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盲皇帝朱由校怎么死的
明熹宗朱由校在明朝是一个特殊的皇帝,他是个文盲。但这并不怪朱由校,而要怪他的爷爷万历皇帝。万历帝醉酒宠幸宫女生下朱常洛,也就是明光宗。因此万历从小到大一直看不上朱常洛,并且殃及了他的儿子朱由校。从朱常洛那时起就没有受到正经的教育,到了朱由校干脆放鸭子了,因此,朱由校的知识是有一个50来岁的老太监教的。比如骑马、射箭、做木匠活。他还给这个小皇孙讲市井奇闻,常年的朝夕相处,这一老一小之间形成了亦仆亦主,亦亲亦友的关系。这个老太监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九千岁魏忠贤。
魏忠贤在52岁前是太子府掌管伙食的老太监。他没有什么野心,一心只求平安温饱。直到太子朱常洛当了皇上。一个月后因纵欲过度驾崩。朱由校继位。同样大字不识的魏忠贤瞬间成了大明王朝司礼监秉笔太监,权力与大明首辅一样大。魏忠贤膨胀了,他最初进宫时是刷马桶出身,终于翻身做了主人。他需要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他平时常穿龙袍,龙的样式与藩王只差一爪。甚至连内衣内裤上都绣上金莽龙。其实,魏忠贤没有当皇上的野心,他只是想让所有人知道自己的高贵、与众不同。
明熹宗朱由校16岁即位,在位7年,死时才23岁。明熹宗的死因也是众说纷纭,一致的观点是嬉乐过度。加之在湖中划船落水,服用进献的“仙药”身亡。朱由校无子嗣,便由弟弟信王朱由检即位。临死前朱由校跟朱由检,也就是后来的崇祯皇帝说了这样一句话,魏忠贤“恪谨忠贞,可计大事”。崇祯知道,当时的大明王朝尤其是后宫已被魏忠贤控制了,入宫当天,17岁的崇祯害怕极了,他取来佩剑防身,不敢吃宫中的食物,只吃袖中私藏的两块麦饼。
这时,魏忠贤送上四名绝美稚嫩的宫女。崇祯畏惧魏忠贤只得欣然接受。魏忠贤走后,崇祯让卫士脱掉她们衣服搜身,果然在每人裙带内发现一颗催情的香丸,可让男子有无法抑制的冲动,名曰迷魂香。又过了几日,崇祯在晚间批阅奏章时,突然闻到异香,他环视殿内并没有焚香。派人四处搜查,发现一名小太监躲在宫殿角落夹壁中,手持一支点燃的迷魂香。也是魏忠贤派来的。崇祯一下子就明白了魏忠贤的用意,联想到父皇明光宗,皇兄明熹宗,如此早亡,肯定与这害人的迷魂香有关。魏忠贤此人必除。
这里笔者要说一句,魏忠贤绝没有要杀明熹宗之心,一件事就可以证明,明熹宗在湖中嬉闹落水时,魏忠贤不顾自己不会游泳,下水搭救他。明熹宗从小就是魏忠贤看着长大的,情同父子。他给明熹宗迷魂香,无非是让他忙于玩乐,疏于朝政。以方便自己行事。明熹宗死后,魏忠贤哭得昏天暗地,长时间沉浸在悲痛之中,而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危险。这时崇祯下手了,剑指魏忠贤十大罪。如果魏忠贤真想害崇祯,以当时他的实力崇祯绝没有反戈一击的能力。
查看更多与“文盲皇帝朱由校怎么死的 其实魏忠贤没有想害他的想法”相关的文章
中国历史上有几位非常厉害的宦官,他们能只手遮天,有着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明朝时期的魏忠贤就是其中一位,魏忠贤是一位非常厉害的人物,极受皇帝宠信,在当时与客氏狼狈为奸,因此有传言说魏忠贤其实不是真正的太监,不过魏忠贤最后的下场也是非常的惨。
魏忠贤最后是怎么死的?
