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喜闻捷报

[近现代]毛泽东

jiǔniánzhōngqiūyùnshàng
wén西běizhànjūnshōupánlóngzuò
qiūfēngshàng
cāngqióng
jiālíngsuírénzhì
míngyuèbàngyúnshēng
hóng鸿yīnjué
érxìnwèitōng
mǎnpínqiáowàng
kǎizòubiānchéng
查看更多 ∨

喜闻捷报翻译

译文
秋风瑟瑟,轻轻从河面上吹过,目之所及的无边原野渐渐与天地融为一体。
中秋佳节随着前方归来的人一起到来,夜空中明月傍着如霞似锦的晚云,脱颖而出。
家里的音信已经彻底断绝了,妻子儿女的书信也无法收到。
广大人民都翘首以盼,渴望听到胜利佳音,边城奏响凯歌之日,正是人民额手相庆之时。

注释
五律:即五言律诗,是律诗的一种,属于近体诗范畴,每首八句。
蟠龙:在延安城东北七十多里,是一个古镇;“度”通“渡”,过的意思。
大野入苍穹:大野,一望无际的原野;入,溶进;苍穹,即苍天。
佳令:美好的节令,这里指中秋节。
鸿音绝:音信已断绝。鸿即大雁,《汉书·苏武传》载有大雁传书之事。
凯歌奏边城:1947年8月,西北野战军在陕北取得沙家店战役胜利;九月中旬,又收复青化砭、蟠龙等城镇。

展开
收起

喜闻捷报赏析

全诗遣词造句通俗清新,写景抒情错落有致、起伏迭宕,于平淡中见雄奇,于温婉中见豪放。

“秋风度河上,大野入苍穹。”使人联想起“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边塞风光。这是只有用水墨画才能画出的陕北黄土高原秋天的晚上。走在黄土高原上,犹如一履平地,只有当眼前突然横亘一道沟壑时,才意识到自己是置身在海拔上千米的地球隆起处。一年一度秋风劲。这样的秋日晨昏,在这黄土地上不知已重复了多少万年了;在这秦塞古渠之畔,也不知上演过多少场城头换旗的悲喜剧了。而人民解放战争在这里拉开了大幕。

“佳令随人至,明月傍云生。”两句写中秋夜的月色。上句说佳令即中秋的到来,嵌入“随人”二字,耐人寻味。中秋佳节是同什么人一起来到的呢?“随人”的人何指呢?联系诗题,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从前方归来的人,即带来喜讯的人。佳节获佳音,自是喜上加喜。“秋月扬明辉”,特别是中秋节,民间主要的节俗是赏月。天气很重要。天气不好,中秋夜不见月的情形也是有的。而这个中秋,天公作美——天气晴明,虽然有一点云彩,月色却好。“明月傍云生”,又加一重喜悦。这两句严格说来虽属呼应对,但对得很流畅,颇有流水对的意味。

“故里鸿音绝,妻儿信未通。”两句写中秋夜的两地相思,辞若有憾。上句中的“故里”,与其说是作者的故乡湖南,不如说是革命摇篮延安。这时的延安,还在敌军手中。那里有很多父老乡亲,虽然音信不通,但他们一定在苦盼着红军的归来。下句中的“妻儿”,不必指作者自己的“妻儿”,因为在转战陕北期间,她们实际上是跟随在作者身边的。当然,也不排除作者和她们会有暂时分离的情况发生。但总的说来,“妻儿信未通”更多的是代同志立言,代下级立言。换言之,这首诗中的抒情主人公不局限于作者个人。这一联在对仗上,出句的“鸿音”与对句的“信”意思犯复,不考究,这是一时兴到,不计工拙,不必苛求。

“满宇频翘望,凯歌奏边城。”两句写捷报传来,使人们感到团圆为期不远。上句由中秋节祈盼团圆的节俗,为所有思念亲人的同志们写心,“满宇”云云,也可以说将普天下人包举在内。这一句写得很好,使人联想到唐宋诗词名句如“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若虚《望月怀远》)、“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在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等等。下句即末句紧扣诗题,写“喜闻捷报”,是曲终奏雅,联系上句,其言外之意是:同志们与家人的团圆,人民军队与老乡们的团圆,应该为期不远!

这首五律在抒情上很节制,喜不形于色,最能体现一个统帅的大度、雅量和信心。全诗起承转合分明,首联秋高气爽,是起;颔联中秋见月,是承;颈联言若有憾,是转;尾联实深喜之,是合。虽然作者自谦对五律从来没有学习过,但所有的好诗都在告诉他怎样写,因此,才会有这样一首道地的五律。

展开
收起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毛泽东

毛泽东[当代]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1949至1976年,毛泽东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人。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对共产党的理论贡献被称为毛泽东思想。因毛泽东担任过的主要职务几乎全部称为主席,所以也被人们尊称为“毛主席”。毛泽东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也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

