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二十九日·就木悲贤杰

[明代]方孝孺

jiùbēixiánjié
chíjiālàizhéxiōng
sānrénjiēbìng
shìjìngchéng
huǐqiānqiūtòng
kànyúnqíng
yáoliánxiǎoér
niànlányíng
查看更多 ∨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方孝孺

方孝孺[明代]

方孝孺(1357—1402年7月25日),宁海人,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明朝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后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被朱棣杀害。南明福王时追谥“文正”。

  • 《绝命词》
    天降乱离兮,孰知其由?
    奸臣得计兮,谋国用犹。
    忠臣发愤兮,血泪交流。
    以此殉君兮,抑又何求!
    呜呼哀哉,庶不我尤!
  • 《蚊对》
      天台生困暑,夜卧絺帷中,童子持翣飏于前,适甚就睡。
    久之,童子亦睡,投翣倚床,其音如雷。
    生惊寤,以为风雨且至也。
    抱膝而坐,俄而耳旁闻有飞鸣声,如歌如诉,如怨如慕,拂肱刺肉,扑股面。
    毛发尽竖,肌肉欲颤;
    两手交拍,掌湿如汗。
    引而嗅之,赤血腥然也。
    大愕,不知所为。
    蹴童子,呼曰:
    “吾为物所苦,亟起索烛照。
    ”烛至,絺帷尽张。
    蚊数千,皆集帷旁,见烛乱散,如蚁如蝇,利嘴饫腹,充赤圆红。
    生骂童子曰:
    “此非吾血者耶?
    尔不谨,蹇帷而放之入。
    且彼异类也,防之苟至,乌能为人害?
    ”童子拔蒿束之,置火于端,其烟勃郁,左麾右旋,绕床数匝,逐蚊出门,复于生曰:
    “可以寝矣,蚊已去矣。
    ”   生乃拂席将寝,呼天而叹曰:
    “天胡产此微物而毒人乎?
    ”   童子闻之,哑而笑曰:
    “子何待己之太厚,而尤天之太固也!
    夫覆载之间,二气絪緼,赋形受质,人物是分。
    大之为犀象,怪之为蛟龙,暴之为虎豹,驯之为麋鹿与庸狨,羽毛而为禽为兽,裸身而为人为虫,莫不皆有所养。
    虽巨细修短之不同,然寓形于其中则一也。
    自我而观之,则人贵而物贱,自天地而观之,果孰贵而孰贱耶?
    今人乃自贵其贵,号为长雄。
    水陆之物,有生之类,莫不高罗而卑网,山贡而海供,蛙黾莫逃其命,鸿雁莫匿其踪,其食乎物者,可谓泰矣,而物独不可食于人耶?
    兹夕,蚊一举喙,即号天而诉之;
    使物为人所食者,亦皆呼号告于天,则天之罚人,又当何如耶?
    且物之食于人,人之食于物,异类也,犹可言也。
    而蚊且犹畏谨恐惧,白昼不敢露其形,瞰人之不见,乘人之困怠,而后有求焉。
    今有同类者,啜栗而饮汤,同也;
    畜妻而育子,同也;
    衣冠仪貌,无不同者。
    白昼俨然,乘其同类之间而陵之,吮其膏而盬其脑,使其饿踣于草野,流离于道路,呼天之声相接也,而且无恤之者。
    今子一为蚊所,而寝辄不安;
    闻同类之相,而若无闻,岂君子先人后身之道耶?
    ”   天台生于是投枕于地,叩心太息,披衣出户,坐以终夕。
  • 《深虑论》
    虑天下者,常图其所难而忽其所易,备其所可畏而遗其所不疑。
    然而,祸常发于所忽之中,而乱常起于不足疑之事。
    岂其虑之未周欤?
    盖虑之所能及者,人事之宜然,而出于智力之所不及者,天道也。
      当秦之世,而灭诸侯,一天下。
    而其心以为周之亡在乎诸侯之强耳,变封建而为郡县。
    方以为兵革不可复用,天子之位可以世守,而不知汉帝起陇亩之中,而卒亡秦之社稷。
    汉惩秦之孤立,于是大建庶孽而为诸侯,以为同姓之亲,可以相继而无变,而七国萌篡弑之谋。
    武、宣以后,稍削析之而分其势,以为无事矣,而王莽卒移汉祚。
    光武之惩哀、平,魏之惩汉,晋之惩魏,各惩其所由亡而为之备。
    而其亡也,盖出于所备之外。
    唐太宗闻武氏之杀其子孙,求人于疑似之际而除之,而武氏日侍其左右而不悟。
    宋太祖见五代方镇之足以制其君,尽释其兵权,使力弱而易制,而不知子孙卒困于敌国。
    此其人皆有出人之智、盖世之才,其于治乱存亡之几,思之详而备之审矣。
    虑切于此而祸兴于彼,终至乱亡者,何哉?
    盖智可以谋人,而不可以谋天。
      良医之子,多死于病;
    良巫之子,多死于鬼。
    岂工于活人,而拙于谋子也哉?
    乃工于谋人,而拙于谋天也。
    古之圣人,知天下后世之变,非智虑之所能周,非法术之所能制,不敢肆其私谋诡计,而唯积至诚,用大德以结乎天心,使天眷其德,若慈母之保赤子而不忍释。
    故其子孙,虽有至愚不肖者足以亡国,而天卒不忍遽亡之。
    此虑之远者也。
    夫苟不能自结于天,而欲以区区之智笼络当世之务,而必后世之无危亡,此理之所必无者,而岂天道哉!
  • 《豫让论》
    士君子立身事主,既名知己,则当竭尽智谋,忠告善道,销患于未形,保治于未然,俾身全而主安。
    生为名臣,死为上鬼,垂光百世,照耀简策,斯为美也。
    苟遇知己,不能扶危为未乱之先,而乃捐躯殒命于既败之后;
    钓名沽誉,眩世骇俗,由君子观之,皆所不取也。
      盖尝因而论之:
    豫让臣事智伯,及赵襄子杀智伯,让为之报仇。
    声名烈烈,虽愚夫愚妇莫不知其为忠臣义士也。
    呜呼!
    让之死固忠矣,惜乎处死之道有未忠者存焉——何也?
    观其漆身吞炭,谓其友曰:
    “凡吾所为者极难,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而怀二心者也。
    ”谓非忠可乎?
    及观其斩衣三跃,襄子责以不死于中行氏,而独死于智伯。
    让应曰:
    “中行氏以众人待我,我故以众人报之;
    智伯以国士待我,我故以国士报之。
    ”即此而论,让馀徐憾矣。
      段规之事韩康,任章之事魏献,未闻以国士待之也;
    而规也章也,力劝其主从智伯之请,与之地以骄其志,而速其亡也。
    郄疵之事智伯,亦未尝以国士待之也;
    而疵能察韩、魏之情以谏智伯。
    虽不用其言以至灭亡,而疵之智谋忠告,已无愧于心也。
    让既自谓智伯待以国士矣,国士——济国之上也。
    当伯请地无厌之日,纵欲荒暴之时,为让者正宜陈力就列,谆谆然而告之日:
    “诸侯大夫各安分地,无相侵夺,古之制也。
    今无故而取地于人,人不与,而吾之忿心必生;
    与之,则吾之骄心以起。
    忿必争,争必败;
    骄必傲,傲必亡”。
    谆切恳至,谏不从,再谏之,再谏不从,三谏之。
    三谏不从,移其伏剑之死,死于是日。
    伯虽顽冥不灵,感其至诚,庶几复悟。
    和韩、魏,释赵围,保全智宗,守其祭祀。
    若然,则让虽死犹生也,岂不胜于斩衣而死乎?
      让于此时,曾无一语开悟主心,视伯之危亡,犹越人视秦人之肥瘠也。
    袖手旁观,坐待成败,国士之报,曾若是乎?
    智伯既死,而乃不胜血气之悻悻,甘自附于刺客之流。
    何足道哉,何足道哉!
    虽然,以国士而论,豫让固不足以当矣;
    彼朝为仇敌,暮为君臣,腆然而自得者,又让之罪人也。
    噫!
  • 《次修得杂诗韵》
    神龙卧深泽,不若抱瓮滋。
    白日掞重阴,不如寸烛辉。
    贤豪初未遇,但觉吾道非。
    纷纷当涂子,权势众所归。
    两生困蓬藋,屠贩建旌麾。
    斯事自古然,今人安足悲。

