其高级管理人才最少。有些人天生就是领导者,而有些人则只适合做跟随者,这无法改变。海瑞并不是庸人,他是很有能力。最初,海瑞在南平任教谕,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都被海瑞搞得井井有条,老师认真教课,学生认真学习。

海瑞任职应天巡抚的时候,主要工作是审案,这也是他的本职工作,很多百姓都来找他诉说冤屈,海瑞则一一审理,事无巨细,全部审完结案。单从海瑞处理政务能力来说那是没有问题的,做个普通的地方官也绰绰有余。

办大事的人历朝历代也都很罕有,不论大奸还是大忠都是少数,做小事需要能力,做大事则需要的不仅是能力,还有权谋手段和对时局准确的判断力等等。哪怕海瑞的名气...

查看更多
6 明代清官海瑞是一个怎么样的人?他的性格顺应了历史潮流
明朝
海瑞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明代清官海瑞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海瑞(1514-1587),明代著名政治家、著名清官。字汝贤、国开,自号刚峰,,从教时被称为海笔架,后人称其为“海青天”,与宋代包拯齐名。这是百度百科对海瑞的介绍。

要知道海瑞是一位什么样的主儿,得从他悲惨的幼年说起。有人说海瑞的母亲堪比孟母,可我说她是一个噩梦。虽然海瑞的母亲和孟母一样,也是个年轻的寡妇。但在教育问题上,她显然差着许多档次。就像如今的大多数家长一样,海母也深知,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所以她严格要求海瑞,最终把他打造成了一位无敌圣斗士。海瑞的童年,从来没有像同伴们那样玩耍的机会,甚至不能“戏谑”,总是一本正经,老气横秋,甚至可能连说笑都不会,天天埋在书堆里读着四书五经,大学中庸什么的,这要放到现在,培养出的孩子叫“书呆子”。而在当时特殊的历史环境下,这样孤僻、偏执、迂腐的人却成了历史上最具知名度的清官之一。海瑞的一生都活在她母亲的阴影里,海母用自己的意志“强暴“了海瑞的精神世界,致使海瑞几乎成了海母的代言人。海母严于律己、同时严于律人的处世哲学明显带着自虐和他虐倾向。这种倾向,使得海母和海瑞都具有严重的道德洁癖。可以说海瑞的一生是悲惨的,甚至四五十岁还得给母亲“侍寝“,甚至对自己的四五个妻妾从来没有自主决定权。对于一个四肢健全,身体健康、各项身体指标合格的男人,这样的人生着实是可悲可叹呀。

海瑞有着这样乖僻、迂腐的性格,放到现在法治社会,必然无用武之地。可在明朝,还真算是顺应历史潮流了。大明王朝,是继汉唐以后,中华民族历史上的有一个高峰。要维持这样一个庞大社会体系的正常运作,没有特殊手段不好使的。当时有没有《宪法》,也没有《未成年人保护法》之类的法律,怎么办呢?那就用德治代替法治吧。在明代,法律在道德面前,就是个孙子。而海瑞,正是一个把道德的作用发挥到极致的人。他认为:“凡是孔老爷子作出的决策,我们都要坚决维护,凡是孔老爷子的指示,我们都要始终不渝地遵循”。这在他处理民事纠纷的原则上可见一斑。当出现复杂可疑的纠纷时,笔架哥的处理原则是这样的:“凡讼之可疑者,与其屈兄,宁屈其弟;与其屈叔伯,宁屈其侄。与其屈平民,宁屈富民;与其屈愚直,宁屈刁顽。事在争产业,与其屈小民,宁屈乡宦,以救弊也。事在争言貌,与其屈乡宦,宁屈小民,以存体也”。这样不尊重人权的判案手段,简直就是对《大明律》、对《明大诰》、对《大明会典》的严重亵渎。但当时的人,还就吃这一套,仇视海青天的人,也拿他没办法。不过把海瑞与明察秋毫、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包拯并作一谈,我是极不愿意的。 海瑞在官场上,严格尊奉儒家经典的教条,完全不按套路出牌,当时的官场所谓的“阴阳之道”在他眼里,都是罪恶。这一点,同后代的曾文正公倒是蛮像的,俩人都追求至圣至贤,不容丝毫懈怠,但他们的成就,却是不可同日而语的。闲言少叙,我们的海青天不仅仇视那些罪恶滔天的乡绅官吏,对待...

查看更多
7 海瑞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当年他狗血喷头的骂皇帝都没被砍头
明朝
海瑞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海瑞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青天,在历史上是对一个官员至高的评价,能够得此称号的人物并不多,那么说到青天,您会想到谁?

