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促拍满路花·一向沈吟久

[宋代]秦观

xiàngshěnyínjiǔ
lèizhūyíngjīnxiù
dāngchūruánjiù
guànzòngruǎnwán
jiànxīnxiānyǒu
hángdàichīxīnshǒu
shènniǎnzhùmài
dǎorénláizhànzhòu
jìnláifēichángluózàochǒu
méizhòu
zěnyǎnzhòngrénkǒu
dàishōuliǎobèiluó
liǎocóngláidǒu
cóngjīnhòu
xiūdàogòng
mèngjiànnéng
查看更多 ∨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秦观

秦观[宋代]

秦观(1049-1100)字太虚,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汉族,北宋高邮(今江苏)人,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秦观一 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秦观生前行踪所至之处,多有遗迹。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丽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莺花亭;青田的秦学士祠;湖南郴州三绝碑;广西横县的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淮海书院等。秦观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书“秦龙图墓”几个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

  • 《浣溪沙》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滚滚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 《八六子》
    倚危亭,恨如芳草,萋萋剗尽还生。
    念柳外青骢别后,水边红袂分时,怆然暗惊。
    无端天与娉婷。
    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
    怎奈何、欢娱渐随流水。
    素弦声断,翠绡香减,那堪片片飞花弄晚。
    蒙蒙残雨笼晴。
    正销凝。
    黄鹂又啼数声。
  • 《长相思》
    铁瓮城高,蒜山渡阔,干云十二层楼。
    开尊待月,掩箔披风,依然灯火扬州。
    绮陌南头,记歌名宛转,乡号温柔。
    曲槛俯清流,想花阴、谁系兰舟。
    念凄绝秦弦,感深荆赋,相望几许凝愁。
    勤勤裁尺素,奈双鱼、难渡瓜洲。
    晓鉴堪羞,潘鬓点、吴霜渐稠。
    幸于飞、鸳鸯未老,不应同是悲秋。
  • 《春日五首》
    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 《点绛唇》
    醉漾轻舟,信流引到花深处。
    尘缘相误,无计花间住。
    烟水茫茫,千里斜阳暮。
    山无数,乱红如雨,不记来时路。

猜你喜欢

  • 《送表臣·枯肠服气如寿龟》
    李处权〔宋代〕
    枯肠服气如寿龟,穷冬却扫百不知。
    开门忽见雪满地,纵横浩荡春正飞。
    入隙时欣点万卷,仰檐不见霑吟髭。
    松林冥冥起薄雾,涧水活活生微澌。
    清可洗心明洗目,卑且不污高不危,残妆如见寿阳面,不食可怜姑射肌。
    书生长年营口腹,颇似蜘蛛空吐丝。
    身将老矣厄离乱,我生之初尚无为。
    百篇落落或能赋,一杯炯炯须重持。
    崆峒漫倚防身剑,枉负平生作男儿。
    回首农桑三万里,无复贞观开元时。
    恭惟天子尚勤俭,早集书囊为殿帷。
    一朝随仗过沙漠,落日风尘龙凤姿。
    此时燕山士如虎,寒多史乃秫酒醨。
    肉食岂堪茹毛苦,应念靴鸣集赤墀。
    尘沙错落赭黄暗,貂狐独向寒风披。
    关山寂寞草树死,指点射猎方奔驰。
    心益不忘尝胆事,望云遥祝万寿卮。
    向来窃取名器者,扈圣曾无一夫随。
    忠臣义士愤切骨,皇天后士傥鉴之。
  • 《新雁过妆楼·老圃堪嗟》
    张炎张炎〔宋代〕
    老圃堪嗟。
    深夜雨、紫英犹傲霜华。
    暖宿篱根,飞去想怯寒沙。
    采摘浮杯如戏水,晚香淡似夜来些。
    背风斜。
    翠苔径里,描绣人夸。
    白头共开笑口,看试妆满插,云髻双丫。
    蝶也休愁,不是旧日疏葩。
    连枝愿为比翼,问因甚寒城独自花。
    悠然意,对九江山色,还醉陶家。
  • 《张昌宗·乘鹤吹笙想俊游》
    徐钧徐钧〔宋代〕
    乘鹤吹笙想俊游,丑闻宫掖擅风流。
    身膏斧踬终尘土,若比莲花花亦羞。
  • 《次韵·翠失千峰与万峦》
    周紫芝〔宋代〕
    翠失千峰与万峦,烂银宫阙纵奇观。
    楼空翠湿衣裘重,诗就风生齿颊寒。
    聊与江山分绝致,浪陪樽俎问更端。
    莫嗔郢曲无人和,七子风流负建安。
  • 《别馨桂山》
    释文珦释文珦〔宋代〕
    与君相见各华颠,握手松间感变迁。
    能记灵山同听日,不疑绛县老人年。
    难寻旧梦悲蝴蝶,替说新愁赖杜鹃。
    无奈匆匆又还别,有诗须寄武康船。
back_img
功能直达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