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感遇三十八首

[唐代]陈子昂

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
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
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
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感遇三十八首译文

感遇三十八首翻译

【注释】:
这首五言诗通篇咏香兰杜若。香兰和杜若都是草本植物,秀丽芬芳。兰若之美,固然在其花色的秀丽,但好花还须绿叶扶。花叶掩映,枝茎交合,兰若才显得绚丽多姿,所以作品首先从兰若的枝叶上着笔,迭用了“芊蔚”与“青青”两个同义词来形容花叶的茂盛,中间贯一“何”字,充满赞赏之情。

如果说“芊蔚何青青”是用以衬托花色之美的话,那么“朱蕤冒紫茎”则是由茎及花,从正面刻画了。这一笔着以“朱”、“紫”,浓墨重彩地加以描绘,并下一“冒”字,将“朱蕤”、“紫茎”联成一体。全句的意思是:朱红色的花下垂,覆盖着紫色的茎,不但画出了兰若的身姿,而且突出了它花簇纷披的情态。

兰若不象菊花那样昂首怒放,自命清高;出不象牡丹那般浓妆艳抹,富丽堂皇。兰若花红茎紫,叶儿青青,显得幽雅清秀,独具风采。“幽独空林色”,诗人赞美兰若秀色超群,以群花的失色来反衬兰若的卓然风姿。其中对比和反衬手法的结合运用,大大增强了艺术效果。特下“幽独”二字,可见诗中孤芳自赏的命意。

诗的前四句赞美兰若风采的秀丽,后四句转而感叹其芳华的零落。“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由夏入秋,白天渐短。“迟迟”二字即写出了这种逐渐变化的特点。用“袅袅”来形容秋风乍起、寒而不冽,形象十分传神。然而“袅袅秋风”并不平和。“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宋玉《九辩》),芬芳的鲜花自然也凋零了。

《感遇》,是 陈子昂所写的以感慨身世及时政为主旨的组诗,共三十八首,本篇为其中二首。诗中以兰若自比,寄托了个人的身世之感。陈子昂颇有政治才干,但屡受排挤压抑,报国无门,四十一岁为射洪县令段简所害。这正象秀美幽独的兰若,在风刀霜剑的摧残下枯萎凋谢了。

此诗全用比兴手法,诗的前半着力赞美兰若压倒群芳的风姿,实则是以其“幽独空林色”比喻自己出众的才华。后半以“白日晚”、“秋风生”写芳华逝去,寒光威迫,充满美人迟暮之感。“岁华”、“芳意”用语双关,借花草之凋零,悲叹自己的年华流逝,理想破灭,寓意凄婉,寄慨遥深。从形式上看,这首诗颇象五律,而实际上却是一首五言古诗。它以效古为革新,继承了 阮籍《咏怀》的传统手法,托物感怀,寄意深远。和初唐诗坛上那些“采丽竞繁”、吟风弄月之作相比,它显得格外充实而清新,正象芬芳的兰若,散发出诱人的清香。

(阎昭典)
展开
收起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陈子昂

陈子昂[唐代]

陈子昂(公元661~公元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射洪市)人,唐代文学家、诗人,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陈子昂存诗共100多首,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组诗《感遇》38首,《蓟丘览古》7首和《登幽州台歌》、《登泽州城北楼宴》等。陈子昂与司马承祯、卢藏用、宋之问、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 《赠乔侍郎》
    汉廷荣巧宦,云阁薄边巧。
    可怜骢马使,白首为谁雄?
  • 《送魏大从军》
    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
    怅别三河边,言追六郡雄。
    雁山横化北,狐塞接云中。
    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
  • 《送东莱学士无竞》
    宝剑千金买,生平未许人。
    怀君万里别,持赠送交亲。
    孤松宜晚岁,众木爱芳春。
    已矣将何道,无令白发新。
  • 《春夜别友人》
    银烛吐清烟,金尊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悬高树,长河没晓天。
    悠悠洛阳去,此会在何年。
  • 《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猜你喜欢