魏忠贤年少时家境贫穷,混迹于街头,不识字,但却懂得射箭与骑马,喜欢赌博,迷恋酒色。
明神宗在位时期,魏忠贤为赌债所逼且思见太监在游乐场所出手阔绰,遂自阉入宫做宦官,因早与宫中太监熟识通融,谣传因此未净全身,仍有一粒睾丸。
在宫中,魏忠贤结交太子宫太监王安,得其佑庇。后又结识皇长孙朱由校奶妈客氏,与之对食。对皇长孙,则极尽谄媚事,引诱其宴游,甚得其欢心。1620年,朱由校即位,是为明熹宗。魏忠贤升为司礼监秉笔太监。
明熹宗因为喜欢做木工,因此朝廷大事,几乎都贵魏忠贤打理。魏忠贤与皇帝乳母客氏沆瀣一气、狼狈为奸,极受宠信,人称“九千岁”(意谓在号称千岁的亲王之上,近于号称万岁的皇帝),有些人干脆叫他“九千九百岁”。
1627年,明思宗崇祯皇帝朱由检登基以后,嘉兴贡生钱嘉征弹劾魏忠贤十大罪状:一并帝;二蔑后;三弄兵;四无二祖列宗;五克削藩封;六无圣;七滥爵;八掩边功;九伤民财;十通关节。朱由检召魏忠贤至殿上,命一宦官当众宣读钱嘉征奏疏,忠贤面如土色,以重金托一位皇帝身边的老侍徐应元求情。徐应元劝他辞职,于是魏忠贤请辞获准。
同年十一月一日,诏忠贤至凤阳看坟,魏忠贤在凤阳途中,仍豢养一批亡命之徒,崇祯闻悉后大怒,命锦衣卫前去逮捕,押回京师审判。李永贞得知消息,连忙派人密报魏忠贤。魏忠贤自知难逃一死,在阜城南关尤氏旅店与同伙李朝钦痛饮至四更,最后上吊自杀。
魏忠贤死后,尸体被挖出后,任人千刀万剐。思宗下令清查“阉党逆案”。一共清查出首逆同谋六人,交结近侍十九人,交结近侍次等十一人,逆孽军犯三十五人,谄附拥戴军犯十五人,交结近侍又次等一百二十八人,祠颂四十四人,共计二百五十八人,再加上漏网之鱼五十七人,共计三百一十五人。忠贤的情妇客氏、忠贤侄魏良卿俱被杀。
魏忠贤真的是太监吗?
明末宦官魏忠贤是明朝的一个太监,他这个人十分有心计,做个太监就能做到“九千岁”,掌控朝政,天下间的事情,他一个人说得算。魏忠贤是真太监还是假太监呢?
明末宦官,明熹宗即位后,开始平步青云,拉开了中国历史上最昏暗的宦官专权的序幕,一时厂卫之毒流满天下,一大批不满魏忠贤的官员士子惨死狱中;一大批无耻之徒都先后阿附于他,更有某些阿谀之臣到处为他修建生祠,耗费民财数千万。他自称九千岁,排除异己,专断国政,以致人们“只知有忠贤,而不知有皇上”。明崇祯继位后,打击惩治阉党,治魏忠贤十大罪,命逮捕法办,自缢而亡,其余党亦被彻底肃清。
魏忠贤出身贫农,家里困苦,青年时期的魏忠贤整日游手好闲,嗜赌如命。十九岁的魏忠贤娶了个老婆,生了个女儿,后来因为赌博赌输了觉得人生失去了意...
