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里中女

[唐代]于濆

吾闻池中鱼,不识海水深。
吾闻桑下女,不识华堂阴。
贫窗苦机杼,富家鸣杵砧。
天与双明眸,只教识蒿簪。
徒惜越娃貌,亦蕴韩娥音。
珠玉不到眼,遂无奢侈心。
岂知赵飞燕,满髻钗黄金。

里中女译文

里中女翻译

【注释】:
于濆是晚唐一位现实主义诗人。他写过不少关心民生疾苦、反映社会现实以及揭露封建统治阶级罪行的诗篇,《里中女》就是其中的一首。“里中女”,“里”,野里,即穷乡僻壤的女子。

诗的开头,富于 民歌比兴色彩。诗以“池鱼”比“桑女”、“海水”比“华堂”,表明贫苦的桑下女不理解富贵人家的生活,自然而贴切。民歌往往重复咏唱。诗中“吾闻”、“不识”,重叠两次,音节流美,自然地表露出作者的同情之心。

五、六句中“苦机杼”扣“桑下女”,“鸣杵砧”扣“华堂阴”,形成了鲜明对照,揭示了富贵人家与桑下女截然不同的生活状况。“机杼”,织布工具。“杵砧”,捣衣工具。“苦机杼”的“苦”,反映了桑下女那种“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孔雀东南飞》)的辛劳情景,然而桑下女的劳动成果,却全给富贵人家剥夺了去。“鸣杵砧”的“鸣”字,既形象地表现捣衣之声,又暗示富贵人家不养蚕,不织布,反而遍身 罗绮,有做不完的衣服。这是封建社会的真实写照。晚 唐时期,朝政日非,国势日微,赋敛日重,劳动人民终岁劳苦,不得温饱,而豪门贵族“缯帛如山积”( 白居易《重赋》),“衔杯吐不歇”( 郑遨《伤农》)。“苦机杼”与“鸣杵砧”对照,正深刻地反映了这种罪恶的社会现实。

以下是通过形象进行议论。作者以“天与双明眸,只教识蒿簪”慨叹桑下女天生一双明亮的眼睛,但因为她贫苦,只能见到野蒿制成的簪子,见不到精致的束发工具。“明”字妙,突出了桑下女天真活泼、聪明伶俐的神态。“只教”,一个转折,点出劳动妇女不能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精致的工艺品,一生只见识过粗贱的饰物,显露出作者的不平之意。

接着,以“越娃”( 西施)“韩娥”这两个形象的比喻,承接“双明眸”,并在“越娃”“韩娥”之上,冠以“徒惜”,惜桑下女有西施之貌,而幽处野里;有韩娥之音,而湮没无闻。“惜”而徒然,表明了作者的无限感慨与 无可奈何的心情。

“珠玉不到眼”两句,从字面看,并无难解之处。“遂”字很重要,它将两个否定词“不”与“无”紧密联结起来,贯通上下文,以表明桑下女具有一颗纯洁而质朴的心,而这颗心又是“珠玉不到眼”使然的。

结尾两句,与“华堂”、“富家”照应,并与桑下女恰成对比,反映了作者对封建统治者的不满,这是全诗精神的结穴处。赵飞燕是汉成帝的皇后,受宠幸,尚豪奢。“满髻钗黄金”,“钗”作动词用,是说赵飞燕发髻上插满了黄金制成的装饰品。这些装饰品从何而来?美人“两片云,戴却数乡税”(郑遨《富贵曲》),不正是从千万个“桑下女”式的劳动人民身上榨取的吗?这就提醒人们:统治者骄奢淫佚的生活凝聚着劳动人民的血和汗。作者不便说明当代,所以假托“赵飞燕”。这与白居易《缭绫》中“织者何人衣者谁?越溪寒女汉宫姬”的手法是相似的。 纪昀认为,古人为诗,不废议论,只是“不着色相”而已。《里中女》就是这样。此诗意在揭露贫富悬殊的社会现实,然而这个意思,不是直言的,抽象的,概念化的,而是通过各种艺术手法和形象语言来表达的,是富于情韵的。

