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元日早朝行

[唐代]鲍防

乾元发生春为宗,盛德在木斗建东。
东方岁星大明宫,南山喜气摇晴空。
望云五等舞万玉,献寿一声出千峰。
文昌随彩礼乐正,太平下直旌旗红。
师旷应律调黄钟,王良运策调时龙。
玄冥无事归朔土,青帝放身入朱宫。
九韶九变五声里,四方四友一身中。
天何言哉乐无穷,广成彭祖为三公。
野臣潜随击壤老,日下鼓腹歌可封。

元日早朝行译文

元日早朝行注解

1
乾元:乾是天,元是始,乾元即是天道之始。
2
朔土:即北方地区。
3
朱宫:即朱红色的宫殿。
4
九韶:本意为古代音乐名,周朝雅乐之一,简称《韶》。
5
九变:意为多次演奏。
6
四友:周文王以闳夭、太公望、南宫括、散宜生四位有德才的人为四友。
展开
收起

元日早朝行赏析

君主朝堂上会见百官,称之为临朝视事,百官朝见皇帝,向皇帝奏事称之为上朝。上朝对于百官来说,是他们每日的第一件大事。

当长安郊野曙色才分的时候,大明宫里的钟声就响彻长安上空了,钟声告诉散居在各街坊的百官们,朝见皇帝的时候到了。待到百官赶到蓬莱宫,钟声仍然响彻云霄。宫殿的大门虽已开启,又依稀听见宫里 "鸡人"报晓的声音,说明皇帝本人也已起身,要与百官们相会于朝堂上。

百官上朝,唐诗中也有说以"鼓声"为号令的。李贺《官街鼓》诗中说:"晓声隆隆催转日,暮声隆隆呼月出。"王琦注:"《唐书》:“日暮,鼓八百声而门闭;五更二点,鼓自内发,诸街鼓承振,坊市门皆启,鼓三千挝,辨色而止。”其制盖始于马周。旧制:京城内金吾昏晓传呼,以戒行者。周上书令金吾每街隅悬鼓,夜击以止行李,以备窃盗,时人呼曰鼓,公私便焉。”可见置于街坊的鼓,当日暮、凌晨时敲响,主要用于警戒以防盗贼,也兼有报时的作用,以启坊门。原与百官上朝无关,但百官可以据鼓声判断时辰,所以唐诗中写到早朝的诗,多写钟声,也有钟鼓一齐写到的。

"官街鼓"凌晨 "五更二点"敲起,相当于今日的早上五时左右。古代天子讲究 "勤政",所谓谓 "夙兴夜寐",上朝理事,不敢懈怠。上朝的百官们当然更要早起,因为他们散居于长安各街坊,距上朝的宫殿还有相当远的一段路程。《明皇杂录》:"五鼓初起,列火满门,将欲趋朝,轩盖如市。”是晓色朦胧中百官上朝的真实写照。

唐时帝王每日都要临朝视事。《唐会要》引《仪制令》:"诸在京文武官员职事九品以上,朔望日朝;其文武官五品以上及监察御史、员外郎、太常博士,每日朝参。"《唐会要》又载:“贞观十三年十月三日,尚书左仆射房玄龄奏:'天下太平,万几事简,请三日一临朝。'诏许之。至二十三年 (649年)九月十一日,太尉 (长孙)无忌等奏请视朝,坐日,上(高宗)曰:'朕幼登大位,日夕孜孜,拥滞众务,自今以后每日常坐。""每日常坐"即谓之 "常朝",是汉以来留下的遗制,唐代帝王大都是严格遵守的,房玄龄的"天下太平,万几事简",要求太宗改为三日一临朝视事,几乎可以看作是佞言,所以高宗即位之初 (高宗即位于贞观二十三年六月),为表示勤政,即恢复旧制。到高宗永徽二年 (651年)八月二十九日下诏:"来月一日,太极殿受朝。此后,每五日一度,太极殿视事,朔望朝,即永为常式。""受朝。即受朝贺,是在朔望日(每月初与每月中)皇帝会见在京所有官员规模更大、仪式更隆重的活动;"视事"即"每日常参"、"每日常坐",是皇帝会见五品以上"常参官"的日常事务。高宗即位始两年,即废务荒政,自坏体例,改 "每日常参"为"五日一度"了。至高宗显庆二年 (657年)三月,长孙无忌又奏请 "隔日视事";武则天时,敕 "每十日一朝",受到左台侍御史卢怀慎的批评。自玄宗以后,皇帝的 "每日常坐",虽然也偶有更改,但基本维持"每日常坐"的旧制。兴庆宫里有勤政务本楼,即有以勤于政事、励精图治自勉的意思在内。不过,到玄宗晚年,亦渐废务荒政,所以白居易在《长恨歌》里批评他在宠杨妃之后"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常参官之数,大约不下数百近千人,每日凌晨即起,梳洗一毕,即要匆匆赶往皇帝临朝之处,休假和因其他特殊情况"辍朝"时可以例外。早朝是官员们的大事。一方面这是官员们的责任,另一方面也是官员们深感荣耀之事。每日面见君王,与闻或参与处理天下大事,正是一种个人价值所在。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若早朝不至或迟到,处罚也是很严厉的。唐政府规定:"朝参官无故不到,夺一月俸";"文武常参官或有晚入 (即迟到),并全不到及班列失仪,委御史台录名,牒所由,夺一月俸;经三度以上者,弹奏。”