查看更多与“魏忠贤是太监吗?魏忠贤最后的结局如何”相关的文章
说起我国最著名的大太监,大家脑中第一时间想到的一定是李莲英跟魏忠贤,的确这二人的名气甚至比有些和平年代的君主还大很多。
今天讲的就是就是大太监魏忠贤的传奇一生,魏忠贤,字完吾,他出生于河北肃宁,幼时的魏忠贤生活非常困苦,他的父母都是非常朴实的农民,家庭并不是很富裕,屋楼盘逢连夜,在魏忠贤很小的时候他的父亲便因病去世了,其后他的母亲便改嫁到了一户姓李的人家,在这之后的一段时间里他也随了继父的姓。
但魏忠贤此人从小本身就非常顽劣,他不爱读书,只喜欢跑到市井上去玩,小的时候他的父亲还能管管他,他也能有所收敛,但是随着他父亲的过世,他变得越发的肆无忌惮,吃喝骗度抽,坑蒙拐骗偷他是样样俱会。
这其中尤其以赌博最为令他上瘾,虽然他家里没什么钱,但是却沉迷于赌博,最初的时候还能赢点零花钱,他以为自己是赌神在世,胆子便越来越大,人家开赌场的人有哪个是傻子,他们最开始让你赢点小钱的目的就是让你放松警惕玩几把大的,这魏忠贤就这样中了赌坊的套路,他把自己这些年省下来的钱全都输在了赌桌上,输了以后他还不甘心,又回去找父母借准备翻盘,可是殊途同归,他又输了个溜干净,没办法只得东躲西藏以防别人催债,他不知道因此挨了多少打,要不是他父母把自己家里那点积蓄都拿出来帮他还债,说不定他早就被打死了。
在此之后他也曾有过一阵老实的时候,那个时候他还在媒人的撮合之下找了个老婆还生了个大胖儿子,本以为可以就这样过着安稳的小日子度过余生,哪曾想他狗改不了吃屎,又跑去赌博了,可想而知的是,他又输了,这次可没人为他还债了,他被赌坊的打手带到了大街上一顿拳打脚踢,还向他的脸上撒尿,并告诉他如果他还不起钱可以拿自己的老婆来抵债。
这魏忠贤虽然嗜赌如命不是个好东西,但是还有最起码的良知,他受不了这样的侮辱,一怒之下他便跑了,抛弃妻子地独自跑了,他对自己说从今以后不允许任何人再像今天这样侮辱他,他要出人头地,他要踩在别人的头上,就像如今别人踩着他的脑袋那样,但是他想归想,却不知道该怎么去做,毕竟自己是一气之下跑出来的,兜里连一分钱都没有连吃饭都成问题,于是他只能这样漫无目的地走在大路上,像一条狗。
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看见某个城中有朝廷的官员在那里招人,他很好奇便上去了问了一嘴,这一问之后他才知道原来这是朝廷在招纳进宫侍奉皇亲国戚的太监,在那个时候太监这个行业可不像后来那样为人所不齿,相反的这还是一个很热门的行业,毕竟在那个年代有多少老百姓连饭都吃不上了,此时能有这么一个进宫吃官粮还有可能接近皇帝的好机会那无异于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
魏忠贤在仔细思考了自己如今的处境以后,痛下决心,一咬牙一跺脚便来到了净身处,这才有了后来的魏忠贤权倾朝野,自称九千岁的故事。
与“魏忠贤是如何一步步成为太监权倾朝野的?”相关的文章
明末宦官,明熹宗即位后,开始平步青云,拉开了中国历史上最昏暗的宦官专权的序幕,一时厂卫之毒流满天下,一大批不满魏忠贤的官员士子惨死狱中;一大批无耻之徒都先后阿附于他,更有某些阿谀之臣到处为他修建生祠,耗费民财数千万。他自称九千岁,排除异己,专断国政,以致人们“只知有忠贤,而不知有皇上”。明崇祯继位后,打击惩治阉党,治魏忠贤十大罪,命逮捕法办,自缢而亡,其余党亦被彻底肃清。
魏忠贤一生经历:
魏忠贤年少时家境贫穷,混迹于街头,不识字,但却懂得射箭与骑马,喜欢赌博,迷恋酒色。
明神宗在位时期,魏忠贤为赌债所逼且思见太监在游乐场所出手阔绰,遂自阉入宫做宦官,因早与宫中太监熟识通融,谣传因此未净全身,仍有一粒睾丸。
在宫中,魏忠贤结交太子宫太监王安,得其佑庇。后又结识皇长孙朱由校奶妈客氏,与之对食。对皇长孙,则极尽谄媚事,引诱其宴游,甚得其欢心。1620年,朱由校即位,是为明熹宗。魏忠贤升为司礼监秉笔太监。
明熹宗因为喜欢做木工,因此朝廷大事,几乎都贵魏忠贤打理。魏忠贤与皇帝乳母客氏沆瀣一气、狼狈为奸,极受宠信,人称“九千岁”(意谓在号称千岁的亲王之上,近于号称万岁的皇帝),有些人干脆叫他“九千九百岁”。
魏忠贤是怎么死的?
