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形影神三首

[魏晋]陶渊明

贵贱贤愚,莫不营营以惜生,斯甚惑焉;
故极陈形影之苦,言神辨自然以释之。
好事君子,共取其心焉。
形赠影天地长不没,山川无改时。
草木得常理,霜露荣悴之。
谓人最灵智,独复不如兹。
适见在世中,奄去靡归期。
奚觉无一人,亲识岂相思。
但余平生物,举目情凄洏。
我无腾化术,必尔不复疑。
愿君取吾言,得酒莫苟辞。
影答形存生不可言,卫生每苦拙。
诚愿游昆华,邈然兹道绝。
与子相遇来,未尝异悲悦。
憩荫若暂乖,止日终不别。
此同既难常,黯尔俱时灭。
身没名亦尽,念之五情热。
立善有遗爱,胡为不自竭?
酒云能消忧,方此讵不劣!
神释大钧无私力,万理自森著。
人为三才中,岂不以我故。
与君虽异物,生而相依附。
结托既喜同,安得不相语。
三皇大圣人,今复在何处?
彭祖爱永年,欲留不得住。
老少同一死,贤愚无复数。
日醉或能忘,将非促龄具?
立善常所欣,谁当为汝誉?
甚念伤吾生,正宜委运去。
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
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

形影神三首译文

贵贱贤愚,莫不营营以惜生,斯甚惑焉;故极陈形影之苦,言神辨自然以释之。好事君子,共取其心焉。

人无论贵贱贤愚,都戮力劳心,操持经营,爱惜自己的生命。这种做法是实在是很困惑很糊涂的。因此极力陈述形影对此的抱苦含怨之辞,讲述神辨析自然之理来开释它们。关心此事的人们可以于此获取普遍的道理。

形赠影

天地长久,永远不会湮灭,山川走形,永远不会变更。

天地长不没,山川无改时。

我们平时随处可见的草木,虽然生命短暂,但它们却拥有大自然恒久不变的道理:尽管冬霜使它们枯萎,然而当春天的露水降临时,它们又会重新焕发。

草木得常理,霜露荣悴之。

人类是所谓的万物灵长,在生命这个话题上,却反而不能像那些植物一样得到永恒。

谓人最灵智,独复不如兹。

适才还在世间相见,可转眼就去了另一个世界,永无归期。

适见在世中,奄去靡归期。

对于这个大世界来说,走了一个人,不会引起他人的注意,但是亲戚朋友,哪有不思念的!

奚觉无一人,亲识岂相思。

放眼望去,只看到了他生前使用的物品,而这只能引起无限伤感。

但余平生物,举目情凄洏。

我只是一个形体,没有腾化成仙的法术,必然也会死去,这没什么可怀疑的!

我无腾化术,必尔不复疑。

希望你能听从我说的话,得到了美酒,千万不要推辞。

愿君取吾言,得酒莫苟辞。

长生不老地留存生命是不可能的,也就没什么可说的了,但是卫护生命保持健康,也让人很苦恼,没有好方法。

影答形

我打心底里想到昆仑山和华山这样的仙境去学习养生之道,无奈路途遥远不可通。

存生不可言,卫生每苦拙。

自从我影跟你形在一起,就一直在一起不离,不管是悲还是喜,我们都一起承受。

诚愿游昆华,邈然兹道绝。

其实在树荫下暂时分开,而止于阳光下,我们也始终不离别。

与子相遇来,未尝异悲悦。

可是,这种形影不离也是不能长久的,因为形总有一日会灭亡,而影也会跟着一起黯然俱灭。

憩荫若暂乖,止日终不别。

想到身子没了,但是名声也没有留下,实在是心情复杂。

此同既难常,黯尔俱时灭。

如果多做些有德行的事,立些大功,就可以见爱于后人,为什么不竭尽你的能力为之呢?

身没名亦尽,念之五情热。

酒虽然能够消除忧愁,但是与此相比,岂不是太拙劣不堪了吗?

立善有遗爱,胡为不自竭?