(萧哲庵)
展开
收起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于濆

于濆[唐代]

于濆,字子漪,自号逸诗,晚唐诗人,里居及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僖宗乾符初(约876年前后)在世。咸通二年(861年)举进士及第,仕终泗州判官。濆患当时诗人拘束声律而入轻浮,故作古风三十篇,以矫弊俗,自号逸诗,有《于濆诗集》、《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 《杂曲歌辞·古别离二首》
    入室少情意,出门多路岐。
    黄鹤有归日,荡子无还时。
    人谁无分命,妾身何太奇。
    君为东南风,妾作西北枝。
    青楼邻里妇,终年画长眉。
    自倚对良匹,笑妾空罗帏。
    郎本东家儿,妾本西家女。
    对门中道间,终谓无离阻。
    岂知中道间,遣作空闺主。
    自是爱封侯,非关备胡虏。
    知子去从军,何处无良人。
  • 《横吹曲辞·陇头水》
    借问陇头水,终年恨何事。
    深疑呜咽声,中有征人泪。
    昨日上山下,达曙不能寐。
    何处接长波,东流入清渭。
  • 《乐府杂曲·鼓吹曲辞·巫山高》
    何山无朝云,彼云亦悠扬。
    何山无暮雨,彼雨亦苍茫。
    宋玉恃才者,凭云构高唐。
    自重文赋名,荒淫归楚襄。
    峨峨十二峰,永作妖鬼乡。
  • 《相和歌辞·宫怨》
    妾家望江口,少年家财厚。
    临江起珠楼,不卖文君酒。
    当年乐贞独,巢燕时为友。
    父兄未许人,畏妾事姑舅。
    西墙邻宋玉,窥见妾眉宇。
    一旦及天聪,恩光生户牖。
    谓言入汉宫,富贵可长久。
    君王纵有情,不奈陈皇后。
    谁怜颊似桃,孰知腰胜柳。
    今日在长门,从来不如丑。
  • 《早发》
    绿野含曙光,东北云如茜。
    栖鸦林际起,落月水中见。
    此身何自苦,日日凌霜霰。
    流苏帐里人,犹在阳台畔。

猜你喜欢

  • 《清湘词二首》
    刘禹锡刘禹锡〔唐代〕
    湘水流,湘水流,九疑云物至今愁。
    君问二妃何处所,零陵香草雨中收。
    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
    楚客欲闻瑶瑟怨,潇湘深夜月明时。
  • 《钓矶·拣得白云根》
    陆龟蒙陆龟蒙〔唐代〕
    拣得白云根,秋潮未曾没。
    坡阤坐鳌背,散漫垂龙发。
    持竿从掩雾,置酒复待月。
    即此放神情,何劳适吴越。
  • 《重阳东观席上赠侍郎张固》
    卢顺之〔唐代〕
    渡江旌旆动鱼龙,令节开筵上碧峰。
    翡翠巢低岩桂小,茱萸房湿露香浓。
    白云郊外无尘事,黄菊筵中尽醉容。
    好是谢公高兴处,夕阳归骑出疏松。
  • 《题越王台》
    窦参窦参〔唐代〕
    越井岗头松柏老,越王台上生秋草。
    古木多年无子孙,牛羊践踏成官道。
  • 《秋日登扬州西灵塔》
    李白李白〔唐代〕
    宝塔凌苍苍,登攀览四荒。
    顶高元气合,标出海云长。
    万象分空界,三天接画梁。
    水摇金刹影,日动火珠光。
    鸟拂琼帘度,霞连绣栱张。
    目随征路断,心逐去帆扬。
    露浴梧楸白,霜催橘柚黄。
    玉毫如可见,于此照迷方。
back_img
功能直达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