1627年,明思宗崇祯皇帝朱由检登基以后,嘉兴贡生钱嘉征弹劾魏忠贤十大罪状:一并帝;二蔑后;三弄兵;四无二祖列宗;五克削藩封;六无圣;七滥爵;八掩边功;九伤民财;十通关节。朱由检召魏忠贤至殿上,命一宦官当众宣读钱嘉征奏疏,忠贤面如土色,以重金托一位皇帝身边的老侍徐应元求情。徐应元劝他辞职,于是魏忠贤请辞获准。
魏忠贤是真太监还是假太监
同年十一月一日,诏忠贤至凤阳看坟,魏忠贤在凤阳途中,仍豢养一批亡命之徒,崇祯闻悉后大怒,命锦衣卫前去逮捕,押回京师审判。李永贞得知消息,连忙派人密报魏忠贤。魏忠贤自知难逃一死,在阜城南关尤氏旅店与同伙李朝钦痛饮至四更,最后上吊自杀。
魏忠贤死后,尸体被挖出后,任人千刀万剐。思宗下令清查“阉党逆案”。一共清查出首逆同谋六人,交结近侍十九人,交结近侍次等十一人,逆孽军犯三十五人,谄附拥戴军犯十五人,交结近侍又次等一百二十八人,祠颂四十四人,共计二百五十八人,再加上漏网之鱼五十七人,共计三百一十五人。忠贤的情妇客氏、忠贤侄魏良卿俱被杀。
与“魏忠贤极受宠信,人称“九千岁”,魏忠贤是太监吗?”相关的文章
魏忠贤起初并不像能在宫中飞黄腾达的人物。魏忠贤二十二岁因为走投无路,自阉入宫,动机不过是为了吃一口饱饭。进宫之后,一连十几年都默默无闻。说到心机,人们对他的评价是"憨"。由于能力平庸不思进取,在宫中混了十几年之后,他才做了东宫一个才人的伙食管理员。
五十二岁的魏忠贤的命运发生了意想不到的转折。在所有的身边人中,小皇帝对魏忠贤最为信任。小皇孙刚刚懂事,就喜欢跟在他屁股后头玩。而他对小皇孙也有一种出于本性的狗一样的忠诚与依恋,两个人感情极深。兼之皇帝奶妈客氏与魏忠贤关系极好,结成"对食",因此,不识字的魏忠贤居然被任命为司礼监秉笔,职责是代替皇帝批答奏折。
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魏忠贤的地位不可动摇,因此,许多政治嗅觉敏锐的人立刻转变风向,果断地向魏忠贤投靠。很短的时间内,一批大臣就聚拢在魏忠贤身边,而且形成了滚雪球效应,越聚越多。
在全社会都战战兢兢谁也不敢乱说乱动的同时,一个声音越来越响,那就是对魏忠贤的颂扬。这种颂扬变得越来越离谱了。到后来,这场崇拜运动发展到了这样的地步:全国各地纷纷为魏忠贤造起了生祠。古往今来,从来没有人受到过这样的待遇。各省为了讨好魏氏,造成的生祠壮观远过什么岳庙关庙。
就像当初魏忠贤获得权力的轻而易举一样,命运停止在他身上的试验也是那样突如其来。谁也没想到,天启七年,年仅二十三岁的皇帝突然得了重病。这年五月,他开始腰疼,发烧,以后又浑身浮肿,已经呈现出大限将至的迹象。从症状上判断,他得的大概是急性肾炎。三个月后,天启帝去世。由于无子,由弟弟朱由检继承帝位。
魏忠贤一心一意地沉浸在悲痛之中,丝毫没有意识到危险正悄悄聚集在自己的头顶。新皇帝崇祯即位两个月之后,他示意臣下弹劾魏忠贤,长期以来聚集的反魏能量一泄而出,弹劾魏氏的奏折铺天盖地,得知皇帝要取他性命后,魏忠贤不得已只能上吊而死。从头到尾,他不过是一个忠顺的奴仆而已。
与“魏忠贤是什么样的人?自始至终不过是一个顺从的的奴才而已”相关的文章
公元1644年,这一年对于大明王朝来说注定是个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由明太祖朱元璋一首创建的大明王朝走到尽头,历时276年,至此,汉人失天下,作为一个封建王朝能够存在这么长的时间,也给历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说起明朝灭亡,大家肯定就会想到明朝的最后一任皇帝,崇祯皇帝。作为一位亡国之君,后世人对他的评价不算太好。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他在位时最大的功劳之一消灭宦官魏忠贤。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来了解一下魏忠贤这个人。