大自然的造化,是没有私心的,万物自然生长,繁华而富有生机。

酒云能消忧,方此讵不劣!

人可以列为天地人的“三才”之中,是因为神的缘故啊。

神释

虽然神与形和影相异,但是三者生而依附。

大钧无私力,万理自森著。

形影神相互依托,三者关系休戚相关,看到形与影如此为生命所困,作为高一等的神,自然不得不说几句话了。

人为三才中,岂不以我故。

上古时代的三皇,今天又在哪里?

与君虽异物,生而相依附。

彭祖传说活了八百岁,可是也会终结,再想留在人间实在不可能了。

结托既喜同,安得不相语。

无论是老人还是小孩,是贤人还是小人,都难逃一死,死后没有区别。

三皇大圣人,今复在何处?

倘若如形所说,每天喝点酒,或许可以暂时缓解不能长生的苦恼,但是长期下去伤身子,说不定不但不能长生,反而减寿了。

彭祖爱永年,欲留不得住。

倘若如影所说,多做善事确实是件好事。可是留名于世是那么容易吗?又有谁来赞誉你的名声呢?

老少同一死,贤愚无复数。

老想着这些事啊,实在有损我们的生命,不如顺应天命,放浪与造化之间。

日醉或能忘,将非促龄具?

听从天的安排,顺其自然,不因长生而喜,也不因短寿而悲。

立善常所欣,谁当为汝誉?

待到老天安排人生到了尽头,那就到了。此外,不要为这些多虑了吧!
展开
收起

形影神三首注解

1
贵贱贤愚:泛指各种各样的人。
2
营营:原是形容往来不绝。爱惜自己的生命。这,指代“营营以惜生”的人。迷乱,这里作“糊涂”解。详尽地陈述。辨析。指自然之理。
3
释:开释,排遣。关心此事的人们。对人的尊称。指这组诗所阐明的道理。永远存在,不会消亡。永恒不变。永久的规律。使它开花与衰落。指草木。这两句的意思是说,秋冬之季,寒霜使草木凋零枯萎;春夏之季,雨之又使它们重新繁茂。是说人在天地万物中最为尊贵、杰出。指不能像天地草木那样。刚才。忽然消失,指死亡。忽然。无,没有。谁会感觉到。少了一人。犹言“其”,“岂不”的意思。剩余,留存。指生前所用之物。流泪的样子。修炼成仙的法术。那样,指死去。草率,随便。使生命永存。保护身体,使人健康长寿。愚笨,指无良策。昆仑山和华山,传说都是神仙居住的地方。渺茫。您,指形。悲哀与喜悦从来没有相异过,即指形悲影也悲,形喜影也喜。在荫影下休息。分离。在阳光下。黯然,心神沮丧的样子。亦泛指人的情感。
4
立善:古人把立德、立功、立言叫做三不朽,总称为立善。留给后世的恩惠。为什么。尽,谓尽力、努力。比较。岂。指运转不停的天地自然。钧本为造陶器所用的转轮,比喻造化。谓造化之力没有偏爱。万事万物。繁盛。立。指天、地、人。因为。神自谓。缘故。你们,指形和影。结交依托,谓相互依托,共同生存。怎能。指古代传说中的三个帝王,说法不一,通常称伏羲、燧人、神农为三皇。古代传说中的长寿者,生于夏代,经殷至周,活了八百岁。当是“受”字之讹,谓彭祖享受了八百岁高龄。长寿。留在人间,不死。
5
复:再。气数,即命运。这两句是说,寿长、寿短同是一死,贤人、愚人也并无两种定数。每天。指忘记对死亡的担扰。岂非。促使人寿短。器,指酒。会,该。称赞你。过多地考虑。随顺自然。放浪,即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指自然的变化。同“毋”,不要。

