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过小孤山大孤山

[宋代]陆游

yuè
guòfēnghuǒ
nánzhāochāngzhìjīngkǒu
lièzhìfēngsuì
shāndāngshì
zhōuzhōngwàngshān
ér
pāojiāngguòxià
qiànyándòuxué
guàiwànzhuàng
yíngrùn
shíjiǒng
yòuyǒushí
shān
jiérán
gāobǎichǐ
dānténgcuìmàn
luóluòshàng
bǎozhuāngpíngfēng
shìfēngjìng
zhōuhángchí
yòuqiūshēnlǎosuō
jìnjiàn
lǎosuǒwèixìngyǒuzhōuchí
jìnsuǒmiào
guòpénglàngxiǎoshān
èrshāndōng西xiāngwàng
xiǎoshǔshūzhōu宿sōngxiàn
yǒushùbīng
fánjiāngzhōngshān
jīnshānjiāoshānxīngzhīlèi
jiēmíngtiānxià
ránqiàoxiùjiēxiǎo
shùshíwàiwàngzhī
fēngchánrán
shànggānyúnxiāo
fēishān
jìnxiù
dōngxiàqíng
姿tàiwànbiàn
xìnzàohuàzhīyóu
dànhuāngcán
ruòshāoshìlóuguāntíngxiè
jiāngshānxiānghuī
dānggāochūjīnshānzhīshàng
miàozàishānzhī西
éyuēhuì
shényuēānrén
shàoxīngchū
zhāngwèigōngxiānghuán
chángjiāyíng
yǒubēizǎishì
yòuyǒubiézàipénglàng
shǔjiāngzhōupéngxiàn
sānmiànlínjiāng
dǎoyǐngshuǐzhōng
zhānshānzhīshèng
zhōuguò
suīfēng
làngyǒng
gàimíng
rénshīyǒuzhōuzhōngmànkuáng
xiǎoqiánniánjiàpénglángzhī
chuánzhěyīnwèixiǎomiàoyǒupénglángxiàng
pénglàngmiàoyǒuxiǎoxiàng
shírán
wǎnshājiā
xiǎo
wēi
xiǎotǐngyóumiàozhōng
nánwàngpéngchāngzhūshān
yānkōngméng
ōumièméi
dēnglínzhīshèng
jiǔzhīérguī
fāngmiàomén
yǒujùntuánshuǐqín
lüèjiāngdōngnán
shènzhuàng
miàozhùyún
shānyǒushènduō
èrzǎo
hángwèièrshí
fēngyúnténgyǒng
lǎn
ékāi
suìháng
fànpéngkǒu
wàng
nǎizhītàibáikāifāntiānjìngzhīwéimiào
shǐjiànshān
zhuànglèi西liáng
suīxiǎozhīxiù
ránxiǎozhīpáng
yǒushāzhōujiāwěi
miǎojiējiāng
wàngzhīshuǐmiàn
jiāngkǒufēnzhīwéinánjiāng
gàijiāng西
jiāngshuǐhúnzhuó
měiyòng
jiēxìngrénchéngzhī
guònǎiyǐn
nánjiāngqīngchè
chǔyǐnshéng
xiāngluàn
wǎnjiāngzhōu
zhōuzhìhuàxiàn
tángzhīxúnyángxiàn
cháisāng
jiē
nántángwéifènghuàjūnjié
jīnwéidìngjiāngjūn
ànchìér
dōngxiānshēngsuǒwèizhōurénzhǐdiǎnànchēngzhě
pén
shuǐshènqīng
jiāngshuǐluàn
yuèèrshíliùzhìshì
shǒuwěicáiliù
jiānfēngháng
shíbànliúhángbǎiyún
查看更多 ∨

过小孤山大孤山翻译

译文
八月一日,(船)经过烽火矶。南朝以来,从武昌(今鄂城)到京口,依次设置了很多(报警的)烽火台,这座山应该是其中之一。从船上看山,只是见到高耸的山峰罢了。等到抛锚停船后,(我)走过山下,(看到)裂缝的岩石和各式的洞穴,奇形怪状,色彩光亮润泽,也和别的石头不大一样。又有一块巨石,与烽火矶不相连。高峻雄伟地拔地而起,高约一百多尺,有红藤绿蔓蒙络在它上面,像宝石镶嵌的屏风。这一天,风平浪静,船走得很慢,又因为深秋,江水较浅,所以能看到这里的一切美景,(正像)杜甫所说的“幸有舟楫迟,得尽所历妙”。

