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贺新郎·寄辛幼安和见怀韵

[宋代]陈亮

老去凭谁说。
看几番、神奇臭腐,夏裘冬葛。
父老长安今馀几,後死无仇可雪。
犹未燥、当时生发。
二十五弦多少恨,算世间、那有平分月。
胡妇弄,汉宫瑟。
树犹如此堪重别。
只使君、从来与我,话头多合。
行矣置之无足问,谁唤妍皮痴骨。
但莫使、伯牙弦绝。
九转丹砂牢拾取,管精金、只是寻常铁。
龙共虎,应声裂。

贺新郎·寄辛幼安和见怀韵译文

老去凭谁说。看几番、神奇臭腐,夏裘冬葛。父老长安今余几,后死无仇可雪。犹未燥、当时生发。二十五弦多少恨,算世间、那有平分月。胡妇弄,汉宫瑟。

年华老去我能向谁诉说?看了多少世事变幻,是非颠倒!那时留在中原的父老,活到今天的已所剩无几,年青人已不知复仇雪耻。如今在世的,当年都是乳臭未干的婴儿!宋金议和有着多少的悔恨,世间哪有南北政权平分土地的道理。胡女弄乐,琵琶声声悲。

树犹如此堪重别。只使君、从来与我,话头多合。行矣置之无足问,谁换妍皮痴骨。但莫使、伯牙弦绝。九转丹砂牢拾取,管精金、只是寻常铁。龙共虎,应声裂。

树也已经长得这么大了,怎堪离别。只有你(辛弃疾),与我有许多相同的见解。我们天各一方,但只要双方不变初衷,则无须多问挂念。希望不会缺少知音。炼丹一旦成功,就要牢牢拾取,点铁成金。龙虎丹炼就,就可功成迸裂而出。

贺新郎·寄辛幼安和见怀韵注解

1
凭谁说:向谁诉说。
2
神奇臭腐:言天下之事变化甚多。扇。本指冬日穿葛衣、 用扇子,夏日寄裘皮,是与时不宜。此喻世事颠倒。生发,即胎毛。生发未燥即胎毛未干,指婴儿时。
3
二十五弦:用乌孙公主、王昭君和番事,指宋金议和。
4
月:以月喻地。
5
妍皮痴骨:此处指己才不为人识,遭鄙弃而被埋没。痴骨,指愚笨的内心。此处是将辛弃疾引为知音。

贺新郎·寄辛幼安和见怀韵赏析

陈亮在作词中善于用典使事,这使他的作品能在有限的篇幅里大大增加内容。他运用历史典故,不同于其他词作者,有其独特的方法,那就是不拘限于原来的历史故事,而是取其一个侧面,死事活用,以衬托自己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因此,读他的词,必须反复揣摩,才能领略其深刻的涵义。这首词就是这样。

词的上片主旨在于议论天下大事。首句“老去凭谁说”,写知音难觅,而年已老大,不惟壮志莫酬,甚至连找一个可以畅谈天下大事的同伴都不容易。词人借此一句,引出以下的全部思想和感慨。他先言世事颠倒变化,雪仇复土无望,令人痛愤;下片则重叙友谊,二人虽已老大,但从来都是志同道合的,今后还要互相鼓励,坚持共同主张,奋斗到底。

上片先借《庄子·知北游》中“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和《淮南子》所说的“冬日之葛”、“夏日之裘”来指说世事的不断反复变化,并且,越变越颠倒错乱,越变对国家越不利,人们日渐丧失了收复失地的希望。控诉了南宋朝廷的是非不分。朝廷数十年偏居江南,不图恢复,对人们心理有极大的麻痹作用。经历过“靖康之变”的老一辈先后谢世,后辈人却从“生发未燥”的婴孩时期就习惯于南北分立的现状,并视此为固然,他们势必早已形成了“无仇可雪”的错误认识,从而彻底丧失了民族自尊心和战斗力。这才是令人忧虑的问题。上片最后四句,重申中原被占,版图半入于金之恨。词以“二十五弦”之瑟,兼寓分破与悲恨两重意思。《史记·封禅书》记:“太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一如圆月平分,使缺其半,同是一大恨事。末再以“胡妇弄,汉宫瑟”,承上“二十五弦”,补出“多少恨”的一个例证。汉、胡代指宋、金。而说汉宫瑟为胡妇所弄,又借以指说汴京破后礼器文物被金人掠取一空的悲剧。《宋史·钦宗本纪》记载靖康二年(1127年)四月,金人掳徽、钦二帝及皇后、太子北归,宫中贵重器物图书并捆载以去,其中就有“大乐、教坊乐器”一项。只提“胡妇弄,汉宫瑟”,就具体可感而又即小见大地写出故都沦亡的悲痛,则“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的愤慨自在其中,同时对南宋朝廷屡次向金人屈躬卑膝,恢复大业坐失良机的现实,也就有所揭露、鞭挞。读到这里,再回头去看“老去凭谁说”一句,益感词人一腔忧愤,满腹牢骚,都是由此而发的。

