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信陵君窃符救赵

[两汉]司马迁

wèigōngzhě
wèizhāowángshǎo
érwèiānwángwáng
zhāowánghōng
ānwángwèi
fēnggōngwéixìnlíngjūn
gōngwéirén
rénérxiàshì
shìxiánxiāo
jiēqiānérjiāozhī
gǎnguìjiāoshì
shìfāngshùqiānzhēngwǎngguīzhī
zhìshísānqiān
dāngshìshí
zhūhóugōngxián
duō
gǎnjiābīngmóuwèishínián
wèiyǒuyǐnshìyuēhóuyíng
niánshí
jiāpín
wéiliángménjiānzhě
gōngwénzhī
wǎngqǐng
hòuzhī
kěnshòu
yuēchénxiūshēnjiéhángshùshínián
zhōngjiānménkùnérshòugōngcái
gōngshìnǎizhìjiǔ
huìbīn
zuòdìng
gōngcóngchē
zuǒ
yíngménhóushēng
hóushēngshèguān
zhíshàngzǎigōngshàngzuò
ràng
guāngōng
gōngzhípèigōng
hóushēngyòuwèigōngyuēchényǒuzàishìzhōng
yuánwǎngchēguòzhī
gōngyǐnchēshì
hóushēngxià
jiànzhūhài
jiǔ
wēichágōng
gōngyán
dāngshìshí
wèijiāngxiāngzōngshìbīnmǎntáng
dàigōngjiǔ
shìrénjiēguāngōngzhípèi
cóngjiēqièhóushēng
hóushēngshìgōngzhōngbiàn
nǎixièjiùchē
zhìjiā
gōngyǐnhóushēngzuòshàngzuò
biànzànbīn
bīnjiējīng
jiǔhān
gōng
wéishòu寿hóushēngqián
hóushēngyīnwèigōngyuējīnyíngzhīwéigōng
yíngnǎiménbàoguānzhě
érgōngqīnwǎngchēyíngyíng
zhòngrénguǎng广zuòzhīzhōng
yǒusuǒguò
jīngōngguòzhī
yíngjiùgōngzhīmíng
jiǔgōngchēshìzhōng
guò
guāngōng
gōnggōng
shìrénjiēyíngwéixiǎorén
érgōngwéichángzhě
néngxiàshì
shìjiǔ
hóushēngsuìwéishàng
hóushēngwèigōngyuēchénsuǒguòzhězhūhài
xiánzhě
shìnéngzhī
yǐnjiāněr
gōngwǎng
shùqǐngzhī
zhūhàixiè
gōngguàizhī
wèiānwángèrshínián
qínzhāowángzhàochángpíngjūn
yòujìnbīngwéihándān))gōng
wéizhàohuìwénwángpíngyuánjūnrén
shùwèiwánggōngshū
qǐngjiùwèi
wèiwángshǐ使jiāngjūnjìnjiāngshíwànzhòngjiùzhào
qínwángshǐ使shǐ使zhěgàowèiwángyuēgōngzhào
dànqiěxià
érzhūhóugǎnjiùzhàozhě
zhào
bīngxiānzhī
wèiwángkǒng
shǐ使rénzhǐjìn
liújūn
míngwéijiùzhào
shíchíliǎngduānguānwàng
píngyuánjūnshǐ使zhěguāngàixiāngshǔwèi
ràngwèigōngyuēshèngsuǒwéihūnyīnzhě
gōngzhīgāo
wéinéngrénzhīkùn
jīnhándāndànjiàngqínérwèijiùzhì
ānzàigōngnéngrénzhīkùn
qiěgōngzòngqīngshèng
zhījiàngqín
liángōngxié
gōnghuànzhī
shùqǐngwèiwáng
bīnbiànshìshuōwángwànduān
wèiwángwèiqín
zhōngtīnggōng
gōngzhōngnéngzhīwáng
shēngérlíngzhàowáng
nǎiqǐngbīn
yuēchēbǎichéng
wǎngqínjūn
zhào
hángguòmén
jiànhóushēng
gàosuǒqínjūnzhuàng
juéérháng
hóushēngyuēgōngmiǎnzhī
lǎochénnéngcóng
gōnghángshù
xīnkuài
yuēsuǒdàihóushēngzhěbèi
tiānxiàwén
jīnqiě
érhóushēngzēngyánbànsòng
yǒusuǒshīzāi
yǐnchēhuán
wènhóushēng
hóushēngxiàoyuēchénzhīgōngzhīhuán
yuēgōngshì
míngwéntiānxià
jīnyǒunán
duān
érqínjūn
ruòròutóuněi
gōngzhīyǒuzāi
shàngānshì
rángōngchénhòu
gōngwǎngérchénsòng
shìzhīgōnghènzhīfǎn
gōngzàibài
yīnwèn
hóushēngnǎipíngrénjiānyuēyíngwénjìnzhībīngchángzàiwángnèi
érzuìxìng
chūwángnèi
néngqièzhī
yíngwénwéirénsuǒshā
zhīsānnián
wángxià
qiúbàochóu
néng
wéigōng
gōngshǐ使zhǎnchóutóu
jìngjìn
zhīwéigōng
suǒ
wèiyǒuěr
gōngchéngkāikǒuqǐng
nuò
duójìnjūn
běijiùzhàoér西quèqín
zhī
gōngcóng
qǐng
guǒdàobīnggōng
gōngháng
hóushēngyuējiāngzàiwài
zhǔlíngyǒusuǒshòu
biàn便guójiā
gōng
érjìnshòugōngbīng
érqǐngzhī
shìwēi
chénzhězhūhài
rénshì
jìntīng
shàn
tīng
shǐ使zhī
shìgōngshēngyuēgōngwèixié
gōngyuējìnhuōjiè宿jiāng
wǎngkǒngtīng
dāngshāzhī
shìěr
wèizāi
shìgōngqǐngzhūhài
zhūhàixiàoyuēchénnǎishìjǐngdāozhě
érgōngqīnshùcúnzhī
suǒbàoxièzhě
wéixiǎosuǒyòng
jīngōngyǒu
nǎichénxiàomìngzhīqiū
suìgōng
gōngguòxièhóushēng
hóushēngyuēchéncóng
lǎonéng
qǐngshùgōngháng
zhìjìnjūnzhīběixiāngjǐng
sònggōng
gōngsuìháng
zhì
jiǎowèiwánglíngdàijìn
jìn
zhī
shǒushìgōngyuējīnyōngshíwànzhīzhòng
túnjìngshàng
guózhīzhòngrèn
jīndānchēláidàizhī
zāi
tīng
zhūhàixiùshíjīntiězhuīzhuīshājìn
gōngsuìjiāngjìnjūn
bīng
xiàlíngjūnzhōngyuēzàijūnzhōng
guī
xiōngzàijūnzhōng
xiōngguī
xiōng
guīyǎng
xuǎnbīngwànrén
jìnbīngqínjūn
qínjūnjiě
suìjiùhándān
cúnzhào
zhàowángpíngyuánjūnyínggōngjiè
píngyuánjūnlánshǐwéigōngxiānyǐn
zhàowángzàibàiyuēxiánrén
wèiyǒugōngzhě
dāngzhīshí
píngyuánjūngǎnrén
gōnghóushēngjué
zhìjūn
hóushēngguǒběixiāngjǐng
wèiwánggōngzhīdàobīng
jiǎoshājìn
gōngzhī
quèqíncúnzhào
shǐ使jiāngjiāngjūnguīwèi
érgōngliúzhào
查看更多 ∨

