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惜余春·急雨收春

[宋代]贺铸

急雨收春,斜风约水。
浮红涨绿鱼文起。
年年有子惜馀春,春归不解招游子。
留恨城隅,关情纸尾。
阑干长对西曛倚。
鸳鸯俱是白头时,江南渭北三千里。

惜余春·急雨收春译文

急雨收春,斜风约水。浮红涨绿鱼文起。年年游子惜余春,春归不解招游子。

一阵急雨即将收束春光,斜吹的春风仿佛在约束春水。水面上浮着飘落的花瓣,上涨的绿水皱起了涟漪。鱼儿嬉戏而产生一圈圈的波纹,景色很美。可惜春光不解人意,悄悄归去。

留恨城隅,关情纸尾。阑干长对西曛倚。鸳鸯俱是白头时,江南渭北三千里。

自从在城隅处分手,我们都留下了无穷的幽怨,你在来信中,信末多是深情关切之语,我也经常在夕阳西下时,独自倚栏远眺,面对着昏黄的落晖。老夫老妻,本应厮守一起却要天各一方。

惜余春·急雨收春注解

1
收:结束。停止。
2
约:阻止,拦挡。
3
鱼文:鱼纹,像鱼鳞一样的波纹。
4
游子:离家在外漫游、求官或求学的人。
5
解:懂得,明白。
6
隅:角落。
7
关情:激动感情,牵扯情怀。
8
纸尾:书面文字绍尾处,常署名或写年月日等。
9
曛:日落时的余光。
10
渭北:渭水以北。渭水在袂西省。江南、渭北,用来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展开
收起

惜余春·急雨收春赏析

这是一篇游子伤春怀人之作。

上片写惜春思归。“急雨收春,斜风约水”。写暮春时节,雨急风斜。这第一句写得别致新颖,其中“收”字尤见功力。不言春将尽,不言春归去,而曰“急雨收春”,看一“收”字,至使“急雨”反客为主,造语生动俏皮。急雨收回春天,斜风拂掠水面,而“浮红涨绿鱼文起”接着写暮春时节水面上的景致。红化凋零,飘飘洒洒落满江面;江水上涨,绿波荡漾;鱼儿游弋,激起阵阵波纹。这里的“鱼文”二字最易引起人的暇思。中国自古就有鱼雁传书之说,书信常被称为“鱼书”或“雁书”。这“鱼文”仿佛就是幻化了的书信,勾起游子无尽的相思。“年年”两句直写惜春。游子珍惜春天,舍不得春天离去,见春将尽,落红飘零,意绪万千。正如辛弃疾所云“惜春常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游子惜春,可春并不理会,春归时也不懂得招呼游子,不知约游子结伴而还。春本无知,春本无晓,如此怨春,似乎无理,然而更显其情真意切。这正是人们常说的无理有情之妙。

上片惜春思归,下片自然而然地转入怀人。“留恨城隅,关情纸尾。”写当初与妻子的离别及日后的书信传情。城隅,即城角,当初与妻子离别之处。不忍离别,却又不得不离别,于是便有“留恨城隅”。一个“恨”字笼罩了下片,也为读者理解全词提供了一个契机。不能相见,只能在书信纸尾看到妻子的一片关切之情了。接下去作者描摹了抒情主人公凭栏远眺的镜头。中国古典诗词中常借凭栏远眺写愁绪。李煜有句云:“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浪淘沙》)辛弃疾有句云:“休去依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摸鱼儿》)“阑干长对西曛倚,”写抒情主人公倚着栏干长久地凝视着西天的落日。熟悉中国古典诗词的人都懂得这是一个痛苦的形象。结尾化用杜甫《春日忆李白》诗句,杜诗云:“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以遥望对方所见的景致极写了两人之间深厚的情谊。贺词云:“鸳鸯俱是白头时,江南渭北三千里。”写夫妻老矣,却关山阻隔、江南渭北天各一方。这结处用语质拙,不雕饰,不张扬;江南渭北已溢出无限情思,而鸳鸯白头更让人感慨万端。

贺铸善于写情,往往情真意切,此篇便是一例。贺铸善于处理结处,此词上片结处的无理而妙,下片结处的质拙含蓄,都给人以极大的艺术享受和启迪。

展开
收起

百度百科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贺铸

贺铸[宋代]

贺铸(1052~1125) 北宋词人。字方回,号庆湖遗老。汉族,卫州(今河南卫辉)人。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称远祖本居山阴,是唐贺知章后裔,以知章居庆湖(即镜湖),故自号庆湖遗老。

  • 《薄幸》
    淡妆多态,更的的、频回眄睐。
    便认得琴心先许,欲绾合欢双带。
    记画堂、风月逢迎,轻鼙浅笑娇无奈。
    向睡鸭炉边,翔鸳屏里,羞把香罗暗解。
    自过了烧灯后,都不见踏青挑菜。
    几回凭双燕,丁宁深意,往来却恨重帘碍。
    约何时再,正春浓酒困,人闲昼永无聊赖。
    厌厌睡起,犹有花梢日在。
  • 《喋恋花》
    几许伤春春复暮,杨柳清阴,偏碍游丝度。
    天际小山桃叶步,白菽花满湔裙处。
    竟日微吟长短句,帘影灯昏,心寄胡琴语。
    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淡月云来去。
  • 《更漏子》
    上东门,门外柳,赠别每烦纤手。
    一叶落,几番秋,江南独倚楼。
    曲阑干,凝伫久,薄暮更堪搔首。
    无际恨,见闲愁,侵寻天尽头。
  • 《浣溪沙》
    不信芳春厌老人,老人几度送馀春。
    惜春行乐莫辞频。
    巧笑艳歌皆我意,恼花颠酒拚君真。
    物情惟有醉中真。
  • 《浣溪沙》
    楼角初消一缕霞,淡黄杨柳暗栖鸦。
    玉人和月摘梅花。
    笑捻粉香归洞户,更垂帘幕护窗纱。
    东风寒似夜来些。

猜你喜欢

  • 《满庭芳》
    李之仪李之仪〔宋代〕
    花陌千条,珠帘十里,梦中还是扬州。
    月斜河汉,曾记醉歌楼。
    谁赋红绫小砑,因飞絮、天与风流。
    春常在,仙源路隔,空自泛渔舟。
    新秋。
    初雨过,龙团细碾,雪乳浮瓯。
    问殷勤何处,特地相留。
    应念长门赋罢,消渴甚、无物堪酬。
    情无尽,金扉玉榜,何日许重游。
  • 《吴景年真赞》
    陈著陈著〔宋代〕
    其容渊,其髯揿,其服野,其冠圜。
    是谁笔之得其粗焉,孰若见君于此笔之外,而知君于此笔之前。
    气以直而肆,神以藏而全。
    付所无于自信,处所有如不然。
  • 《宿云轩·平生念丘壑》
    李弥逊李弥逊〔宋代〕
    平生念丘壑,着我胸中云。
    偶为山樊居,白云乱衣巾。
    物类感湿燥,人情异莸薰。
    奇峰霭朱夏,擘絮浮阳春。
    兴来揽之游,要观尘外身。
  • 《秋怀·驱车陟高丘》
    秦观秦观〔宋代〕
    驱车陟高丘,郤望大梁圻。
    驰道入双阙,勾陈连太微。
    夷门壮下属,清洛相因依。
    美哉吾党士,皋禼良可希。
  • 《更高亭·稚子山妻伴老翁》
    张景脩〔宋代〕
    稚子山妻伴老翁,重阳寻遍菊花丛。
    明年把酒知何处,却忆高亭是梦中。
back_img
功能直达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