不少人想到的是宋朝的包青天,但是能被民众认定是青天的,并不是只有他一个。

素来被人们称之为无明君的明朝,就出现了两个青天。

一个是袁青天,另一个是海青天。

袁青天指的是明朝四朝元老袁可立,而海青天则是指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海瑞,而我们今天要说的人物,就是这位海青天。

相比较包青天、袁青天而言,海瑞则更加霸气了些,因为他不单单是民众眼中的父母官,还是一位敢于上书直接咒骂皇帝的大清官。

封建帝制,皇权至上,所有的天下之事,皇帝一个人说了算,正是因为这样,为了当当皇帝过把瘾而无所不用极其的人物大有人在。

当然也有人为了能够扶摇直上,不顾脸面地阿谀奉承,所以在历史上对皇帝一味迎合的人物比比皆是,但是敢以身犯险直接咒骂皇帝的人物却少之又少,因为这样做的后果很可能是脑袋搬家。

所幸,这样的人物虽少并不是没有,而海瑞就是这样一位凤毛麟角中的佼佼者。

上书咒骂了嘉靖皇帝,海瑞也是抱着必死之心,但是嘉靖却没有杀他,直到万历15年,海瑞最终病逝,那么问题就来了,敢于上书咒骂皇帝的海瑞为何能得善终?

这件事,我们还得从海瑞进入官场说起。

海瑞为官,百姓爱戴。

嘉靖二十八年,已经35岁的海瑞参加了乡试,经过刻苦读书,海瑞小试牛刀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得以高中举人,海瑞信心大增,于第二年上京参加了会试,结果名落孙山,海瑞不服气,又潜心学习了4年,于嘉靖三十三年再次参加考试,结果还是落榜。

两次会试让海瑞放弃了科举,因为他看不到希望,不过放弃了科举之后的海瑞,被广东布政使司任命为了教谕,这一职务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编制内的教师。

海瑞当了8年之后的教师广受学生和乡里好评爱戴,于嘉靖四十一年,海瑞得以为官,当了一个知县,这是海瑞人生的转折点。

当了知县的海瑞,看到的尽是百姓的疾苦和被压榨后的穷困潦倒,对此海瑞决定大干一场,于是重新清丈土地,减免百姓负担,而且把以前县里没能处理的案件各个都审理的很清楚,海瑞之名得以广泛传播,他因此也成为了一位百姓爱戴的好官。

皇帝昏庸,海瑞上书。

当了知县之后的海瑞,兢兢业业,不敢有意思怠慢,而他不知道的是,一扇大门即将为他打开,嘉靖四十五年,吏部尚书陆光祖决定进行一次文官选举,以让昏暗的朝廷多些新鲜血液,而这一次海瑞被选拔为户部云南司主事。

升了官之后的海瑞,他终于明白了为何自己曾经两次会试都名落孙山了,因为此时的朝廷早已昏暗不堪,此时的嘉靖皇帝已经多年没有上朝,而官场之事早已被贪官污吏把持,像海瑞这样的官,在当时的官场里就是异类。

其实这也不怪嘉靖皇帝,因为他很“忙”,忙着社坛祈福,忙着炼丹寻药,而朝廷大臣争相为皇帝进贡代表祥瑞的物品,而百官的奏折也大多都是上表祝贺,而有次朝廷中的两位大臣,上书劝谏嘉靖,结果被问了罪,自此之后,无人敢再对嘉靖皇帝进言时政。

海瑞看清了时局,但是他却抑制不...

查看更多
8 重臣海瑞是一个怎么样的人?为什么他能在官场屹立不倒
明朝
海瑞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明代第一清官,非海瑞莫属,海瑞以忠贞不二、刚正不阿品行,行走在混浊不堪的官场中,历经四朝,做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不仅如此,以海瑞刚烈的秉性,竟然可以完好保存自身,并能得以善终。

重臣海瑞是一个怎么样的人?,为什么能在艰险丛生的官场存活下来呢?

一、朝中有人支持

海瑞本身是不屑于去搞关系,结交官员、领导的,但这不代表海瑞就是孤家寡人。嘉靖二十八年,海瑞考中了举人,为了他的抱负,海瑞当然要继续考试,只是海瑞的天赋不算高,在之后的两次会试中屡屡落榜,于是海瑞决定放弃考试,直接做官。

在明代,考中举人也是可做官的,但一般来说大官是做不了的,只能个品级很低的小官,于是海瑞就做了南平县的教谕。朝廷御史前来视察工作,大家都跪地施礼,唯独海瑞一人以作揖替代,海瑞还理直气壮:

“台谒当以属礼,此堂,师长教士地,不当屈。”

“海笔架”之名一下子传扬开来,就连朝廷高官也注意到了海瑞。按照海瑞的无礼举动,很可能丢官罢职,然而海瑞不仅没有被罢免,还升了官,升为淳安知县。这并非海瑞自己的造化,而是朝中有人特意提拔海瑞。