唐诗中写及早朝的诗格外多,本诗即是其中一首。

展开
收起

元日早朝行译文及注释

[1]乾之元,乾是天,元是始,乾元即是天道之始。
[2]朔土,即北方地区。
[3]朱宫,即朱红色的宫殿。
[4]九韶本意为古代音乐名,周朝雅乐之一,简称《韶》。
[5]九变,意为多次演奏。
[6]这句的意思是用五种声调经常演奏虞舜时的九韶名曲,四方德才兼备的人都会团结在你的周围。 四友:周文王以闳夭、太公望、南宫括、散宜生四位有德才的人为四友。

元日早朝行题解

  君主朝堂上会见百官,称之为临朝视事,百官朝见皇帝,向皇帝奏事称之为上朝。上朝对于百官来说,是他们每日的第一件大事。

  当长安郊野曙色才分的时候,大明宫里的钟声就响彻长安上空了,钟声告诉散居在各街坊的百官们,朝见皇帝的时候到了。待到百官赶到蓬莱宫,钟声仍然响彻云霄。宫殿的大门虽已开启,又依稀听见宫里 "鸡人"报晓的声音,说明皇帝本人也已起身,要与百官们相会于朝堂上。

  百官上朝,唐诗中也有说以"鼓声"为号令的。李贺《官街鼓》诗中说:"晓声隆隆催转日,暮声隆隆呼月出。"王琦注:"《唐书》:“日暮,鼓八百声而门闭;五更二点,鼓自内发,诸街鼓承振,坊市门皆启,鼓三千挝,辨色而止。”其制盖始于马周。旧制:京城内金吾昏晓传呼,以戒行者。周上书令金吾每街隅悬鼓,夜击以止行李,以备窃盗,时人呼曰鼓,公私便焉。”可见置于街坊的鼓,当日暮、凌晨时敲响,主要用于警戒以防盗贼,也兼有报时的作用,以启坊门。原与百官上朝无关,但百官可以据鼓声判断时辰,所以唐诗中写到早朝的诗,多写钟声,也有钟鼓一齐写到的。

  "官街鼓"凌晨 "五更二点"敲起,相当于今日的早上五时左右。古代天子讲究 "勤政",所谓谓 "夙兴夜寐",上朝理事,不敢懈怠。上朝的百官们当然更要早起,因为他们散居于长安各街坊,距上朝的宫殿还有相当远的一段路程。《明皇杂录》:"五鼓初起,列火满门,将欲趋朝,轩盖如市。”是晓色朦胧中百官上朝的真实写照。

  唐时帝王每日都要临朝视事。《唐会要》引《仪制令》:"诸在京文武官员职事九品以上,朔望日朝;其文武官五品以上及监察御史、员外郎、太常博士,每日朝参。"《唐会要》又载:“贞观十三年十月三日,尚书左仆射房玄龄奏:'天下太平,万几事简,请三日一临朝。'诏许之。至二十三年 (649年)九月十一日,太尉 (长孙)无忌等奏请视朝,坐日,上(高宗)曰:'朕幼登大位,日夕孜孜,拥滞众务,自今以后每日常坐。""每日常坐"即谓之 "常朝",是汉以来留下的遗制,唐代帝王大都是严格遵守的,房玄龄的"天下太平,万几事简",要求太宗改为三日一临朝视事,几乎可以看作是佞言,所以高宗即位之初 (高宗即位于贞观二十三年六月),为表示勤政,即恢复旧制。到高宗永徽二年 (651年)八月二十九日下诏:"来月一日,太极殿受朝。此后,每五日一度,太极殿视事,朔望朝,即永为常式。""受朝。即受朝贺,是在朔望日(每月初与每月中)皇帝会见在京所有官员规模更大、仪式更隆重的活动;"视事"即"每日常参"、"每日常坐",是皇帝会见五品以上"常参官"的日常事务。高宗即位始两年,即废务荒政,自坏体例,改 "每日常参"为"五日一度"了。至高宗显庆二年 (657年)三月,长孙无忌又奏请 "隔日视事";武则天时,敕 "每十日一朝",受到左台侍御史卢怀慎的批评。自玄宗以后,皇帝的 "每日常坐",虽然也偶有更改,但基本维持"每日常坐"的旧制。兴庆宫里有勤政务本楼,即有以勤于政事、励精图治自勉的意思在内。不过,到玄宗晚年,亦渐废务荒政,所以白居易在《长恨歌》里批评他在宠杨妃之后"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常参官之数,大约不下数百近千人,每日凌晨即起,梳洗一毕,即要匆匆赶往皇帝临朝之处,休假和因其他特殊情况"辍朝"时可以例外。早朝是官员们的大事。一方面这是官员们的责任,另一方面也是官员们深感荣耀之事。每日面见君王,与闻或参与处理天下大事,正是一种个人价值所在。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若早朝不至或迟到,处罚也是很严厉的。唐政府规定:"朝参官无故不到,夺一月俸";"文武常参官或有晚入 (即迟到),并全不到及班列失仪,委御史台录名,牒所由,夺一月俸;经三度以上者,弹奏。”

