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荆轲歌/渡易水歌

[先秦]佚名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呼气兮成白虹。

荆轲歌/渡易水歌译文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风声萧萧地吹呵,易水寒气袭人,壮士在此远去呵,不完成任务誓不回还!

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呼气兮成白虹。

刺杀秦王就像是到虎穴到龙宫一样危险啊,但是我们的英雄英勇的气概,连仰天吐气都能形成白。

荆轲歌/渡易水歌注解

1
萧萧:指风声。
2
兮:语气助词。
3
易水:指水名,源出河北省易县,是当时燕国的南界。
4
寒:寒气。
5
壮士:在这里指荆轲。
6
仰天:抬头。
7
呼气:吐气。
展开
收起

荆轲歌/渡易水歌背景

战国后期,秦国发动了兼并六国的战争,自公元前230年始,相继攻韩,克赵,击魏,破楚,弱小的燕国危在旦夕。秦王政二十年(公元前227年),失去故国的荆轲(小小小的卫国早已被兼并),正在燕国作太子丹的门客。为阻止秦国的进攻,燕太子丹请荆轲谋刺秦王赢政。为报国仇,亦为了答谢太子丹的知遇之恩,荆轲慨然应允,准备以秦叛将樊於期的首级和献燕督亢地图为由,接近秦王而刺之。出发时,燕太子丹同众宾客送荆轲至易水河畔,荆轲的好友高渐离击筑(一种形状似筝的古代乐器),荆轲高声地吟唱出这首短歌。

荆轲歌/渡易水歌赏析

这首短歌,通过对风声萧萧、易水寒凉的外界景物的渲染烘托,表现了荆轲去刺杀秦王时的悲壮情怀和不完成任务誓不回还的坚定意志。

一、二句交待了出征的时间、地点。萧萧秋风,寒冽易水,皆自然景物,本无情感可言,而荆轲在此寄心中之情志于眼前之景物,情满于风,意溢于水,使其带上浓郁的感情色彩。象声词“萧萧”和形容词“寒”的选用,十分独到精彩。前者诉诸听觉,后者诉诸触觉,营造出一片肃杀、愁惨、悲壮的自然氛围和社会氛围,为下句主旨的出现作好了艺术铺垫。

三、四句紧承首句,点明本诗主旨。因前句蓄势充足,故此句直抒胸臆,高唱出壮士舍身取义,视死如归的豪迈而凝重的情怀。荆轲深知,以自身微薄之力,去与执掌千军万马,自幼熟习剑术的秦王对阵,无异乎以卵击石,生还的希望几乎为零。大敌当前,国运未卜,悲哉;以弱敌强,胜负难测,愁哉;知难生还,慷慨赴死,壮哉!荆轲这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英雄之举,倘若没有非凡的勇气和胆魄,怎能做到。因此,虽然他“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一句唱出便嘎然而止,无复他言 。

这首辞仅四句,乍一看,浅近易懂,直白如话;细细品味,却意蕴深长,正气凛凛,而且颇具艺术功力。

 

展开
收起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佚名

佚名[宋代]

佚名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yì míng,亦称无名氏,意思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  源于古代或民间、不知由谁创作的文学、音乐作品会以佚名为作者名称。在汉语中,常用张三、李四、某君、某某、李桑、某甲、子虚乌有等暂时用作为无名氏的名字。另外,佚名也指不愿透漏姓名的人。

  • 《袷飨太庙》
    赫赫閟宫,笔亲合食。
    宸襟蠲洁,构鬯芬声。
    牲牢在俎,金石在庭。
    莫重者裸,慈嘏来宁。
  • 《袷飨太庙》
    瑟彼良玉,荐于明灵。
    宸襟蠲洁,郁鬯芬馨。
    牲牢在俎,金石在庭。
    莫重者裸,慈嘏来宁。
  • 《袷飨太庙》
    嘉牲典礼,诞合神灵。
    乡通纯孝,治感至香。
    要香既裸,圣酒来宁。
    膺兹福禄,万寿益龄。
  • 《袷飨太庙》
    铺昭典礼,诞合神灵。
    飨通纯孝,治感至馨。
    郁香既祼,圣酒来宁。
    膺兹福禄,万寿益龄。
  • 《袷飨太庙》
    礼血乐成,祖考来格。
    有严有翼,天子孝德。
    臣工在庭,罔不祗饬。
    玉爵之华,絷如弗克。

猜你喜欢

  • 《我将》
    佚名〔先秦〕
    我将我享,维羊维牛,维天其右之。
    仪式刑文王之典,日靖四方。
    伊嘏文王,既右飨之。
    我其夙夜,畏天之威,于时保之。
  • 《黍离》
    佚名〔先秦〕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
    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知我者,谓我心忧;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
    行迈靡靡,中心如醉。
    知我者,谓我心忧;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
    行迈靡靡,中心如噎。
    知我者,谓我心忧;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 《楚聘歌》
    先秦无名〔先秦〕
    大道隐兮礼为基。
    贤人窜兮将待时。
    天下如一兮欲何之。
  • 《采芑》
    佚名〔先秦〕
    薄言采芑,于彼新田,呈此菑亩。
    方叔涖止,其车三千。
    师干之试,方叔率止。
    乘其四骐,四骐翼翼。
    路车有奭,簟茀鱼服,钩膺鞗革。
    薄言采芑,于彼新田,于此中乡。
    方叔涖止,其车三千。
    旂旐央央,方叔率止。
    约軧错衡,八鸾玱玱。
    服其命服,朱芾斯皇,有玱葱珩。
    鴥彼飞隼,其飞戾天,亦集爰止。
    方叔涖止,其车三千。
    师干之试,方叔率止。
    钲人伐鼓,陈师鞠旅。
    显允方叔,伐鼓渊渊,振旅阗阗。
    蠢尔蛮荆,大邦为仇。
    方叔元老,克壮其犹。
    方叔率止,执讯获丑。
    戎车啴啴,啴啴焞焞,如霆如雷。
    显允方叔,征伐玁狁,蛮荆来威。
  • 《卜居》
    屈原屈原〔先秦〕
    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竭知尽忠,而蔽鄣於谗,心烦虑乱,不知所从。
    乃往见太卜郑詹尹曰:
    “余有所疑,原因先生决之。
    ”詹尹乃端策拂龟曰:
    “君将何以教之?
    ”屈原曰:
    “吾宁悃悃款款,朴以忠乎?
    将送往劳来,斯无穷乎?
    宁诛锄草茅,以力耕乎?
    将游大人,以成名乎?
    宁正言不讳,以危身乎?
    将从俗富贵,以媮生乎?
    宁超然高举,以保真乎?
    将哫訾栗斯,喔咿嚅儿,以事妇人乎?
    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
    将突梯滑稽,如脂如韦,以洁楹乎?
    宁昂昂若千里之驹乎?
    将氾氾若水中之凫乎?
    与波上下,偷以全吾躯乎?
    宁与骐骥亢轭乎?
    将随驽马之迹乎?
    宁与黄鹄比翼乎?
    将兴鸡鹜争食乎?
    此孰吉孰凶?
    何去何从?
    世溷浊而不清:
    蝉翼为重,千钧为轻;
    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谗人高张,贤士无名。
    吁嗟默默兮,谁知吾之廉贞?
    ”詹尹乃释策而谢曰:
    “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用君之心,行君之意。
    龟策诚不能知事。
back_img
功能直达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