魏忠贤出生穷苦世家,常年生活在市井之中,因家中贫穷所以魏忠贤本人必不识字,爱好赌博,贪图享乐。魏忠贤经常和一群恶爱好赌博,一日,他赌博输钱欠债后,躲债时感到自己很是苦恼,于是便挥刀自宫,改姓名叫李进忠。传言说他未净全身,仍有一粒睾丸。进宫后深得皇帝赏识于是便赐名为魏忠贤。
作为一名太监,魏忠贤能够权倾朝野,出了皇帝的无能之外,他自身也非常具有一定的本领。明熹宗朱由校在任期间不理朝政,一门心思全放在自己喜欢的木匠活身上,于是魏忠贤便抓住这一机会,每次朱由校皇帝木工活做得高兴时,魏忠贤则去禀报朝中要事,朱由校便很不耐烦,就说“你自己看着办吧。”就这样,朝廷内外所有大事都取决于魏忠贤,“九千岁”这一称呼也由此而来。
幸亏明熹宗朱由校走的早,在位短短七年,不然亡国之君的帽子就要扣在他的头上。由于明熹宗朱由校没有后代,病危时的明熹宗朱由校下诏书把皇位传给了五弟信王朱由检。朱由检(崇祯皇帝)顺利接班之后,他第一件事情就是想办法消灭魏忠贤。
这时嘉兴一位平民钱嘉征弹劾魏忠贤,作为一位平民敢弹劾一位把持朝政的“九千岁”,说明魏忠贤得罪了天下人,而这位贡生代表了全天下百姓的心声,弹劾魏忠贤十条重罪:一与皇帝并列,二蔑视皇后,三搬弄兵权,四无二祖列宗,五克削藩王封爵,六目无圣人,七滥加爵赏,八掩盖边功,九剥削百姓,十交通关节。奏疏呈上后,朱由检召见认为时机成熟,于是便召见魏忠贤,让内官读给他听,魏忠贤非常恐惧,当急跪地求饶。
十一月,崇祯皇帝便将魏忠贤发往凤阳守陵,魏忠贤去的途中,仍然养一批亡命之徒,朱由检得知后大怒,命锦衣卫前去抓捕,押回审判。魏忠贤得知消息后自知难逃一死,行到阜城时,便与同伙李朝钦在阜城南关客氏旅店痛饮至四更,最后一起上吊自杀。
崇祯是有作为的皇帝,他说了朕不是亡国之君,然诸臣皆是亡国之臣,崇祯想要有一番作为,奈何天公不作美,明后期,旱灾,水灾,蝗灾,鼠疫瘟疫横行,流民四起导致农民起义,后金已经在东北崛起,和蒙古联合给明北方边境巨大压力,日本骚扰东海岸,可谓是雪上加霜,诸多因素致使明内忧外患严重到无可附加,崇祯自缢更是加速了明朝的分崩离析。“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句话也让他名垂千古。
查看更多与“崇祯皇帝上位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消灭魏忠贤,魏忠贤怎么被除掉的?”相关的文章
魏忠贤虽然被人捧成了“九千九百岁爷爷”,但是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焉。他真正掌权,也不过是天启四年到七年的事情;天启七年时朱由校驾崩,魏忠贤也在三个月后迅速败亡。
魏忠贤是明朝末年的太监,练了葵花宝典的第一招,挥刀自宫后进宫里当了太监。进了皇宫中之后,魏忠贤一路攀升,最后能独断朝政,也是没谁了。九千九百岁的名号再喊出来,让人们有一种国家成了魏忠贤统治的感觉。
朱由校去世后,皇帝的位子给了他的弟弟信王朱由检。朱由检一直极其厌恶魏忠贤,他上台的第一件事,自然就是清除魏忠贤这颗帝国的巨大毒瘤。但是胖子得一口口吃出来,魏忠贤也得一步步清除。崇祯开始了他的权宦清除计划。
崇祯登基不久,两名想从阉党之中抽身而出的言官开始对魏忠贤的头号臂膀崔呈秀进行弹劾,不过出乎意料的是,崇祯没有表态;三名中级干部展开了对魏忠贤本人的弹劾,崇祯还是一言不发;一名嘉兴的贡生给御前递了折子,历数魏忠贤十大罪:“一并帝,二蔑后,三弄兵,四无二祖列宗,五克削籓封,六无圣,七滥爵,八掩边功,九朘民,十通关节!”
