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涣”。
渙【巳集上】【水部】 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呼貫切《集韻》《韻會》《正韻》呼玩切,音喚。水名。《水經注》渠水東南流逕開封縣,睢渙二水出焉。
又卦名。《易·正義》渙者,散釋之名。大德之人,建功立業。散難釋險,故謂之渙。《詩·周頌》繼猶判渙。
又渙渙,水盛貌。《詩·鄭風》溱與洧方渙渙兮。
又渙爛,文章貌。《後漢·延篤傳》渙爛兮其溢目。
又《廣韻》呼會切《集韻》呼外切,音翽。義同。
渙【卷十一】【水部】
流也。从水奐聲。呼貫切
(渙)流也。各本作流散。今正。分散之流也。毛詩曰。渙渙、春水盛也。周易曰。風行水上渙。又曰。說而後散之。故受之以渙。渙者、離也。从水。奐聲。呼貫切。十四部。
共12笔
渙丶
丶
㇀
ノ
UNICODE编码:U+6E19, 十进制:28185, 二进制:0110111000011001, UTF-8:E6 B8 99
小篆
楷体
中国大陆宋体
台湾细明体
香港明体
日本明朝体
旧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