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浣溪沙·倾国倾城恨有馀

[唐代]薛昭蕴

倾国倾城恨有馀,几多红泪泣姑苏,倚风多睇雪肌肤。
吴主山河空落日,越王宫殿半平芜,藕花菱蔓满重湖。

浣溪沙·倾国倾城恨有馀译文

倾国倾城恨有馀,几多红泪泣姑苏,倚风凝睇雪肌肤。

倾国倾城的美貌也有绵绵不绝的仇恨,姑苏台上歌舞后红颜的血泪尚未流尽,仍旧在风中深情凝望如雪的肌肤呻吟。

吴主山河空落日,越王宫殿半平芜,藕花菱蔓满重湖。

吴王的江山早已随着时光的轮回落幕,杂草丛生是那胜利者越王宫殿的旧痕,都比不上菱藕蔓草年复一年茂盛常新。

浣溪沙·倾国倾城恨有馀注解

1
姑苏:山名,今苏州市西南,古姑苏台于其上。亦作苏州之别称。越进西施于吴,请退师,吴王得之,筑姑苏台,游宴其上。凝聚目光而视。这里是微微斜视而又含情的意思。肌肤白嫩、细腻而润滑。所以说“雪”在这里是与“凝脂”同义。
2
落日:喻亡国。“空落日”,在落日照耀下显得更空旷,意思是吴王的江山已不复见,只有夕阳西照。
3
芜:音无,①田野荒废,丛生野草。②乱草。菱角的藤子。
4
重湖:湖泊相连,一个挨着一个。

浣溪沙·倾国倾城恨有馀赏析

这首词是咏史词,借越国美女西施的故事,抒发历史兴亡之感慨,充满悲凉、凄婉的凭吊气氛。

词的上片写西施。“倾国倾城”是用来形容女子的姿色艳美绝伦的词语,始 见于《汉书·外戚传》:李延年知音律、善歌舞,尝在汉武帝前起舞作歌曰:“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此词首句“倾国倾城恨有馀”引出的是春秋时越王勾践灭吴的一段动人的故事,“倾国倾城”四字系指代越国浣纱美女西施,她在吴越之争中,被越王勾践当作祸国工具献于吴王夫差,以惑乱吴国之政;“恨有余”,是说西施之恨无尽无穷。“几多红泪泣姑苏,倚风凝睇雪肌肤”两句似乎是对西施之恨是什么的问题作出了解答:在姑苏台上春霄宫中,西施内心凄苦,她多少次在妆成侍宴之前还忍不住泪水暗流,她倚立风前深情远望,凝视着自己那南方白云深处的故乡。“姑苏”,地名,即今之苏州,昔春秋时吴国的故都,此处概指当年吴王夫差在姑苏台上所建的、专供欢饮行乐用的春霄宫;“雪肌肤”在此形容西施肤色之美,晶莹洁白如雪。词的上片通过人物的肖像动作描写,刻画其内心的矛盾与痛苦。越王勾践巧使美人计,利用西施达到了灭吴复仇的愿望,但就西施个人的幸福来说,她远离故土,向一个自己并不喜爱的暴君献媚邀宠,却不能不是一出令人同情的千古悲剧。

下片转写吴、越。“吴主山河空落日,越王宫殿半平芜,藕花菱蔓满重湖”三句,是作者就眼前景色抒发感慨。当年吴王所占领的辽阔土地,空自日出日落,早已多次变易主人。越王的雄伟宫殿也已经大都变得壁断垣颓,遍地荒草,一片陈迹。兴衰成败都化作过去,只有那红荷绿菱仍然密密地覆盖着湖面,年复一年地宣告着春去夏来。寥寥三句,写尽了胸中的苍凉和惆怅。

此词正如李冰若说:“伯主雄图,美人韵事,世异时移,都成陈迹。三句写尽无限苍凉感喟。此种深厚之笔,非飞卿辈所企及者。”(《栩庄漫记》)

展开
收起

百度百科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薛昭蕴

薛昭蕴[唐代]

薛昭蕴,字澄州,河中宝鼎(今山西荣河县)人。王衍时,官至侍郎。擅诗词,才华出众。《北梦琐言》:薛澄州昭蕴即保逊之子也。恃才傲物,亦有父风。每入朝省,弄笏而行,旁若无人。好唱《浣溪沙》词。

  • 《浣溪沙》
    红蓼渡头秋正雨,印沙鸥迹自成行。
    整鬟飘袖野风香。
    不语含嚬深浦里,几回愁煞棹船郎。
    燕归帆尽水茫茫。
  • 《浣溪沙》
    倾国倾城恨有余,几多红泪泣姑苏,倚风凝睇雪肌肤。
    吴主山河空落日,越王宫殿半平芜,藕花菱蔓满重湖。
  • 《喜迁莺》
    残蟾落,晓钟鸣,羽化觉身轻。
    乍无春睡有余酲,杏苑雪初晴。
    紫陌长,襟袖冷,不是人间风景。
    回看尘土似前生,休羡谷中莺。
    金门晓,玉京春,骏马骤轻尘。
    桦烟深处白衫新,认得化龙身。
    九陌喧,千户启,满袖桂香风细。
    杏园欢宴曲江滨,自此占芳辰。
    清明节,雨晴天,得意正当年。
    马骄泥软锦连乾,香袖半笼鞭。
    花色融,人竞赏,尽是绣鞍朱鞅。
    日斜无计更留连,归路草和烟。
  • 《浣溪沙》
    粉上依稀有泪痕,郡庭花落欲黄昏,远情深恨与谁论?
     记得去年寒食日,延秋门外卓金轮,日斜人散暗销魂。
  • 《相见欢》
    罗襦绣袂香红,画堂中。
    细草平沙蕃马、小屏风。

猜你喜欢

back_img
功能直达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