崇祯把魏忠贤叫来,什么话也没说,只是让人把奏折递给他听。魏忠贤立刻慌了,情急之下,他请原来信王府的太监帮他说情。结果崇祯把那个太监狠狠申斥了一顿。十一月,魏忠贤主动提出告老还乡。崇祯没有同意,而是请他去一个更适合他的地方——中都凤阳去养老。
魏忠贤上路了,但是刚出京,就接到了皇帝要追查他的报告。当晚,魏忠贤和他的随从太监一起,在客栈里上了吊。比较有意思的是,十七年以后,崇祯自己也和魏忠贤用上了同样的死法。
查看更多与“魏忠贤怎么死的?多年后崇祯皇帝和魏忠贤使用同样的死法”相关的文章
魏忠贤是明朝后期的大太监。一般提到大太监,在很多人都会想到阴阳怪气,极端残忍又非常厉害的形象。其实,这不过是小说以及影视作品将太监形象的典型化了。实际上,作为明朝末年的大太监一枚,魏忠贤倒不是一无是处。明朝第一宦官魏忠贤是如何走向人生巅峰独霸专权
魏忠贤从发迹到死亡
魏忠贤的发迹要从明朝的倒数第二个皇帝,明熹宗说起。在明熹宗初期,东林党泛滥,朝政不稳,皇帝心里着急啊。此时,盲流出身的魏忠贤就趁机干预朝政,打击东林党,逐渐将权力从内阁那里夺来。但是,魏忠贤不但会捣乱,边疆维稳,收税安定民生,他也做的不错。但是毕竟朝堂上的政治越发混乱。
此时,明朝内部的政治安稳摇摇欲坠。明熹宗驾崩之后,朱由检即位,为明思宗,年号崇祯。在电影《绣春刀》中,崇祯还没有坐上皇帝的时候,就曾对九千岁魏忠贤摇尾乞怜,但是真实历史不知是什么样的。崇祯即位之后,就开始以雷霆手段打击阉党,魏忠贤作为头头首当其冲,最后自缢。
魏忠贤有多重要?为何说,魏忠贤不死,明朝不灭?
在明朝后期,朝廷政治权力,除了皇帝,就是东林党和魏忠贤代表的阉党了。有一种看法认为,这两股势力的相互制衡对于政治的维稳起着重要的作用。一旦魏忠贤这个阉党的标志消失了,东林党就会更加猖獗。
而东林党一旦上台,为了显示自己的政治权威,必将把魏忠贤之前的功过一并抹去。边疆不再稳定,以李自成为代表的民间造反者,北方游牧民族的不断侵扰。让明朝内忧外患,本来不断孱弱的明朝实力更是急剧下滑。至于说没有魏忠贤不死,明朝不灭,就有点夸张了。
查看更多与“明朝末年有名的的大太监魏忠贤怎么死的?魏忠贤没死明朝会灭亡吗”相关的文章
魏忠贤(1568年-1627年12月11日),字完吾,北直隶肃宁(今河北沧州肃宁县)人,汉族,明朝末期宦官。自宫后改姓名叫李进忠,由才人王氏复姓,出任秉笔太监后,改回原姓,皇帝赐名为魏忠贤。明熹宗时期,出任司礼秉笔太监,极受宠信,被称为“九千九百岁”,排除异己,专断国政,以致人们“只知有忠贤,而不知有皇上”。朱由检继位后,打击惩治阉党,治魏忠贤十大罪,命逮捕法办,自缢而亡,其余党亦被肃清。
魏忠贤乃是天启时期的司礼秉笔太监,虽是太监出身,但却极受宠信,彼时魏忠贤权倾朝野,被称为“九千岁”。若是没有后来的崇祯帝,魏忠贤的名声将不远于此。那么这样一个势力极大、城府极深的人物,彼年仅17岁的崇祯皇帝是为何能够在登基之初就将其拔除的呢?