形影神三首赏析

形神问题是中国哲学中的一个重要命题,特别是老庄哲学中涉及形神关系的论述很多,如《文子·下德》中引老子语曰:“太上养神,其次养形。”《淮南子·原道训》中说:“以神为主者,形从而利;以形为制者,神从而害。”都表示了以神为主,以形为辅,神贵于形的观念。同时也指出了形神一致,不可分割的联系,如《淮南子·原道训》中说:“夫形者,生之舍也;气者,生之充也;神者,生之制也;一失位,则三者伤矣。”即指出了形、气、神三者对于生命虽各有各的功用,然三者互相联系,不可缺一。又如汉初推崇黄老思想的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指》中说:“凡人之所生者,神也;所托者,形也;神太用则竭,形大劳则敝,形神离则死。”更直接地指出了形神合一,这便是老庄哲学中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体现。然而,在佛教兴起之后,佛教徒鼓吹形灭神不灭,灵魂永恒的唯心思想,如与陶渊明同时的沙门慧远曾作《形尽神不灭论》、《佛影铭》以发挥此种理论,《佛影铭》中就说:“廓矣大象,理玄无名,体神入化,落影离形。”意在宣扬神形分离,各自独立的主张,这种对形、影、神三者关系的见解代表了佛教徒对形骸与精神的认识,在当时的知识界曾有过广泛影响。慧远就曾命其弟子道秉远至江东,请深受佛教影响的著名的文学家谢灵运制铭文,以充刻石。陶渊明的这组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写成的。慧远本人与渊明也有交谊,如慧远曾于义熙十年(414年)在庐山东林寺召集一百二十三人结白莲社,讲习佛教,他曾邀渊明参加,而渊明却“攒眉而去”,可见他们在论学旨趣上并不一致,如对形影神的看法就有很明显的分歧。渊明对此的认识可以说基本上本于道家的自然思想,这在他自己的小序中已加说明,陶渊明以为世间的凡夫俗子,不管贫富智愚,都在拚命地维持生命,其实是十分糊涂的事,因而他极力陈述形影的苦恼,而以神来辨明自然的道理,解除人们的疑惑。他揭出“自然”两字,以明其立论之根本。《老子》上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可见道家学说也以取法自然为核心,由此可知陶渊明的思想渊薮。此组诗中他让形影神三者的对话来表明自己的看法。

首先是形体对影子说道:天地永恒地存在,山川万古如斯,草木循着自然的规律,受到风霜的侵袭而枯萎,得到雨露的滋润而复荣,然而身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却不能如此。人活在世上,就像匆匆的过客,刚才还在,倏忽已去,再也不能回来,而人们从此便忘了他,似乎世上从未有过这样一个人。亲戚朋友也不再思念他,只留下了些生前遗物,令人见了感伤不已。我作为形体又没有飞天成仙的本领,你影子也用不着怀疑我这最终的归宿,但愿听取我的劝告,开怀畅饮,不必推辞,还是在醉乡去寻求暂时的欢乐吧。

接下去是影子回答形体的话:想求长生不老来维持生命是不可靠的,欲保养生命也往往落得苦恼又拙劣的下场。一心一意要去昆仑山修仙学道,却会发现此路的渺茫与不通。自从我影子与你形体相遇以来,一直同甘共苦,忧喜合一。我如憩息在树荫下,你就同我暂时分手;我若停在阳光下,你就和我不分离。这种形影相随的状况也难以永久持续,当我一旦离世,你便也不复存在。人死名也随之而尽,想起此事便令人心忧如焚,五情俱热。因而影劝形道:唯有立善可以立下美名,为何不去努力留名后世呢?虽说酒能消忧,但同立善相比较,岂不等而下之了!

