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好工具
>
古诗
>
诗人
>
宋代诗人
>

郑侨

兴化军莆田人,字惠叔,号回溪。孝宗乾道五年进士第一。除著作郎兼国史实录院属官,以《左氏春秋》侍讲东宫。宁宗即位,拜参知政事,进知枢密院事。党禁起,出知福州。后以观文殿学士致仕。卒谥忠惠。善行草书。

本 名 郑侨
字 号 字惠叔号回溪
主要作品 《题夹漈草堂》
所处时代 宋代
民族族群 汉族
出生地 兴化县兴泰里龟岭
出生时间 1132年

简介

郑侨 [宋]字惠叔,号回溪,永泰赤锡乡双桂村龟岭人,郑樵之侄。 郑侨(1144—1215),字惠叔,号回溪,永泰赤锡乡双桂村龟岭人。郑侨墓位于福建省永泰县梧桐镇潼关村教忠寺北侧(与仙游游洋交界),郑樵从子。南宋乾道五年(1169年)己丑科状元,授签书镇南军节度判官。光宗、宁宗两代国师,升任吏部尚书及参知政事(副宰相),进知枢密院事。耿直敢谏,体恤民情,多次奏请朝庭赈灾减赋。工书法,尤擅长行书。 字惠叔号回溪,宋孝宗干道五年(1169)巳丑科状元及第。兴化军莆田人。史学家郑樵之侄,汪应辰之婿。1194年由吏部尚书升任同知枢密院事。不久晋为宣奉大夫。1197年免职以资政殿大学士知杭州。

