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游长宁公主流杯池二十五首

[唐代]上官昭容

zhúxiānshǎng
zhǎnyōuqíng
kūnláng
màipéngyíng
yóuguǎn
zhìqíntái
shān
kuìqióngguī
tánluánzhúyǐng
biāofēngsōngshēng
fánchuī
qíng
yǎngxúnmáo
miǎnqiáozhī
yānxiáwènxùn
fēngyuèxiāngzhī
zhītiáo
wénzhìbīnbīn
shānlínzuòbàn
sōngguìwéilín
qīngxiōngyǒng
shùmíngmēng
guàiliú
yīnpānguìcóng
lùnyuánjiào
xiūshuōfāng
guǎn
shìxiān
huánténgyuǎnchuàng
jīnlièshūróng
wánzhūshì
réngliúrénzhìqíng
záoshānbiàn便zuòshì
píngshùwéiyíng
gōngshūbāněr
cóngsuìtāoshēng
dēngshānchángwàng
zhèngjiǔchūnchū
jiétiánjiēshù
yánmǎn
dǒuxuěméixiān
jīngfēngliǔwèishū
zhíchóuxié
wèijiǔzūn
xiǎoqīng
jīnshǎngluó
dàimàoníngchūn
liúyàngshuǐ
shíliáochángxiào
pānsōngzhàduǎn
chúfēiwàizhě
shéijiùjīngguò
zàněryóushān
yānliúwèiguī
xiáchuāngmíngyuèmǎn
jiànbáiyúnfēi
shūyǐnténgwéijià
rénjiāngzuò
zhēnpānwánsuǒ
línshǎngguānghuī
fàngkuàngchūyānyún
xiāotiáoqún
shùliúqīng
yǐnáofēn
shíhuàzhuāngtái
fēngsuōzhīshuǐwén
shānshìwéiguì
wéilánguìxūn
zhànglínxiáxiù
wēixiàshuāng
zhìzhúshēnshānjìng
suíjiàn
jiànjuéxīnshén
ékànyún
guàirénshù
zhīwéishǎngyōu
pānténgzhāo
yǎnguìxiéyōuqíng
shuǐzhōngkànshùyǐng
fēngtīngsōngshēng
xiéqínshìshū
fǎng访ān
yīngshí
wéishǎngshānshí
quánshíduōxiān
yánxiěxíng
zhīkānyuèěr
wéitīngshuǐlínglíng
yándēnglín
yíngxīn
fēnghuánglèicháng
liúshuǐdāngmíngqín
lǎntiāntái
wéidēngfèishān
yōuyánxiānguìmǎn
jīnqíngpān
zànyóurénzhìsuǒ
xiāoránsōngguìqíng
yándùn
fǎng访péngyíng
liūqíng
cónghuángzhòuhūn
shānzhōngzhēnwán
zànqǐngbàowángsūn
bàngchíliáoshì
shíxuánshī
dànshānshuǐtiáo
zhōngcóngzhōng
héngbào
dài鹿tāijīn
jièwènwéizhě
shānzhōngyǒurén
qìnshuǐtiányuánxiānduō
chénglóuguāngēngguò
qiànzhāngqiānxīn
rénjīncóngshítiān
cānchāxiùsǒngliánhuā
chányuán绿shuǐyíngjīnshā
yuǎnfǎng访sānshān
rénjīndàojiǔxiānjiā
pínggāokànxiǎnxīn
jūntáoyuánxiáxún
xuělínchéngshù
cányīngdiǎnxiùyáocén
查看更多 ∨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上官昭容

上官昭容[唐代]

上官婉儿(664年—710年7月21日),复姓上官,小字婉儿,又称上官昭容,陕州陕县人,祖籍陇西上邽 ,唐代女官、诗人、皇妃。因祖父上官仪获罪被杀后随母郑氏配入内庭为婢。十四岁时因聪慧善文为武则天重用,掌管宫中制诰多年,有“巾帼宰相”之名。唐中宗时,封为昭容,权势更盛,在政坛、文坛有着显要地位,从此以皇妃的身份掌管内廷与外朝的政令文告。曾建议扩大书馆,增设学士,在此期间主持风雅,代朝廷品评天下诗文,一时词臣多集其门,《全唐诗》收其遗诗三十二首。710年,临淄王李隆基起兵发动唐隆政变,与韦后同时被杀。