  • 《七绝·五云山》
    五云山上五云飞,远接群峰近拂堤。
    若问杭州何处好,此中听得野莺啼。
  • 《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
    颜斶齐王各命前,多年矛盾廓无边,而今一扫纪新元。
     最喜诗人高唱至,正和前线捷音联,妙香山上战旗妍。
  • 《五律·喜闻捷报》
    秋风度河上,大野入苍穹。
    佳令随人至,明月傍云生。
    故里鸿音绝,妻儿信未通。
    满宇频翘望,凯歌奏边城。
  • 《五律·张冠道中》
    朝雾弥琼宇,征马嘶北风。
    露湿尘难染,霜笼鸦不惊。
    戎衣犹铁甲,须眉等银冰。
    踟蹰张冠道,恍若塞上行。
  • 《七绝·为女民兵题照》
    飒爽英姿五尺枪,曙光初照演兵场。
    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

猜你喜欢

  • 《幽通赋》
    班固班固〔近现代〕
      系高顼之玄胄兮,氏中叶之炳灵。
    飖颽风而蝉蜕兮,雄朔野以扬声。
    皇十纪而鸿渐兮,有羽仪于上京。
    巨滔天而泯夏兮,考遘愍以行谣。
    终保己而贻则兮,里上仁之所庐。
    懿前烈之纯淑兮,穷与达其必济。
    咨孤蒙之眇眇兮,将圮绝而罔阶。
    岂余身之足殉兮,违世业之可怀。
    靖潜处以永思兮,经日月而弥远。
    匪党人之敢拾兮,庶斯言之不玷。
      魂茕茕与神交兮,精诚发于宵寐。
    梦登山而迥眺兮,觌幽人之仿彿。
    揽葛藟而授余兮,眷峻谷曰勿坠。
    吻昕寤而仰思兮,心蒙蒙犹未察。
    黄神邈而靡质兮,仪遗谶以臆对。
    曰乘高而胪神兮,道遐通而不迷。
    葛绵绵于樛木兮,咏南风以为绥。
    盖惴惴之临深兮,乃二雅之所祗。
    既讯尔以吉象兮,又申之以炯戒。
    盍孟晋以迨群兮,辰倏忽其不再。
      承灵训其虚徐兮,鎶盘桓而且俟。
    惟天地之无穷兮,鲜生民之晦在。
    纷屯邅与蹇连兮,何艰多而智寡。
    上圣迕而后拔兮,虽群黎之所御。
    昔卫叔之御昆兮,昆为寇而丧予。
    管弯弧欲毙仇兮,仇作后而成己。
    变化故而相诡兮,孰云预其终始!
    雍造怨而先赏兮,丁繇惠而被戮。
    栗取吊于逌吉兮,王膺庆于所戚。
    叛回穴其若兹兮,北叟颇识其倚伏。
    单治里而外凋兮,张修襮而内逼。
    聿中和为庶几兮,颜与冉又不得。
    溺招路以从己兮,谓孔氏犹未可。
    安慆慆而不萉兮,卒陨身乎世祸。
    游圣门而靡救兮,虽覆醢其何补?
    固行行其必凶兮,免盗乱为赖道。
    形气发于根柢兮,柯叶汇而零茂。
    恐魍魉之责景兮,羌未得其云已。
      黎淳耀于高辛兮,芈强大于南汜。
    嬴取威于伯仪兮,姜本支乎三趾。
    既仁得其信然兮,仰天路而同轨。
    东邻虐而歼仁兮,王合位乎三五。
    戎女烈而丧孝兮,伯徂归于龙虎。
    发还师以成命兮,重醉行而自耦。
    震鳞漦于夏庭兮,匝三正而灭姬。
    巽羽化于宣宫兮,弥五辟而成灾。
    道修长而世短兮,夐冥默而不周。
    胥仍物而鬼诹兮,乃穷宙而达幽。
    妫巢姜于孺筮兮,旦筭祀于契龟。
    宣曹兴败于下梦兮,鲁卫名谥于铭谣。
    妣聆呱而劾石兮,许相理而鞫条。
    道混成而自然兮,术同原而分流。
    神先心以定命兮,命随行以消息。
    斡流迁其不济兮,故遭罹而嬴缩。
    三栾同于一体兮,虽移易而不忒。
    洞参差其纷错兮,斯众兆之所惑。
    周贾荡而贡愤兮,齐死生与祸福。
    抗爽言以矫情兮,信畏牺而忌鵩。
      所贵圣人至论兮,顺天性而断谊。
    物有欲而不居兮,亦有恶而不避。
    守孔约而不贰兮,乃輶德而无累。
    三仁殊于一致兮,夷惠舛而齐声。
    木偃息以蕃魏兮,申重茧以存荆。
    纪焚躬以卫上兮,皓颐志而弗倾。
    侯草木之区别兮,苟能实其必荣。
    要没世而不朽兮,乃先民之所程。
    观天网之纮覆兮,实棐谌而相训。
    谟先圣之大猷兮,亦邻德而助信。
    虞韶美而仪凤兮,孔忘味于千载。
    素文信而厎麟兮,汉宾祚于异代。
    精通灵而感物兮,神动气而入微。