一、性格使然,能力不足
一个人的性格对人生具有决定性的作用,魏忠贤的失败,很大程度上是与他的性格有关的。事实上,纵观魏忠贤的出身、经历和能力,他并不如历史上其他有名的奸臣。他的上位更像是凭借运气得来的,彼时的光宗皇帝无心朝政,魏忠贤的上位过程才如此顺利。
并且,魏忠贤虽然阴谋诡计不少,但是他却少了狡诈,这不是一个褒义词,但这确实是历史上有名的奸臣佞相所该有的。诸如赫赫有名的枭雄曹操,曹操其人,最不缺乏的便是狡诈,也正是狡诈,他能够犯天下之大不韪,将东汉皇帝的位子夺了下来。
而魏忠贤却恰恰相反,他虽然占据优势,但是却没有为自己长远的谋划。最终被崇祯帝给反攻了下来。
再者,魏忠贤生性较为懦弱,这一点从魏忠贤屡次面对崇祯帝的做法便可看出一二。有一次,魏忠贤因有人弹劾他而被传到宫中,但面对别人的弹劾,魏忠贤没有为自己辩解,而且畏畏缩缩的,倾向于打感情牌。从这里可见,魏忠贤对于皇帝、皇权是从心里畏惧的,更不用提跟曹操一样去篡位了。
性格之所以能够决定人生,是因为性格驱使了一个人的所作所为。魏忠贤虽然拥有很大的权力,但他却惧怕皇权,并没有真正想要取而代之。众所周知,明朝自太祖皇帝朱元璋时起,便对太监的权力做出了很多的限制。
魏忠贤及其党羽手中所掌控的军队是很少的,这是由于明朝的祖制所决定的。但祖制却难为有心之人,魏忠贤能够把控朝政,如若真的想要把控兵权,并非不可能。或是制度使然,又或是性格缘故。
总之,魏忠贤手中没有兵权是事实。一个没有兵权的太监,即便真的权势滔天,又如何能够夺位呢?收拾起来也就不那么困难了。
二、中央集权体制下的必然结果
正如上文提到的,明朝的祖制是注定让太监无法拥有太大的权力的,正是明朝的体制,为崇祯帝轻而易举地拔除魏忠贤起了最根本的作用。
明朝之制始创于明太祖朱元璋,彼时,朱元璋为解决所有一切可以制约皇权的方面都做了改变,其目的便是防止过往朝代臣子权力威胁皇权的情况出现。
朱元璋先是借口胡惟庸案撤销了中书省和丞相,权分六部;明成祖时,为了进一步加强皇权,形内阁制度形成,皇帝能够完全控制中央和地方的政权;在军事方面,朱元璋又设五军都督府,与兵部分管兵...
查看更多与“魏忠贤势力极大城府极深,为何被年仅17岁的崇祯皇帝除掉了?”相关的文章
魏忠贤虽然是个宦官,但是他很具有政治智慧,可惜崇祯帝太愚钝了,并没有领会到魏忠贤的用意。
其实魏忠贤虽然只是一个大宦官,但是他却对政治方面的独特的见解却异于常人。虽然他嚣张至极,甚至逼的崇祯帝在刚刚上位的时候就迫不及待的把魏忠贤除掉了。但是他死前曾说不要重用东林党人确实十分有远见。
因为明朝的灭亡,可以说是东林党人一手造成的。
但可惜当时的崇祯帝可年少轻狂,不谙世事。崇祯帝他并没有听取魏忠贤的建议。其实虽然魏忠贤虽然对内猖獗,但是他对外仍然保持了一颗爱国之心。他并不像宋朝的奸相,严嵩那样卖国求荣。
从后面的事实上我们也可以看出来,魏忠贤最后的话也的确很有效果。就拿东林党人的领袖钱谦益来说,在明朝尚未灭亡的时候,满嘴的说要与明朝共生死,但一旦清军入关,却直接选择了投降,这是令天下人耻笑的。
东林党人可以说是表面一套,背地里一套。魏忠贤虽然是一个大宦官,但是他却早早的看出东林党人的虚心假意。甚至后世的学者认为,东林党人为祸朝廷,可比魏忠贤当时已经乱了很多。东林党人在魏忠贤被处决之后。在朝廷中的势力日益猖獗,甚至直接把不服从自己命令的人排出在朝廷之外。他们随意的议论国家和皇帝。都是一群鼠蛇之辈。
东林党人的领导人在清军入关后都一个个慌忙投降,在反观魏忠言当时甚至鼓励太监们一起捐钱以资助北方前线,可以说这些东林党人的书是白读了,他们丢进了明朝人的脸,他们甚至还不如一个太监。
与“魏忠贤生前给崇祯皇帝留下一番话,这些话真的有用吗?”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