  • 《句》
    势如连璧友,心似臭兰人。
  • 《彩书怨》
    叶下洞庭初,思君万里馀。
    露浓香被冷,月落锦屏虚。
    欲奏江南曲,贪封蓟北书。
    书中无别意,惟怅久离居。
  • 《九月九日上幸慈恩寺,登浮图,群臣上菊花寿》
    帝里重阳节,香园万乘来。
    却邪萸入佩,献寿菊传杯。
    塔类承天涌,门疑待佛开。
    睿词悬日月,长得仰昭回。
  • 《游长宁公主流杯池二十五首》
    逐仙赏,展幽情,逾昆阆,迈蓬瀛。
    游鲁馆,陟秦台。
    污山壁,愧琼瑰。
    檀栾竹影,飙风日松声。
    不烦歌吹,自足娱情。
    仰循茅宇,俯眄乔枝。
    烟霞问讯,风月相知。
    枝条郁郁,文质彬彬。
    山林作伴,松桂为邻。
    清波汹涌,碧树冥蒙。
    莫怪留步,因攀桂丛。
    莫论圆峤,休说方壶。
    何如鲁馆,即是仙都。
    玉环腾远创,金埒荷殊荣。
    弗玩珠玑饰,仍留仁智情。
    凿山便作室,凭树即为楹。
    公输与班尔,从此遂韬声。
    登山一长望,正遇九春初。
    结驷填街术,闾阎满邑居。
    斗雪梅先吐,惊风柳未舒。
    直愁斜日落,不畏酒尊虚。
    霁晓气清和,披襟赏薜萝。
    玳瑁凝春色,琉璃漾水波。
    跂石聊长啸,攀松乍短歌。
    除非物外者,谁就此经过。
    暂尔游山第,淹留惜未归。
    霞窗明月满,涧户白云飞。
    书引藤为架,人将薜作衣。
    此真攀玩所,临睨赏光辉。
    放旷出烟云,萧条自不群。
    漱流清意府,隐几避嚣氛。
    石画妆苔色,风梭织水文。
    山室何为贵,唯馀兰桂熏。
    策杖临霞岫,危步下霜蹊。
    志逐深山静,途随曲涧迷。
    渐觉心神逸,俄看云雾低。
    莫怪人题树,只为赏幽栖。
    攀藤招逸客,偃桂协幽情。
    水中看树影,风里听松声。
    携琴侍叔夜,负局访安期。
    不应题石壁,为记赏山时。
    泉石多仙趣,岩壑写奇形。
    欲知堪悦耳,唯听水泠泠。
    岩壑恣登临,莹目复怡心。
    风篁类长笛,流水当鸣琴。
    懒步天台路,惟登地肺山。
    幽岩仙桂满,今日恣情攀。
    暂游仁智所,萧然松桂情。
    寄言栖遁客,勿复访蓬瀛。
    瀑溜晴疑雨,丛篁昼似昏。
    山中真可玩,暂请报王孙。
    傍池聊试笔,倚石旋题诗。
    豫弹山水调,终拟从钟期。
    横铺豹皮褥,侧带鹿胎巾。
    借问何为者,山中有逸人。
    沁水田园先自多,齐城楼观更无过。
    倩语张骞莫辛苦,人今从此识天河。
    参差碧岫耸莲花,潺湲绿水莹金沙。
    何须远访三山路,人今已到九仙家。
    凭高瞰险足怡心,菌阁桃源不暇寻。
    余雪依林成玉树,残霙点岫即瑶岑。
  • 《驾幸三会寺应制》
    释子谈经处,轩臣刻字留。
    故台遗老识,残简圣皇求。
    驻跸怀千古,开襟望九州。
    四山缘塞合,二水夹城流。
    宸翰陪瞻仰,天杯接献酬。
    太平词藻盛,长愿纪鸿休。

猜你喜欢

  • 《登巴陵开元寺西阁赠衡岳僧方外》
    李宾李宾〔唐代〕
    衡岳有开士,五峰秀贞骨。
    见君万里心,海水照秋月。
    大臣南溟去,问道皆请谒。
    洒以甘露言,清凉润肌发。
    湖海落天镜,香阁凌银阙。
    登眺餐惠风,心花期启发。
  • 《送人归吴·何人不归去》
    李频李频〔唐代〕
    何人不归去,君去是闲人。
    帝里求相识,山家即近邻。
    交情吾道可,离思柳条新。
    未饮青门酒,先如醉梦身。
  • 《题潼关普通院门》
    陈季卿陈季卿〔唐代〕
    度关悲失志,万绪乱心机。
    下坂马无力,扫门尘满衣。
    计谋多不就,心口自相违。
    已作羞归计,还胜羞不归。
  • 《岳阳怀古》
    吕温吕温〔唐代〕
    晨飙发荆州,落日到巴丘。
    方知刳剡利,可接鬼神游。
    二湖豁南浸,九派驶东流。
    襟带三千里,尽在岳阳楼。
    忆昔斗群雄,此焉争上游。
    吴昌屯虎旅,晋盛骛龙舟。
    宋齐纷祸难,梁陈成寇雠。
    钟鼓长震耀,鱼龙不得休。
    风雪一萧散,功业忽如浮。
    今日时无事,空江满白鸥。
  • 《句》
    薛逢薛逢〔唐代〕
    草荒留客院,泥卧喂生台。
    碧碎鸳鸯瓦,香埋菡萏垆。
    初日晖晖上彩旄。
    金鞍俯鞚尘开处,银镝离弦中处声。
    昨日鸿毛万钧重,今朝山岳一朝轻。
back_img
功能直达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