这就好比我们现代的明星,有的人喜欢这个明星,有的人喜欢那个,有人黑,也有人为其摇旗呐喊。海瑞刚正不阿的秉性,也得到一些朝廷大员的赏识,当然这里面有利用他的人,当然也有赏识他的人。

海瑞的确工作很努力,而且也做出了一些政绩,但如果朝廷中没有人为其撑腰,他是不可能节节高升的。在做淳安县令的时候,胡宗宪的公子路过淳安,肆意妄为,要钱要东西,海瑞当然不会妥协,直接命令抓起来,痛打了一顿。

胡宗宪得知此事,并没有责怪海瑞,一方面胡宗宪的确是大人有大量,不愿跟海瑞一般见识,另一方面,胡宗宪也忌惮这海瑞背后的势力,他也不想惹上麻烦。

都御史鄢懋卿,严嵩手下的头号红人,也在海瑞手底下栽了跟头,因为海瑞根本就不给鄢懋卿面子。对此,鄢懋卿派人展开报复,但海瑞仍是完好无损,之后反而被提拔为户部主事。

在海瑞上奏那封举世名篇《治安疏》后,首辅徐阶都曾给海瑞说好话。可见,海瑞的高风亮节虽然得罪了不少人,但也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了很多朝廷高官的好感。

二、嘉靖帝不杀海瑞

作为权臣要想做成一番事业,只要得到一个人的支持足够了,那就是皇帝。严嵩为何得宠,权倾朝野二十年?主要在于嘉靖帝的宠信,只要嘉靖皇帝信任严嵩,严嵩就一直可以为所欲为。

嘉靖帝当然不会宠信海瑞,而恰好相反,嘉靖帝是十分想处死海瑞的,主要因为海瑞上奏了那篇《治安疏》。

史料记载:

“至谓遐举可得,一意修真,竭民脂膏,滥兴土木,二十余年不视朝,法纪弛矣。数年推广事例,名器滥矣。二王不相见,人以为薄于父子。”

在《治安疏》中,海瑞将嘉靖批驳得一文不值,什么大兴土木,多年不上朝,法纪松弛之类。嘉靖看到后气得暴跳如雷,直接就要下令去抓海瑞,好在嘉靖旁边有黄锦等人给海瑞说了几句好话,这才保住了海瑞。

当然了,如果嘉靖一定要杀海瑞,那是谁也拦不住的,当时嘉靖基本上接近弥留...

查看更多
9 海瑞是一个怎么样的人?他真的是一位为民的好官
明朝
海瑞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海瑞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海瑞,一直是一位十分“正能量”的风云人物。他生前的名声几乎就可以说名扬四海,身后也称得上流芳百世。但是,这样一个早已盖棺之人却在近几十年开始人设崩塌,成为了一个“有争议”的人物。从《记海瑞印文》到《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再到《万历十五年》海瑞的名头是一降再降。一开始还只是就事论事的讨论其个性“乖张惨酷”,之后便上纲上线,说海瑞各种“名不符实”,而到了今日最多的就是所谓“清官误国”——也就是说海瑞这个人,不仅是一个道德上有洁癖的人,不近人情;也是一个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侏儒。根本不会干事,甚至有人将海瑞贬低为田文镜、毓贤式的酷吏。

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最有影响的就是黄仁宇的观点:

“以熟讀詩書的文人治理農民,他們不可能改進這個司法制度,更談不上保障人權。法律的解釋和執行離不開傳統的倫理,組織上也沒有對付複雜的因素和多元關係的能力。海瑞的一生經歷,就是這種制度的產物。其結果是,個人道德之長,仍不能補救組織和技術之短。”

写的句句是痛心疾首。

并且黄仁宇还进一步引用与海瑞同时代的思想家李贽的话来印证自己的观点——海瑞其实是个“万年青草”。

还是那本《万历十五年》中的内容:

“他(李贽)尊重海瑞,但是也指出海瑞过分拘泥于传统的道德,只是‘万年青草’‘,可以傲霜雪而不可以任栋梁者’。”

黄仁宇之所以扛出李贽的这段话,目的当然是为了给自己的“大历史观”站台,增加权威性和可信度,证明道德完人海瑞实乃无能之辈,完全符合自己纲领性的判断:

“中国两千年来,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代而极,这就是一切问题的症结。”

但是,问题来了,李贽当真的说过这番话么?