经过澎浪矶、小孤山,(这)两座山东西相望。小孤山属于舒州宿松县,山上有兵戍守着。所有江中的独山,如金山、焦山、落星山之类,都是名闻天下的,但从峭拔秀丽上看,都不能和小孤山相比。从几十里外看去,小孤山碧绿的山峰高高耸立着,直插云霄,已经不是别的山可以相比的了。越近(看)越秀丽,冬天,夏天,晴天,雨天,姿态变化万千,确实是自然界风景最优美的地方。只是(山上的)庙宇太荒凉残破了,如果再增加些楼台亭榭,与山光水色互相辉映,自然会比金山更漂亮了。庙在西边山脚下,匾额上写着“惠济”二字,(里面供奉的)神叫“安济夫人”。绍兴初年,魏国公张浚从湖南回来,曾经修缮过,有座碑记载了这件事。又有另一座庙在澎浪矶,在江州彭泽县境内,三面临着长江,山的倒影映在水中,也是一处名山胜景。船过澎浪矶,即使无风,浪也很大,澎浪矶大概因此而得名吧。 古人有诗:“舟中估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传说的人说小孤山的庙里有彭郎像,澎浪矶庙里有小姑像,其实并不是这样的。这天晚上,(我的船)就停在沙夹,距小孤山大约一里远。天下着雨,(我)又乘小艇到小孤山的庙中浏览。向南远望,彭泽、都昌一带山峦,烟雨迷茫,沙鸥和白鹭隐没了踪迹。登山临水浏览名胜可算登峰造极了,徘徊了很长时间才回去。刚到庙门口站着,(就看到)有一只健美的老鹰正在追逐水鸟,掠过江面东南方向飞去,非常壮观。守庙的人说,山上栖息着很多老鹰。

第二天早晨,(船)行不到二十里,忽然风起云涌,(于是)急忙系上缆绳。不一会儿,天又转晴,(船又)继续前行。泛舟到彭蠡口,四面望去,没有边际,这时我才领会李白“开帆入天镜”这句诗的妙处。这时才看到庐山和大孤山。大孤山的样子像西梁山,虽然比不上小孤山那样秀丽,但是小孤山的旁边,很有几块沙洲和初生的芦苇;大孤山的四周却是茫茫无际的江水,远望它像浮在水面上一样,也是一种奇观呀!长江从湖口分出一支成为南江,是江西路一带水域。(这一段)长江的水很浑浊,每逢要汲用江水时,都需用杏仁来澄清,过一个晚上才能喝。南江的水却很清,两江的水合流处像用绳尺划分过一样,不相混淆。晚上到达江州,州府设在德化县,就是唐代的浔阳县。柴桑、栗里,都属于江州地面;南唐时由奉化军管辖,现在是定江军。岸上的土是红色的,像墙一样起直立着,东坡先生所说的“舟人指点岸如赪”,说的就是这个。(船)停泊在湓浦口,水也是很清的,不和江水相混。从七月二十六日到今天,前后才六天,其中有一天因为风阻(船)不能行,实际用了四天半的时间,逆水而上,航行了七百里。

注释
1.《过小孤山大孤山》选自《陆游集·入蜀记》,题目是编者加的。小孤山,在今江西彭泽北,安徽宿松东,与南岸彭浪矶相对,俗讹小姑山。大孤山,在今江西九江市南鄱阳湖出口处,与小孤山遥遥相对。
2.烽火矶:设置烽火台的江边小山。矶,水边突出的岩石。
3.烽燧:也称烽火台、烽台、烟墩、烟火台。如有敌情,春秋时白天燃烟叫烽,夜晚放火叫燧;而唐时白天燃烟叫燧,夜晚放火叫烽,是古代传递军事信息最快最有效的方法。
4.抛江:抛锚停船于江中。
5.嵌岩窦穴:裂缝的岩石和各式岩洞。嵌,形容山石如张口的样子。窦,孔,洞。
6.杰然特起:高俊雄伟地拔地而起。杰然,形容高大的样子。特起,拔地而起。
7.宝装屏风:宝石镶嵌的屏风。
8.潦缩:水位下降。潦,积水。
9.杜老,指杜甫。
10.幸有舟楫迟,得尽所历妙:引自杜甫《次空灵岸》。意思是幸而船只行驶缓慢,因此能尽情欣赏所经历的一切美景。
11.巉:险峻陡峭。
12.信造化之尤物:诚然是自然界风景最优美的地方。造化,这里指天地、自然界。尤物,特异之物,这里指风景最美的地方。
13.与江山相发挥:楼观亭榭与山光水色互相辉映。
14.昔人诗:指北宋文学家苏轼的诗。
15.舟中估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引自苏轼《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估客,贩货的行商。漫狂,纵情、放荡。世俗将彭浪转称彭郎,将小孤转称转称小姑,并传说彭郎小姑婿。
16.徙倚:徘徊不忍去。
17.抟:持,抓。这里指俊鹘用利爪抓住水禽。
18.庙祝:庙堂里管香火的人。
19.开帆入天镜:引自李白《下寻阳城泛彭蠡寄黄判官》。意思是开船进入明亮如镜、水天一色的鄱阳湖。
20.沙洲葭苇:沙洲,江河边上由泥沙淤积而成的大片地面。葭苇,初生的芦苇,这里即指芦苇。
21.渺弥:形容水势浩淼,广阔无边。
22.州治:州的官署所在地。治,旧时称地方政府所在地为“治”。
23.奉化军节度:奉化军管辖。军,南唐至宋朝时的区划名称。节度,这里是管辖的意思。
24.赪:红色。