信陵君窃符救赵翻译

译文
魏国公子无忌,是魏昭王的小儿子,魏安釐王同父王母的弟弟。昭王死后,安釐王登上王位,封公子为信陵君。

公子为人,待人仁爱,又能谦逊地对待士人。凡是士人,不论德才高低,公子都谦逊地有礼貌地同他们结交,不敢凭仗自己的富贵对士人骄傲。因此,方圆几千里以内的士人都争着去归附他,他招来了食客三千人。在这个时候,各国诸侯因为公子贤能,又有很多门客,有十多年不敢施加武力打魏国的主意。

魏国有位隐士,名叫侯赢,七十岁了,家里贫穷,做大梁夷门的守门人。公子听说这么个人,就去拜访他,想送他一份厚礼,侯赢不肯受,说:“我修养品德,保持操行的纯洁,已经几十年了,终竟不能因为看守城门穷困的缘故接受公子的财物。”公子于是办了酒席,大会宾客。(宾客)坐好以后,公子带着车马,空出车上左边的座位,亲自去迎接夷门的侯生。侯生撩起破旧的衣服,径直走上车子,坐在公子的上座,毫不谦让,想借此观察公子的态度。公子握着缰绳,(态度)更加恭敬。侯生又对公子说:“我有个朋友在肉市里,希望委屈你的车马去访问他。”公子就驱车进入肉市。侯生下了车,会见他的朋友朱亥,斜着眼睛傲视着,故意久久地站着跟他的朋友谈话,(一面)暗暗地观察公子,公子的脸色更加温和。在这个时候,魏国的将相和贵族以及其他宾客坐满堂上,等待公子开宴;市上的人都看着公子握着缰绳驾车,公子的随从都暗地骂侯生。侯生看见公子(温和的)脸色始终没有改变,才辞别朱亥登上车子。到了公子家中,公子领侯生坐在上座上,向侯生一个一个地介绍宾客,宾客都很吃惊。酒喝得正痛快的时候,公子站起来,到侯生面前为他举杯祝寿。侯生于是对公子说:“今天我难为您也算够了。我不过是夷门的看门人,公子却亲自委屈自己的车马,亲自迎接我。在大庭广众之中,不应该有逾越常礼之处,但今天公子特意逾越常礼。然而我想要成就公子爱士的美名,(所以)故意让公子的车马久久地站在市场中,借访问朋友来观察公子,公子却更加恭敬。街上的人都认为我是小人,认为公子是有德性的人,能够谦虚地对待士人。”

于是结束宴会。侯生就成了公子的上客。侯生对公子说:“我访问的屠夫朱亥,这个人是有才德的人,世上没有哪个人了解他,因此隐居在屠户中间。”公子就前往朱亥家,屡次向他问候。朱亥故意不答谢。公子对此感到奇怪。

魏安釐王二十年,秦昭王已经打败了赵国长平的驻军,又进兵围攻邯郸。公子的姐姐是赵惠王的弟弟平原君的夫人,多次送信给魏王和公子,向魏王请求救兵,魏王派将军晋鄙率领十万军队援救赵国。秦昭王派使臣告诉魏王说:“我进攻赵国(都城),早晚将要攻下来;如果诸侯有敢援救赵国的,我在攻克赵国后,一定调遣军队首先攻打它!”魏王害怕了,派人叫晋鄙停止前进,把军队驻扎在邺,名义上是救赵,实际上是两面讨好,以观望局势的变化。

平原君的使臣连续不断地来到魏国,责备魏公子道:“我之所以自愿高攀您结为姻亲,是因为公子义气高尚,是能够关心和解救别人困难的。现在邯郸早晚就要投降秦国了,魏国的救兵却还没有来,公子能关心和解救别人的困难这一点又表现在哪里呢!况且公子即使看不起我,抛弃我,让我投降秦国,难道就不可怜公子的姐姐吗?”公子为此事发愁,屡次请求魏王发兵,同时让自己的门客和辩士用各种理由劝说魏王,魏王害怕秦国,始终不肯听从公子。