下片转入抒情。所抒之情正与上片所论之事相一致。词人深情地抒写了他与辛弃疾建立在改变南宋屈辱现实这一共同理想基础上的真挚友谊。过片一句“树犹如此堪重别”,典出《世说新语·言语》。东晋桓温北征时,见当年移种之柳已大十围,叹息道:“木犹如此,人何以堪!”“堪重别”即“岂堪重别”,陈、辛上饶一别,实成永诀,六年之后,即绍熙四年(1127年),陈亮就病逝了。虽然他当时无法预料这点,但相见之难,却在意料之中。这一句并非突如其来,而是上承“老去凭谁说”自然引出的。下句“只使君、从来与我,话头多合”,又正是对岂“堪重别”原因的解释,也与词首“老去”一句遥相呼应。这句正面肯定只有辛弃疾才是最能理解他的唯一知己。据辛词《虞美人》题下小序记,此次陈亮别后,弃疾曾追赶到鹭鹚林,因雪深路滑无法前进,才悻悻而归。“行矣置之无足问”一句,就是针对这件事宽慰这个远方友人的,也是回答对方情深意切的相思。句后缀以“谁换妍皮痴骨”,意为自己执着于抗金大业,尽管人们以“妍皮痴骨”相看待,终不想去改变它了。“妍皮痴骨”出自《晋书·慕容超载记》。谚云‘妍皮不裹痴骨’,妄语耳。”谚语原意本谓:仪表堂堂者,其内心必不愚蠢。姚兴以为慕容超虽貌似聪隽,而实则胸无智略,便说谚语并不正确,对慕容超的行动也不限制。词人借此来说明,即使世人都说他们是“妍皮裹痴骨”,遭到误解和鄙视,他们的志向也永不会变。正因为如此,他们的友情乃愈可贵,所以就自然地发而为“但莫使伯牙弦绝”的祝愿,将两人的友情跟抗金的共同志向联系到一起,使这种感情升华到圣洁的地步。然后,话题一转,写出“九转丹砂牢拾取,管精金只是寻常铁”。以“九转丹砂”与辛弃疾共勉,希望能经得起锻炼,使“寻常铁”炼成“精金”,为国家干一番事业。这两句至理名言,实际说的还是救国之道。

全文中词人“一息尚存,此志不容稍懈”的精神十分令人感动。其中,词人信手拈来历代相传的炼丹术中所谓经过九转炼成的丹砂可以点铁成金的说法,表达出尽管寻常的铁也要炼成精金的恒心,比喻只要坚定信心,永不松懈,抓住一切时机,则救国大业必能成功。最后,再借龙虎丹炼成而迸裂出鼎之状,以“龙共虎,应声裂”这铿锵有力的六个字,刻画胜利时刻必将到来的不可阻止之势。至此,全词方戛然而止。这最后几句乃是作者与其友人的共勉之辞,也是他们的共同心愿。

展开
收起

百度百科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陈亮

陈亮[宋代]

陈亮(1143—1194)原名汝能,后改名陈亮,字同甫,号龙川,婺州永康(今属浙江)人。婺州以解头荐,因上《中兴五论》,奏入不报。孝宗淳熙五年,诣阙上书论国事。后曾两次被诬入狱。绍熙四年光宗策进士第一,状元。授签书建康府判官公事,未行而卒,谥号文毅。所作政论气势纵横,词作豪放,有《龙川文集》《龙川词》,宋史有传。

