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代妻答诗(一作女郎葛鸦儿作)

[唐代]河北士人

蓬鬓荆钗世所稀,布裙犹是嫁时衣。
胡麻好种无人种,合是归时底不归?

代妻答诗(一作女郎葛鸦儿作)译文

蓬鬓荆钗世所稀,布裙犹是嫁时衣。

满头的秀发如今乱如飞蓬,买不起首饰,只好自己用荆条折成了发钗别在头上,像这样的贫穷人家,世上真是少有的啊。连一件像样的衣裙都没有,还穿着出嫁时娘家陪送的布裙,而今那样的衣装已经没有人再穿了。

胡麻好种无人种,正是归时不见归。

已经到了春耕的时候,该播种芝麻了,然而丈夫在外,谁来和我一起播种呢?按说现在已到了丈夫回家的时候了,为什么还不见回来呢?

代妻答诗(一作女郎葛鸦儿作)注解

1
蓬鬓:如蓬草一样散乱的头发,形容相思之苦。语出《诗经·卫风·伯兮》。
2
荆钗:用荆条做的饰品。
3
世所稀:贫寒的家境世上少有。
4
胡麻:芝麻,据说只有夫妇同种,才能得到好的收成。
5
好种:正是播种的好时候。
6
不见归:一作“底不归”(《全唐诗》校)。
展开
收起

代妻答诗(一作女郎葛鸦儿作)赏析

此诗前两句首先描绘出一位贫妇的画像:她鬓云散乱,头上别着自制的荆条发钗,身上穿着当年出嫁时所穿的布裙,足见其贫困寒俭之甚(“世所稀”)。这儿不仅是人物外貌的勾勒,字里行间还可看出一部夫妇离散的辛酸史。《列女传》载“梁鸿、孟光常荆钗布裙”。这里用“荆钗”、“布裙”及“嫁时衣”等字面,似暗示这一对贫贱夫妇一度是何等恩爱,然而社会的动乱把他们无情拆散了。“布裙犹是嫁时衣”,既进一步见女子之贫,又表现出她对丈夫的思念。古代征戍服役有所谓“及瓜而代”,即有服役期限,到了期限就要轮番回家。从“正是归时”四字透露,其丈夫大概是“吞声行负戈”的征人吧,这女子是否也曾有过“罗襦不复施,对君洗红妆”(杜甫《新婚别》)的誓言,那是要读者自去玩味的。

于是,三句紧承前二句来。“胡麻好种无人种”,可以理解为赋(直赋其事):动乱对农业造成破坏,男劳动力被迫离开土地,“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田园荒芜。如联系末句,此句也可理解为兴:盖农时最不可误,错过则追悔无及;青春时光亦如之,一旦老大,即使征人生还也会“纵使相逢应不识”呢。以“胡麻好种无人种”兴起“正是归时底不归?”实暗含“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意,与题面“怀良人”正合。

这还不能尽此句之妙,若按明人顾元庆的会心,则此句意味更深长。他说:“南方谚语有‘长老(即僧侣)种芝麻,未见得。’余不解其意,偶阅唐诗,始悟斯言,其来远矣。胡麻即今芝麻也,种时必夫妇两手同种,其麻倍收。长老,言僧也,必无可得之理。故云。”(《夷白斋诗话》)原来芝麻结籽的多少,与种时是否夫妇合作大有关系。诗人运用流行的民间传说来写“怀良人”之情,十分切贴而巧妙。“怀良人”理由正多,只托为芝麻不好种,便收到言在此而意在彼、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所以,此诗末二句兼有赋兴和传说的运用,含义丰富,诗味咀之愈出,很好表达了女子“怀良人”的真纯情意。用“胡麻”入诗,这来自劳动生活的新鲜活跳的形象和语言,也使全诗生色,显得别致。

绝句“宛转变化,工夫全在第三句,若此转变得好,则第四句如顺流之舟矣”(杨载《诗法家数》)。此诗末句由三句引出,正是水到渠成。“正是归时底不归?”语含怨望,然而良人之不归乃出于被迫,可怨天而不可尤人。以“怀”为主,也是此诗与许多怨妇诗所不同的地方。

展开
收起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河北士人

河北士人[唐代]

暂无此诗人的简介,我们正在努力完善中。如您发现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参与我们的修正。立即完善>>

猜你喜欢

  • 《春日题苗发竹亭》
    耿湋耿湋〔唐代〕
    春亭及策上,郎吏谢玄晖。
    闲咏疏篁近,高眠远岫微。
    偏宜留野客,暂得解朝衣。
    犹忆东溪里,雷云掩故扉。
  • 《重与彭兵曹》
    贾岛贾岛〔唐代〕
    故人在城里,休寄海边书。
    渐去老不远,别来情岂疏。
    砚冰催腊日,山雀到贫居。
    每有平戎计,官家别敕除。
  • 《霜月》
    李商隐李商隐〔唐代〕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 《重阳日中外同欢,以诗言志,因示群官》
    李适李适〔唐代〕
    炎节在重九,物华新雨余。
    清秋黄叶下,菊散金潭初。
    万实行就稔,百工欣所如。
    欢心畅遐迩,殊俗同车书。
    至化自敦睦,佳辰宜宴胥。
    锵锵间丝生,济济罗簪裾。
    此乐匪足耽,此诚期永孚。
  • 《赠萧兵曹先辈》
    许浑许浑〔唐代〕
    广陵堤上昔离居,帆转潇湘万里馀。
    楚客病时无鵩鸟, 越乡归处有鲈鱼。
    潮生水郭蒹葭响,雨过山城橘柚疏。
    闻说携琴兼载酒,邑人争识马相如。
back_img
功能直达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