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劲草行

[元代]王冕

zhōngyuánduōjìncǎo
jiéjiànzhúhuādào
báilòuzhū
shíyuèshuāngfēngchuīdào
dàowángsūnmén
qīngqīnggàichánnìngfén
yóugēnzhíxiàbǎichǐ
róngànbàozhōngchénhún
wènzhōngchénwéi
yuánshìhànjiājiàngshì
báichénmáizhànxiěshēn
cuìguāngliànyànxīngfēng
shānnánqíngdiéfēi
shānběilěnglínbēi
cùnxīnyáoyáowéishéidào
dàopángchóurénzhī
zuódōngfēngmíngjié
lóuzuòyáotóu
cùntiánchǐzháiqiělùn
jīntóngtuólèi
查看更多 ∨

劲草行翻译

译文
中原古域之地生长着许多劲草,那草节节如箭竹一样劲挺,草花好象稻穗一样丰实。
露珠点点,洒满叶间,十月寒风也吹不倒它。
萋萋的劲草不长在王孙贵族的门庭,也不长在奸佞之臣的坟上。
草根在土地里长上百尺,无论是枯黄还是繁茂都萦绕护卫着忠魂。
我问忠臣为何死去?原来他们是忠贞不屈的汉家志士。
尸骨沉埋于地,战血滋养了劲草,绿色的尸液到处闪动,空气中腥风涌起。
天气晴朗时山的南面时有蝴蝶飞舞,下雨时山的北面时有麒麟悲泣。
劲草在风中摇摇摆摆似乎为将士倾吐愁恨,我这满腔的心事给谁说呢?
昨夜的东风又传来敌人的战鼓声,但我们只有志士的骷髅站起来摇头。
我这副身躯是没有什么值得珍惜的,只是忧心我们国家的沦丧。

注释
中原:黄河流域,这里泛指中国。
箭竹:竹之一种。《竹谱》:“箭竹,高者不过一丈,节间三尺,坚劲中矢,江南诸山皆有之,会稽所生最精好。”
白露:秋天的露水。
离离:鲜明的样子。形容露珠的晶莹闪动。
到:通“倒”。
萋萋:草木茂盛的样子。这里代指劲草。
王孙:泛指贵族子孙。
青青:青色;一说,草木茂盛的样子,亦作“菁菁”。
谗佞(nìng)坟:指奸臣的坟墓。谗:说别人坏话。佞:用花言巧语谄媚人。谄佞:诬陷谄媚。
游根:须根。
尺:亦称“市尺”。一尺等于十寸。西汉时一尺等于0.231米,今三尺等于一米。这里采用了夸张手法。
枯荣:意为劲草无论是枯黄还是繁茂都是萦绕护卫着忠魂的。荣,草木茂盛。
元:通“原”。士:对男子的美称。
翠光:青绿色的光泽。这里指尸体腐败后所分解出来的绿色液状体。
潋滟(liàn yàn):本义为水波闪动的样子,这里用以形容绿色尸液的闪动。
麒麟:指墓前的石麒麟。
摇摇:心事重重的样子。
东风:即春风。
羯(jié)鼓:古击乐器,又名“两杖鼓”,音色急促高烈。南北朝时从西域传入,盛行于唐代。此处指敌人的军鼓。
髑髅(dú lóu):即骷髅,干枯无肉的死人头骨或全身骨骼。
寸田尺宅:比喻自家身躯。道家称心为心田,心位于胸中方寸之地,故称寸田。尺宅:人的面部是眉目口鼻所在之处,故称尺宅。
金马:汉未央官前有铜马,故称金马门。
铜驼:《晋书·索靖传》:“靖有先识远量,知天下将乱,指洛阳宫门铜驼,叹日:‘会见汝在荆棘中耳!’”后因以铜驼荆棘指变乱后的残破景象。元好问《寄钦止李兄》诗:“铜驼荆棘千年后,金马衣冠一梦中。”连上两句是说,髑髅起作摇头舞,并非痛惜自家身死,而是悲悼国家沦丧。

展开
收起

劲草行赏析

该诗是一首咏物诗。咏物诗中,所咏之物与人相同之处就是就是诗歌感情所在,该诗以劲草比喻“汉家不降士”,草之刚韧不屈与人之坚贞不屈形成精神上的对应,句句写草,但又处处喻人,在凄凉冷落的景象中歌颂了汉家将士的威武气节,咏物与咏人合而为一,是对当时混乱现实的生动写照。

《劲草行》通过对秋天霜风中吹不倒的劲草的描写,极力赞美劲草威武不屈,洁身自好,不向苦难、不向权贵折腰,歌颂了具有民族气节的“汉家不降士”的崇高精神。诗中所谓的“权贵”就是元朝的当政者,所谓“佞臣”就是汉奸走狗,所谓“劲草”就是像诗人这样千千万万与元朝当政者势不两立的底层困苦人民。该诗表现出诗人强烈的民族意识和对“汉家不降士”的崇敬心情。诗尾用“金马铜驼”之典,既是对政治局势的客观判断,又是希望元蒙统治早日结束的主观愿望,感情强烈,意味隽永。

