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弘时

发布时间:2020-07-09
1 弘时可以说是雍正的儿子里最惨的一位,雍正最后只能让他去给康熙守陵
弘时
雍正的儿子

在清西陵的一个偏僻的角落,有个特殊的陵区,人称阿哥园寝,里面只有一座阿哥墓,而且寒酸的让人难以想象。那么,这座阿哥陵寝到底葬的是谁呢?您可能不相信,葬的是雍正皇帝的第三个儿子,弘时。

雍正的第三个儿子弘时,葬在清西陵的一个角落里

清朝皇家陵园里包括清东陵,清西陵,而阿哥园寝是唯一的一座,为什么呢?因为按照清朝祖制,但凡皇家男丁,成年之后都要加封,最起码的身份都是贝勒,往上那就是郡王亲王了。那么阿哥等于是白身,没有身份了。

按照《大清会典》的规定,陵墓顶部瓦片的颜色,就代表着墓主人的身份。像皇帝皇后亲王的陵墓呢。顶部用的是黄色瓦,妃子格格用的是绿色,而这个陵墓是什么颜色呢?黑色。这就阿哥园寝的标志。

那么,这个阿哥园寝里面藏着什么人呢?说出来很多人都不会相信,里面埋着的是雍正皇帝的第三个儿子,弘时。奇怪了,弘时生于康熙43年,死于雍正五年,死的时候多大呢?24岁,早已成年了呀。按照清朝祖制,他的身份不应该是阿哥,但是现实却是,弘时的确没有封号,这是为什么呢?

在解答这个问题之前,咱们得先说另一个谜团,那就是弘时死亡之谜。对于弘时的死因很奇怪,无论《清世宗实录》,《清史稿》还是《清宫旧档》都对此讳莫如深,只用了很含糊的四个字,叫郁郁而终。就因为史料语焉不详,后来就出现了各种猜测。有人说弘时是被雍正帝秘密处决的。

弘时至死都是个阿哥,而且死因不明

按照这个说法,因为雍正已经决定立弘历了,也就是后来的乾隆为储君。而弘时不甘心,不仅和八王爷允禩相勾结,甚至还派人暗杀弘历。雍正为了给乾隆上位扫清障碍,所以不得不秘密处决了弘时。

那么事情真的是这样的吗?有学者认为,这种说法站不住脚,为什么呢?众所周知,雍正登基之前和即位之后,以八王爷允禩为首的八爷党,给他制造了很多麻烦。而允禩他们之所以能搞出这么多事来,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允禩手里有人有钱,还扛着贝勒乃至廉亲王的爵位,毕竟胤禩在朝中经营多年。

可是弘时呢,死的时候才24岁。以他的实力对于乾隆的威胁,恐怕远不及雍正刚上台的时候,废太子胤礽对雍正的威胁。你想想,胤祯连二哥胤礽都容下了,怎么就容不下自己的亲生儿子呢?这是其一。

其二,恂王,也就是十四爷允禵。允禵曾经担任抚远大将军,手握重兵,他给雍正造成的威胁,可以说是差点翻盘了的。但是在失去兵权,失去威胁之后,雍正同样没有太为难他,仅仅是将他幽禁了事,让他去给康熙守陵了。

弘时之死,传闻是雍正秘密杀害的

一母同胞的弟弟再亲,也亲不过亲生儿子呀。退一万步讲,就算雍正要杀弘时,可以在对允禩允禵这些八爷党下手的时候,顺带把他给杀了。可是弘时什么时候死的?一年之后。

一年之后啊,大的麻烦都已经扫除了。雍正还有必要要杀自己的儿子吗?所以,雍正的秘密处决弘时的说法看似有理,其实不能成立。

那么如果不是雍正动的手,弘时又是怎么死的呢?本着谁受益,谁就是主谋的思维,乾隆当然首当其冲。我们知道,无论出身和家里的排位,对于...

查看更多
2 雍正的儿子弘时本因继承皇位,为何最后落得如此不堪的下场?
弘时
雍正的儿子

爱新觉罗·弘时,雍正皇帝的第三个儿子,因年少时期犯下过错,被雍正皇帝废其宗籍,一生无封。雍正五年,弘时逝世,年仅二十四岁。史料记载,弘时嫡福晋姓董鄂氏,是尚书席尔达的女儿。他有两个妾,一是钟氏,是钟达的女儿,一是田氏,有一子永珅,3岁夭。

雍正皇帝子女众多,共有十个儿子,四个女儿。只是嫡子与此子先后早夭,只好拟写秘旨,令宝亲王弘历继任皇位,即:乾隆。雍正三年,弘时因犯错惹怒雍正,被赶出京城。次年,雍正让其去当允禩之子,并废其皇族宗籍。外界看来,弘时可能是因涉及允禩之事,激怒雍正。

正常情况下,雍正两个大儿子先后早早过世,第三子弘时理所当然会成为皇位接任者。但是,弘时却不这么认为。当时,朝廷内外都能感受到,雍正有意将皇位传给宝亲王弘历,这点引发了弘时不满。也正是因为此,他涉及允禩一事,意图拉下弘历,导致雍正暴怒,进而废籍。

康熙帝时期,清朝就曾两次废太子,原因自然是各皇子的拉帮结派、明争暗斗,惹怒了康熙。康熙死后,弘时再次犯了以前皇子的老错,与雍正极其憎恨的允禩一派走到一起,被雍正惩处也不稀奇。

