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犰狳〕(名)哺乳动物;头、尾、背及四肢有角质鳞片;腹部有毛;有利爪;善于掘土;穴居土中。昼伏夜出;吃昆虫、蛇、鸟卵等。产于南美等地。
犰【巳集下】【犬部】 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2画
《廣韻》巨鳩切《集韻》渠尤切,音裘。《廣韻》犰狳,獸,似魚,蛇尾,豕目。見人則佯死。《山海經》餘峩之山,有獸焉,其狀如菟而鳥喙,鴟目,蛇尾,見人則眠,名曰犰狳。其鳴自訆。見則螽蝗爲敗。《事物紺珠》作犱㺄。
共5笔
犰ノ
亅
ノ
ノ
仓颉KHKN
四角44217
郑码QMQY
区位6576
部外笔画2
笔顺编号35335
注音ㄑㄧㄡˊ
UNICODE编码:U+72B0, 十进制:29360, 二进制:0111001010110000, UTF-8:E7 8A B0
楷体
中国大陆宋体
台湾细明体
韩国明朝体
旧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