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名)面食煮熟后粘在一块儿。
(2)(名)坨子。
名词
(1) 堆;团。形状大小不一的坚实的团块 。如:陀陀(圆圆的样子);盐坨;泥坨
(2) 海中沙洲
海中沙洲,俗呼为坨,亦有周广至百里者,或荒或种,并无赋藉。——清· 吴嘉宾《海疆善后疏》
(3) 地名用字 。如:王庆坨(在河北省);黄沙坨(在辽宁省)
动词
面食煮熟后粘结成一块 。如:面条坨了;饺子坨了
坨【丑集中】【土部】 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5画
《集韻》余支切,音移。地名。《正字通》陀字之譌。汎云地名,無稽。
共8笔
坨一
丨
㇀
丶
UNICODE编码:U+5768, 十进制:22376, 二进制:0101011101101000, UTF-8:E5 9D A8
小篆
楷体
中国大陆宋体
台湾细明体
香港明体
旧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