  唐诗中写及早朝的诗格外多,本诗即是其中一首。

展开
收起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鲍防

鲍防[唐代]

鲍防(722年--790年),字子慎,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唐朝官员、诗人。天宝十二年(753年)考中进士科,历任节度使府僚属。大历五年(770年)召入朝廷任职方员外郎。后召入朝廷任御史大夫,历任福建、江西观察使,又召入朝廷授任左散骑常侍。跟随唐德宗李适到奉天,升任礼部侍郎,封东海郡公。贞元元年(785年),鲍防主持策试贤良方正科。后不得志去世,享年六十九岁,追赠太子少保,谥号宣。

  • 《杂感》
    汉家海内承平久,万国戎王皆稽首。
    天马常衔苜蓿花,胡人岁献葡萄酒。
    五月荔枝初破颜,朝离象郡夕函关。
    雁飞不到桂阳岭,马走先过林邑山。
    甘泉御果垂仙阁,日暮无人香自落。
    远物皆重近皆轻,鸡虽有德不如鹤。
  • 《送薛补阙入朝》
    平原门下十馀人,独受恩多未杀身。
    每叹陆家兄弟少,更怜杨氏子孙贫。
    柴门岂断施行马,鲁酒那堪醉近臣。
    赖有军中遗令在,犹将谈笑对风尘。
  • 《元日早朝行》
    乾元发生春为宗,盛德在木斗建东。
    东方岁星大明宫,南山喜气摇晴空。
    望云五等舞万玉,献寿一声出千峰。
    文昌随彩礼乐正,太平下直旌旗红。
    师旷应律调黄钟,王良运策调时龙。
    玄冥无事归朔土,青帝放身入朱宫。
    九韶九变五声里,四方四友一身中。
    天何言哉乐无穷,广成彭祖为三公。
    野臣潜随击壤老,日下鼓腹歌可封。
  • 《秋暮忆中秋夜与王璠侍御赏月,因怆远离聊以》
    前月月明夜,美人同远光。
    清尘一以间,今夕坐相忘。
    风落芙蓉露,疑余绣被香。
  • 《人日陪宣州范中丞传正与范侍御传真宴东峰亭》
    人日春风绽早梅,谢家兄弟看花来。
    吴姬对酒歌千曲,秦女留人酒百杯。
    丝柳向空轻婉转,玉山看日渐裴回。
    流光易去欢难得,莫厌频频上此台。

猜你喜欢

  • 《送姚秘校归霅》
    胡宿胡宿〔唐代〕
    苕溪曾是忝朱轮,鸣鹿当年预送宾。
    楚国频嗟三献璞,汉廷裁得半通纶。
    劳歌未免吟梁甫,作赋还应问大钧。
    下泽乘车知道在,折腰那久滞风尘。
  • 《竞舟·楚俗不爱力》
    元稹元稹〔唐代〕
    楚俗不爱力,费力为竞舟。
    买舟俟一竞,竞敛贫者赇。
    年年四五月,茧实麦小秋。
    积水堰堤坏,拔秧蒲稗稠。
    此时集丁壮,习竞南亩头。
    朝饮村社酒,暮椎邻舍牛。
    祭船如祭祖,习竞如习雠。
    连延数十日,作业不复忧。
    君侯馔良吉,会客陈膳羞。
    画鹢四来合,大竞长江流。
    建标明取舍,胜负死生求。
    一时欢呼罢,三月农事休。
    岳阳贤刺史,念此为俗疣。
    习俗难尽去,聊用去其尤。
    百船不留一,一竞不滞留。
    自为里中戏,我亦不寓游。
    吾闻管仲教,沐树惩堕游。
    节此淫竞俗,得为良政不。
    我来歌此事,非独歌此州。
    此事数州有,亦欲闻数州。
  • 《酒泉子·枕转簟凉》
    牛希济牛希济〔唐代〕
    枕转簟凉,清晓远钟残梦。
    月光斜,帘影动,旧炉香。
    梦中说尽相思事,纤手匀双泪。
    去年书,今日意,断人肠。
  • 《对雪献从兄虞城宰》
    李白李白〔唐代〕
    昨夜梁园里,弟寒兄不知。
    庭前看玉树,肠断忆连枝。
  • 《新秋杂题六首·倚》
    陆龟蒙陆龟蒙〔唐代〕
    橘下凝情香染巾,竹边留思露摇身。
    背烟垂首尽日立,忆得山中无事人。
back_img
功能直达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