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益于“文景之治”的积累,到汉武帝刘彻即位时,西汉的国力已经基本恢复。加之,刘彻本人雄心勃勃,决定彻底结束对匈奴的长期战略守势,结束屈辱的“和亲”政策,推行积极的军事攻势。
公元前133年,以“马邑之战”作为标志,西汉主动拉开了汉匈之间长达数十年的大规模军事对抗的序幕。汉武帝先后派出了卫青、霍去病等人多次征伐匈奴,彻底解除了西汉王朝北境的边界威胁。
期间,双方虽以军事手段为主,但也不乏间歇性的外交妥协。接下来,本文“苏武牧羊”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的。
公元前100年,汉匈关系出现了缓和的迹象,且鞮侯单于上任后,主动派使者向汉朝求和。为了积极回应匈奴的求和之举,汉武帝派出了以中郎将苏武为正使、副中郎将张胜为副使的上百人使团出使匈奴。
苏武一行人员在抵达匈奴王庭后,传达了汉武帝的旨意,并且宣布停止军事征伐,恢复双方的边界贸易,还附赠了不少的礼物。本来,外交工作开展得很顺利,可惜在这节骨眼儿上还是出了差池。
使团副使张胜一贯自以为是,他背着苏武与之前投降匈奴的汉人进行合谋,准备乘匈奴大单于外出狩猎之际,劫持大单于的母亲阏氏太后,并以此要挟匈奴彻底投降汉朝。借此机会,实现为自己加官进爵的美梦。
作为促和的外交使团,背后扰乱敌方政局是极为不妥的。而且,他们谋划不周密,很快就被匈奴大单于知悉,张胜等人一同被捕获。而贪生怕死的张胜,竟然没羞没臊的投降了匈奴。最要命的是,他直接连累了整个汉朝的使团。
虽然苏武事前毫不知情,但作为使团的正使,他还是难逃干系,被匈奴人下狱囚禁了。期间,匈奴大单于多次对他进行威逼利诱,但苏武矢志不渝,始终拒绝投降匈奴,并正义凛然地持节要求匈奴释放使团回归。
且鞮侯单于敬佩苏武视死如归的气节,不忍杀他;同时,在与汉朝关系稍见缓和的情况下,也不敢和汉朝贸然翻脸,担心再次引起双方的战争。
对于这个既不能杀,也不能放的苏武,匈奴人显得不知所措,只好将其关进大窖并断绝了他的饮食。单于认为,对苏武这样的汉臣,稍加磨难必能使其降服,据《汉书·苏武传》记载:
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
凭着这样的意志,苏武竟然顽强地活了下来。为了能够继续囚禁苏武,磨灭他的意志,匈奴对外声称苏武已经在饥病交加之下死亡,秘密将其转移到了远离汉境的北海。据《汉书》记载:
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
啥意思?匈奴将苏武流放到了北海(今贝加尔湖)一带,并给了他几十只公羊在此放牧,扬言只要公羊能产下小羊,就立即同意释放他返回汉朝。
当时的贝加尔湖,属于中国北方游牧民族的传统生存区域。直到满清的前期,贝加尔湖都属于中国的领土,在康熙和雍正时期,随着《尼布楚条约》、《布边斯奇条约》和《恰克图条约》的签订,才落入了沙俄之手。
现如今,贝加尔湖被称为“西伯利亚明眸”,周边环境宜人,资源丰富。但在两千年前,却远远不是这样,苏武生活得十分艰辛,就连基本的食物和饮水都无法保证,甚至还要挖掘鼠洞以充饥。即便...
查看更多与“苏武牧羊——他强烈的爱国决心,不挠的斗争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