最后是神作的阐释:造化没有偏爱,万物都按着自己的规律成长繁衍,人所以能跻身于“三才”(天地人)之中,岂不就是因为有了我精神的缘故。我与你们形和影虽然不相同,但生来就互相依附,既然我们结合托体于一身,怎么能不坦诚地说说我的看法:上古时的三皇被称作大圣人,而今他们却在何处?活到了八百多岁的彭祖虽力求长生,但也留不住他人间的生命,老的、少的、聪明的、愚笨的都将同样走向坟茔,没有什么回生的运数可以挽救他们。每日沉湎于酒中或能忘忧,然如此岂不是反而促使生命尽快结束吗?立善常常是人们喜欢做的事,可是当你身后,谁会加以称赞呢?极力去思索这些事情难免丧害了自身,还是听其自然,随命运的安排去吧。在宇宙中纵情放浪,人生没有什么可喜,也没有什么可怕,当生命的尽头来临,那么就让生命之火熄灭吧,不必再有什么顾虑了。

在这三首诗中陶渊明表达了他的人生哲学,故此三诗对理解陶渊明一生的思想极为重要。据陈寅恪先生《陶渊明之思想与清谈之关系》所述,渊明笃守先世崇奉之天师道信仰,故以道家自然观为立论之本,既不同于魏晋时期的自然崇仰者,以放情山水,服食求仙为尚,如嵇康、阮籍等人,又不同于魏晋时期的尊奉孔孟、标举名教者,如何曾之流,而渊明既接受了老庄的思想,又有感于晋宋之际的社会现实,于是创为一种新的自然说。《形影神》这组诗中就典型地体现了这种思想。故此诗不仅体现了渊明个人之哲学观,而且对理解自曹魏末至东晋时士大夫政治思想、人生观念的演变历程有极重要之意义。按此说法,《形赠影》一首就是拟托旧自然说的观点,并加以批评。其中主旨在于说明人生之短暂,不如自然之永恒,这正是嵇康、阮籍等人对自然所抱的看法。持旧自然说的人又大多求长生,学神仙,而渊明诗中说:“我无腾化术,必尔不复疑”,其抨击长生求仙之术的立场明显可见。同时魏晋之间崇尚自然的人又往往于酒中求得解脱,以求在乱世中苟全性命,如阮籍与刘伶等人,故陶诗中也拟其说而有“得酒莫苟辞”的说法。

《影答形》一首,则是依托主名教者的口吻而对旧自然说进行的非难,并提出了对人生的看法。此诗首先指出长生不可期,神仙不可求,即意在指责主自然说者的虚无荒诞,同时,以为死生无常,形影相随,一旦离世,则形影俱灭,名同身亡。因而,他们主张由立善而留名,始可不朽,希望通过精神上的长生来达到永恒,这种主张得力于儒家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的思想,以为人有美名则可流芳百世,万古长存,因而不满于以酒消愁的处世态度,提倡追求身后之名。

《神释》一首即体现了渊明新自然说的主张,借神的话批评了代表旧自然说的形和代表名教说的影。“三皇大圣人,今复在何处”及“立善常所欣,谁当为汝誉”等语意在诋諆主名教者鼓吹的立善可以不朽之说;“彭祖爱永年”以下六句则破除主旧自然说者的长生求仙与沉湎醉乡之论。最后提出纵浪大化,随顺自然,使个人成为自然的一部份,而无须别求腾化升仙之术,如此便可全神,死犹不亡,与天地共存。

陶渊明主张冥契自然,浑同造化的思想是取于老庄哲学,如《庄子·天地》中就说:“执道者德全,德全者形全,形全者神全,神全者圣人之道也。”即充分肯定了神的重要,同时它是建立在德全与形全的基础之上的,即强调了神与形与德(此诗中称之为“影”)的一致。陶诗中对贤愚寿夭的等量齐观也一本于《庄子》思想,故方东树在《昭昧詹言》中也说明了陶诗的主旨出于《庄子》。陶渊明在形神的认识上有一个很不同于佛教徒的主张,即他认为形神的相互依赖与一致,《神释》中说“生而相依附”,“结托既喜同”都表达了这种观点,这与稍后的唯物主义思想家范缜的意见相近,范氏说:“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是则形称其质,神言其用;形之与神,不得相异。”(《神灭论》)又说:“神即形也,形即神也;是以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也。”(同上)陶渊明可以说是范缜的先驱者,他对形神问题的看法具有朴素唯物主义的因素。