经历

南宋乾道八年(1172年)任校书郎,奏除江右税外所取米百万斛。旋转著作郎兼国史院实录院属官,并奉命以《左氏春秋》侍讲东宫。淳熙八年(1181年)任常平官,皆有政声。淳熙十四年(1187年)任起居舍人兼左庶子,兼代理给事中。淳熙十六年(1189年)出使金国,金人以其国主有病为由,令其到閤门投递国书,遂据理力争,终使金人以礼相待,完成了使命,受到全国上下的赞扬。光宗绍熙三年(1192年)赵汝愚、韩侂胄等发动政变,拥赵扩为帝,是为宁宗。时以参知政事进知枢密院事。时韩侂胄弄权,朱熹进谏,宁宗不理。韩侂胄大怒,指斥朱熹理学为“伪学”,朱熹被罢黜。便四次上疏,忤怒了韩侂胄。在一再要求下,光宗准其再次外任,以显谟阁学士出知建宁府,后又移知福州府和建康府。所至之处,均针对当地情况,或认真救荒,或疏请蠲赋、招商,为各地做了好事。绍熙五年(1194年)七月宁宗即位后,被召为吏部尚书;十二月拜同知枢密院事。庆元元年(1195年)又拜参知政事;庆元二年(1196年)正月进知枢密院事。上疏请留朱熹,但不被采纳。因此进知枢密院事才3个月,便上章求退。庆元三年(1197年)正月遂以资政殿大学士再次知福州,辞行时再次向宁宗进言:“平国论而无偏听,严边防而无轻信。”后来宁宗要其移知建康府,坚辞不赴,遂以原官提举洞霄宫。又连续3次上疏告老。嘉泰元年(1201年)以观文殿大学士致仕。在朝以不欺事君,以无我议政而闻名,大节为世人所推崇。工书法,尤其擅长行书,一生著述颇丰。 郑侨族谱 黄帝(姬姓)→玄嚣→峤极→高辛(帝喾)→后稷→漦玺→叔均→不窟→鞠陶→公刘→庆节→皇仆→差弗→毁俞→公非→高圉→亚圉→公叔祖类→古公亶父(周太王)→季历(公季、王季)→姬昌(西伯、周文王)→姬发(周武王)→姬诵(周成王)→康王钊→昭王瑕→穆王满→共王医扈→懿王燮→夷王燮→厉王胡→(共和行政)→宣王姬静→郑桓公(姬静封弟姬友於郑国,为郑姓始祖)→郑武公→郑庄公→郑桓公三十九世孙郑庠(307年居江苏丹阳为郑氏渡江始祖,字文序) →郑昭(字元质,晋龙骧将军名曰“郑十二五”,为入闽始祖,葬其先祖骨骸于南湖山,即今广化寺,昭公卒葬于长乐) →郑昭之十三世孙郑伯纯(官车骑征西大将军)同三弟郑伯良(官司农卿)和子郑膺(时任泉州刺史)为拜祖和修宗谱事,同来莆田南湖山,居祖墓侧,当夜梦见有一和尚,向他们乞地建庵,次日果然来一和尚。三人商议后,决定舍地建庵,初名为“金仙庵”,后改为“广化寺” →郑桓公五十六世孙、入闽始祖郑庠第十七世孙唐太府郑露、中郎将郑庄、另驾郑淑三兄弟,于唐德宗贞元元年因避朱氵此,李希烈之乱解甲归田,由福州经永泰入莆田居南湖山“郑十二丘”祖坟之侧,构建“湖山书堂”,开课讲学以训子弟,为开莆倡学者,人称“南湖三先生”,也是南湖郑氏入莆始祖, 郑露生于唐玄宗开元28年庚辰,3月15日辰时。卒于唐宪宗13年戊戌十月初九辰时。享年79岁。郑庄生于唐天宝三年甲申,九月九日寅时。卒于唐穆宗长庆二年壬寅,八月初一日午时。享年78岁。郑淑生于唐天宝五年丙戌,正月十一日辰时。卒于唐穆宗长庆四年甲辰。享年78岁→郑积(郑庄之子,官拜金柴光禄大夫、侍御史兼右散骑常侍,墓在仙游县象溪乡) →郑方迕(官拜殿中丞骑都尉) →郑朗(官拜殿中侍御史) →郑璩(官拜侍讲计兼光禄勋)----→郑侨(郑璩第9代孙,郑庄第13代孙,1132~1202年, 宋乾道五年状元,三朝元老,宋代名臣,追封太师,封郇国公邹,谥忠惠,云顶山双桂龟岭人,与老师黄中庸的堂叔黄完是同村人,葬永福广业里龟岭教忠寺北,今永泰县梧桐镇潼关村大洋屏峰山下教忠寺北。兄郑万卿,弟郑禹)。 