公子自己估计,终究不能从魏王那里得到救兵,决计不独自活着而使赵国灭亡,于是邀请门客,准备了一百多量车,想率领门客去同秦军拼命,与赵国人死在一起。走过夷门时,会见侯生,把打算去同秦军拼命的情况和原因全告诉侯生。告别出发,侯生说:“公子努力吧!我不能跟您一道去。”公子走了几里路,心理不愉快,说:“我对待侯生的礼节够周到了,天下没有谁不知道;现在我即将去死,可是侯生连一言半语送我的话都没有,我(对他)难道有礼节不周到的地方吗?”便又调转车子回来问侯生。侯生笑着说:“我本来就知道公子公子会回来的。”接着说:“公子喜爱士人,名称传遍天下。现在有危难,没有别的办法,却想赶去同秦军拼命,这就像拿肉投给饿虎,有什么用处呢?公子还用门客干什么!然而公子待我恩情深厚,公子前去(拼命)而我不送行,因此知道公子对此感到遗憾,一定会再回来的。”公子拜了两拜,说道:“我听说晋鄙的兵符常放在魏王的卧室里,如姬最受宠爱,经常出入魏王的卧室,她有办法能够偷到它。我听说如姬的父亲被人杀了,如姬悬赏请人报仇有三年了,从魏王以下,都想办法替她报杀父之仇,但没有人能够做到。如姬对公子哭诉,公子派门客斩下她仇人的头,恭敬地献给如姬。如姬愿意为公子(出力,即使)献出生命,也不会推辞,只是没有机会罢了。公子果真开口请求如姬,如姬一定答应,那就可以得到兵符,夺取晋鄙的军队,北边救援赵国,西边打退秦国,这是五霸那样的功业啊。”公子依从他的计策,去请求如姬。如姬果然偷出兵符交给公子。

公子出发时,侯生说:“将在外,国君的命令有的可以不接受,为的对国家有利。公子即使合了兵符,如果晋鄙不把军队交给公子,再向魏王请求,事情就一定危险了,晋鄙听从,那很好;不听从,就可以让朱亥击杀他。”于是公子哭起来。侯生说:“公子怕死吗?为什么哭泣呢?”公子说:“晋鄙是位叱咤风云的老将,我去(接他的兵权),恐怕他不会听从,必定要杀死他,因此哭泣,哪里是怕死呢!”于是公子去邀请朱亥。朱亥笑着说:“我本是市场上一个操刀宰杀牲畜的人,可是公子多次亲自来慰问我,我之所以不回谢,是因为我认为小的礼节没有用处。现在公子有急难,这就是我替您贡献生命的时候了。”于是他就跟公子一同前去。公子又去向侯生辞别,侯生说:“我应当跟您去,年老了,不能去了,请让我计算公子走路的日程,在您到达晋鄙军营的那天,我面向北方自杀,以此来送公子!”

公子于是就出发了,到了邺城,假传魏王的命令代替晋鄙。晋鄙合了兵符,对此感到怀疑,举起手来注视着公子,说:“现在我统率十万大军,驻扎在边境上,这是国家交给的重任。如今你单车匹马来接替我,这是怎么回事呢?”想要不听从(命令)。朱亥拿出袖子里藏着的四十斤重的铁锤,用锤子打死了晋鄙。

公子于是统率了晋鄙的军队。整顿队伍,给军中下了命令,说:“父子都在军中的,父亲回去。兄弟都在军中的,哥哥回去。独子没有兄弟的,回家奉养父母。”(这样,)得到经过挑选的精兵八万人,进兵攻打秦军,秦军解围而去,于是救下了邯郸,保存了赵国。赵王和平原君亲自到城外迎接公子,平原君背着箭筒和弓箭给公子引路。赵王拜了两拜,说道:“自古以来的贤人,没有比得上公子的啊!”(在)这时,平原君不敢拿自己和信陵君相比。