乾隆继位后,曾评价弘时“放纵、不谨”,一句话囊括了弘时的缺点,过于自傲、任性。

其实,在雍正继位前,弘时与允禩便走得很近,所以,雍正废弘时直接让他做允禩之子。雍正对于康熙晚期的皇子之争与其父看法相悖,他并不喜欢允禩,认为:此人野心太大,继位后一直找借口废掉其位。

而弘时却又想靠着允禩拉下弘历的地位,被雍正得知后,自然怒不可遏,废除弘时宗籍而没有取其名,已是顾及父子之情。既然废除了弘时,那么,必然要为大清选出未来皇帝。诸多皇子中,也只有弘历最令雍正满意,更何况,弘历也最受康熙帝宠爱。

元年八月,雍正帝一直在秘密培养弘历,自认保密工作做得很好,然而,仅过三个月,雍正便自己泄露了想法。同年十一月,恰好是康熙帝的周年忌辰,正常情况下应该是雍正帝前往主持。但是,雍正帝想着此事不妨交给弘历,让其历练一下,便派仅十三岁的弘历前往祭陵。

或许这只是一个无心之失,也或许是雍正帝有意为之,总之此事一出,文武百官已经明白雍正用意。先帝忌辰当朝皇帝不来,却派来小皇子代为祭陵,这明显是传递一个信号,那便是:储位已定,如果不出意外,弘历皇子必然是下任皇帝。

事情传开后,最为失望的自然为弘时,他自认为大皇子、二皇子先后去世,皇位继承会落到他这个三皇子身上,可偏偏没想到,雍正皇帝会秘密建储,有意培养弘历接任。弘时当时极为沮丧,但又不想这样认输,他心中还是留有期望,或许这祭陵之事,或许只是皇阿玛的无心之失,并非有意建储。

可很快,他的最后一丝期望也被无情夺取。

雍正二年,康熙帝“再期忌辰”,这次前来祭陵的仍然是弘历,如果说,第一次为雍正帝无心之失,那么,第二次则完全是有意为之。至此,弘时对于皇位的幻想彻底破灭,在憎恨与嫉妒之下,他逐渐走近允禩,加入敌对雍正一派。此后,对于雍正的一切,弘时皆嗤之以鼻,骄纵无比。

雍正与允禩的矛...

查看更多
3 当雍正的儿子弘时被废后,弘历的继承人地位就已经无可撼动了
弘历
雍正
雍正的儿子

公元1735年,在位13年的雍正皇帝去世。随后,雍正第4个儿子弘历继承了皇位,弘历的年号为乾隆。这就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乾隆皇帝,乾隆除了做了60年皇帝以外,还做了4年掌握实权的太上皇。但乾隆继位也有很多问题,乾隆并不是雍正皇帝的长子。那么,雍正皇帝为何没有选择老三弘时,而是选择了老四乾隆呢?

在古代社会中,婴儿的存活率是比较低的。雍正虽然儿子很多,但是最终成年的只有4个。由于最小的儿子弘瞻已经被过季给了果亲王,所以可以排除继承皇位的可能。那就只剩下弘时、弘历和弘昼三个儿子,老六弘昼是什么人,大家都清楚,这么一个顽主绝对不会继承皇位。所以说,皇位的竞争者只有老三弘时和老四弘历。老三弘时有自己的优势,那就是年龄,雍正继承皇位时,老三弘时已经成年,而老三弘历只有11岁。

虽然弘历的年龄小,但当年深受康熙皇帝的宠爱。在康熙皇帝在位的末期,对弘历这个孙子格外疼爱,与之相比,其他皇孙就差得远了。在中国历史上,因为有一个好儿子而得到皇位的人大有人在。比如明朝前期,朱棣和孙子朱瞻基的故事。雍正最终能够继位,确实有儿子弘历的因素。弘历后来登基之后,一直把爷爷康熙作为自己的榜样。连在位时间都不愿意超过康熙,由此可见,当年的康熙对弘历影响很大。

除了康熙的宠爱,还有就是后宫的较量。虽说他们两个都不是嫡子,但母亲的地位同样至关重要。老三弘时的母亲并不受宠,而老四弘历的母亲则是大名鼎鼎的钮祜禄贵妃。在电视剧甄嬛传中,也反应了这个问题。钮祜禄家族可是清朝贵族中的望族,而且钮祜禄贵妃深受雍正皇帝的疼爱。这位钮祜禄贵妃在弘历登基之后,成为了太后,而且一口气活了80多岁。顺便说一句,乾隆后期的权臣和珅,其实也是钮祜禄家族的。

当然,这是都是明面上的问题,在幕后很有可能还有玄机。皇家的孩子们都早熟,尤其是政治博弈手段。有一点需要注意,雍正皇帝站稳脚跟之后,在登基的第4年,开始清理老八集团。与此同时,也罢黜了老三弘时的皇子地位,将老三弘时赐给了老八胤祀。雍正为何这么做,现在已经不得而知。但当时弘时与他的八叔胤祀肯定有很深的联系。雍正除了他们几乎是脚跟脚的事情,这一点也能反映这个问题。

公元1735年,雍正皇帝去世之后,弘历摇身一变成了乾隆皇帝。最后交代一下那位老六弘昼,这位王爷深通明哲保身之道。军国大事一点也不问,整天的吃喝玩乐,一大把年纪还会卖萌。乾隆对这个弟弟无可奈何,但也十分的放心。如果老六不这么做,按照乾隆的个性,估计又多了一位英年早逝、暴病而亡的亲王。

查看更多
推荐栏目
back_img
功能直达
热门应用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