关于郑侨的传说 新科状元娶贫女 郑侨在县学读书,县学汪教谕对他爱护有加,认为此子聪明博学,将来必成大器,常常夸他是自己最得意的学生。汪教谕有一独生女儿,正值芳龄,尚未婚配。夫人对教谕讲:“既然你如此看重郑侨,不如把女儿贞娘许配与他。”汪教谕早有此意,就托人为媒说合。对于这门亲事,郑侨家里也同意,不过最后还是依了郑侨,等“大登科之后再小登科”,意即等郑侨功成名就之后再谈婚论嫁。 后来,郑侨中了举人,入京应试,果然文章盖世,被皇帝钦点为状元。皇帝见新科状元才貌双全,特别看重,欲马上委以重任。郑侨请求先返乡拜祖,再为皇家效力,皇帝当即准奏。 且说新科状元衣锦返乡,何等荣耀,千里迢迢归来,一路鸣锣开道,好不得意。数日后,在大队人马进入兴化县境之时,却碰到一架装棺材的灵车。由于官道窄,灵车塞在路口,大队人马根本无法通行。衙役轿夫见状,大声吆喝,大喊晦气,要灵车赶快让道。轿内的郑侨听见后赶快下轿,微笑着说:“出门遇棺材,升官又发财。这是好兆头,好兆头!”即使郑侨这般友好,这丧家家属也躲避着不露面。原来,躺在棺材里的不是别人,正是汪教谕,因为种种变故,汪夫人与贞娘小姐虽然知道是郑侨得中状元回乡,但就是不愿与郑侨见面。 汪教谕为官清廉,奉银微薄,却不时资助贫困学子,现忽然病故,家无余资,无力安葬,夫人与贞娘小姐便变卖衣物,勉强下葬,不想竟路遇新科状元郑侨。不过,尽管汪夫人与贞娘小姐左躲右避,最后还是让郑侨认了出来。他赶快上前拜过师母与小姐。得知恩师已逝,他更是悲痛万分,立即在路边设祭,祭奠恩师,哭得就像个泪人。 安排妥当后,郑侨先赶回大洋龟岭祖家地,拜祭了祖先,随后,便主持操办恩师的葬礼。忌日一过,他又马上派人向师妹求婚,因应当时婚配之约。可是贞娘小姐不答应,自觉如今门不当,户不对,不敢高攀。郑侨听说贞娘推辞,就亲自上门求婚,声言非贞娘不娶。贞娘母子受郑侨诚恳深情所动,终于答应了亲事。随后,郑家下了聘礼,在龟岭祖居择日为郑侨、贞娘完婚。后来,郑侨接岳母同住,颐养天年。 由于郑侨为官清正廉明,关心民苦,先后受到三代皇帝的宠信,后来还登堂拜相,贞娘则被封为一品夫人。这真是:新科状元有情义,贫寒女子福滔滔。 教忠寺失火的传说 传说一:郑侨小时候很穷,在教忠寺读书被僧人看不起,他偷偷自制木头鸡腿以解饥肠,后来有次正在舔木头鸡腿时教忠寺一个僧人发现,僧人就认为他偷人家的鸡,四处宣传,败坏他的名声,结果众僧和周围百姓都对他另眼相看,郑侨委屈极了,他发誓烧了教忠寺以解心头之恨,死后葬在教忠寺后山压住教忠寺的风水。 传说二:教忠寺是作为反清复明的根据地之一,清军发现后被官兵一把火烧光,然后嫁祸给郑侨,满人借此打击汉人的名人,历史考证教忠寺失火属第二种可能性较大。 三鲤朝天的传说 南宋乾道五年(1169年)己丑科状元殿试,宋孝宗出了一个上联:“蕊蕊黄花,千秋丹桂谁能折?”以一种抛绣球的语气试问天下学子,谁敢为天下先?意为月中丹桂,有谁敢折。郑侨脑子一闪而过自己以前在兴化菜溪岩读书时见到的一处胜景——三鲤朝天,就立即应声道:“滔滔白浪,万仞龙门我独登!”以鲤鱼跃龙门喻意,在惊涛骇浪之中,挺身而出,学成一身艺,报效帝王家。孝宗皇帝龙颜大悦赞曰:“素闻兴化海滨邹鲁、文献名邦,果然名不虚传”,当下钦点为状元。 高耸入云的菜溪岩赋予郑侨远大的志向,深厚淳朴的民风造就了郑侨博大的胸怀。郑侨一生为官忠直,刚正不阿,孝宗、光宗、宁宗三位皇帝都十分器重他。郑侨为官廉洁,体恤民情,理财有方,为宋代经济名臣,他死后被追封为太师。 郑侨违命拒草诏 郑侨中了状元以后,被皇帝任命为镇南军节度推官。