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好工具
>
古诗
>
诗人
>
宋代诗人
>

高华

高华(1954.05~2011.12.26),男,江苏南京人,1978年考入南京大学历史学系,师从著名历史学家茅家琦,获历史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

本 名 高华
主要作品 《章华台碑》
所处时代 宋代
出生地 南京

个人履历

1954年出生于江苏南京。 “文革”期间,曾做过8年工人。 1978年,考入南京大学历史学系,师从著名历史学家、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茅家琦,获历史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 大学毕业后,在南京大学工作。 1995—1996年,赴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做访问学者。 2004年2-7月,在台湾政治大学历史系担任客座教授。 2006年1-6月,在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任客座教授。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中国现代史、民国史、中国左翼文化史、以及当代中国史的研究,中共党史领域功力尤深。

讲授课程

本科:20世纪中国政治与左翼文化运动 、马列史学名著导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硕士:中国现代史研究。 博士:当代中国史专题研究 、当代中国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当代中国史史料评介。

个人作品

专著

《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延安整风运动的来龙去脉》,香 高华著作 (4张) 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0年 《革命年代》,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 另有《论孙科革新国民党的努力及其失败》、《关于国民政府“南京十年”的若干问题》、《身份和差异:1949-1965年中国社会的政治分层》、《在历史的“风陵渡”口》等。

论文

同盟会的“暗杀时代”,《文史精华》2010年4期; 王铭章殉国与川军抗战,《文史精华》2009年8期; 激进主义的再思考:从台湾谈起,《同舟共进》2009年5期; 孙中山在两岸的“境遇”,《同舟共进》2009年4期; 抗战军人之魂——张自忠,《文史精华》2009年4期; 从丁玲的命运看革命文艺生态中的文化、权力与政治,《炎黄春秋》2008年4期; 台北所藏大陆20世纪50—60年代资料过眼录,《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2期; 红军长征的历史叙述是怎样形成的,《炎黄春秋》2006年10期; 在革命词语的高地上,《社会科学论坛》2006年8期; 行走在历史的河流(代自序),《社会科学论坛》2006年5期; 如何认识毛泽东时代,《文艺研究》2005年9期; 当代史研究,《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4期; 略论胡绳晚年的思想变化,《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10期; 郑观应对中国政治现代化的建言,《社会科学研究》2004年3期; 在历史中求真实,《世纪》2004年2期; 从《七律·有所思》看文革的发动,《炎黄春秋》2004年1期; 主持人语:横看成岭侧成峰:发现当代史的多重面相;叙事视角的多样性与当代史研究——以50年代历史研究为例,《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3期; 1960年“持续跃进”中的江苏省城市人民公社运动,《浙江学刊》2002年5期; 论孙科在制定《五五宪草》过程中的思想变化,《江海学刊》2000年4期; 试论延安教育的价值和意义,《江苏社会科学》1999年6期; 从“再造”国民党到“以党治国”:论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孙科的政治主张,《民国档案》1998年3期; 孙科与国民政府的对苏外交(1932—1945),《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2期; 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历史教训,《战略与管理》1995年4期; 论大革命时期的孙科,《江苏社会科学》1991年5期; 力行社的成立时间及组织层构考释,《民国档案》1991年4期; 唐君毅学术生平略论,《东南文化》1991年Z1期; 民族认同的错位:“台独”谬论剖析,《江苏社会科学》1990年4期(合作者:薛翔); 论六十年代初台湾中西文化论战中的李敖,《社会科学辑刊》1989年1期; 折中主义文化现象的两重性——以梅光迪为例,《东南文化》1988年2期。

社会评价

南京大学教授董健:高华之死,令我悲痛,这悲痛压在内心深处,如铅似冰,既沉且冷。其实,近几年来,我年老“心硬”,加之患目疾难以读书,人已似死去一半,对“生”之留恋已大为淡漠,对“死”之悲感也已麻木,故对亲朋之死,多淡然处之。但此次高华被万恶的病魔夺去了生命,我却难以抑制一种巨大的悲痛,因为我们太需要他了——单就正在蜕变成官场和商场的中国大学来说吧,多么需要像高华那样有独立思想、自由精神的学者来为失魂的大学招魂啊! 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系教授张鸣追悼高华先生:“高华是我见过的最认真,最严 高华教授 (2张) 谨,见识非凡的史学家,是我的良师益友。英年早逝,痛哉惜哉!高华走了,一个有良知的中国学者,一个自甘贫贱的坚持学术操守的学者离开了我们。高华的成就,怎么评价都不过分。但他的为人,更令人钦敬。跟他交往,感觉他有一肚子的东西要写,一肚子的东西可写。他是一个难得的好老师,在重病期间,在病床上,还在修改学生的论文,每个听过他课的人,都会终身难忘。高华很穷,其实富有天下”。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许纪霖:这是岁末听到的最悲哀消息。高华兄是对中共政治有最深邃洞察的当代学者,每一次听他谈中共历史,都是知性上的享受。他得病之后的坚强、乐观,让所有的人都深受感染。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仍然在思考和勉力写作,没有什么人比他更对得起历史学家和思想者的荣誉了。 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杨天石:“记得他当时文章写得洋洋洒洒,很有气派,发言也显得‘高谈阔论’,让我印象深刻。” 清华大学副教授刘瑜:“高华老师是中共党史以及苏联党史的‘活字典’,他的去世太可惜了。”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特聘教授杨奎松:高华“是毛泽东研究的排头兵”。“高华先生肯定是近代史学界研究党史的佼佼者。在近现代史研究领域,还有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研究,两方面,高华都领风气之先。高华的研究有很强的个性,也有很强烈的现实关怀。高华的研究表现了一个学者的诚实、正直和独立思考”。 香港卫视执行台长杨锦麟:“我与高华有数面之缘,我曾经专程到南京他家中采访过高华,很有自己坚持的一位学者,为做学问折损了自己的生命。高华不齿与谄媚逢迎者为伍的风骨令人尊敬”。 高华教授的人生剪影 (6张)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王奇生:“2003年在台湾“中研院”史语所,我们相处了大约一个月。高华先生是一个非常纯粹的学者,高华在生活中是一个谦谦君子,不像他在学术著作和文章中那样锋芒毕露。那次见面之后,我们一直有电话和邮件往来。高华突然去世,我一时难以接受。按照茅海建的说法,搞历史研究,四十岁才起步,五六十岁是黄金时期,七八十岁还能继续做,因为历史学和计算机不一样,需要很长时间的积累,年纪越大,对历史的感悟越透彻,越深沉。如果高华先生活到八九十岁,成就真的是不可限量”。“高华的著作,已经经受了时间的考验,成为了经典。每一年都会有各种好书的评选,有些年度好书,可能是和当年的一些历史事件和现实关怀有关。但是,能够沉淀下来的不是很多,高华先生的著作,就经受住了考验”。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陈子善:“真的是令人十分难过!仅57岁,比我还年轻啊。我与高华先生仅一面之缘,高华来我校,我们一起吃过一次饭。高华已患病,话不多,但还是很有精神,对今后的研究抱有信心。我对高华的现代史研究、党史研究是很佩服的。如天假以年,哪怕只给他十年时间,又该有多少精辟的论著问世”。

  • 《章华台碑》
    故国兴亡数,勤民土木嘉。废台称是楚,辨物愧非华。
back_img
功能直达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