公子与侯生分别,到达晋鄙军中那天,侯生果然面向北方自杀了。

魏王恼恨公子偷了兵符,假传命令杀了晋鄙,公子自己也知道这些情况。已经击退了秦军保存了赵国之后,公子派部将率领军队回归魏国,他独自和门客留在赵国。

注释
魏:战国时国名,建都安邑(今山西省夏县北),魏晖王时迁都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
公子:诸侯的儿子,后来官僚的二子也称公子。
魏昭王:名遬(古“速”字),在位时间为公元前~前年。
安釐王:名圉(yǔ),在位时间为公元前~前年。釐:也写作“僖”。
王母弟:同父不同母的弟弟。者……也:最常见的判断句式,可译为“……是……”。
薨(hōng):周代,诸侯死了叫薨;后代有封爵的大官死了,也叫薨。
即位:指帝王登位。
封:古代帝王把爵位或土地赐给臣子。
仁:仁爱。
下士:恭谦地对待士人。下:谦让。
无:不论。
贤:有才德。
不肖:无才德,于贤相对而言。
而:顺承连词,可不译。
礼交:按一定礼节与人交往。
之:他们,代“士”。
以:凭仗。
其:他的,代信陵君。
骄:骄傲地对待,形容词用作动词。
以此:因此。此:代上句内容,甚言区域之广。
争:争先恐后。
归:投奔,归附。
致:招来。
食客:亦称门客,指古代寄食在贵族官僚家里并为主人效劳的人。
加兵:施加兵力,及发动战争。
谋:图谋,做侵犯的打算。
隐士:封建时代称隐居民间不肯做官的人。
大梁:魏国都城(今河南省开封市)。
夷门:大梁城的东门。
监者:守门人。
之:他,代侯赢。
厚遗:丰厚地赠送,即赠送丰厚的礼物。遗:赠送。
臣:我,秦汉前表示谦卑的自称。
洁行:使品德纯洁。洁:使……洁,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终:终究。
以:因为。
监门:指看守城门。
故:缘故。
置酒:备办酒席。
从车骑(jì):带着随从车马。从:使……跟从,动词的使动用法。
虚左:空出尊位。古代乘车以左位为尊。
生:先生的省称。
摄敝衣冠:撩起破旧的衣服。摄:拉、拽、撩起。敝:破旧。衣冠:衣服。偏义复词,冠没有意义。
直上:径直上(车)。
载公子上坐:把自己安置在公子左边的尊位上。载:安置,搁。上坐:尊位,上位。坐,同“座”。?
以:凭借,“以”后省宾语“之”。之,代侯生上述行动。
观:观察。
执辔:握着驭马的缰绳(亲自驾车)。
客:这里指朋友。
市屠:肉市。
愿:希望。
枉车骑(jì):委屈“您的”车马随从。
过:访问,看望。
引车:带领车骑。
俾倪(pì nì):同“睥睨”,斜着眼睛看,表示旁若无人的傲慢神态。
故:副词,故意。
其:他的,代侯生。
语:说话。
微察:偷偷地观察。察:与上文“观”互文见义。
颜色:脸色。
宗室:与国君或皇帝同一祖宗的贵族。
举酒:开宴的意思。
窃:暗地,偷偷地。
终:副词,始终。
乃:副词,用于后一分句之首,表示衔接,可译为“然后”“于是”。
谢:告辞。
引:导引。
上坐:尊位。坐:同“座”,名词。“上坐”前的“坐”为动词。“上坐”前省介词“于”(在)。
遍:周遍,一个一个地。
赞:见(xiàn),这里是介绍的意思。“赞”是使动用法。
酒酣:饮酒兴尽畅快。
为寿:也叫上寿,意思是向尊者献酒,并致辞祝颂。“侯生前”之前省介词“于”(向)。
因:于是。
之:用于主谓短语的主谓之间,取消短语的独立性。
为:难为,作难。
足:够。矣:啦,表示事物的既成状态,并有加强语气的作用。
乃:(仅仅)是。
报关者:名词性“者”字短语,守城门的人,即负责开关城门的人。关:门栓。
不宜:不应该。
有所过:有逾越常礼之处。所过:名词性“所”字短语,作“有”的宾语。过:逾越。
故:特意。
过之:逾越常礼。之:代词,指向侯生“遍赞宾客”一事。
就:成就。
之:的,用在修饰语和被修饰语之间,表示领属关系。
立:使……立,动词的使动用法。“市中”前省介词“于”(在)。
过客:访问朋友。过:访问。
以:介词,后省宾语(之)。
以……为……:文言中表示意谓意义的格式。以:是表“译文”意义的动词,与“为”字相配,组成兼语式的意动句,表示对人或事的看法或判断,相当于“认为……是……”。
而:连词,连接两个句子,表示并列关系,可不译出。
长者:有德性的人。
也:表肯定语气。
于是:承接连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于是”。
罢酒:结束宴会。
遂:就。
为:成为,做了。
所过:名词性“所”在短语,意即“访问的”。
屠者:以屠宰牲畜为业的人,可译为“屠夫”。
子:古代男子的尊称。
贤者:有才德的人。
莫:无指代词,表示“没有谁”的意思。
知:了解。故:所以。
隐:埋没,作“隐居”讲,也通。
耳:助词,表示范围的仅此性,相当于“而已”,这里可不必译出。
数(shuò):多次。
请:拜访他,代朱亥。
故:故意。
复谢:答谢,问访。
怪之:以之为怪,意即对这种情况感到奇怪,“怪”属意动用法。之:指代上面两句的内容。
秦昭王:即昭襄王,名则,在位时间为公元前~前年。秦破赵长平军,在公元前年。秦昭王命白起为大将军,在长平大败赵军,活埋赵军降卒四十万人,赵国大为震惊。
长平,赵地,在今山西省高平县。
邯郸:赵国都城,在今河北省邯郸市。
赵惠文王,赵孝成王的父亲。
平原君:赵国公子赵胜的封号,任赵相。公元前年,秦兵围邯郸,他组织力量坚守。
数(shuò):多次。
遗(wèi):致送。
将(jiàng):统率。
众:这里指军队。
使使者:派遣使者。前一个“使”为动词,派遣。后一个“使”与“者”结合,组成名词性短语,用来指代人,意即“出使的人”(使臣)。
旦暮:早晚间,形容很短时间。
且:副词,表示动作行为马上或将要发生,可译为“就将”,“将要”。
下:动词,攻下。?
而:这里用为假设连词,如果。
者:语助词,用在表假设的分句的末尾,可译为“的话”。
已:时间副词,可译为“在……之后”。
拔:攻克,与上文的“下”为近义词。
移兵:调动军队。
之:它,代“诸侯”。
止晋鄙:叫晋鄙停止前进。止:使……停止。
留:使……停留,都表使动。
壁:原义是营垒,这里是安营驻扎的意思。
邺:魏地名,靠近赵国,在今河北省临漳县。“邺”前省略介词“于”(在)。
名:名义上。
持两端:手握两头,比喻对双方采取两面手法,不敢得罪或支持哪一方。
以:连词,所连接的后一部分表示前面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来”。
观望:怀着犹豫的心情,观看形势的变化。
冠盖相属:指使者相连续。冠:帽子,借指礼服。盖:车盖,借指华美的车子。冠盖:指使者。相属(zhǔ):连续不断。
让:责备。
胜:平原君(赵胜)自称,可译为“我”。