从诗的内容上看全诗可分为两层。

前八句为第一层,以咏物为主,描写劲草的自然形貌和风吹不倒的姿态,从草之茂盛写到草的气节,草生长蔓延的处所似乎出自草的有意选择,与王孙公子无缘,也绝对不长在谗佞的坟上;但是草根直下土中百尺,与忠臣之魂相拥相抱。表达了诗人对劲草的喜爱和钦佩,为下文抒情做了铺垫。第八句承上启下,由忠臣之魂写及忠臣的死因,过渡到咏人。

后半十二句为第二层,描绘汉家不降士为国死节的悲凉气氛,仍以“草"为线索,将士尸骨沉埋于地,战血滋养了劲草,晴时有蝴蝶飞舞,雨时有麒麟悲泣,而草在风中摇摆似乎为将士倾吐愁恨,一闻战鼓声声,将士骷髅也随风起舞。他们死后只占很小的一方土地,唯有金马铜驼在荆棘丛中飞泪如雨。第二层歌颂汉家不降士的气节源于第一层对劲草风骨的描绘,全篇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

该诗采用比兴手法,通过对秋天霜风中吹不倒的劲草的描写,歌颂了具有民族气节的“汉家不降士”的崇高精神,表现出诗人强烈的民族意识。诗尾用“金马铜驼”之典,既是对政治局势的客观判断,又是希望元蒙统治早日结束的主观愿望,感情强烈,意味隽永。诗中所选取的诸多意象,如蝴蝶、麒麟、金马铜驼等,均烘染了一种寂寞凄楚的氛围,衬托出汉家将士身后的悲凉,也是对冷漠现实的一种谴责。

展开
收起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王冕

王冕[元代]

王冕(1310年~1359年),字元章,号煮石山农,亦号食中翁、梅花屋主等,浙江省绍兴市诸暨枫桥人,元朝著名画家、诗人、篆刻家。他出身贫寒,幼年替人放牛,靠自学成才。有《竹斋集》3卷,续集2卷。一生爱好梅花,种梅、咏梅,又攻画梅。所画梅花花密枝繁,生意盎然,劲健有力,对后世影响较大。存世画迹有《南枝春早图》《墨梅图》《三君子图》等。能治印,创用花乳石刻印章,篆法绝妙。《明史》有传。

  • 《村居(四首选二)》
    其一英雄在何处?
    气概属山家。
    蚁布出入阵,蜂排早晚衙;
    野花团部伍,溪村拥旗牙。
    抱膝长吟罢,天边日又斜。
    其二避世忘时势,茅庐傍小溪。
    灌畦晴抱瓮,接树湿封泥。
    乳鹿依花卧,幽禽过竹啼。
    新诗随处得,不用别求题。
  • 《白梅》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 《墨梅》
    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版本一) 吾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版本二) 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版本三) 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迹。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版本四)
  • 《冀州道中》
    我行冀州路,默想古帝都。
    水土或匪昔,禹贡书亦殊。
    城郭类村坞,雨雪苦载涂。
    丛薄聚冻禽,狐狸啸枯株。
    寒云着我巾,寒风裂我襦。
    盱衡一吐气,冻凌满髭须。
    程程望烟火,道傍少人居。
    小米无得买,浊醪无得酤。
    土房桑树根,仿佛似酒垆。
    徘徊问野老,可否借我厨?
    野老欣笑迎,近前挽我裾。
    热水温我手,火炕暖我躯。
    丁宁勿洗面,洗面破皮肤。
    我知老意仁,缓缓驱仆夫。
    窃问老何族?
    云是奕世儒。
    自从大朝来,所习亮匪初。
    民人籍征戍,悉为弓矢徒。
    纵有好儿孙,无异犬与猪。
    至今成老翁,不识一字书。
    典故无所考,礼义何所拘?
    论及祖父时,痛入骨髓余。
    我闻忽太息,执手空踌蹰。
    踌蹰向苍天,何时更得甦?
    饮泣不忍言,拂袖西南隅。
  • 《墨萱图·其一》
    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
    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
    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问日以阻。
    举头望云林,愧听慧鸟语。

猜你喜欢

  • 《渔父词》
    张雨张雨〔元代〕
    上钓金鳞不用多。
    踏翻船子便高歌。
    犹有在,问如何。
    问取侬家张志。
  • 《菩萨蛮·夸丹功用将何作》
    李真人〔元代〕
    夸丹功用将何作。
    仙人尽号长生药。
    服人得延年。
    方知此理玄。
    至药终须觅。
    只在坎离侧。
    向此得真微。
    天长地久期。
  • 《万里图·长啸还江国》
    丁鹤年丁鹤年〔元代〕
    长啸还江国,迟回别海乡。
    春潮如有意,相送过浔阳。
  • 《次张鹏飞解官旧韵》
    方回方回〔元代〕
    聚敛臣应愧直臣,暂閒身似胜官身。
    险夷异路良难测,进退忘怀直任真。
    万国山河封域广,九天日月照临新。
    乌台凤沼登耆旧,屈指如公几正人。
  • 《次沈陶·移家种竹杨湖上》
    〔元代〕
    移家种竹杨湖上,半似湘川半辋川。
    诗好日尝题节下,酒酣时复卧根边。
    扫门延客还开径,煮笋供茶或试泉。
    我记别来今十载,出林添得几梢烟。
back_img
功能直达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