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折杨柳/和练秀才杨柳

[唐代]杨巨源

水边杨柳曲尘丝,立马烦君折一枝。
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

折杨柳/和练秀才杨柳译文

水边杨柳曲尘丝,立马烦君折一枝。

沿着河岸依依行走,河边的杨柳低垂着像酒曲那样细嫩的长条,这不禁勾起了我这个将行之人的依依不舍之意,于是我停下马来,请送行的您帮我折一枝杨柳吧。

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

只有春风最懂得珍惜,仍然多情地向我手中已经离开树干的杨柳枝吹拂。

折杨柳/和练秀才杨柳注解

1
曲尘丝:指色如酒曲般细嫩的柳叶。一作“烟”。
2
向:一作“肯”。

折杨柳/和练秀才杨柳赏析

折柳赠别的风俗始于汉人而盛于唐人。《三辅黄图》载,汉人送客至灞桥,往往折柳赠别。传为李白所作的《忆秦娥·箫声咽》“年年柳色,灞陵伤别”,即指此事。这首诗虽未指明地点,从诗意看,写的大概也是灞陵折柳赠别的事。

诗的开头两句在读者面前展现了这样的场景:初春,水边(可能指长安灞水之畔)的杨柳,低垂着像酒曲那样微黄的长条。一对离人将要在这里分手,行者驻马,伸手接过送者刚折下的柳条,说一声:“烦君折一枝!”此情此景,俨然是一幅“灞陵送别图”。

末两句“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就语气看,似乎是行者代手中的柳枝立言。在柳枝看来,此时此地,万物之中只有春风最相爱惜,虽是被折下,握在行人手中,春风还是殷勤地吹拂着,可谓深情款款。柳枝被折下来,离开了根本,犹如行人将别。所以行者借折柳自喻,而将送行者比作春风。这层意思正是“烦君折一枝”所表现的感情之情的深化和发展。诗人巧妙地以春风和柳枝的关系来比喻送者和行者的关系,生动贴切,新颖别致。

这首诗是从行者的角度来写,在行者眼里看来,春风吹柳似有“相惜”之意与“殷勤”之态,仿佛就是前来送行的友人。这是一种十分动情的联想和幻觉,行者把自己的感情渗透到物象之中,本来是无情的东西,看去也变得有情了。这种化无情之物为有情之物的手法,常用于中国古典诗歌中,如唐元稹《第三岁日咏春风凭杨员外寄长安柳》云“三日春风已有情,拂人头面稍怜轻。”宋刘攽《新晴》诗曰:“惟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都是移情于物,中国古代文学评论称为“物色带情”(《文镜秘府论·南·论文意》)。这不是一般的拟人化,不是使物的自然形态服从人的主观精神,成了人的象征,而是让人的主观感情移入物的自然形态,保持物的客观形象,达到物我同一的境地。

末两句之所以耐人寻味,主要是因为采用了巧妙的比喻和物色带情的艺术手法,这正是此诗的成功之处。

展开
收起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杨巨源

杨巨源[唐代]

唐代诗人。字景山,后改名巨济。河中(治所今山西永济)人。贞元五年(789)进士。初为张弘靖从事,由秘书郎擢太常博士,迁虞部员外郎。出为凤翔少尹,复召授国子司业。长庆四年(824),辞官退休,执政请以为河中少尹,食其禄终身。关于杨巨源生年,据方崧卿《韩集举正》考订。韩愈《送杨少尹序》作于长庆四年(824),序中述及杨有“年满七十”、“去归其乡”语。由此推断,杨当生于755年,卒年不详。

  • 《城东早春》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 《独不见》
    春风艳阳色,柳绿花如霰。
    竞理同心鬟,争持合欢扇。
    香传贾娘手,粉离何郎面。
    最恨卷帘时,含情独不见。
  • 《琴曲歌辞·别鹤》
    海鹤一为别,高程方杳然。
    影摇江海路,思结潇湘天。
    皎然仰白日,真姿栖紫烟。
    含情九霄际,顾侣五云前。
    遐心属清都,凄响激朱弦。
    超摇间云雨,迢递各山川。
    东南信多水,会合当有年。
    雄飞戾冥寞,此意何由传。
  • 《相和歌辞·乌夜啼》
    可怜杨叶复杨花,雪净烟深碧玉家。
    乌栖不定枝条弱,城头夜半声哑哑。
    浮萍摇荡门前水,任罥芙蓉莫堕沙。
  • 《杂曲歌辞·独不见》
    东风艳阳色,柳绿花如霰。
    竞理同心鬟,争持合欢扇。
    香传贾娘手,粉离何郎面。
    最恨卷帘时,含情独不见。

猜你喜欢

  • 《隋堤·种柳开河为胜游》
    秦韬玉秦韬玉〔唐代〕
    种柳开河为胜游,堤前常使路人愁。
    阴埋野色万条思,翠束寒声千里秋。
    西日至今悲兔苑,东波终不反龙舟。
    远山应见繁华事,不语青青对水流。
  • 《与东吴生相遇(及第后出关作)》
    韦庄韦庄〔唐代〕
    十年身事各如萍,白首相逢泪满缨。
    老去不知花有态, 乱来唯觉酒多情。
    贫疑陋巷春偏少,贵想豪家月最明。
    且对一尊开口笑,未衰应见泰阶平。
  • 《试中和节诏赐公卿尺诗》
    李观〔唐代〕
    淑节韶光媚,皇明宠锡崇。
    具寮颁玉尺,成器幸良工。
    岂止寻常用,将传度量同。
    人何不取利,物亦赖其功。
    紫翰宣殊造,丹诚厉匪躬。
    奉之无失坠,恩泽自天中。
  • 《勍敌·传闻天子重儒才》
    孙元晏孙元晏〔唐代〕
    传闻天子重儒才,特为皇华绮宴开。
    今日方惊遇勍敌,此人元自北朝来。
  • 《韦兵曹臧文》
    元稹元稹〔唐代〕
    处处侯门可曳裾,人人争事蜀尚书。
    摩天气直山曾拔,澈底心清水共虚。
    鹏翼已翻君好去,乌头未变我何如。
    殷勤为话深相感,不学冯谖待食鱼。
back_img
功能直达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