到任后,他协助知军治理地方。那时,镇南军正在闹饥荒,由于粮食欠收, 常有饿死人情况发生,百姓苦不堪言。知军心急如焚,束手无策。郑侨积极救荒,到实地视察,提出十多项救灾措施。由于措施有效,灾荒很快就过去了。皇帝知道后,对郑侨的救灾措施十分满意,命令大臣好好研究,作为法令向全国推广。 后来,淮浙一带也闹饥荒,朝廷派了几位大臣去治却治不好,大批流民不断外流,情况十分危急。这时,皇帝又想起郑侨,马上委派他前往治理。当时,郑侨因为父亲去世在家守制刚刚期满,接到皇帝命令,马不停蹄地赶回朝廷。在请求划拔四万石粮食赈济饥民后,他亲自办理运粮赈济之事,把赈济粮食尽数发到饥民家中,一时,大批流民高兴返乡,社会很快安定了下来。 那时候,盐税还是国家重要的财政收入,可是因为官员层层贪污,不但朝廷没有收入,反而亏了几十万钱,这真叫皇帝头痛。皇帝又想起郑侨,就派他去管盐税。盐要流通全国,主要靠水运,郑侨上任后,一边惩治贪官,一边疏通河道,仅仅一年时间,运盐的河道就畅通无阻,盐税扭亏为盈,一下子为朝廷积累了三四百万银子。 郑侨的能干与清廉,得到朝野的称赞,皇帝龙颜大悦,立即召郑侨入京,封为太子的老师,并为皇帝起草文书。郑侨饱读诗书,不但非常胜任太子老师的工作,为皇帝起草的诏书,也是字字珠玑,篇篇锦绣,当时的读书人都争着读他的文章。在皇帝身边任职期间,郑侨仍是一身正气,为人正直,对官场黑暗直言指斥,这使得他在朝中的威信如日中天。 那时的皇帝是孝宗。孝宗皇帝是个好色之徒,一个姓陈的奸臣见势就进献了一个美女。这美女极尽淫秽之能事,皇帝受她迷惑,日夜与之厮混。有一天,在皇帝高兴的时候,这个美女趁机向皇帝求情,要皇帝给陈奸臣升官提职。皇帝高兴,想都没想,就亲手写了诏书,要郑侨起草任命文书。郑侨接到孝宗皇帝手令,十分生气,他说:“这个姓陈的不是东西,无功又无德,让他提拔的诏书我不能写!” 郑侨就退回了孝宗皇帝给他的诏书。好友劝他说:“皇帝的诏书怎么能退?这可是欺君之罪呀!”郑侨不听劝解,断然说:“我这样做是为朝廷好,是为皇帝好,如果为此被撤职或杀头,那我也心甘情愿!” 孝宗看郑侨退回诏书有点生气,但由于太爱郑侨的文才,又听郑侨讲得理直气壮,只好作罢。 郑侨使金不辱命 北宋后期是一个国势很弱的朝廷。金兵攻下汴京,宋徽宗、宋钦宗父子当了俘虏,被带往漠北。康王(南宋高宗)仓皇渡江,在临安(今杭州)建了南宋小朝廷后,竟不想念囚禁漠北的父兄,实行投降政策,重用投降派秦桧等人,对李纲、岳飞、韩世忠等主战派将领横加迫害,还以“莫须有”的罪名把岳飞父子惨杀于风波亭。从此,为求一隅之安,南宋每年都要向金国送去大量金银财宝。 郑侨在朝为官时,高宗已经退位。之后的孝宗也年年要派人送礼给金邦,可是这使节不好当,往往受到金邦的百般刁难和侮辱 。这一年,朝廷又要向金邦派去使者送礼,朝中无人敢接受这个任务。郑侨看朝臣如此害怕,就主动向孝宗皇帝请命。孝宗当然高兴,就封郑侨为使臣出使金邦。 郑侨到金邦时,正好金邦主有病在床,不能接见。一天,金邦大臣带郑侨入宫探病。进了金邦深宫,郑侨抬头一看,要进的宫门不是正门,而是东面阁门。他立即停住不走,手捧着皇帝诏书定定地站在门外。金大臣说:“进来啊。”郑侨大气凛然地说:“不,这东阁门是你们金邦大臣上奏进入的门。我今天奉大宋皇帝出使来此,应该走正门。”金大臣笑道:“大宋已灭,皇帝都成了我们的俘虏,你不是来这里进贡的吗,还摆什么大国的臭架子?”郑侨说:“我大宋文明上国,礼仪之邦,现如今看你漠北贫穷至极,才以金银物资相赐,你们却敢如此不尊,口出狂言!”金邦大臣冷笑着说“今日在我宫中,你进也得进,不进也得进,难道你不怕死吗?”