  • 《秋兰香》
    未老金茎,些子正气,东篱淡伫齐芳。
    分头添样白,同菊几般黄。
    向闲处、须一一排行。
    浅深饶间新妆。
    那陶令,漉他谁酒,趁醒消详。
    况是此花开後,便蝶乱无花,管甚蜂忙。
    你从今、采却蜜成房。
    秋英诚商量。
    多少为谁,甜得清凉。
    待说破,长生真诀,要饱风霜。
  • 《汉宫春》
    雪满江头,怪一枝不耐,还漏微阳。
    诗人越样眼浅,早自成章。
    群葩如绣,到那时、争爱春长。
    须知道,未通春信,是谁饱试风霜。
    堪笑红炉画阁,问从来寒气,损甚容光。
    枝头有花恁好,映带新妆。
    寒窗愁绝,嗅清芬、不料饥肠。
    都缘是,此君小异,费他万种消详。
  • 《桂枝香》
    仙风透骨。
    向夏叶丛中,春花重出。
    骏发天香,不是世间尤物。
    占些空阔闲田地,共霜轮、伴他秋实。
    浅非冷蕊,深非幽艳,中无倚握。
    任拈取、龙涎笃耨。
    儿女子看承,万屈千屈。
    做数珠见,刻画毋盐唐突。
    不知几树栾团着,但口吻、非鸣云室。
    是耶非也,书生见识,圣贤心术。
  • 《水龙吟》
    钱王霸图成时,多应是百年遗树。
    羞将高古,为渠遮映,鱼盐调度。
    且向空山,趁时多事,四垂盘踞。
    算兴衰坐阅,权奇磊块,世间,斤斧。
    又见当天明圣,便弹丸、也难分土。
    一番整顿,旧家草木,新来雨露。
    铁石心肠,叫龙根干,亭亭天柱。
    纵茯苓下结,茑萝高际,怎堪攀附。
  • 《临江仙》
    五百年间非一日,可堪只到今年。
    云龙欲化艳阳天。
    从来耆旧传,不博地行仙。
    昨夜风声何处度,典型犹在南山。
    自怜不结傍时缘。
    著鞭非我事,避路只渠贤。

猜你喜欢

  • 《山行观紫云洞》
    胡仲弓〔宋代〕
    浪游知几载,久不到山巅。
    泉石曾留意,烟霞未有缘。
    松阴长匝地,塔颖欲鑽天。
    待洗尘埃脚,重来访紫仙。
  • 《归田园居和陶渊明韵》
    赵友直〔宋代〕
    举世堕尘网,我独爱丘山。
    旧业久荒芜,不去待何年。
    栖鸟恋故枝,潜鱼乐深渊。
    物类各有托,予盍归田园。
    决水渠双注,藏书居数间。
    孤松挺后檐,五柳栽门前。
    渺渺缀浮云,淡淡笼轻烟。
    蛙鼓池塘畔,鹤唳溪山巅。
    微躯足为乐,稚子堪陪闲。
    不受樊笼系,灵台复自然。
  • 《复次韵·粲粲疏梅短短墙》
    沈与求沈与求〔宋代〕
    粲粲疏梅短短墙,骚人长恨失遗芳。
    低徊草棘精神透,彷佛关山魂梦香。
    月淡乍看清影乱,春深终恐绿阴藏。
    岁寒为尔添愁绝,倚树微吟亦自伤。
  • 《鸠·一世为巢拙》
    梅尧臣梅尧臣〔宋代〕
    一世为巢拙,长年与鹊争。
    欲知云脚雨,先向屋头鸣。
    颈上玉花碎,臆前檀粉轻。
    何时将刻杖,扶助老夫行。
  • 《和刘公舒题步云亭》
    韦骧〔宋代〕
    缔构岧峣倚碧空,建安气象瞩清雄。
    自矜远目穷天末,更喜新篇入彀中。
    坛指升仙叹梅福,山连梦笔想文通。
    梯云每到如平地,养勇何须羡北宫。
back_img
功能直达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