展开
收起

过小孤山大孤山赏析

本文是游记,写山川景物形象,并在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情趣和韵味。作者船行于长江小孤山至大孤山一段,所见所游,非止一处,为避免重复单调,需要用精彩的变化的笔墨,抓住各处景物特征进行描绘。文中写烽火矶“嵌岩窦穴,怪奇万状,色泽莹润”,写峭石’‘杰然特起”.“丹藤翠蔓,罗络其上,如宝装屏风”,写小孤山“碧峰巉然孤起,上干云霄”,写澎浪矶“虽无风,亦浪涌,盖以此得名”,写大孤山“四际渺弥皆大江,望之如浮水面”,只寥寥几笔就描绘出鲜明独特的形象。

由于景点多,仅是孤立地写出特征,也可能会失之分散。作者注意了景点间的联系。一是各处景物虽千姿百态,但又均有山与江水相互生发辉映的描写,构成整体背景,使景物在多样中见统一;二是注意各景点地理位置上的联系。文章屡次写江流和船行,即在分散的景点中贯以线索。至于写澎浪矶和小孤山,“二山东西相望”,写大孤山时又与小孤山作比,更见出其间联系,从而由各景点共同组成一幅完整的长江山水图。

在各景点中,以对小孤山的猫写最为充分。作者用笔灵活多变,从各个角度写这一江中绝景。既随角度变化显现作者是在江行中览眺景物,又从多个角度充分展现了山水景物的千姿百态。

作者在记述山川景物、名胜古迹过程中,随时触合抒情和议论,并将有关的传闻轶事、前人诗句都信手拈来,还随笔写出郡县沿革、地形防戍等情况,丰富了作品的内容,使写景记游具有思想深度,同时亦为景物添彩生色,使一景一物似乎都带有诗的灵气,文的推致,神话的氛围,历史的积淀,诗文传说与胜景相互映发,更为引人入胜。

作为散文,所描摹的山水形象,与用诗歌写出的山水形象是有差别的。文贴近山水的本来面貌,写得具体,而诗则是写意的,境象与情思都升华得更为高远一些。在陆游之前,苏轼有咏大孤山小孤山的著名题画诗《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

山苍苍,水茫茫,大孤小孤江中央。崖崩路绝猿鸟去,惟有乔木搀天长。客舟何处来?棹歌中流声抑扬。

沙平风软望不到,孤山久与船低昂。峨峨两烟鬟,晓镜开新妆。舟中估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

诗的最后两句,为陆游文中所引,但诗中以浪漫之笔写得煞有介事,而文中仅作为诗家浪漫想象的妙语,并对有关传说予以考校。苏、陆二家,一诗一文。苏诗是凌空飘飏的,所展现的形象,真有“山苍苍,水茫茫”“沙平风软望不到”的感觉,而陆文则是脚路实地,从多种侧面,作了细致真实的描写。苏诗能启发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陆文则让我们如同身临其境。对比之下,可以显见其差异。但这种差异,是体现着文学艺术手段的丰富多样,并无高下优劣之分。

展开
收起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陆游

陆游[宋代]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 《梅花》
    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 《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柱杖无时夜叩门。
  • 《假山拟宛陵先生体》
    叠石作小山,埋瓮作小潭。
    旁为负薪径,中开钓鱼庵。
    谷声应钟鼓,波影倒松楠。
    借问此何许,恐是庐山南。
  •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三万里河东入海,万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 《书愤》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猜你喜欢

  • 《南坡口号·记得儿时诵古诗》
    郑清之郑清之〔宋代〕
    记得儿时诵古诗,其甘如荠谓吾欺。
    淡交休恨相知晚,携向晶盘笑杀伊。
  • 《和王立之蜡梅》
    晃冲之〔宋代〕
    老去攀翻兴益奇,招携风月作新知。
    但令春酿皆如此,百罚深盃亦倒垂。
  • 《南山观梅》
    张嵲张嵲〔宋代〕
    春雪欲垂地,春水轂纹浮。
    乱山无人到,梅花供客愁。
    轻风侧乌帽,韶序欺白头。
    攀条记旧赏,嗅蘂悲前游。
    斜日忽反照,烟华风际流。
    已叹繁华盛,俄观青荫稠。
    沉吟两京路,恻怅濒汉洲。
    尚想万玉妃,清樽交献酬。
    天涯叹憔悴,览物空夷犹。
    饮罢不能赋,临风三叹休。
  • 《颂古十七首》
    释大观〔宋代〕
    才是贪他便著他,其间半露又全遮。
    只今谁是傍观者,一笑何劳挂齿牙。
  • 《寄国清处谦》
    王安石王安石〔宋代〕
    三江风浪隔天台,想见当时赋咏才。
    近有高僧飞锡去,更无余事出山来。
    猿猱历历窥香火,日月纷纷付劫灰。
    我欲相期谈实相,东林何必谢刘雷。
back_img
功能直达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