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好工具
>
古诗
>
诗人
>
宋代诗人
>

胡斗南

胡斗南,号贯斋,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江西诗徵》卷二四)。宋遗民。今录诗十三首。

红军烈士

基本信息

姓 名:胡斗南 性 别:男 民 族:汉族 籍 贯:浙江永康 出生年月:1892年 牺牲日期:1930年

人物简介

出生于书香门第。在北京大学毕业后,广东一家糖厂以高薪聘请他去工作,被他婉言谢绝,决心回家乡闹革命。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到派溪吕小学任教员,以此公开职业为掩护,秘密进行革命宣传,发展党的组织。下半年,任中共水康县委书记。1929年7月,县委改选时,改任督察员。不久改任特派员,负责联系金华、武义等县的工作。同年9月,任县委常委兼长安区委书记,负责恢复和建立长安区党的组织。10月,为加强党对红军吕师堂部的领导,被县委任命为该师党代表。进行组织整顿,加强思想教育,提高部队的战斗力。1930年1月,因眼睛高度近视,夜行军时脚跌伤,养伤期间出去张贴标语,被国民党当局逮捕。不久被杀害。

民主人士

胡斗南,名溶光,字斗南,满族。1905年5月22日生。齐齐哈尔人。幼年聪颖好学,7岁读私塾,一年后在北路初等工业学堂学习6年后,考入甲等工业学校,以优异成绩毕业。旋即考入齐齐哈尔邮政局任职,一年后转入绥化邮政局。当时邮政局由英国人经营,一切行文都用英文。胡斗南对此深感不平,也不愿为外国人出力。翌年改行,到安达第五中学任语文教师。
  胡斗南耳闻目睹东北军阀政权的腐败与黑暗,为帝国主义乘机渗入东北感到痛心疾首。他渴望学习新文化、新知识,为国家的强盛贡献力量。他怀着强烈的爱国抱负入关,于1927年考入燕京大学中文系。一边给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代课,勤工俭学;一边坚持攻读学业,终于读完大学全部课程。他不仅钻研古代文学,对“五·四”以来新文学也潜心研究,学习成绩优良,很受导师冰心女士的器重。在校期间,正值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他忧心忡忡,曾在一首《感时》诗中抒发了这种感情:“如缕曙光现复沉,艰难国步入阴森。幕中已透干戈影,宫外犹传雅颂音。”
  胡斗南1930年于燕京大学毕业,回黑龙江从事教育工作。先后在齐齐哈尔省立第一中学、省立师范学校任国文教员,努力为家乡培养有知识有才能的新一代。在教学中,帮助一些爱好文艺的学生,在报纸上办了个“学生”副刊,指导他们写稿、编稿,由他审定后刊登在副刊上。通过编写的实际锻炼,鼓舞了学生写作兴趣,提高了他们从事文字工作的能力。
  胡斗南治学态度严谨,一丝不苟。无论谁问他的问题,没有把握的,从不妄作推断,总是查阅清楚后才作解答。他所写的诗词,都是经过反复推敲才出手。他说:“诗人,民族喉舌也,若吾之作,表现个性犹未足,奚徒灾梨祸枣为?”他的诗词集《雪晴吟草》,是在友人一再固请下,又经删修精选后才定稿付印。在一中任教所著《中国文学十二讲》,以及1935年后散见于黑龙江各报刊的大量诗文,也都是经他千锤百炼才问世的。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前,胡斗南对日本帝国主义凯觎东北的野心,早有察觉,曾和一些爱国同事搜集不少日本帝国主义妄图侵占东北的资料,编印成册,广为散发,想以此唤起群众抵制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这使他成为家乡较有声望的爱国教育工作者。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他所担心的民族悲剧发生了,东北各省相继沦陷。在日伪实施奴化教育的学校,法西斯统治极严。他并未消沉,设法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1931年11月,他在黑龙江女子师范学校的一个补习班里,向学生介绍“五·四”以来的进步文学作品;启发学生认识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东北是蓄谋已久的侵略行为,激起青年人热爱祖国,仇恨日本帝国主义。学生把这些思想感情写到作文里,他给以鼓励。
  在日伪的反动统治下,他感到空有抱负,无法施展。由于长期忧思,1934年患了严重神经衰弱症,并导致精神失常。教育界的同事对他十分关切,集资为他治病,使他逐渐恢复健康。病愈后更加积极地参加进步青年的文艺活动。他是中共地下党员金巴来(金剑啸)倡导组建的“白光剧团”的发起人之一。这个剧团演出的进步剧目,在群众中产生很大影响。
  1943年胡斗南考入长春汉医研究会学习中医,毕业后,到齐齐哈尔市万育中药店坐堂。
  1945年“九·三”抗战胜利后,他的学生朱新阳来看望他,并请他参加工作。1946年4月,国民党撤出齐齐哈尔后,朱新阳就任齐齐哈尔市民主政府第一任市长。胡斗南应朱新阳和女中邀请,到女中任高中语文教师。1947年春被调到省立第一师范任教,1948年任该校副校长。他虽体弱多病,但为办好学校,便搬到学校去住,和师生一起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每天不辞劳瘁,兢兢业业。终因过度劳累,病情加重,于1949年11月病逝于齐齐哈尔市,时年45岁。

back_img
功能直达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