  • 《安陆白兆山桃花岩寄刘侍御绾》
    李白李白〔唐代〕
    云卧三十年,好闲复爱仙。
    蓬壶虽冥绝,鸾鹤心悠然。
    归来桃花岩,得憩云窗眠。
    对岭人共语,饮潭猿相连。
    时升翠微上,邈若罗浮巅。
    两岑抱东壑,一嶂横西天。
    树杂日易隐,崖倾月难圆。
    芳草换野色,飞萝摇春烟。
    入远构石室,选幽开上田。
    独此林下意,杳无区中缘。
    永辞霜台客,千载方来旋。
  • 《歙州卢中丞见惠名酝》
    杜牧杜牧〔唐代〕
    谁怜贱子启穷途,太守封来酒一壶。
    攻破是非浑似梦, 削平身世有如无。
    醺醺若借嵇康懒,兀兀仍添宁武愚。
    犹念悲秋更分赐,夹溪红蓼映风蒲。
  • 《少年行·官为骏马监》
    杜牧杜牧〔唐代〕
    官为骏马监,职帅羽林儿。
    两绶藏不见,落花何处期。
    猎敲白玉镫,怒袖紫金锤。
    田窦长留醉,苏辛曲让岐。
    豪持出塞节,笑别远山眉。
    捷报云台贺,公卿拜寿卮。
  • 《张中丞传后叙》
    韩愈韩愈〔唐代〕
    元和二年四月十三日夜,愈与吴郡张籍阅家中旧书,得李翰所为《张巡传》。
    翰以文章自名,为此传颇详密。
    然尚恨有阙者:
    不为许远立传,又不载雷万春事首尾。
    远虽材若不及巡者,开门纳巡,位本在巡上。
    授之柄而处其下,无所疑忌,竟与巡俱守死,成功名,城陷而虏,与巡死先后异耳。
    两家子弟材智下,不能通知二父志,以为巡死而远就虏,疑畏死而辞服于贼。
    远诚畏死,何苦守尺寸之地,食其所爱之肉,以与贼抗而不降乎?
    当其围守时,外无蚍蜉蚁子之援,所欲忠者,国与主耳,而贼语以国亡主灭。
    远见救援不至,而贼来益众,必以其言为信;
    外无待而犹死守,人相食且尽,虽愚人亦能数日而知死所矣。
    远之不畏死亦明矣!
    乌有城坏其徒俱死,独蒙愧耻求活?
    虽至愚者不忍为,呜呼!
    而谓远之贤而为之邪?
    说者又谓远与巡分城而守,城之陷,自远所分始。
    以此诟远,此又与儿童之见无异。
    人之将死,其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
    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
    观者见其然,从而尤之,其亦不达于理矣!
    小人之好议论,不乐成人之美,如是哉!
    如巡、远之所成就,如此卓卓,犹不得免,其他则又何说!
    当二公之初守也,宁能知人之卒不救,弃城而逆遁?
    苟此不能守,虽避之他处何益?
    及其无救而且穷也,将其创残饿羸之余,虽欲去,必不达。
    二公之贤,其讲之精矣!
    守一城,捍天下,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蔽遮江淮,沮遏其势,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也!
    当是时,弃城而图存者,不可一二数;
    擅强兵坐而观者,相环也。
    不追议此,而责二公以死守,亦见其自比于逆乱,设淫辞而助之攻也。
    愈尝从事于汴徐二府,屡道于两府间,亲祭于其所谓双庙者。
    其老人往往说巡、远时事云:
    南霁云之乞救于贺兰也,贺兰嫉巡、远之声威功绩出己上,不肯出师救;
    爱霁云之勇且壮,不听其语,强留之,具食与乐,延霁云坐。
    霁云慷慨语曰:
    “云来时,睢阳之人,不食月余日矣!
    云虽欲独食,义不忍;
    虽食,且不下咽!
    ”因拔所佩刀,断一指,血淋漓,以示贺兰。
    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
    云知贺兰终无为云出师意,即驰去;
    将出城,抽矢射佛寺浮图,矢着其上砖半箭,曰:
    “吾归破贼,必灭贺兰!
    此矢所以志也。
    ”愈贞元中过泗州,船上人犹指以相语。
    城陷,贼以刃胁降巡,巡不屈,即牵去,将斩之;
    又降霁云,云未应。
    巡呼云曰:
    “南八,男儿死耳,不可为不义屈!
    ”云笑曰:
    “欲将以有为也;
    公有言,云敢不死!
    ”即不屈。
    张籍曰:
    “有于嵩者,少依于巡;
    及巡起事,嵩常在围中。
    籍大历中于和州乌江县见嵩,嵩时年六十余矣。
    以巡初尝得临涣县尉,好学无所不读。
    籍时尚小,粗问巡、远事,不能细也。
    云:
    巡长七尺余,须髯若神。
    尝见嵩读《汉书》,谓嵩曰:
    “何为久读此?
    “嵩曰:
    “未熟也。
    “巡曰:
    “吾于书读不过三遍,终身不忘也。
    “因诵嵩所读书,尽卷不错一字。
    嵩惊,以为巡偶熟此卷,因乱抽他帙以试,无不尽然。
    嵩又取架上诸书试以问巡,巡应口诵无疑。
    嵩从巡久,亦不见巡常读书也。
    为文章,操纸笔立书,未尝起草。
    初守睢阳时,士卒仅万人,城中居人户,亦且数万,巡因一见问姓名,其后无不识者。
    巡怒,须髯辄张。
    及城陷,贼缚巡等数十人坐,且将戮。
    巡起旋,其众见巡起,或起或泣。
    巡曰:
    “汝勿怖!
    死,命也。
    “众泣不能仰视。
    巡就戮时,颜色不乱,阳阳如平常。
    远宽厚长者,貌如其心;
    与巡同年生,月日后于巡,呼巡为兄,死时年四十九。
    ”嵩贞元初死于亳宋间。
    或传嵩有田在亳宋间,武人夺而有之,嵩将诣州讼理,为所杀。
    嵩无子。
    张籍云。
  • 《邻人自金仙观移竹》
    李远〔唐代〕
    移居新竹已堪看,劚破莓苔得几竿。
    圆节不教伤粉箨,低枝犹拟拂霜坛。
    墙头枝动如烟绿,枕上风来送夜寒。
    第一莫教渔父见,且从萧飒满朱栏。
back_img
功能直达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