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画松

[唐代]景云

画松一似真松树,且待寻思记得无。
曾在天台山上见,石桥南畔第三株。

画松译文

画松一似真松树,且待寻思记得无。

画里的松树好像真的松树一样,让我细细思考在哪里见过。

曾在天台山上见,石桥南畔第三株。

好像曾经在天台山上见过,正是那石桥南畔的第三株!

画松注解

1
无:犹么,疑问词。
2
天台山:在浙江省东郡,是甬江、曹娥江和灵江的分水岭。主峰华顶山在天台县城东北,多悬崖、峭壁、飞瀑、林泉之胜,石梁瀑布最为著名。隋代敕建的国清寺是佛教天台宗的发源地。陈隋之际高僧智顗(智者大师、天台大师)于此创立天台宗。唐代高僧丰干、寒山、拾得均曾居此。

画松赏析

好的艺术品往往具有一种褫魂夺魄的感召力,使观者或读者神游其境,感到逼真。创作与鉴赏同是形象思维,而前者是由真到“画”,后者则由“画”见真。这位盛唐诗僧景云(他兼擅草书)的《画松》诗,就维妙维肖地抒发了艺术欣赏中的诗意感受。作者用简朴的句子,不作写实的介绍,以虚写实,却顿现画中松的精妙之处。

一件优秀作品给人的第一印象往往就很新鲜、强烈,令人经久难忘。诗的首句似乎就是写这种第一印象。“画松一似真松树”。面对“画松”,观者立刻为之打动,由“画”见“真”了,这是不寻常的妙品。“一似”二字表达出一种惊奇感,一种会心的喜悦,一种似曾相识的发现。

于是,观画者进入欣赏的第二步,开始从自己的生活体验去联想,去玩味,去把握那画境。他陷入凝想沉思之中:“且待寻思记得无?”欣赏活动需要全神贯注,要入乎其内才能体味出来。“且待寻思”,说明欣赏活动也有一个渐进过程,一定要反复涵泳,方能猝然相逢。

当画境从他的生活体验中得到一种印证,当观者把握住画的精神与意蕴时,他得到欣赏的最大乐趣:“曾在天台山上见,石桥南畔第三株!”

这几乎又是一声惊呼。说画松似真松,乃至说它就是画的某处某棵松树,似乎很实在。然而未有过“天台访石桥”经历的读者,毕竟不知某松到底是什么样子,似乎又很虚。然而细加玩味,此松之精神俱在。

这是从天台石桥的特定环境暗示出来的。“天台”是东南名山,绮秀而奇险,“石桥”是登攀必经之路。“石桥南畔第三株”的青松,其苍劲遒媚之姿,便在不言之中。由此又间接传达出画松的风格。这就是所谓虚处传神了。

诗言画松之逼真,具体到石桥南畔“第三株”,又似乎过于指实。其实,“天台”、“石桥”在唐诗中几乎作为奇境胜地的同义语被广泛运用,此诗对此未必是实写。或者应该更为确切地说,是实事虚用而已。

展开
收起

百度百科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景云

景云[唐代]

景云(710年七月—712年正月),唐朝僧人,幼通经纶,性识超悟,尤喜草书,初学张旭,久而精熟,有意外之妙。观其所书《将箴》,左盘右蹴,若浓云之兴,迅雷之发,使见者惊骇。斯盖不独形于字画之间,抑又见其写胸中之寄也。昔王羲之作《笔阵图》,以纸为阵,以笔为刀稍,以墨为鍪甲,以水砚为城池,本领为副将,结构为谋略,出入为号令,特以心意为将军者,真知其要也。景云之书《将箴》,殆有旨焉。尤擅长诗文,留诗三首。

  • 《老僧(一作郑綮诗)》
    日照西山雪,老僧门始开。
    冻瓶粘柱础,宿火焰炉灰。
    童子病归去,鹿麑寒入来。
    斋钟知渐近,枝鸟下生台。
  • 《谿叟》
    谿翁居处静,谿鸟入门飞。
    早起钓鱼去,夜深乘月归。
    露香菰米熟,烟暖荇丝肥。
    潇洒尘埃外,扁舟一草衣。
  • 《画松》
    画松一似真松树,且待寻思记得无。
    曾在天台山上见,石桥南畔第三株。

猜你喜欢

  • 《洞庭隐·高卧洞庭三十春》
    来鹄来鹄〔唐代〕
    高卧洞庭三十春,芰荷香里独垂纶。
    莫嫌无事闲销日,有事始怜无事人。
  • 《禁直寄崔员外》
    郑畋郑畋〔唐代〕
    银台楼北蕊珠宫,夐与人间路不同。
    在省五更春睡侣,早来分梦玉堂中。
  • 《弋阳溪中望仙人城》
    顾况顾况〔唐代〕
    何草乏灵姿,无山不孤绝。
    我行虽云蹇,偶胜聊换节。
    上界浮中流,光响洞明灭。
    晚禽曝霜羽,寒鱼依石发。
    自有无还心,隔波望松雪。
  • 《赠郑尹·府池东北旧亭台》
    白居易白居易〔唐代〕
    府池东北旧亭台,久别长思醉一回。
    但请主人空扫地,自携杯酒管弦来。
  • 《莲塘驿 在盱眙界。》
    李益李益〔唐代〕
    五月渡淮水,南行绕山陂。
    江村远鸡应,竹里闻缲丝。
    楚女肌发美,莲塘烟露滋。
    菱花覆碧渚,黄鸟双飞时。
    渺渺溯洄远,凭风托微词。
    斜光动流睇,此意难自持。
    女歌本轻艳,客行多怨思。
    女萝蒙幽蔓,拟上青桐枝。
back_img
功能直达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