自附:自愿地依附。
婚姻:亲戚,因男女婚嫁而结成亲戚。所以……:名词性短语,可译为“……的缘故”或“之所以……”。
者:表句中停顿,并提示下文将有所说明。
以:因为。
高义:高尚的道义。
为:是。
急人之困:为别人的困苦焦急操心。急:形容词用作动词。
今:如今。
而:然而。
安在:(表现)在哪里。安,疑问代词,表处所,作动词(在)的宾语,倒置。
也:与(安)配合,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呢”。
且:连词,况且,表转换话题。
纵:连词,纵然,即使。
轻:看不起,形容词用作动词。
弃:抛弃。之:我,代平原君。
独:副词,可译为“难道”“竟(然)”。
邪:吗。
患之:为这件事担忧。患:忧虑。之:指赵求救而魏王不肯救。
终:始终。
度(duó):估量,推测。
终:终究。
得之于王:从魏王那里得到给赵的援助。之:贷出兵救赵的事。于:从。
计:决计,打算。
不独生:不独自活着,即下文“与赵俱死”的意思。
令:使,让。
乃:副词,于是,表示前后两个分句的衔接。
宾客:止门下的食客。
约:准备。
乘(shéng):古时一车四马叫一乘。
以:率领。
赴秦军:赶去与秦军拼命。赴:奔走以从事,这里有舍身投入的意思。
赵:指赵国将士。
俱:副词,一同。
过:经过,与上文“过客”“有所过”等的“过”,含义不同。
具:备,都,完全。
所以:表原因,这里可译为“之所以”。
欲:将要。
死秦军:与秦军拼命,与秦军同归于尽。
状:情况。这是个双宾语句,省近宾语“之”,“之”代侯生。译时用“把”字将远宾语提到谓语“具告”前。
辞决:辞别,告别。辞:告。决:通“诀”。
勉之:努力。之:为凑足一个音节,无义。矣:吧,表祈使语气。
快:痛快。
所以待侯生:名词性短语,意即“用以对待侯生的礼节”。
备:完备,周到。
矣:了,表肯定语气。
莫:没有谁,无指代词。
且:副词,将要。
曾:副词,表示事实出人意外或已达到某种极限。竟(然),简直。
岂:难道。
所失:名词性“所”字短语,这里用来指代“礼节不周到的地方”。失:失礼,礼节不周到,与上句的“备”字相对而言。
哉:与“岂”配合,表反问,可译为“吗”。
引车:率领车骑。
故:副词,早已,本来就。
之:用于主谓短语的主谓之间,取消短语的独立性。
名:声名。
闻:传布。“天下”前省略介词“于”(到)。
他端:别的办法。
而:却,表转折。
赴秦军:舍身投入秦军。
譬若:好像。
以:拿。
馁:饥饿。
何功之有:即“有何功”,有什么作用。之:起着把宾语“何功”提前的作用。哉:与“何”配合,表疑问,可译为“呢”。
尚:副词,还。
安:为什么,何必。
事:用。
遇:对待。
厚:优厚。
而:却。
以是:因此。
恨之:对我的行为感到遗憾。恨:遗憾。也:表示肯定语气。
再拜:连拜两次,表示礼节隆重,反映求计心切。
因:于是。
问:咨询,请教。这一句省略的成分比较多,全句的意思是:于是向侯生请教救赵的计策。
乃:就,于是。
屏(bǐng)人:叫旁人走开。屏:使……退避,动词的使动用法。
间(jiàn)语:密谈,私语。
兵符:征调兵将用的凭证,用铜玉或竹木做成,状如虎,又成虎符,上刻文字,剖成两半,彼此相合。一半授给出征将帅,国君有命令,派人持留下的半符前去传达,两相吻合,命令才能施行。
卧:卧室,寝宫。
而:顺承连词,可不译。
如姬:安釐王宠妃。
幸:旧指得帝王宠爱。
力:能力。
窃:窃取,偷到。
资之:为这事悬赏。之,代“如姬父为人所杀”的事。一说,资,做“蓄”解;资之,蓄为父报仇之心。
莫:没有谁,无指代词。
为:对,介词。
之:用于分句的主谓之间,表语意未完。死:这里是献出声明的意思。
无所:是表示否定的动宾关系的习惯格式,相对于“没有什么……”。无,是个动词;所,与后边的动词相结合,作“无”的宾语。
辞:推辞。
顾:只是,但是。
路:途径。
耳:罢了,表限止语气。
诚:副词,果真。
许诺:答应。
则:就(会)。
却秦:使秦军退却,意即打退秦军。却:使……退去,使动用法。
伐:功业。
果:果然,真的。
主令:国君(或天子)的命令。
有所不受:有时(可以)不接受。吕昌莹《经传衍义》:“有所,谓有时也。”以:连词,所连接的后一部分表示前面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为了”。
便:利。
即:连词,即使。
授:授给,交给。
请:问,请示。
臣客:我的朋友。
与俱:跟(您)一起去。介词“与”后省宾语“之”(公子)。俱:与“偕”同义,一路同行。
听:听从。
大善:很好。“使”后省兼语“朱亥”。
击:打死。
泣:流泪,低声哭。
嚄(huò)唶(zè)宿将:意思是叱咤风云很有威望的老将。嚄:大笑。唶:大叫,很有威势的样子。宿将:有威望的老将。
是以:因此。
乃:副词,帮助表判断。
市井:古代指做买卖的地方。
鼓刀:动刀,操刀。
而:可是。
存:问候。
所以……:相当于“……的缘故(原因)”。
报谢:答谢。
小礼:指“所”字短语,意即“用处”。
急:急难之事,形容词用作名词。
效命:贡献生命。
秋:时机。
过谢:登门拜谢。
请:请让我。
数(shǔ):计算。
行日:行路的日程,行程。
以至晋鄙军之日:介宾短语作状语。以,在。
北乡(xiàng):是“乡北”的倒装,意即面向北方。乡:同“向”。晋鄙军驻地邺在大梁北边,故侯生说“北向”。
自刭:刎颈自尽。
以:送,介词,以(此)。这里有报答的意思。
矫:假传,诈称。
疑之:怀疑这件事。
视:这里指瞪着眼睛仔细观察。
拥:持,掌握的意思。
屯:驻扎。
境:边境。邺,靠近赵国,故说“境上”。
单车:指单单有乘坐的车辆,没有跟随的士兵,犹言单车匹马。
何如哉:(这是)怎么回事呢。何如:表示对情况的询问。哉:表疑问语气,也有感叹的色彩。
无:不。听:听从。
袖:藏在袖子里,名词用作动词。
椎:通“锤”,是用以击人的武器。前一个“椎”是名词,做宾语。后一个是动词,用椎打,“杀”是它的补语。
遂:于是,就。
勒兵:约束,整顿军队。一说,检阅军队。
归养:回家奉养父母。
选兵:经过挑选的精兵。
解去:解除包围,撤离赵国。去:离开。
存:保存。
于:到。
负:背着。
栏矢:简筒和弓箭。栏:盛简的器具。
先引:在前引路,是隆重的礼节。
及:比得上。及公子者:名词性“者”字短语,意即“比得上公子的人”。
自比于人:拿自己跟别人相比。人:指信陵君。意思是邯郸被秦军围困,平原君自己不能像信陵君那样早日击退秦军,因而自愧不如。
决:同“诀”,话别。
果:果然。
怒:恼恨。
矫:即矫令,假传(安釐王的)命令。
知:后面省宾语“之”,“之”代上句的内容。
却:使……退却,使动用法,可译为“打退……”。
将:前一个是名词,将军,后一个是动词,率领。