此诗在艺术上也是颇有特色的,全诗用了寓言的形式,以形、影、神三者之间的相互问答来展开论述,可谓奇思异想,令这一哲学上的讨论富有生动活泼的意趣,即使在说理之中也时时注意到附合寓言中形象的个性。如形对影的赠言中说:“愿君取吾言,得酒莫苟辞。”正如一位主人请一位朋友来对酌而惟恐其推辞,后来李白《月下独酌》中说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等等,也是取陶诗之意。又如写影对形的说话云:“诚愿游昆华,邈然兹道绝。”因影子本身没有行动的能力,所以用一“愿”字说明其欲求成仙,可只是一种不可实现的愿望而已。又如“与子相遇来,未尝异悲悦”数语状写形影不离的情景,可谓维妙维肖。

此诗的遣词造句一气流走,自然矫健,无过多的修饰成份,如《神释》中说:“人为三才中,岂不以我故?”说明神为形体之主的道理,十分简明有力。至如“纵浪大化中”四句,气势开阔,直出胸臆,而音调高朗,掷地可作金石之声,故陈祚明就对此诗能作理语而不落熟套,能寓辨论于刚健明快的诗句之中作了充分的肯定。

展开
收起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陶渊明

陶渊明[魏晋]

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名潜,字渊明,又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 《命子其三》
    放赫愍侯,运当攀龙。
    抚剑风迈,显兹武功。
    书誓河山,启土开封。
    亹亹丞相,允迪前踪。
  • 《赠羊长史》
    愚生三季後,慨然念黄虞。
    得知千载上,正赖古人书。
    贤圣留馀迹,事事在中都。
    岂忘游心目,关河不可逾。
    九域甫已一,逝将理舟舆。
    闻君当先迈,负疴不获俱。
    路若经商山,为我少踌躇。
    多谢绮与角,精爽今何如?
    紫芝谁复采?
    深谷久应无。
    驷马无贳患,贫贱有交娱。
    清谣结心曲,人乖运见疏。
    拥怀累代下,言尽意不舒。
  • 《停云其一》
    霭霭停云,时雨[氵蒙][氵蒙]。
    八表同昏,平路伊阻。
    静寄东轩,春醪独抚。
    良朋悠邈,搔首延伫。
  • 《乞食》
    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
    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
    主人解余意,遗赠岂虚来。
    谈谐终日夕,觞至辄倾杯。
    情欣新知欢,言咏遂赋诗。
    感子漂母意,愧我非韩才。
    衔戢知何谢,冥报以相贻。
  • 《杂诗其三》
    荣华难久居,盛衰不可量。
    昔为三春蕖,今作秋莲房。
    严霜结野草,枯悴未遽央。
    日月还复周,我去不再阳。
    眷眷往昔时,忆此断人肠。

