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新嫁娘词

[唐代]王建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
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新嫁娘词译文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

新婚三天来到厨房,洗手亲自作羹汤。

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还不熟悉婆婆的口味,做好先让小姑品尝。

新嫁娘词注解

1
三日:古代风俗,新媳妇婚后三日须下厨房做饭菜。
2
羹:泛指做成浓的菜肴。意思是还不熟悉婆婆的口味。熟悉。婆婆的口味。
3
遣:让。
4
小姑:一作“小娘”。丈夫的妹妹。也称小姑子。

新嫁娘词赏析

中唐人以白描叙日常生活,往往曲尽人情。朱庆余《闺意上张水部》写洞房花烛夜后的新嫁娘,令人过目不忘;王建《新嫁娘词》内容如朱诗之续,艺术上亦不相让。

古时常言新媳妇难当,在于夫婿之上还有公婆。夫婿称心还不行,还得婆婆顺眼,第一印象非常重要。古代女子过门第三天(俗称“过三朝”),照例要下厨做菜,这习俗到清代还保持着,《儒林外史》二十七回:“南京的风俗,但凡新媳妇进门,三天就要到厨下去收拾一样菜,发个利市”。画眉入时固然重要,拿味合口则更为紧要。所以新媳妇总会有几分忐忑不安的。

“三日入厨下”直赋其事,同时也交待出新婚的特定程序。“洗手”本是操作中无关紧要的环节,写出来就有表现新妇慎重小心的功效——看来她是颇为内行,却分明有几分踌躇。原因很简单:“未谙姑(婆婆)食性”。考虑到姑食性的问题,颇见出新妇的精细。同样一道羹汤,兴许有说咸,有说淡。这里不仅有个客观好坏标准,还有个主观好恶标准。“知己不知彼”,是不能稳操胜券的。她需要参谋,还要考虑谁来参谋。夫婿么,十个男儿九粗心,他在回答母亲食性问题上,也许远不如对“画眉深浅”的问题来得那么叫人放心。而女儿才是最体贴娘亲的,女儿的习惯往往来自母亲的习惯,食性亦然。所以新嫁娘找准“小姑”。味”这东西,说不清而辨得出,不消问而只须请“尝”。小姑小到什么程度不得而知,总未成年,还很稚气。她也许心想尝汤而末敢僭先的,所以新嫂子要“遣”而尝之。姑嫂之间,嫂是尊长。对夫婿要低声问,对小姑则可“遣”矣。情事各别,均应服从于规定情景。这两句切合人物的身份和特定的生活情境,写得细腻传神。

诗人写到“尝”字为止,以下的事情,就要由读者去补充了。这样反觉余味无穷,体裁的限制转化为表达的优长。由于诗人善于描写特定情境下的特定心理,寥寥几笔便勾出了一个栩栩如生的慧黠的新嫁娘的形象,生活气息非常浓厚。

展开
收起

百度百科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王建

王建[唐代]

王建(768年—835年),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唐朝诗人。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从军,约46岁始入仕,曾任昭应县丞、太常寺丞等职。后出为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与张籍友善,乐府与张齐名,世称张王乐府。

  • 《新嫁娘》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
    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 《宫中三台》
    鱼藻池边射鸭,芙蓉帐里看花。
    日色赭袍相似,不着红鸾扇遮。
  • 《十五夜望月》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 《调笑令》
    胡蝶,胡蝶,飞上金枝玉叶。
    君前对舞春风,百叶桃花树红。
    红树,红树,燕语莺啼日暮。
  • 《调笑令》
    团扇,团扇,美人并来遮面。
    玉颜憔悴三年,谁复商量管弦。
    弦管,弦管,春草昭阳路断。

猜你喜欢

  • 《送二兄人蜀》
    卢照邻卢照邻〔唐代〕
    关山客子路,花柳帝王城。
    此中一分手,柑顾怜无声。
  • 《句》
    温庭筠温庭筠〔唐代〕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见《优古堂诗话》) 绿树绕村含细雨,寒潮背郭卷平沙。
    (《送人》, 见《诗人玉屑》)
  • 《别锦儿(及第后出京,别锦儿与蜀妓)》
    韩偓韩偓〔唐代〕
    一尺红绡一首诗,赠君相别两相思。
    画眉今日空留语,解佩他年更可期。
    临去莫论交颈意,清歌休著断肠词。
    出门何事休惆怅,曾梦良人折桂枝。
  • 《奉和户曹叔夏夜寓直寄呈同曹诸公并见示》
    卢纶卢纶〔唐代〕
    敛板捧清词,恭闻侍直时。
    暮尘归众骑,邃宇舍诸司。
    华月先灯至,清风与簟随。
    乱萤光熠熠,行树影离离。
    龙卧人宁识,鹏抟鷃岂知。
    便因当五夜,敢望竹林期。
  • 《江楼春望》
    于武陵于武陵〔唐代〕
    楼下长江路,舟车昼不闲。
    鸟声非故国,春色是他山。
    一望云复水,几重河与关。
    愁心随落日,万里各西还。
back_img
功能直达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