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送清江上人

[唐代]法照

越人僧体古,清虑洗尘劳。
一国诗名远,多生律行高。
见山援葛藟,避世著方袍。
早晚云门去,侬应逐尔曹。

送清江上人译文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法照

法照[唐代]

法照大师 (公元约747-821)唐代高僧,中国佛教净土宗第四代祖师。 法照大师的俗世事迹,史料中不见记载。按照大师于唐代永泰年中(765年)既已在南岳衡山三祖承远大师处习净土教的时间来推算,他在少年时期即已出家为僧。初因仰慕远公之芳踪,由东吴到庐山东林,结净土道场,专修念佛三昧,一日入定往极乐世界,见有著垢弊衣而侍于佛侧者,得佛明示,知乃衡山承远也。因是径往湖南,入山求之,觅得师于岩谷间,于是师从教,在弥陀台般舟道场,专修净业。当时衡山念佛道场,在南方颇有名声,来山从学受教者数以万计。代宗皇帝赐承远大师所住持的寺庙为般舟道场。

  • 《送清江上人》
    越人僧体古,清虑洗尘劳。
    一国诗名远,多生律行高。
    见山援葛藟,避世著方袍。
    早晚云门去,侬应逐尔曹。
  • 《送无著禅师归新罗》
    万里归乡路,随缘不算程。
    寻山百衲弊,过海一杯轻。
    夜宿依云色,晨斋就水声。
    何年持贝叶,却到汉家城。
  • 《寄钱郎中》
    闭门深树里,闲足鸟来过。
    五马不复贵,一僧谁奈何。
    药苗家自有,香饭乞时多。
    寄语婵娟客,将心向薜萝。
  • 《赠司空拾遗·侍臣何事辞云陛》
    侍臣何事辞云陛,江上微云见雪花。
    望阁未承丹凤诏,掩门空对楚人家。
    陈琳草奏才还在,王粲登楼兴未赊。
    高馆更容尘外客,仍令归路待瑶华。
  • 《湘夫人祠·灵祠古木合》
    灵祠古木合,波扬大江濆。
    未湘南雨,知为何处云。
    苔痕涩珠履,草色妒罗裙。
    妙鼓彤云瑟,羁臣不可闻。

猜你喜欢

  • 《感遇诗·可怜瑶台树》
    陈子昂陈子昂〔唐代〕
    可怜瑶台树,灼灼佳人姿。
    碧华映朱实,攀折青春时。
    岂不盛光宠,荣君白玉墀。
    但恨红芳歇,凋伤感所思。
  • 《恨意联句》
    皎然皎然〔唐代〕
      同心同县不相见,——疾(失姓) 独采蘼芜咏团扇。
    ——严伯均 莫听东邻捣霜练,——皎然   远忆征人泪如霰。
    ——澄(失姓)   长信空阶荒草遍,——从心(失姓) 明妃初别昭阳殿。
    ——杭(失姓)
  • 《古仙坛》
    顾况顾况〔唐代〕
    远山谁放烧,疑是坛边醮。
    仙人错下山,拍手坛边笑。
  • 《酬乐天》
    元稹元稹〔唐代〕
    放鹤在深水,置鱼在高枝。
    升沉或异势,同谓非所宜。
    君为邑中吏,皎皎鸾凤姿。
    顾我何为者,翻侍白玉墀。
    昔作芸香侣,三载不暂离。
    逮兹忽相失,旦夕梦魂思。
    崔嵬骊山顶,宫树遥参差。
    只得两相望,不得长相随。
    多君岁寒意,裁作秋兴诗。
    上言风尘苦,下言时节移。
    官家事拘束,安得携手期。
    愿为云与雨,会合天之垂。
  • 《玉女庙》
    吴融吴融〔唐代〕
    九清何日降仙霓,掩映荒祠路欲迷。
    愁黛不开山浅浅,离心长在草萋萋。
    檐横渌派王余掷,窗袅红枝杜宇啼。
    若得洗头盆置此,靓妆无复碧莲西。
back_img
功能直达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