猜你喜欢

  • 《作诗·日夕阴云起》
    潘安潘安〔魏晋〕
    日夕阴云起,登城望洪河。
    川气冒山岭,惊湍激岩阿。
    归雁映兰畤,游鱼动圆波。
    鸣蝉厉寒音,时菊耀秋华。
    引领望京室,南路在伐柯。
    大厦缅无觌,崇芒郁嵯峨。
    总总都邑人,扰扰俗化讹。
    依水类浮萍,寄松似悬萝。
    朱博纠舒慢,楚风被琅邪。
    曲蓬何以直,托身依业麻。
    黔黎竟何常,政成在民和。
    位同单父邑,愧无子贱歌。
    岂敢陋微官,但恐忝所荷。
  • 《赠鄱阳府君张仲膺诗》
    陆云陆云〔魏晋〕
    一神林何有。
    奇华妙实。
    皇朝如何。
    穷文极质。
    斌斌君子。
    升堂入室。
    太上有曜。
    子诞其辉。
    知机日难。
    子达其微。
    入辅帷幄。
    出御千里。
    滔滔江汉。
    南国之纪。
    二谒帝东堂。
    剖符南征。
    天子命我。
    车服以荣。
    何以润之。
    德被苍生。
    何以济之。
    威振羣城。
    却愚以化。
    崇贤以仁。
    凤舒其翮。
    龙濯其鳞。
    忆彼荒薮。
    莫敢不宾。
    虽云旧邦。
    其命维新。
    三卞和南金。
    终始一色。
    显允君子。
    穷达一德。
    弘仁厉道。
    物究其极。
    古贤受爵。
    循墙虔恭。
    今哲居贵。
    履盈如冲。
    接新以化。
    爱旧以丰。
    隆此嘤鸣。
    惇彼谷风。
    四忠至宠加。
    孝至荣集。
    内崇南芬。
    外清名邑。
    炜炜棠棣。
    敻增其华。
    猗猗桑梓。
    厥耀孔多。
    被绣昼行。
    昔人攸羡。
    阶云飞藻。
    孰与同粲。
    五人道伊何。
    难合易离。
    会如升峻。
    别如顺淇。
    嗟我怀人。
    曷云其来。
    贡言执手。
    涕既陨之。
    一玄黄挺秀。
    诞受至真。
    行该其高。
    德备其新。
    光莹之伟。
    隋卞同珍。
    腾都之骏。
    龙凤合尘。
    二皇皇明哲。
    应期继声。
    华暎殊域。
    实镇天庭。
    入辅出辅。
    干干靡宁。
    夏发凉台。
    我雨我暑。
    冬违邦族。
    风霜是处。
    嗟彼独宿。
    谁与晤语。
    飘飖艰辛。
    非禹孰举。
    言念君子。
    怅惟心楚。
    三悠悠山川。
    骁骁征遐。
    陟升嶣嶤。
    降涉洪波。
    言无不利。
    乘崄而嘉。
    人怀思虑。
    我保其和。
    四邂逅相遇。
    良愿乃从。
    不逢知己。
    谁济予躬。
    莫攀莫附。
    媿我高风。
    时过年迈。
    晻冉桑榆。
    晞光赖润。
    亦在斯须。
    假我夷涂。
    顿不忘驱。
    泛予津川。
    桴不失浮。
    无爱余辉。
    遂暗东嵎。
    五幽幽东嵎。
    恋彼西归。
    瞻仪情感。
    耹音心悲。
    之子于迈。
    夙夜京畿。
    王事多难。
    仲焉徘徊。
  • 《怨诗行》
    曹植曹植〔魏晋〕
    明月照高楼。
    流光正徘徊。
    上有愁思妇。
    悲叹有余哀。
    借问叹者谁。
    自云宕子妻。
    夫行踰十载。
    贱妾常独栖。
    念君过于渴。
    思君剧于饥。
    君作高山柏。
    妾为浊水泥。
    北风行萧萧。
    烈烈入吾耳。
    心中念故人。
    泪堕不能止。
    浮沈各异路。
    会合当何谐。
    愿作东北风。
    吹我入君怀。
    君怀常不开。
    贱妾当何依。
    恩情中道绝。
    流止任东西。
    我欲竟此曲。
    此曲悲且长。
    今日乐相乐。
    别后莫相忘。
  • 《百一诗二十四》
    应璩〔魏晋〕
    沟渎皆决溢。
  • 《水调歌头少室玉华谷月夕,与希颜钦叔饮,》
    元好问元好问〔魏晋〕
    刘几伯寿也。
    刘有二侍妾,名萱草芳草,吹铁笛骑牛山间,玉华亭榭遗*吩谘伞=鹛糜裉冕陨绞拢乔肀谏偈疑饺逯病*山家酿初熟,取醉不论钱。
    清溪留饮三日,鱼鸟亦欣然。
    见说玉华诗老,袖有忘忧萱草,牛背稳於船。
    铁笛久埋没,雅曲竟谁传。
    坐苍苔,乱石,耿不眠。
    长松夜半悲啸,笙鹤下遥天。
    天上金堂玉室,地下石城琼壁,别有一山川。
    把酒问明月,今夕是何年。
back_img
功能直达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