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咏王大娘戴竿

[唐代]刘晏

楼前百戏竞争新,唯有长竿妙入神。
谁谓绮罗翻有力,犹自嫌轻更著人。

咏王大娘戴竿译文

楼前百戏竞争新,唯有长竿妙入神。

勤政楼前百技竞赛,各自展现自己的高超与魅力,而王大娘的长竿更是鹤立鸡群,惊险美妙无比。

谁谓绮罗翻有力,犹自嫌轻更著人。

谁能料到妇女反而更有力气,顶着长竿犹自嫌轻,还要在上面顶个木山,叫人在山上翻滚歌舞。

咏王大娘戴竿注解

1
楼:指勤​政楼​。
2
百戏:指音乐、舞蹈、曲艺、杂技等。
3
绮罗:指妇女穿的有纹彩的丝织品,此处指王大娘。
4
翻:反而,反倒。
5
著:一作“着”。

咏王大娘戴竿背景

  这首诗作于公元724年(唐玄宗开元十二年)。此诗题下有注:“《太平御览​》云:唐明皇御勤政楼,大张乐,罗列百技。时教坊有王大娘者,戴百尺竿,竿上施木山,状瀛洲方丈,令小儿持绛节出入于其间,歌舞不辍。时晏以神童为秘书正字,方十岁,帝召之,贵妃置之膝上,为施粉黛,与之巾栉,令咏王大娘戴竿。晏应声而作,因命牙笏及黄纹袍赐之。”《明皇杂录》也有类似记载:唐玄宗在新落成的勤政楼前举行欢庆活动,观赏百戏,有个教场艺人王大娘表演了戴竿技艺。她头戴百尺长竿,竿上面还有做成仙境模样的木山,并让一名小男孩在山上表演歌舞节目。这时才10岁的刘晏已做了皇帝的秘书正字,被唐玄宗诏于楼中,杨贵妃​就让神童刘晏针对勤政楼下百戏争新和王大娘头戴百尺竹竿的精湛表演作一首赞美诗。刘晏应声而作了此诗。

展开
收起

咏王大娘戴竿赏析

“楼前百戏竞争新,唯有长竿妙入神。”前二句展示了一幅让人惊叹的画面。王大娘那细细的长竿顶着那么大的一座木山,还有一个小孩子在山上翻滚出入,真够刺激。而着一“唯”字,更有“万绿丛中一点红”之妙。

“谁谓绮罗翻有力,犹自嫌轻更著人。”后两句进一步写出王大娘超乎常人的力量与神妙绝伦的技艺。“谁谓”的反问语气更突出了人们的惊讶诧异,增强了情感的表达效果。

此诗不仅再现了唐玄宗勤政楼前人们观赏百戏的热闹场面,对王大娘过人的力量和神妙的技艺表示了由衷的赞叹,而且从一个侧面展现了盛唐​时期文化艺术的高度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安宁和谐。据《太平​御览》记载,刘晏写下此诗,博得了唐玄宗、杨贵妃等人的一片赞颂,唐玄宗非常高兴,赏赐了刘晏一制象牙笏和一领黄纹袍。

展开
收起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刘晏

刘晏[唐代]

刘晏(716年-780年),字士安。曹州南华(今山东菏泽市东明县)人,唐代经济改革家、理财家。刘晏幼年才华横溢,号称神童,名噪京师,《三字经》有“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之语。唐德宗李适后来刘晏追赠郑州刺史,加赠司徒。《全唐文》、《全唐诗》录有刘晏的作品。

猜你喜欢

  • 《对酒醉题屈突明府厅》
    李白李白〔唐代〕
    陶令八十日,长歌归去来。
    故人建昌宰,借问几时回。
    风落吴江雪,纷纷入酒杯。
    山翁今已醉,舞袖为君开。
  • 《洞灵观冬青》
    许浑许浑〔唐代〕
    霜霰不凋色,两株交石坛。
    未秋红实浅,经夏绿阴寒。
    露重蝉鸣急,风多鸟宿难。
    何如西禁柳,晴舞玉阑干。
  • 《漫成一绝》
    杜甫杜甫〔唐代〕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 《送董正字归觐毗陵》
    无可无可〔唐代〕
    暂辞雠校去,未发见新鸿。
    路入江波上,人归楚邑东。
    山遥晴出树,野极暮连空。
    何以念兄弟,应思洁膳同。
  • 《奉和袭美夏景无事因怀章来二上人次韵》
    陆龟蒙陆龟蒙〔唐代〕
    檐外青阳有二梅,折来堪下冻醪杯。
    高杉自欲生龙脑, 小弁谁能寄鹿胎。
    丽事肯教饶沈谢,谈微何必减宗雷。
    还闻拟结东林社,争奈渊明醉不来。
    忽忆高僧坐夏堂,厌泉声闹笑云忙。
    山重海澹怀中印, 月冷风微宿上方。
    病后书求嵩少药,定回衣染贝多香。
    何时更问逍遥义,五粒松阴半石床。
back_img
功能直达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