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夜送赵纵

[唐代]杨炯

赵氏连城璧,由来天下传。
送君还旧府,明月满前川。

夜送赵纵译文

赵氏连城璧,由来天下传。

赵国的和氏璧价值连城,自古来天底下人人称赞。

送君还旧府,明月满前川。

今晚上送你回赵州故乡,空中月明如水洒满前川。

夜送赵纵注解

1
君:指赵纵。
2
旧府:赵国的故地,指赵纵的家乡山西。

夜送赵纵赏析

《夜送赵纵》是一首送别诗,写得气魄宏大。赵纵是赵地的赵姓人,诗人为他送别,很自然地联想到天下尽人皆知的战国时赵惠文王那块和氏璧的故事。

首句“赵氏连城璧”,是诗人以国之瑰宝和氏璧比喻赵纵的品貌。次句“由来天下传”,借美玉的名传天下,进一步比喻赵纵的名气。他是名声远播四海之内的。诗人用比兴手法,明写和氏璧价值连城,盛名久传,暗比赵纵才华出众,天下闻名,符合地点,符合姓氏,显得非常贴切自然。诗人借助他人之口表达自己的心意,委婉地称赞朋友,仰慕之情由衷而发。

第三句“送君还旧府”,这本来是平铺直叙,但力托全诗,可举千斤。照应首句寓意深邃,扣住题目中的“送”字,含有“完璧归赵”的意思,让主题立意也就呼之而出,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一路顺风,平安到达的祝愿。诗人构思巧妙,立意高远,使人折服。从诗意推测,赵纵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名士,大概因仕途失意,辞归故里。在诗人眼中,他是远离尘嚣,冰清玉洁,“完璧归赵”。“送君还旧府”,这近似白话之句确是一个点睛之句,它使前面的喻句有落脚点,后面的景句有依托,能够充分地表达出主题内容。诗人对友人的同情、抚慰、称颂、仰慕之情,也都淋漓尽致再现出来。末句“明月满前川”,纯粹地描写景物,暗应题目中的“夜”字,以明月隐喻玉璧,璧如月洁,月如璧明,进一步称颂赵纵。同时,一个“满”字,既描绘了月光普照大地的景象,又抒发了诗人的满腹别情。诗句交待送别的时间在明月当空的夜晚,地点在奔流不息的河边。当朋友张帆远离之后,诗人伫立遥望,但见清冷的月光洒满大地,空旷孤寞之意袭人。结束语真实地表达出诗人送别故人后的深切感受:惆怅、虚渺。但他又庆幸朋友“完璧归赵”隐退故里,流露出憎恶官场、甚至逃避现实的情绪。

全诗融叙事、写景于一炉,巧用典故,比兴得体,语言明白晓畅,形象鲜明可感。深入浅出,比喻设譬通俗易懂,写景自然贴切,“猝然相遇,借以成章,不假绳削”,借情写景,意境深邃,别有情致。

展开
收起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杨炯

杨炯[唐代]

杨炯(650年-692年),汉族,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排行第七;唐朝诗人,初唐四杰之一。显庆六年(公元661年),年仅11岁的杨炯被举为神童,上元三年(676年)应制举及第,授校书郎。后又任崇文馆学士,迁詹事、司直。垂拱元年(685年),降官为梓州司法参军。天授元年(690年),任教于洛阳宫中习艺馆。如意元年(692年)秋后改任盈川县令,吏治以严酷著称,卒于任所。因此后人称他为“杨盈川”。

  • 《从军行》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 《夜送赵纵》
    赵氏连城璧,由来天下传。
    送君还旧府,明月满前川。
  • 《和郑雠校内省眺瞩思乡怀友》
    铜门初下辟,石馆始沉研。
    游雾千金字,飞云五色笺。
    楼台横紫极,城阙俯青田。
    暄入瑶房里,春回玉宇前。
    霞文埋落照,风物澹归烟。
    翰墨三馀隙,关山四望悬。
    颓峰暌酌羽,流水旷鸣弦。
    虽欣承白雪,终恨隔青天。
  • 《折杨柳》
    边地遥无极,征人去不还。
    秋容凋翠羽,别泪损红颜。
    望断流星驿,心驰明月关。
    藁砧何处在,杨柳自堪攀。
  • 《骢马》
    骢马铁连钱,长安侠少年。
    帝畿平若水,官路直如弦。
    夜玉妆车轴,秋金铸马鞭。
    风霜但自保,穷达任皇天。

猜你喜欢

back_img
功能直达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