    养流睇而猿号兮,李虎发而石开。
    非精诚其焉通兮,苟无实其孰信?
    操末技犹必然兮,矧耽躬于道真。
    登孔昊而上下兮,纬群龙之所经。
    朝贞观而夕化兮,犹諠己而遗形。
    若胤彭而偕老兮,诉来哲而通情。
      乱曰:
    天造草昧,立性命兮。
    复心弘道,惟圣贤兮。
    浑元运物,流不处兮。
    保身遗名,民之表兮。
    舍生取谊,以道用兮。
    忧伤夭物,忝莫痛兮。
    皓尔太素,曷渝色兮。
    尚越其几,沦神域兮。
  • 《天马歌》
    刘彻刘彻〔近现代〕
    太一贡兮天马下。
    沾赤汗兮沫流赭。
    骋容与兮跇万里。
    今安匹兮龙为友。
  • 《尚德缓刑书》
    路温舒路温舒〔近现代〕
    汉昭帝逝世,昌邑王刘贺被废黜,汉宣帝刘询刚刚登上皇位。
    路温舒呈上奏书,奏书说:
      昭帝崩,昌邑王贺废,宣帝初即位,路温舒上书,言宜尚德缓刑。
    其辞曰:
      “臣闻齐有无知之祸,而桓公以兴;
    晋有骊姬之难,而文公用伯。
    近世赵王不终,诸吕作乱,而孝文为太宗。
    由是观之,祸乱之作,将以开圣人也。
    故桓、文扶微兴坏,尊文、武之业,  泽加百姓,功润诸侯,虽不及三王,天下归仁焉。
    文帝永思至德,以承天心,崇仁义,省刑罚,通关梁,一远近,敬贤如大宾,爱民如赤子,内恕情之所安而施之于海内,是以囹圄空虚,天下太平。
    夫继变化之后,必有异旧之恩,此贤圣所以昭天命也。
    “往者,昭帝即世而无嗣,大臣忧戚,焦心合谋,皆以昌邑尊亲,援而立之。
    然天不授命,淫乱其心,遂以自亡。
    深察祸变之故,乃皇天之所以开至圣也。
    故大将军受命武帝,股肱汉国,披肝胆,决大计,黜亡义,立有德,辅天而行,然后宗庙以安,天下咸宁。
    臣闻《春秋》正即位,大一统而慎始也。
    陛下初登至尊,与天合符,宜改前世之失,正始受命之统,涤烦文,除民疾,存亡继绝,以应天意。
      “臣闻秦有十失,其一尚存,治狱之吏是也。
    秦之时,羞文学,好武勇,贱仁义之士,贵治狱之吏,正言者谓之诽谤,遏过者谓之妖言,故盛服先王不用于世,忠良切言皆郁于胸,誉谀之声日满于耳,虚美熏心,实祸蔽塞,此乃秦之所以亡天下也。
    方今天下,赖陛下恩厚,亡金革之危、饥寒之患,父子夫妻戮力安家,然太平未洽者,狱乱之也。
    夫狱者,天下之大命也,死者不可复生,绝者不可复属。
    《书》曰:
    “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
    ”今治狱吏则不然,上下相驱,以刻为明,深者获公名,平者多后患。
    故治狱之吏,皆欲人死,非憎人也,自安之道在人之死。
    是以死人之血流离于市,被刑之徒比肩而立,大辟之计岁以万数。
    此仁圣之所以伤也。
    太平之未洽,凡以此也。
    夫人情安则乐生,痛则思死,棰楚之下,何求而不得?
    做囚人不胜痛,则饰词以视之,吏治者利其然,则指道以明之,上奏畏却,则锻练而周内之;
    盖奏当之成,虽咎繇听之,犹以为死有余辜。
    何则?
    成练者众,文致之罪明也。
    是以狱吏专为深刻,残贼而亡极,媮为一切,不顾国患,此世之大贼也。
    故俗语曰:
    “画地为狱议不入;
    刻木为吏期不对。
    ”此皆疾吏之风,悲痛之辞也。
    故天下之患,莫深于狱;
    败法乱正,离亲塞道,莫甚乎治狱之吏,此所谓一尚存者也。
    ”  “臣闻乌鸢之卵不毁,而后凤凰集;
    诽谤之罪不诛,而后良言进。
    故古人有言:
    “山薮臧疾,川泽纳污,瑾瑜匿恶,国君含诟。
    ”唯陛下除诽谤以招切言,开天下之口,广箴谏之路,扫亡秦之失,尊文武之德,省法制,宽刑罚,以废治狱,则太平之风可兴于世,永履和乐,与天亡极,天下幸甚。
    ”  上善其言。
  • 《殊圣寺》
    胡权〔近现代〕
    不是等闲到,须知会合稀。
    水行清骨发,云卧冷裳衣。
    桐挂秋阴薄,松寒露气肥。
    共吟有佳致,何苦只言归。
  • 《秦嘉答妇诗》
    秦嘉秦嘉〔近现代〕
    哀人易感伤。
back_img
功能直达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