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好工具
>
新华字典
>
基本信息韠的释义韠的组词韠的拓展方言集汇字源演变字形对比同音字

【韠】字的基本信息(怎么读,拼音)

部首:

结构: 左右

笔画:19

繁体:

五笔: NHKF

基本解释

(名)古代朝服的蔽膝。蔽膝;古代一种遮蔽在身前的皮制服饰:“庶见素韠兮。” 

康熙字典

韠【戌集中】【韋部】 康熙筆画:20画,部外筆画:11画

《唐韻》𤰞吉切《集韻》《韻會》《正韻》璧吉切,𠀤音必。《說文》韍也。所以蔽前。以韋。下廣二尺,上廣一尺,其頸五寸。一命縕韠,再命赤韠。从韋畢聲。《廣韻》胡服蔽膝。《詩·檜風》庶見素韠兮。

《小雅·采菽箋》芾,太古蔽膝之象也。冕服謂之芾,其他服謂之韠。《疏》韍、韠俱是蔽膝之象,其制同。《禮·玉藻》韠,君朱,大夫素,士爵韋。《註》此𤣥端服之韠也。韠之言蔽也。凡韠以韋爲之,必象裳色。《廣韻》或作㻫。俗作鞸。《集韻》通作縪。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韠【卷五】【韋部】

韍也。所以蔽前,以韋。下廣二尺,上廣一尺,其頸五寸。一命縕韠,再命赤韠。从韋畢聲。卑吉切

说文解字注

(韠)韍也。巿部曰。韠也。巿、小篆作韍。所㠯蔽前者。鄭注禮曰。古者佃漁而食之。衣其皮。先知蔽前。後知蔽後。後王易之以布帛。而獨存其蔽前者。不忘本也。按韠之言蔽也。韍之言亦蔽也。㠯韋。故从韋。下廣二尺。上廣一尺。其頸五寸。記玉藻文也。玉藻曰。韠、下廣二尺。上廣一尺。長三尺。其頸五寸。襍記云。會去上五寸。會謂頸下縫也。會巳上長五寸。卽所謂其頸長五寸也。又云。紕以爵韋六寸。不至下五寸。謂頸五寸之下。下五寸之上。中長二尺。㒳邊皆紕以爵韋。左右各廣三寸也。又云。下五寸純以素。謂下五寸緣以生帛也。鄭云。其頸五寸。其緣當亦用爵韋。一命縕韠。再命赤韠。玉藻曰。一命縕韍幽衡。再命赤韍幽衡。三命赤韍葱衡。鄭云。尊祭服。故變韠言韍。又云。元端服稱韠。玄冕爵弁服之韠稱韍。然則韠韍同物。殊其名耳。許於此言一命縕韠。再命赤韠。於巿下言天子朱巿。諸侯赤巿。大夫赤巿葱衡。許意卑者偁韠。尊者偁韍。說與鄭少異。縕者、赤黃之閒色。所謂韎也。縓之假借字也。从韋。畢聲。卑吉切。十二部。

韠的拓展

仓颉DQWTJ

四角46554

郑码XJEB

电码7293

部外笔画10

笔顺编号5212511522511122112

笔顺ㄱ丨一丨ㄱ一一ㄥ丨丨ㄱ一一一丨丨一一丨

笔顺读写横折、竖、横、竖、横折、横、横、撇折、竖、竖、横折、横、横、横、竖、竖、横、横、竖

注音ㄅㄧˋ

英文翻译knee-pad

异体字𥀕𩏂𫖒

韠的编码/UNICODE

UNICODE编码:U+97E0, 十进制:38880, 二进制:1001011111100000, UTF-8:E9 9F A0

韠的方言集汇
◎ 粤语:bat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bit7 [客英字典] bit7 [台湾四县腔] bit7 [梅县腔] bit7
韠的字源演变

小篆

楷体

韠的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宋体

台湾细明体

日本明朝体

韩国明朝体

旧字形

back_img
功能直达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