猜你喜欢

  • 《渔父歌》
    〔明代〕
    此翁平生烟水涯,牵风载雨船为家。
    水烟苍苍天尽处,欲灭不灭孤篷斜。
    鸣榔打船江窅渺,向妻乱叫芦花好。
    紫网临风牵绿泥,有鱼无鱼和荇倒。
    菰蒲接天水鸟飞,草深沙暖鱼虾肥。
    日黄江黑风始怒,犹自放船迎夕晖。
    鱼虾杂倒呼儿检,谓言趁此斜阳暖。
    腰间刚剩十文钱,沽酒不辞青旆远。
    孤舟每牵江色留,烂破衣裳江影浮。
    老渔无机鸥可验,有时飞上渠侬头。
    筛螺箕蛤生活罢,黄头晚梳绿烟下。
    卖得糠虾买得盐,鼾眠自谓心无挂。
    夜则惯挨江鹭眠,篱横万朵秋峰边。
    明月为灯照江口,江高露冷芙蓉鲜。
    或虾或蚌捞江底,官徭不差私自喜。
    所愁只恐市城饥,争道鱼虾不如米。
    舴艋低回芦叶鸣,沙高日短潮头横。
    小儿落水大儿叫,举头一片秋江明。
    狂歌乱拍十指齐,叶舟总著烟溪迷。
    白酒黄浆醉饱后,眼眶便觉青天低。
    赤身不怨贫如洗,浑家团圞一船底。
    月落乌啼鬼火明,枕头横在霜花里。
    弥空紫沙烟浪平,渡头谁家鸡犬声。
    开篙一阵榔板去,半夜海红天日生。
  • 《题巴西甘大夫年谱小像》
    于慎行于慎行〔明代〕
    蜀都方著赋,汉阙正求才。
    借问题桥去,何当拥传回。
  • 《散步·憩马野田外》
    熊卓熊卓〔明代〕
    憩马野田外,萋迷碧草原。
    鸡鸣岩下寺,犬吠洞中村。
    远水遥空色,残阳过雨痕。
    野情云共逸,中岁向林园。
  • 《江上(六首)》
    汪广洋汪广洋〔明代〕
    大姑庙前花草香,女儿港口江水长。
    江水江花思无限,目断鞋山又夕阳。
  • 《十咏图·庭鹤》
    张维张维〔明代〕
    戢翼盘桓傍小庭,不无清夜梦烟汀。
    静翘月色一团素,闲啄苔钱数点青。
    终日稻粱聊自足,满前鸡鹜漫相形。
    已随秋意归诗笔,更与幽栖上画屏。
back_img
功能直达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