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地名,中国春秋时属郑。在今河南省荥阳县境。
2.姓。
鄤【酉集下】【邑部】 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1画
《廣韻》《集韻》莫半切,音蔓。地名。《左傳·成三年》諸侯伐鄭鄭,公子偃帥師禦之,使東鄙覆諸鄤。《註》鄤,鄭地。
又《集韻》《韻會》《正韻》謨官切,音蟎。
又《集韻》模元切,音槾。無販切,音萬。義同。或作。
【卷六】【邑部】
蜀廣漢鄉也。从邑蔓聲,讀若蔓。無販切
()蜀廣漢鄉也。按蜀字衍。漢有蜀郡、有廣漢郡。此云廣漢鄉。上文云蜀地。皆不舉縣名者、未審也。从邑。蔓聲。無販切。十四部。今集韵、類篇又武粉切。卽此字而譌其體。
UNICODE编码:U+9124, 十进制:37156, 二进制:1001000100100100, UTF-8:E9 84 A4
中国大陆宋体
台湾细明体
香港明体
韩国明朝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