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img

山家

[唐代]张继

bǎnqiáorénquánshēng
máoyánmíng
chēnbèicháyānàn
quèshàitiānqíng
查看更多 ∨

山家翻译

译文
策马踏溪,搅乱了映在水中的霞影,我挥洒着衣袖,迎面吹来的微风还夹杂着飘落的花瓣。
看到已经站在溪旁的孩童,甚使人惊奇,原来是他听到鹊声而早早出门迎接了。

注释
山家:居住在山区的隐士之家。
醉袖:醉人的衣袖。
怪见:很奇怪地看到。
溪童:站在溪旁的孩童。
鹊声:喜鹊的鸣叫声。

山家赏析

这首诗前两句描写赶路情形,反映了山间的优美景致和诗人的潇洒神态;后两句表现了诗人的心理活动,渲染出到达“山家”时的欢乐气氛。这首小诗纯用白描,灵动有致,清新隽永。

“马蹄踏水乱明霞,醉袖迎风受落花。”是写途中所见。骑马过溪,踏乱了映在水中的霞影,点明了溪水的明澈,霞影的明丽。迎风向前,落花堕于衣袖之上,可见春花满山。“落花”亦点明季节。“醉袖”中之“醉”,有为春光所陶醉之意。马匹、溪水、明霞、落花,构成一幅美妙的“暮春山行图”。诗人来此并非为赏风景,而是访问山家。然而笔触所至,风景自现。

“怪见溪童出门望,鹊声先我到山家。”诗人来到山居人家门口,见儿童早已出门探望,甚使诗人惊奇。“怪”字为末句伏笔。原来是因为“鹊声先我到山家”。这两句先“果”后“因”,巧作安排,末句点明溪童出望的原因,则见“怪”不怪了。重点突出了末句的鹊声。“喜鹊叫,客人到”。故而山家的儿童闻鹊声而早已出门迎接了。山鹊报喜,幼童迎望,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展开
收起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张继

张继[唐代]

张继(约715~约779)字懿孙,汉族,襄州人(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诗人,他的生平不甚可知。据诸家记录,仅知他是天宝十二年(公元七五三年)的进士。大历中,以检校祠部员外郎为洪州(今江西南昌市)盐铁判官。他的诗爽朗激越,不事雕琢,比兴幽深,事理双切,对后世颇有影响。但可惜流传下来的不到50首。他的最著名的诗是《枫桥夜泊》。

  • 《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 《宿白马寺》
    白马驮经事已空,断碑残刹见遗踪。
    萧萧茅屋秋风起,一夜雨声羁思浓。
  • 《饮李十二宅》
    重门敞春夕,灯烛霭馀辉。
    醉我百尊酒,留连夜未归。
  • 《题严陵钓台》
    旧隐人如在,清风亦似秋。
    客星沈夜壑,钓石俯春流。
    鸟向乔枝聚,鱼依浅濑游。
    古来芳饵下,谁是不吞钩。
  • 《送邹判官往陈留》
    齐宋伤心地,频年此用兵。
    女停襄邑杼,农废汶阳耕。
    国使乘轺去,诸侯拥节迎。
    深仁荷君子,薄赋恤黎甿。
    火燎原犹热,波摇海未平。
    应将否泰理,一问鲁诸生。

猜你喜欢

  • 《戏作俳谐体遣闷二首》
    杜甫杜甫〔唐代〕
    异俗吁可怪,斯人难并居。
    家家养乌鬼,顿顿食黄鱼。
    旧识能为态,新知已暗疏。
    治生且耕凿,只有不关渠。
    西历青羌板,南留白帝城。
    於菟侵客恨,粔籹作人情。
    瓦卜传神语,畬田费火声。
    是非何处定,高枕笑浮生。
  • 《下寻阳城泛彭蠡,寄黄判官》
    李白李白〔唐代〕
    浪动灌婴井,寻阳江上风。
    开帆入天镜,直向彭湖东。
    落景转疏雨,晴云散远空。
    名山发佳兴,清赏亦何穷。
    石镜挂遥月,香炉灭彩虹。
    相思俱对此,举目与君同。
  • 《夜看牡丹》
    温庭筠温庭筠〔唐代〕
    高低深浅一阑红,把火殷勤绕露丛。
    希逸近来成懒病,不能容易向春风。
  • 《题庐山寺》
    马戴马戴〔唐代〕
    白茅为屋宇编荆,数处阶墀石叠成。
    东谷言笑西谷响,下方云雨上方晴。
    鼠惊樵客缘苍壁,猿戏山头撼紫柽。
    别有一条投涧水,竹筒斜引入茶铛。
  • 《上元夫人》
    蜀宫群仙〔唐代〕
    思量往事一愁容,阿母曾邀到汉宫。
    城阙不存人不见,茂陵荒草恨无穷。
back_img
功能直达
热门应用
学习教育