展开
收起

信陵君窃符救赵赏析

信陵君窃符救赵这件事,发生在周赧王五十七年,即公元前258年,当时属战国末期,秦国吞并六国日亟。赵国首都被围甚急,诸侯都被秦国的兵威所慑,不敢援助。就魏国来说,唇亡齿寒,救邻即自救。信陵君认识了这一点,才不惜冒险犯难,窃符救赵,抗击秦兵。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司马迁

司马迁[两汉]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 《陈涉世家》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
    “苟富贵,无相忘。
    ”佣者笑而应曰:
    “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陈涉太息曰:
    “嗟乎!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陈胜﹑吴广乃谋曰: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等死,死国可乎?
    ”陈胜曰:
    “天下苦秦久矣。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吴广以为然。
    乃行卜。
    卜者知其指意,曰:
    “足下事皆成,有功。
    然足下卜之鬼乎!
    ”陈胜﹑吴广喜,念鬼,曰:
    “此教我先威众耳。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zēng鱼腹中。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
    “大楚兴,陈胜王。
    ”卒皆夜惊恐。
    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尉果笞广。
    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
    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召令徒属曰:
    “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
    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nìng有种乎!
    ”徒属皆曰:
    “敬受命。
    ”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
    袒右,称大楚。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攻大泽乡,收而攻蕲qí。
    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
    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
    行收兵。
    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
    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
    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三老﹑豪杰皆曰:
    “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jì,功宜为王。
    ”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
    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乃以吴叔为假王,监诸将以西击荥阳。
    令陈人武臣、张耳、陈馀徇赵地,令汝阴人邓宗徇九江郡。
    当此时,楚兵数千人为聚者,不可胜数。
      葛婴至东城,立襄强为楚王。
    婴后闻陈王已立,因杀襄强,还报。
    至陈,陈王诛杀葛婴。
    陈王令魏人周市北徇魏地。
    吴广围荥阳。
    李由为三川守,守荥阳,吴叔弗能下。
    陈王征国之豪杰与计,以上蔡人房君蔡赐为上柱国。
      周文,陈之贤人也,尝为项燕军视日,事春申君,自言习兵,陈王与之将军印,西击秦。
    行收兵至关,车千乘,卒数十万,至戏,军焉。
    秦令少府章邯免郦山徒﹑人奴产子生,悉发以击楚大军,尽败之。
    周文败,走出关,止次曹阳二三月。
    章邯追败之,复走次渑池十余日。
    章邯击,大破之。
    周文自刭,军遂不战。
      武臣到邯郸,自立为赵王,陈馀为大将军,张耳、召骚为左右丞相。
    陈王怒,捕系武臣等家室,欲诛之。
    柱国曰:
    “秦未亡而诛赵王将相家属,此生一秦也。
    不如因而立之。
    ”陈王乃遣使者贺赵,而徙系武臣等家属宫中,而封耳子张敖为成都君,趣赵兵,亟入关。
    赵王将相相与谋曰:
    “王王赵,非楚意也。
    楚已诛秦,必加兵於赵。
    计莫如毋西兵,使使北徇燕地以自广也。
    赵南据大河,北有燕、代,楚虽胜秦,不敢制赵。
    若楚不胜秦,必重赵。
    赵乘秦之弊,可以得志于天下。
    ”赵王以为然,因不西兵,而遣故上谷卒史韩广将兵北徇燕地。
      燕故贵人豪杰谓韩广曰:
    “楚已立王,赵又已立王。
    燕虽小,亦万乘之国也,原将军立为燕王。
    ”韩广曰:
    “广母在赵,不可。
    ”燕人曰:
    “赵方西忧秦,南忧楚,其力不能禁我。
    且以楚之彊,不敢害赵王将相之家,赵独安敢害将军之家!
    ”韩广以为然,乃自立为燕王。
    居数月,赵奉燕王母及家属归之燕。
      当此之时,诸将之徇地者,不可胜数。
    周市北徇地至狄,狄人田儋杀狄令,自立为齐王,以齐反击周市。
    市军散,还至魏地,欲立魏后故宁陵君咎为魏王。
    时咎在陈王所,不得之魏。
    魏地已定,欲相与立周市为魏王,周市不肯。
    使者五反,陈王乃立宁陵君咎为魏王,遣之国。
    周市卒为相。
      将军田臧等相与谋曰:
    “周章军已破矣,秦兵旦暮至,我围荥阳城弗能下,秦军至,必大败。
    不如少遗兵,足以守荥阳,悉精兵迎秦军。
    今假王骄,不知兵权,不可与计,非诛之,事恐败。
    ”因相与矫王令以诛吴叔,献其首于陈王。
    陈王使使赐田臧楚令尹印,使为上将。
    田臧乃使诸将李归等守荥阳城,自以精兵西迎秦军于敖仓。
    与战,田臧死,军破。
    章邯进兵击李归等荥阳下,破之,李归等死。
      阳城人邓说将兵居郯,章邯别将击破之,邓说军散走陈。
    铚人伍徐将兵居许,章邯击破之,伍徐军皆散走陈。
    陈王诛邓说。
      陈王初立时,陵人秦嘉﹑铚人董譄﹑符离人朱鸡石﹑取虑人郑布﹑徐人丁疾等皆特起,将兵围东海守庆于郯。
    陈王闻,乃使武平君畔为将军,监郯下军。
    秦嘉不受命,嘉自立为大司马,恶属武平君。
    告军吏曰:
    “武平君年少,不知兵事,勿听!
    ”因矫以王命杀武平君畔。
      章邯已破伍徐,击陈,柱国房君死。
    章邯又进兵击陈西张贺军。
    陈王出监战,军破,张贺死。
      腊月,陈王之汝阴,还至下城父,其御庄贾杀以降秦。
    陈胜葬砀,谥曰隐王。
      陈王故涓人将军吕臣为仓头军,起新阳,攻陈下之,杀庄贾,复以陈为楚。
      初,陈王至陈,令铚人宋留将兵定南阳,入武关。
    留已徇南阳,闻陈王死,南阳复为秦。
    宋留不能入武关,乃东至新蔡,遇秦军,宋留以军降秦。
    秦传留至咸阳,车裂留以徇。
      秦嘉等闻陈王军破出走,乃立景驹为楚王,引兵之方与,欲击秦军定陶下。
    使公孙庆使齐王,欲与并力俱进。
    齐王曰:
    “闻陈王战败,不知其死生,楚安得不请而立王!
    ”公孙庆曰:
    “齐不请楚而立王,楚何故请齐而立王!
    且楚首事,当令于天下。
    ”田儋诛杀公孙庆。
      秦左右校复攻陈,下之。
    吕将军走,收兵复聚。
    鄱盗当阳君黥布之兵相收,复击秦左右校,破之青波,复以陈为楚。
    会项梁立怀王孙心为楚王。
      陈胜王凡六月。
    已为王,王陈。
    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之陈,扣宫门曰:
    “吾欲见涉。
    ”宫门令欲缚之。
    自辩数,乃置,不肯为通。
    陈王出,遮道而呼涉。
    陈王闻之,乃召见,载与俱归。
    入宫,见殿屋帷帐,客曰:
    “夥颐!
    涉之为王沉沉者!
    ”楚人谓多为伙,故天下传之,夥涉为王,由陈涉始。
    客出入愈益发舒,言陈王故情。
    或说陈王曰:
    “客愚无知,颛妄言,轻威。
    ”陈王斩之。
    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
    陈王以朱房为中正,胡武为司过,主司群臣。
    诸将徇地,至,令之不是者,系而罪之,以苛察为忠。
    其所不善者,弗下吏,辄自治之。
    陈王信用之。
    诸将以其故不亲附,此其所以败也。
      陈胜虽已死,其所置遣侯王将相竟亡秦,由涉首事也。
    高祖时为陈涉置守頉三十家砀,至今血食。
      褚先生曰:
    地形险阻,所以为固也;
    兵革刑法,所以为治也。
    犹未足恃也。
    夫先王以仁义为本,而以固塞文法为枝叶,岂不然哉!
    吾闻贾生之称曰:
      “秦孝公据肴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
    外连衡而斗诸侯。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收要害之郡。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
    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离横,兼韩、魏、燕、赵、宋、卫、中山之众。
    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
    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
    秦人开关而延敌,九国之师逡巡遁逃而不敢进。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于是从散约解,争割地以赂秦。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飘橹。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河山。
    强国请服,弱国入朝。
      “施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朴以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
    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于是废先王之道,燔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隳名城,杀豪俊,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鍉,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溪以为固。
    良将劲驽,守要害之处;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材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
    蹑足行伍之间,倔起阡陌之中,率罢散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肴函之固,自若也;
    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
    锄耰棘矜,不铦于钩戟长铩也;
    适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
    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
    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
    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
    然后以六合为家,肴函为宫。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   【索隐述赞】天下匈匈,海内乏主,掎鹿争捷,瞻乌爰处。
    陈胜首事,厥号张楚。
    鬼怪是凭,鸿鹄自许。
    葛婴东下,周文西拒。
    始亲朱房,又任胡武。
    伙颐见杀,腹心不与。
    庄贾何人,反噬城父!
  • 《鸿门宴》
    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
    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
    “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
    ”项羽大怒曰:
    “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
    沛公兵十万,在霸上。
    范增说项羽曰:
    “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
    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
    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彩,此天子气也。
    急击勿失!
    ”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
    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
    “毋从俱死也。
    ”张良曰:
    “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
    ”  良乃入,具告沛公。
    沛公大惊,曰:
    “为之奈何?
    ”张良曰:
    “谁为大王此计者?
    ”曰:
    “鲰生说我曰:
    ‘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故听之。
    ”良曰:
    “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沛公默然,曰:
    “固不如也。
    且为之奈何?
    ”张良曰:
    “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
    ”沛公曰:
    “君安与项伯有故?
    ”张良曰:
    “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
    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
    ”沛公曰:
    “孰与君少长?
    ”良曰:
    “长于臣。
    ”沛公曰: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张良出,要项伯。
    项伯即入见沛公。
    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
    “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项伯许诺,谓沛公曰: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沛公曰:
    “诺。
    ”于是项伯復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
    “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不如因善遇之。
    ”项王许诺。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
    “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復见将军于此。
