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忆江南·江南忆

[唐代]白居易

jiāngnán
zuìshìhángzhōushānyuèzhōngxúnguì
jùntíngzhěnshàngkàncháotóu
gēngzhòngyóu
查看更多 ∨

忆江南·江南忆翻译

第二首词以“江南忆,最忆是杭州”领起,前三字“江南忆”和第一首词的最后三字“忆江南”勾连,形成词意的连续性。后五字“最忆是杭州”又突出了作者最喜爱的一个江南城市。如果说第一首词像画家从鸟瞰的角度大笔挥洒而成的江南春意图,那么,第二首词便像一幅杭州之秋的画作了。
作者很爱西湖的春天,他在词里偏偏不写杭州之春,这可能是为了避免和第一首词所写的春景重复。他写杭州之秋,一写灵隐寺赏月赏桂,一写 高亭之上观钱塘江潮。两句词就写出两种境界。“山寺月中寻桂子”的“山寺”,指的是西湖西边的灵隐寺。这座古刹有许多传说,有的还蒙上一层神话色彩:传说灵隐寺的桂花树是从月宫中掉下来的。作者曾在寺中赏月,中秋节桂花飘香,那境界使他终身难忘。山、寺、月影下,寻桂子,写出了幽美的环境,也写了置身其间的词人的活动。然而,词人回忆杭州还有另一种境界使人难忘。那就是“郡亭枕上看潮头”,钱塘江潮是大自然的奇观,潮头可 高达数丈,所以 白居易写他躺在他郡衙的亭子里,就能看见那卷云拥雪的潮头了,显得趣意盎然。“郡亭枕上看潮头”,以幽闲的笔墨带出惊涛骇浪的景色,与上句“山寺月中寻桂子”的静谧而朦胧的美的境界形成鲜明的对照,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白居易是热爱杭州的,所以他在回到北方以后,又产生了“何日更重游”的愿望。
展开
收起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白居易

白居易[唐代]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直中书省》
    丝纶阁下文章静,钟鼓楼中刻漏长。
    独坐黄昏谁是伴,紫薇花对紫薇郎。
  • 《新亭病后独坐招李侍郎公垂》
    新亭未有客,竟日独何为?
    趁暖泥茶灶,防寒夹竹篱。
    头风初定后,眼暗欲明时。
    浅把三分酒,闲题数句诗。
    应须置两榻,一榻待公垂。
  • 《忆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 《家园三绝》
    沧浪峡水子陵滩,路远江深欲去难。
    何似家池通小院,卧房阶下插鱼竿?
    篱下先生时得醉,瓮间吏部暂偷闲。
    何如家酝双鱼榼,雪夜花时长在前?
    鸳鸯怕捉竟难亲,鹦鹉虽笼不着人。
    何似家禽双白鹤,闲行一步亦随身?
  • 《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猜你喜欢

  • 《奉和李相公题萧家林亭(逢吉也)》
    韩愈韩愈〔唐代〕
    山公自是林园主,叹惜前贤造作时。
    岩洞幽深门尽锁,不因丞相几人知。
  • 《登高丘而望远》
    李白李白〔唐代〕
    登高丘而望远海,六鳌骨已霜,三山流安在?
    扶桑半摧折,白日沉光彩。
    银台金阙如梦中,秦皇汉武空相待。
    精卫费木石,鼋鼍无所凭。
    君不见骊山茂陵尽灰灭,牧羊之子来攀登。
    盗贼劫宝玉,精灵竟何能。
    穷兵黩武今如此,鼎湖飞龙安可乘?
  • 《闻韦驸马使君迁拜台州》
    长孙佐辅〔唐代〕
    溟藩轸帝忧,见说初鸣驺。
    德胜祸先戢,情闲思自流。
    蚕殷桑柘空,廪实雀鼠稠。
    谏虎昔赐骏,安人将问牛。
    曾陪后乘光,共逐平津游。
    旌旆拥追赏,歌钟催献酬。
    音徽一寂寥,贵贱双沉浮。
    北郭乏中崖,东方称上头。
    跻山望百城,目尽增遐愁。
    海逼日月近,天高星汉秋。
    无阶异渐鸿,有志惭驯鸥。
    终期促孤棹,暂访天台幽。
  • 《巴山·巴山遇中使》
    杜甫杜甫〔唐代〕
    巴山遇中使,云自峡城来。
    盗贼还奔突,乘舆恐未回。
    天寒邵伯树,地阔望仙台。
    狼狈风尘里,群臣安在哉。
  • 《题樱桃·春初携酒此花间》
    李群玉李群玉〔唐代〕
    春初携酒此花间,几度临风倒玉山。
    今日叶深黄满树,再来惆怅不能攀。
back_img
功能直达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