郑侨微微一笑,朗声说道:“辱命之罪,死不足赎。”金兵仗势推他,但他如落地生根,就是不从东阁门进入。 从早上到中午,又从中午到下午,郑侨非进正门不可。没有办法,金邦大臣只好叫他归回驿馆。晚上,金邦又派人威胁郑侨,郑侨始终不屈服。金邦大臣只好向金主禀报,重病中的金主佩服郑侨的胆识,吩咐好生招待。 郑侨完成使金重任后,金邦只好礼送他回去。 郑侨回到朝廷时,孝宗皇帝已把皇位让给光宗皇帝。新皇帝知道郑侨出使金邦,不辱使命,为朝廷争了面子,就亲自接见,大加称赞,又升了他的官。 少年郑侨读书的地方有四个: 第一个是凤凰寺,在今永泰县同安镇。在凤凰寺旁边,也有一个“海会塔”。据《永泰县志》记载:“同安乡原称辅弼,因宋邑人状元郑侨官至参知政事,为国家辅弼大臣而名。” 第二个是教忠寺,在今永泰县梧桐镇潼关村,当时有正式的私塾,这个地方可能是少年郑侨最重要的读书地,因为郑侨逝世后就依他遗愿葬在教忠寺旁边。 第三个就是菜溪岩,位于今仙游县象溪乡,在山顶上有三块鲤鱼状的石头,每当风起云涌山雨欲来时,三只石鲤就像跃跃欲试欲冲天,所以叫“三鲤朝天”。 在菜溪岩山岭“海会塔”处曾立一石碑,镌刻郑侨的警句:“到此才行一步,望君莫废半途”。 第四个读书地是云顶峰,在今仙游县石苍乡,萧国梁在赠郑侨的诗中曾曰:“云顶峰前分玉带,礼闺名上探金笼”。 郑侨为人持重,崇尚信义,民间有一个传说,他高中状元而迎娶孤女。传说郑侨少时为某县尉所赏识,并许配其女。郑侨赴京应试,高中状元。返乡路上,巧遇县尉妻女护送县尉之魂归土安葬。郑侨感念县尉生前知遇之恩,即前去设奠吊祭,并请人为媒下聘。县尉之妻因家庭变故,时过境迁,不敢高攀状元门,婉言谢绝。郑侨坚守县尉前约,不弃孤女,不厌贫贱,毅然完婚。 郑侨为官清廉,不沽名钓誉,不结党营私,在孝宗、光宗、宁宗三朝,一直受到信任和重用。在他年老的时候,经过三番五次辞职,宋宁宗才让他以观文殿大学士退休。郑侨死后赠太师,祁国公,谥号忠惠,祀乡贤祠。南宋嘉定八年(1215年)病逝,终年71岁。宁宗闻讯,封赠太师、邠国公,谥号忠惠,葬永福县(今永泰县)。 郑侨墓 郑侨墓位于福建省永泰县梧桐镇潼关村教忠寺北侧,福建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省文物局和永泰县人民政府,于二十世纪九年代末拨款修耸一新。 陵墓坐落在群山环抱,峰峦叠翠的山腰上,碧天高远、浩瀚无边、林木葱郁、花草满坡。山村景色收眼底,田野风光爽心扉,郇国陵中思祖德,梧桐峰上悟亲情。陵墓左右宽约60米,前后深约70米,墓周约200多米,依山砌筑六层,错落有致。每层前后有5米或10米宽平面,层层间有红砖阶级登上,底层48级,其余各层或10级或5米,第三层层壁上镌刻宋光宗赞郑侨语云:“朝野臣僚能如侨之爱民,则天下安矣。”由此起分左右两边上下,顶层墓碑曰:“宋太师郇国公郑侨之墓”。墓顶后墙高二米如屏风,增强陵墓雄伟。 永泰县人民政府1998年竖“永泰县文物保护单位郑侨墓”石碑,碑文曰:“郑侨墓位于梧桐镇南向潼关村。郑侨系宋乾道五年状元,逝后溢封太师。”墓址石刻尚存。

作品

郑侨工书法,尤其擅长行书。一生著述颇丰,有历官表、奏议等多卷,《书衡》3篇,《西垣词稿》10卷和《锦机诗话》等。

  • 《题夹漈草堂》
    杪秋寻远山,幽怀郁冲冲。草堂跨层崖,夕阳山影空。高人辞天禄,结交杖藜翁。游氛暗九土,岁晚余曷从。
back_img
功能直达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