    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卻……”项王曰:
    “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
    不然,籍何以至此。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
    亚父者,范增也。
    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
    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
    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
    “君王为人不忍。
    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庄则入为寿。
    寿毕,曰:
    “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
    ”项王曰:
    “诺。
    ”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
    樊哙曰:
    “今日之事何如?
    ”良曰:
    “甚急!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哙曰:
    “此迫矣!
    臣请入,与之同命。
    ”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
    项王按剑而跽曰:
    “客何为者?
    ”张良曰: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项王曰:
    “壮士,赐之卮酒。
    ”则与斗卮酒。
    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项王曰:
    “赐之彘肩。
    ”则与一生彘肩。
    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
    项王曰:
    “壮士!
    能復饮乎?
    ”樊哙曰: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
    怀王与诸将约曰: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官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
    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
    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
    ”项王未有以应,曰:
    “坐。
    ”樊哙从良坐。
      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
    沛公曰:
    “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
    ”樊哙曰: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于是遂去。
    乃令张良留谢。
    良问曰:
    “大王来何操?
    ”曰:
    “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
    会其怒,不敢献。
    公为我献之。
    ”张良曰:
    “谨诺。
    ”当是时,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
    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沛公谓张良曰:
    “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  沛公已去,间至军中。
    张良入谢,曰:
    “沛公不胜桮杓,不能辞。
    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
    ”项王曰:
    “沛公安在?
    ”良曰:
    “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
    ”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
    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
    “唉!
    竖子不足与谋。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吾属今为之虏矣!
    ”  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
  • 《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
      蔺相如者,赵人也。
    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
    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
    欲予秦,秦城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
    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宦者令缪贤曰:
    “臣舍人蔺相如可使。
    ”王问:
    “何以知之?
    ”对曰:
    “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
    臣舍人相如目臣曰:
    ‘君何以知燕王?
    ’臣语曰,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愿结友’,以此知之,故欲往。
    相如谓臣曰:
    ‘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
    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
    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
    ”  于是王召见,问蔺相如曰:
    “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
    ”相如曰:
    “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
    ”王曰:
    “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
    ”相如曰:
    “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
    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王曰:
    “谁可使者?
    ”相如曰:
    “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
    城入赵而璧留秦;
    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
    相如奉璧奏秦王。
    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
    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
    “璧有瑕,请指示王。
    ”王授璧。
    相如因持譬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
    “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
    ‘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
    ’议不欲予秦璧,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
    何者?
    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据,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
    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
    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
    ”  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实不可得,乃谓秦王曰:
    “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赵王恐,不敢不献。
    赵王送璧时斋戒五日。
    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王日,舍相如广成传舍。
      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
    相如至,谓秦王曰:
    ”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且秦强而赵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
    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
    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  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
    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
    “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
    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相如既归,赵王以为贤大夫,使不辱于诸侯,拜相如为上大夫。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其后秦伐赵,拔石城。
    明年复攻赵,杀二万人。
    秦王使使者告赵王,欲与王为好,会于西河外渑池。
    赵王畏秦,欲毋行。
    廉颇蔺相如计曰:
    “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
    ”赵王遂行。
    相如从。
    廉颇送至境,与王决曰:
    “王行,度道里会遇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
    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王许之。
    遂与秦王会渑池。
      秦王饮酒酣,曰:
    “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秦瑟。
    ”赵王鼓瑟。
    秦御史前书曰:
    “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
    ”蔺相如前曰:
    “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奉盆缻秦王,以相娱乐。
    ”秦王怒,不许。
    于是相如前进缻,因跪请秦王。
    秦王不肯击缻。
    相如曰:
    “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
    ”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
    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缻。
    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
    “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缻。
    ”秦之群臣曰:
    “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
    ”蔺相如亦曰:
    “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
    ”  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
    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
      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廉颇曰:
    “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
    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
    ”宣言曰:
    “我见相如,必辱之。
    ”相如闻,不肯与会。
    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
    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
      于是舍人相与谏曰: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
    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臣等不肖,请辞去。
    ”蔺相如固止之,曰: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曰:
    “不若也。
    ”相如曰:
    “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
    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
    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
    “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  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 《五帝本纪赞》
      太史公曰:
    学者多称五帝,尚矣。
    然《尚书》独载尧以来,而百家言黄帝,其文不雅驯,荐绅先生难言之。
    孔子所传《宰予问五帝德》及《帝系姓》,儒者或不传。
    余尝西至空桐,北过涿鹿,东渐於海,南浮江淮矣,至长老皆各往往称黄帝、尧、舜之处,风教固殊焉。
    总之,不离古文者近是。
    予观《春秋》《国语》,其发明《五帝德》《帝系姓》章矣,顾弟弗深考,其所表见皆不虚。
    书缺有间矣,其轶乃时时见於他说。
    非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固难为浅见寡闻道也。
    余并论次,择其言尤雅者,故著为本纪书首。
  • 《项羽本纪赞》
    太史公曰:
    吾闻之周生曰:
    “舜目盖重瞳子。
    ”又闻项羽亦重瞳子。
    羽岂其苗裔邪?
    何兴之暴也?
    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
    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
    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
    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
    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猜你喜欢