事实是“万年青草”之论见于《焚书-卷四-八物》,是一段月旦古今人物的史论,以八种事物来比拟八种不同类型的人才。在这里海瑞被明确的归为“杉松栝柏”类,原文是:

“夫青松翠柏,在在常有。经历岁时,栋梁遂就。噫!安可以其常有而忽之!与果木斗春,则花不如;与草木斗秋,则实不如。吁!安可以其不如而易之!世有清节之士,可以傲霜雪而不可任栋梁者,如世之万年青草,何其滔滔也。吁!又安可以其滔滔而拟之!此海刚峰之徒也,是亦一物也。”

看见了没有?按照李贽的原文,怎么看都是说海瑞是“青松翠柏”、不是“万年青草”。此外,在《藏书》、《续藏书》中还有大量对海瑞的评价,都是极钦佩的态度,认为海瑞是位“扶世之人”,不是空谈误国之辈。

也许,我们善意的推测,黄仁宇可能看了一部了假的《藏书》……

其实,历史上真实的海瑞,是一位颇有魄力且稳健的政治家,他的才干不逊色于同时期的任何一位,在人际交往上也是一位人情达练的官场人。

海瑞不是进士出身,他最后的科名是嘉靖二十八年的举人。当时海瑞就家乡的黎汉矛盾问题写了一部策论《平黎策》,主张修路、筑城,都是很实在的建议,丝毫没有浮夸虚妄的空谈。

之后海瑞踏上仕途,仍旧是一如既往的务实。

比如在淳安县令的任上,海瑞就实实在在当着一个“...

查看更多
10 “海青天”海瑞是一个怎么样的人?他的日子让人想不到 的清贫
明朝
海瑞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海瑞(1514年1月——1587年11月),字汝贤,号刚峰,海南琼山人。他是明朝著名的清官,在民间有着“海青天”的美誉。

“海青天”海瑞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海瑞这个人,在明朝官场中属于一个异类,是一个清澈见底的廉吏,为整个官场所不容。大家都知道,朱元璋建立的大明朝,是中国历史上官员俸禄最低的朝代。

明朝的官秩,分为九品十八级,俸禄也分为十八等。最高的正一品,每年禄米1000石,俸钞300贯;最低的从九品,禄米60石,俸钞30贯。这个工资水平,本来就不高,也没涨过。发展到明后期时,只给少部分米,大部分都折合成现钱。因为折算比率不合理,官员的实际到手的工资收入变得更少。据《明史》记载:

宣宗初年,大小官自折钞外,月不过米二石,不足食数人,仰事俯育,与道路往来,费安所取资。

按照明朝官员发放的这点工资,除了维持生计外,想要赡养父母,抚养妻小,周济亲朋,100%没戏。另外,当时官场中,官员朝觐、调遣、巡察等活动,朝廷是不负责路费的,得自己想招儿。至于说,觐见上级领导的“门敬”、“年敬”、“跟敬”等灰色支出,更得自己想办法筹集。

支出太大,而收入又太少,你只有盘剥百姓,增加摊派收费,否则钱从哪来?对于大明官员而言,这是最大的问题。

对于这种现状,虽然朱元璋开始时就严厉整顿贪腐,但统治阶级上层也很清楚,发给官员的那点工资,连温饱都费劲,何来官体官威?如果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他们多少盘剥一下百姓,别说调动官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了,就连官员的招聘都没希望。

在大明朝这种心知肚明的约定俗成之下,海瑞横空出世了。他入仕后,坚决不接受任何工资以外的收入,日子过得自然清贫。他在工作之余,自己开田种地,什么白菜啊、萝卜啊等等,完全自给自足,能不花钱绝不花钱。一年中,唯一的开荤机会,就是买二斤肉为母亲过寿。

这样的清官,治下的老百姓自然是极为拥护,因为他们可以减免好多的苛捐杂税。但是,其他的官员可就不乐意了,尤其是需要与他打交道的官员。

海瑞自己清廉也就罢了,但对于官场的惯例,他也要严厉制止,天天拿着朱元璋颁布的《大明律》说事儿,这谁受得了。尽管官员们嘴上不便明说,但心里却一万个不情愿。

当时,一听说海瑞要升应天巡抚,应天的官员都快绝望了,纷纷请调他处,有的甚至自动离职,坚决不与海瑞为伍。

除了清廉外,海瑞还是个不要命的工作狂。他担任应天巡抚后,一改前任的拖沓和懒散,每月按时审理案件,件件不落,多达三四千起之多。其中,除了鸡毛蒜皮的小事儿外,还包括杀人案、强盗案和贪污案这些大案。

由于海瑞卓然于群和爱憎分明的个性,使得他与大明官场格格不入,经常被下级挤兑,被上级弹劾,“罢官”是他的家常便饭。

据统计,海瑞入仕一共33年,其中有一半的时间处于被罢官停职的状态。奇怪的是,罢一次升一次,官是越做越大,权力却是越来越小。

海瑞最后的官职是南京督察院的右都御史,官阶二品。按理说,这个官位不低了,但却是听起来牛逼而已,因为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