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儋县〕地名,在中国海南省。
1. 古同“担”,负荷。
动词
(1) 担(擔)的古字。肩荷、用肩挑
令婢路上担粪。——《世说新语·规箴》
(2) 又如:儋石(容器名。儋容一石;一说二石为儋。也作担石,檐石);儋负(担负。肩挑背负);儋何(担荷。肩负责任)
(3) 抬。二人用肩扛
上人著百尺楼上,儋梯而去。——《世说新语·黜免》
形容词
同“聸”。耳下垂 。如:儋耳(部族名。此部族俗习是雕刻颊皮,上连耳部,故得其名;又指一种耳垂式装饰品)
名词
(1) 古州名 。汉置儋耳郡,唐改为儋州。民国设县。旧治所在今海南省儋县西北
(2) 儋县 ,在海南省的西北部。人口71万(1991年)
(3) 另见
量词
(1) 成担货物的计量单位
儋石不储,饥寒交至。——晋· 陶潜《劝农》
(2) 另见
儋【子集中】【人部】 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3画
《唐韻》《集韻》《韻會》都甘切《正韻》都監切,音擔。負荷也。
又儋耳,郡名。《前漢·武帝紀應劭註》儋耳者,大耳種也。其渠率耳垂肩三寸。唐立儋州,後爲昌化郡。今儋州屬廣東瓊州府。
又姓。周大夫儋翩。
又人名。司馬遷疑太史儋卽老耼。
又罃也。《揚子·方言》齊之東北,海岱之閒,罃謂之儋。《史記·貨殖傳》漿千儋。《註》一儋,兩罃也。《前漢·蒯通傳》守儋石之祿。《揚雄傳》家無儋石之儲。《註》儋平聲。《通雅》漢書一石爲石,再石爲儋,言人儋之也。通作擔。別作。
儋【卷八】【人部】
何也。从人詹聲。都甘切
(儋)何也。儋俗作擔。古書或假檐爲之。疑又擔之誤耳。韋昭齊語注曰。背曰負。肩曰儋。任、抱也。何、揭也。按統言之則以肩以手以背以首皆得云儋也。从人。詹聲。都甘切。八部。
共15笔
儋ノ
丨
ノ
乛
仓颉ONCR
四角27261
郑码NROS
电码0317
区位5757
部外笔画13
姓名学姓
笔顺编号323513344111251
注音ㄉㄢ,ㄉㄢˋ
英文翻译a small jar; to bear a burden; a load of two
异体字擔
UNICODE编码:U+510B, 十进制:20747, 二进制:0101000100001011, UTF-8:E5 84 8B
小篆
楷体
中国大陆宋体
台湾细明体
香港明体
日本明朝体
韩国明朝体
旧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