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山间·绝壁藤萝喜可攀

[宋代]孔武仲

juéténgluópān
gēngpíngzhīqīngshān
huíyǒumíngchǔ
jiāngběijiāngnánzhǐzhǎngjiān
查看更多 ∨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孔武仲

孔武仲[宋代]

(1041—1097)宋临江新淦人,字常父。孔文仲弟。仁宗嘉祐八年进士。哲宗元祐初,历秘书省正字、集贤校理、国子司业。四年,为著作郎,论科举之弊,诋王安石《三经新义》,请复诗赋取士,又欲罢大义而益以诸经策。拜中书舍人,直学士院。八年,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坐元祐党夺职,居池州卒。与兄孔文仲、弟孔平仲以文声起江西,时号三孔。有《诗书论语说》、《金华讲义》、《芍药谱》、《内外制》、《杂文》、《宗伯集》(编入《清江三孔集》)。

  • 《玉渊亭龙潭》
    清潭千古照悬崖,崖上飞流动地来。
    咫尺语音闻不得,夕阳佳景更徘徊。
  • 《车家行》
    上坂车声迟,下坂车声快。
    迟如鬼语相喧啾,快如如溪沙泻呜濑。
    一车人十捧拥行,江南江北不计程。
    青天白日有时住,无人止得车轮声。
    晚来骤雨声濯濯,平晓郊原尽沟壑。
    方悟车家进退难,不如田家四时乐。
  • 《陈翰林游天池约相会于栖贤久之不至》
    庐阜西头是谪仙,篮舆正欲上青天。
    霓旌羽盖何时返,怅望洪崖阻拍肩。
  • 《陈用之学士挽词二首》
    礼学康成后,朝廷复有人。
    诗书奏旒扆,轨物锡朱银。
    气象生台阁,光华动缙绅。
    幽途应不憾,朋友自沾巾。
  • 《陈用之学士挽词二首》
    小疾谓可起,期人今则亡。
    溪山迷故国,妻子寄他乡。
    馆阁应留像,朝廷为给丧。
    荣华虽不满,尚胜贾司仓。

猜你喜欢

  • 《杨柳枝》
    玉真玉真〔宋代〕
    已谢芳华更不留。
    几经秋。
    故宫台榭只荒邱。
    忍回头。
    塞外风霜家万里,望中愁。
    楚魂湘血恨悠悠。
    此生休。
  • 《大悲观音栴檀像》
    释遵式〔宋代〕
    南无十方三世佛,南无本师大牟尼。
    南无西方安乐刹,阿弥陀佛十力尊。
    南无过去无数劫,彼世世灯观世音。
    诸佛慧眼第一净,以不二相观三界。
    如实见我归命礼,成就大愿护众生。
    南无一切法宝海,无边无尽解脱门。
    南无总持功德藏,三世十方诸佛印。
    消除三障无诸恶,五眼具足成菩提。
    未来际劫誓修行,普使众生护无畏。
    南无文殊普贤尊,一切智行圆满海。
    金刚藏及金刚手,得大势等诸大士。
    声闻辟支贤圣众,愿以慈眼普瞻视。
    我今南无赞三宝,为欲深游大悲海。
    南无大悲救厄者,昔曾值佛观世音。
    入彼如来所入门,故佛授与同名号。
    从闻解说六尘缚,如声度垣不能碍。
    由斯遍入微尘国,普现微尘自在身。
    一一身宣总持句,施与众生无畏法。
    是故娑婆世界中,皆号为施无畏者。
    我昔经中值密言,能除三障名消伏。
    佛称功德难思议,故我常持不敢忘。
    誓向当来大劫海,遍将此句救诸苦。
    为求大士加持力,故造栴檀持呪形。
    烁迦罗首金色容,具足七数端严相。
    母陀罗臂百千福,次第有六捉持异。
    贝多叶经并宝印,华果澡鑵及杨枝。
    无隙白檀雕所成,一一皆合契经造。
    及状我身长跪地,顶戴吉祥安乐人。
    观世音名依定实,必闻我今发大愿。
    牟尼经像比丘僧,愿住世间常不灭。
    护持国土与众生,普令摄取菩提愿。
    三宝神呪天龙等,大悲感应大誓力。
    一切同护圣尊仪,犹若金刚常不坏。
    如是成就十四愿,悉为菩提及含识。
    南无闻名救厄者,南无世间慈悲父。
    南无施我无畏力,南无令我满诸愿。
    闻名见身心念者,南无一切无空过。
    我今次第说所愿,尊应一一遍垂听。
  • 《求韵·并辔中岩寺》
    史尧弼〔宋代〕
    并辔中岩寺,芳樽一破愁。
    更寒谭衮衮,云晓玉浮浮。
    会有相从乐,还如此地不。
    合离真有数,那敢作人谋。
  • 《高阳台》
    李彭老〔宋代〕
    石笋埋云,风篁啸晚,翠微高处幽居。
    缥简云签,人间一点尘无。
    绿深门户啼鹃外,看堆床、宝晋图书。
    尽萧闲,浴砚临池,滴露研朱。
    旧时曾写桃花扇,弄霏香秀笔,春满西湖。
    松菊依然,柴桑自爱吾庐。
    冰弦玉柱风流在,更秋兰、香染衣裾。
    照窗明,小字珠玑,重见欧虞。
  • 《金刚随机无尽颂·正信希有分第六》
    释印肃〔宋代〕
    犹道人如归,归道不如如。
    道本无象法,无念契无为。
back_img
功能直达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