  • 《天马歌·太一贡兮天马下》
    刘彻刘彻〔两汉〕
    太一贡兮天马下。
    沾赤汗兮沫流赭。
    骋容与兮跇万里。
    今安匹兮龙为友。
  • 《桂枝香·西风满目》
    张林〔两汉〕
    西凤满目。
    渐院落悄清,愁近银烛。
    多少虫书堕翠,又随波縠。
    姮娥半露扶疏影,向虚檐、似知幽独。
    浦鸿声断,枝乌漏永,芳梦难续。
    记旧日、离亭细嘱。
    早归趁香边,频泛酝酝。
    谁遣而今,对景黛娥双蹙。
    玉鞭但共秋光远,漫空怜、如许金粟。
    露零襟冷,萧萧更兼,数竿修竹。
  • 《飞龙篇·南经丹穴》
    曹植曹植〔两汉〕
    南经丹穴。
    积阳所生。
    煎石流铄。
    品物无形。
  • 《辟雍诗·乃流辟雍》
    班固班固〔两汉〕
    乃流辟雍。
    辟雍汤汤。
    圣皇莅止。
    造舟为梁。
    皤皤国老。
    乃父乃兄。
    抑抑威仪。
    孝友光明。
    于赫太上。
    示我汉行。
    洪化惟神。
    永观厥成。
  • 《蒿·驼峰彘脔蹯取熊》
    徐逸〔两汉〕
    驼峰彘脔蹯取熊,百金不满箸下供。
    朱门人物多伟岸,一字不识神氏蒙。
    深林蒿荠最强项,不肯失身羔酒胸。
back_img
功能直达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